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五院这项技术太牛了!患者多年腰痛病轻松解决

近日,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开展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为腰痛数年的患者王女士解除了痛苦。此外,该院创伤与关节外科手术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将患者右股骨骨折模型打印出来,助其顺利完成手术。

“以前碰到阴天下雨、长时间干活的时候会腰痛,现在几乎每天都疼,坐的时间长一点、弯腰都会疼,我的左腿、左脚背都疼,每天睡觉也成了负担,床垫软一些,第二天起床都需要人扶着。”一位40岁的王女士长期腰痛,到处按摩,针灸,直到实在痛得受不了,才到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就诊。

“正常人的侧隐窝间隙在3mm以上,而这位患者侧隐窝间隙因发育问题,最宽的地方才3mm,加上她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更容易引起侧隐窝进一步狭窄,引发左下肢麻痛、走路不远等情况。”脊柱外科主任吕海告诉记者,该类病情,通过按摩、针灸都不会缓解,只能通过手术,但如采用传统椎间孔镜手术,内镜视野有限、工作通道直径小,手术器械大小及操作受限,容易导致手术失败,但新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吕海团队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采用内镜与器械分离的双或多入路(通道)漂浮三角内镜技术,顺利帮助王女士成功手术,她的腰痛问题终于解决了。

吕海主任手术团队运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为王女士进行手术。

记者了解到,该院除脊柱外科有新技术外,创伤与关节外科也有创新。日前,黄某不慎滑倒致右髋部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站立困难,X片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由于患者右股骨骨折部位较深,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多,结构复杂。

创伤与关节外科副主任蔡喜雨手术团队借助了3D打印技术,将他的右股骨骨折模型打印出来,立体直观地呈现出骨折的形态、骨折块的多少及部位,以便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

患者黄某X片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术前设计、虚拟复位,1:1打印出骨折模型,指导术中骨折复位。

蔡喜雨介绍,以往骨科手术都通过X光片或CT扫描,了解病情并制定手术方案,而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的数据构建出1:1的3D模型,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骨折类型,设计手术切口、预演术中步骤,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随后,手术团队进行了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tan),使患者术中有创程度降到最低。

目前,该患者已顺利恢复,重返工作岗位。 蔡喜雨表示,“3D打印技术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复杂骨折的分型、关节损伤的情况、足踝畸形的严重程度等,使复杂的骨折、关节损伤、足踝畸形等手术变得相对容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据了解,该院脊柱外科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已经成功救治10余例患者。

文字:刘联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范鑫海
微信
朋友圈
中大五院这项技术太牛了!患者多年腰痛病轻松解决
观海融媒 2021-01-17 20:41

近日,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开展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为腰痛数年的患者王女士解除了痛苦。此外,该院创伤与关节外科手术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将患者右股骨骨折模型打印出来,助其顺利完成手术。

“以前碰到阴天下雨、长时间干活的时候会腰痛,现在几乎每天都疼,坐的时间长一点、弯腰都会疼,我的左腿、左脚背都疼,每天睡觉也成了负担,床垫软一些,第二天起床都需要人扶着。”一位40岁的王女士长期腰痛,到处按摩,针灸,直到实在痛得受不了,才到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就诊。

“正常人的侧隐窝间隙在3mm以上,而这位患者侧隐窝间隙因发育问题,最宽的地方才3mm,加上她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更容易引起侧隐窝进一步狭窄,引发左下肢麻痛、走路不远等情况。”脊柱外科主任吕海告诉记者,该类病情,通过按摩、针灸都不会缓解,只能通过手术,但如采用传统椎间孔镜手术,内镜视野有限、工作通道直径小,手术器械大小及操作受限,容易导致手术失败,但新的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吕海团队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采用内镜与器械分离的双或多入路(通道)漂浮三角内镜技术,顺利帮助王女士成功手术,她的腰痛问题终于解决了。

吕海主任手术团队运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为王女士进行手术。

记者了解到,该院除脊柱外科有新技术外,创伤与关节外科也有创新。日前,黄某不慎滑倒致右髋部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站立困难,X片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由于患者右股骨骨折部位较深,周围的重要神经、血管多,结构复杂。

创伤与关节外科副主任蔡喜雨手术团队借助了3D打印技术,将他的右股骨骨折模型打印出来,立体直观地呈现出骨折的形态、骨折块的多少及部位,以便制定更精确的手术方案。

患者黄某X片检查提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术前设计、虚拟复位,1:1打印出骨折模型,指导术中骨折复位。

蔡喜雨介绍,以往骨科手术都通过X光片或CT扫描,了解病情并制定手术方案,而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的数据构建出1:1的3D模型,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骨折类型,设计手术切口、预演术中步骤,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随后,手术团队进行了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tan),使患者术中有创程度降到最低。

目前,该患者已顺利恢复,重返工作岗位。 蔡喜雨表示,“3D打印技术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复杂骨折的分型、关节损伤的情况、足踝畸形的严重程度等,使复杂的骨折、关节损伤、足踝畸形等手术变得相对容易,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据了解,该院脊柱外科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已经成功救治10余例患者。

文字:刘联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范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