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爱吃肉,肠道跟着长“肉肉”!如何防治?医生支招

珠海7岁男孩威仔(化名)的肠道里,竟然长了4个大小不一的息肉,并且已有癌变倾向!

所幸威仔的息肉被及时发现,并进行了切除。医生追溯病因,发现威仔家族中并无息肉病史,但孩子每天无肉不欢,基本不吃青菜,导致消化道中长了不该长的“肉肉”。

医生提醒,“有肉不在年高“,市民防治肠息肉,应有良好的食物选择“方案”和饮食习惯。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7岁孩子肠道里的息肉不简单

今年7岁的威仔,4个月前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便血,每次便血的量不多,每天大便1-2次。虽然威仔没有腹痛、发热、头晕乏力等不适,并且能吃喝、能跑跳,但是,他便血的情况,还是让家长感到担心。

随后,威仔被父母带到医院的肛肠科就诊。在医生排除了肛门和痔疮等出血原因后,威仔被建议做肠镜检查。由于怕耽误学习,威仔要求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才肯做肠镜检查,因而一拖就是4个月。

好不容易等孩子考完试,威仔的父母带他到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做检查。一查吓一跳!医生在威仔娇嫩的肠道里,发现了4个如黄豆和花生般大小不一的息肉,并且息肉表面不光整,威仔需尽快在脾胃病科住院摘除。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考虑到孩子年纪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小青亲自为孩子做手术。医生通过采用EMR术(粘膜切除术),将威仔的所有肠道息肉,进行了完整切除。

医生们对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术后息肉病理提示威仔的肠道息肉为管状腺瘤,并且部分伴轻度不典型增生。

“威仔所患的是一种会癌变的息肉,而且威仔的肠道息肉已开始有癌变的倾向了。”赵小青医生介绍,如果孩子一直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做任何检查,数年后,肠道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将比较大。

手术后,经过3天的观察调理,威仔出院了。然而医生提醒威仔的父母,虽然孩子的息肉进行了切除,但不能放松警惕,需定期做肠镜复查。

过度肉食可能导致肠道长息肉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什么是大肠息肉?赵小青医生介绍,大肠息肉来源于上皮、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该病发病多因家族遗传、饮食、环境及肠道炎症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而小儿息肉,更多是由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等原因引起。

“威仔的父母、爷爷奶奶并无相关的胃肠道病史,也没有息肉病史,遗传的原因暂时没有依据。”赵小青医生说,在和孩子父母交谈中发现,威仔平日喜欢吃肉食,几乎每天都无肉不欢,但是基本不吃青菜。

赵小青提到,有相关报道指出,动物蛋白摄入>100克/天,易引起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高脂饮食主要通过刺激胆汁分泌,导致大肠中次级胆汁酸浓度增高,诱导肠上皮及腺瘤细胞异常增殖分裂,促使大肠息肉的发生”。

他表示,肠道息肉大致可以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即便是过去认为不会癌变的炎症性息肉,也可能随着息肉增大,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而且息肉长大以后,也有腺瘤化改变的可能。”

因此,赵小青提醒,息肉虽然长得慢,但它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源头,一旦被发现应尽可能切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防治肠道息肉有方法

医生表示,良好的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对防治肠息肉是有效的。

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物?赵小青医生支招道:

1、可少吃红肉、少吃动物脂肪,可以多吃能够预防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沙丁鱼、鳗鱼等鱼类,或核桃、冬瓜、豆腐等食物;亚麻籽油、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2、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小麦、洋葱、大蒜、香蕉等。

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人体每天需补充25克以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无花果、豆类、大麦、茄子、梨、绿叶菜等。

4、多吃富含姜黄素、槲皮素的食物,洋葱、芥末、生姜、咖喱等食物姜黄素含量较多,多吃有益,苹果、洋葱、葡萄酒、绿茶等都是生物类黄酮槲皮素最好的天然来源。

5、多吃含萝卜硫素的食物,包括西兰花、卷心菜、胡萝卜、白萝卜等。

文字:王帆 图片: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提供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7岁男孩爱吃肉,肠道跟着长“肉肉”!如何防治?医生支招
观海融媒 2020-10-10 22:04

珠海7岁男孩威仔(化名)的肠道里,竟然长了4个大小不一的息肉,并且已有癌变倾向!

