2886场活动、14万小时……珠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交出亮眼成绩单

11月20-23日,在珠海博物馆广场举行的2025珠港澳美食嘉年华上,一群垃圾分类志愿者在美食节各个入口处和主要通道设置宣传点,向过往游客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另一部分志愿者则穿梭于各个美食摊位之间,密切关注着摊主和游客们的垃圾投放情况。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分类错误,志愿者们便会主动上前,温和而耐心地进行纠正,并详细讲解正确的分类方式。他们的专业与热情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成为珠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和缩影。

据了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通过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凝聚多元协同合力、打造青少年宣讲队伍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2886场,发动青年志愿者36349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

目前,我市已构建“市、区、镇街、社区”四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让垃圾分类宣传实现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转变。市级总队、区级大队、镇街中队、社区分队层层落实,通过“垃圾分类部门+志愿者”双负责人机制明确责任。目前已有123支队伍、4594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在这个体系中活跃工作,他们如同城市的“分类毛细血管”,将垃圾分类理念输送到每个角落。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联合市委社工部、团市委等六部门制定《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推出“悦分类越时尚·志愿珠海”志愿服务品牌,联合实施“共逐绿色梦践行新时尚”项目扶持行动,2024年以来共遴选扶持“拾分美”“绿动未来分类同行”等13个优秀项目,开展涵盖宣讲、培训、环保手工、知识竞赛等内容的活动上百场。同时,广泛动员党员志愿者发挥带头作用,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行“志愿服务时长累积激励”制度,年度服务满100小时的志愿者可优先参加各类参观学习活动,这一暖心政策有效提升了参与积极性和持续性。

我市还聚焦青少年群体,以专业化培育替代传统松散化管理,打造宣讲精锐力量。创立“分类小小宣讲师”团队,构建“招募开班—专项培育—严格考核—正式成团”四阶段培育流程,从440余组亲子家庭中选拔274名青少年接受培育,最终由40名青少年组成宣讲团,形成覆盖20所中小学的梯队式宣讲力量。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开展涵盖垃圾分类知识、政策解读等内容的系统培训8场,进一步提升宣讲团服务水平。引入“结对子”机制,与深圳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联动,推动深珠两地专业讲师与青少年宣讲员“一对一”结对学习,持续提升服务专业性。

文字:康振华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王朝辉
2886场活动、14万小时……珠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交出亮眼成绩单
观海融媒 2025-11-23 15:21

11月20-23日,在珠海博物馆广场举行的2025珠港澳美食嘉年华上,一群垃圾分类志愿者在美食节各个入口处和主要通道设置宣传点,向过往游客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另一部分志愿者则穿梭于各个美食摊位之间,密切关注着摊主和游客们的垃圾投放情况。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分类错误,志愿者们便会主动上前,温和而耐心地进行纠正,并详细讲解正确的分类方式。他们的专业与热情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成为珠海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和缩影。

据了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通过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凝聚多元协同合力、打造青少年宣讲队伍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2886场,发动青年志愿者36349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4万小时。

目前,我市已构建“市、区、镇街、社区”四级联动志愿服务网络,让垃圾分类宣传实现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转变。市级总队、区级大队、镇街中队、社区分队层层落实,通过“垃圾分类部门+志愿者”双负责人机制明确责任。目前已有123支队伍、4594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在这个体系中活跃工作,他们如同城市的“分类毛细血管”,将垃圾分类理念输送到每个角落。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联合市委社工部、团市委等六部门制定《珠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推出“悦分类越时尚·志愿珠海”志愿服务品牌,联合实施“共逐绿色梦践行新时尚”项目扶持行动,2024年以来共遴选扶持“拾分美”“绿动未来分类同行”等13个优秀项目,开展涵盖宣讲、培训、环保手工、知识竞赛等内容的活动上百场。同时,广泛动员党员志愿者发挥带头作用,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行“志愿服务时长累积激励”制度,年度服务满100小时的志愿者可优先参加各类参观学习活动,这一暖心政策有效提升了参与积极性和持续性。

我市还聚焦青少年群体,以专业化培育替代传统松散化管理,打造宣讲精锐力量。创立“分类小小宣讲师”团队,构建“招募开班—专项培育—严格考核—正式成团”四阶段培育流程,从440余组亲子家庭中选拔274名青少年接受培育,最终由40名青少年组成宣讲团,形成覆盖20所中小学的梯队式宣讲力量。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开展涵盖垃圾分类知识、政策解读等内容的系统培训8场,进一步提升宣讲团服务水平。引入“结对子”机制,与深圳龙华区零废弃促进会联动,推动深珠两地专业讲师与青少年宣讲员“一对一”结对学习,持续提升服务专业性。

文字:康振华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