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财政局作为全市的“财务管家”,将如何站高谋远、聚焦发力、精准施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呢?
“2021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市财政局将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戴伟辉在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介绍,2020年,市财政局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77.19亿元,同比增长10.0%,财政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支出101.68亿元,较2019年大幅增长8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13.3亿元,额度居历年最高。
戴伟辉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珠海财政将有“量”有“质”地实施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量”主要是围绕加强财政逆周期调节,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质”则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把每一分钱都用出效益。
戴伟辉具体阐述道,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11.0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87.37亿元,同比增长20.9%,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哪里,财政资金就跟进保障到哪里,“我们还将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支持,按照‘急需、成熟、统筹、集中’的标准,提前谋划新增债券项目的储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新增债券支持的盘子。”戴伟辉表示。
为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质”,珠海财政在推进预算项目库管理改革中,将树立“先谋事后排钱”“先定项目再定预算”理念,实行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预算编制过程中,挂钩绩效评价结果、审计监督意见、预算支出进度等结果,倒逼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2020年,我们联合市人大、审计等部门,对有轨电车1号线运营补贴资金等11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1年预算安排共取消、减少1.27亿元。”戴伟辉表示。
“新的一年,珠海财政还将有‘减’有‘增’,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戴伟辉强调,2021年政府将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除部门履职必要的运转性支出外,对部门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按不低于10%予以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将继续受到严控,在2020年已经下降17.4%的基础上,做到只减不增。
“减”字当头,一方面是要将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作为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促进。另一方面则是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坚决把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2021年我市还将持续加大民生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据戴伟辉透露,2021年,全市财政安排民生支出同比增长7.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9%。
据戴伟辉介绍,2021年,市财政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支出94.16亿元,全力保障兴业快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安排扩大对外开放资金19.3亿元,助力打造层次更高、辐射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财政局作为全市的“财务管家”,将如何站高谋远、聚焦发力、精准施策,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呢?
“2021年是珠海建设枢纽型核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奠基之年,是特大城市立柱架梁之年。市财政局将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近日,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戴伟辉在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介绍,2020年,市财政局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77.19亿元,同比增长10.0%,财政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支出101.68亿元,较2019年大幅增长8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获得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13.3亿元,额度居历年最高。
戴伟辉表示,在新的一年里,珠海财政将有“量”有“质”地实施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量”主要是围绕加强财政逆周期调节,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质”则是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把每一分钱都用出效益。
戴伟辉具体阐述道,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711.0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87.37亿元,同比增长20.9%,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哪里,财政资金就跟进保障到哪里,“我们还将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支持,按照‘急需、成熟、统筹、集中’的标准,提前谋划新增债券项目的储备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新增债券支持的盘子。”戴伟辉表示。
为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质”,珠海财政在推进预算项目库管理改革中,将树立“先谋事后排钱”“先定项目再定预算”理念,实行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预算编制过程中,挂钩绩效评价结果、审计监督意见、预算支出进度等结果,倒逼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2020年,我们联合市人大、审计等部门,对有轨电车1号线运营补贴资金等11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2021年预算安排共取消、减少1.27亿元。”戴伟辉表示。
“新的一年,珠海财政还将有‘减’有‘增’,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戴伟辉强调,2021年政府将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除部门履职必要的运转性支出外,对部门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按不低于10%予以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将继续受到严控,在2020年已经下降17.4%的基础上,做到只减不增。
“减”字当头,一方面是要将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作为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促进。另一方面则是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算好大账、算好长远账,坚决把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2021年我市还将持续加大民生等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据戴伟辉透露,2021年,全市财政安排民生支出同比增长7.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7.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9%。
据戴伟辉介绍,2021年,市财政安排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支出94.16亿元,全力保障兴业快线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安排扩大对外开放资金19.3亿元,助力打造层次更高、辐射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