所幸威仔的息肉被及时发现,并进行了切除。医生追溯病因,发现威仔家族中并无息肉病史,但孩子每天无肉不欢,基本不吃青菜,导致消化道中长了不该长的“肉肉”。

医生提醒,“有肉不在年高“,市民防治肠息肉,应有良好的食物选择“方案”和饮食习惯。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7岁孩子肠道里的息肉不简单

今年7岁的威仔,4个月前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便血,每次便血的量不多,每天大便1-2次。虽然威仔没有腹痛、发热、头晕乏力等不适,并且能吃喝、能跑跳,但是,他便血的情况,还是让家长感到担心。

随后,威仔被父母带到医院的肛肠科就诊。在医生排除了肛门和痔疮等出血原因后,威仔被建议做肠镜检查。由于怕耽误学习,威仔要求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才肯做肠镜检查,因而一拖就是4个月。

好不容易等孩子考完试,威仔的父母带他到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做检查。一查吓一跳!医生在威仔娇嫩的肠道里,发现了4个如黄豆和花生般大小不一的息肉,并且息肉表面不光整,威仔需尽快在脾胃病科住院摘除。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考虑到孩子年纪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脾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小青亲自为孩子做手术。医生通过采用EMR术(粘膜切除术),将威仔的所有肠道息肉,进行了完整切除。

医生们对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术后息肉病理提示威仔的肠道息肉为管状腺瘤,并且部分伴轻度不典型增生。

“威仔所患的是一种会癌变的息肉,而且威仔的肠道息肉已开始有癌变的倾向了。”赵小青医生介绍,如果孩子一直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做任何检查,数年后,肠道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将比较大。

手术后,经过3天的观察调理,威仔出院了。然而医生提醒威仔的父母,虽然孩子的息肉进行了切除,但不能放松警惕,需定期做肠镜复查。

过度肉食可能导致肠道长息肉

赵小青医生在为威仔做息肉切除手术

什么是大肠息肉?赵小青医生介绍,大肠息肉来源于上皮、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该病发病多因家族遗传、饮食、环境及肠道炎症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而小儿息肉,更多是由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等原因引起。

“威仔的父母、爷爷奶奶并无相关的胃肠道病史,也没有息肉病史,遗传的原因暂时没有依据。”赵小青医生说,在和孩子父母交谈中发现,威仔平日喜欢吃肉食,几乎每天都无肉不欢,但是基本不吃青菜。

赵小青提到,有相关报道指出,动物蛋白摄入>100克/天,易引起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高脂饮食主要通过刺激胆汁分泌,导致大肠中次级胆汁酸浓度增高,诱导肠上皮及腺瘤细胞异常增殖分裂,促使大肠息肉的发生”。

他表示,肠道息肉大致可以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应积极处理,“即便是过去认为不会癌变的炎症性息肉,也可能随着息肉增大,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而且息肉长大以后,也有腺瘤化改变的可能。”

因此,赵小青提醒,息肉虽然长得慢,但它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源头,一旦被发现应尽可能切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防治肠道息肉有方法

医生表示,良好的食物选择和饮食习惯,对防治肠息肉是有效的。

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物?赵小青医生支招道:

1、可少吃红肉、少吃动物脂肪,可以多吃能够预防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形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沙丁鱼、鳗鱼等鱼类,或核桃、冬瓜、豆腐等食物;亚麻籽油、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2、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小麦、洋葱、大蒜、香蕉等。

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人体每天需补充25克以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无花果、豆类、大麦、茄子、梨、绿叶菜等。

4、多吃富含姜黄素、槲皮素的食物,洋葱、芥末、生姜、咖喱等食物姜黄素含量较多,多吃有益,苹果、洋葱、葡萄酒、绿茶等都是生物类黄酮槲皮素最好的天然来源。

5、多吃含萝卜硫素的食物,包括西兰花、卷心菜、胡萝卜、白萝卜等。

文字:王帆 图片: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提供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