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丨“我们长大了”!珠海四名“00后”中学生主动请缨上“疫”线

在父辈们眼里,“00后”们也许还是未长大的孩子,但疫情之下,很多“00后”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在拱北街道封控区这些天,记者看到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其中封控区外围有几个年纪很小的志愿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拍下了工作合影。

8月9日8时许,拱北街道封控区关闸社区北块,“00”后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准时出现在封控区外围巡视人员队伍中。他们穿上荧光绿的志愿者马甲,开启了这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就在前一日,他们主动请缨,走上了抗“疫”一线。

记者了解到,这四位志愿者均来自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今年都是16岁,其中,陈宇翔即将升上高二,万程、万李、罗文政都是“准高一”学生。暑假期间,他们一直关注着疫情,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前几天,万程无意中看到抗疫志愿者发的朋友圈,萌生了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想法。他马上打电话给关系要好的陈宇翔、罗文政,以及堂哥万李。几个小伙子一拍即合,兴冲冲报了名。

珠海拱北街道封控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共设置了111个卡口执勤点,17个封闭点,共有群众超2.8万人,区域管理及物资保障等工作压力较大。由于疫情防控志愿者需求量大,在确认健康状况、登记个人信息后,万程等4人的申请很快获得通过,成为了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

8月8日,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正式上岗了,他们被安排到拱北街道封控区关闸社区北块外围,负责巡视工作。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一圈1300多米的路程,他们两人一组,沿着封控区外围一圈圈巡查……看似简单的工作,对封控区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很考验他们的耐力和体力。

这两天,珠海时而阴雨绵绵,时而暴雨如注,一会儿又迅速切换至烧烤模式,魔幻天气对身处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来说是很大挑战。大雨来临时,万程他们只好跑到最近的值守点的帐篷下避雨,等雨小了些,他们又开始了巡查。

天气多变,脚下不停,一天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伙伴们难免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假期里都起得晚,现在天天得早起,大家相互提醒,互相鼓励,就坚持下来了。”万程说,“能帮上忙,真是挺开心的,这个暑假过得值!”

“这么靠近封控区,会害怕吗?明知道一线是很辛苦的,为啥还要往上冲?”面对记者的提问,万李说出了自己和伙伴们的想法——想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长大了,我们也可以有担当了。

陈宇翔说,家里的支持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早上刚出门不久,陈宇翔就收到了妈妈发来的信息,“好好干,回家给你煮你爱吃的红烧肉”。

罗文政的父母都在澳门上班,8月3日晚,他们因为珠澳口岸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滞留澳门,无法返回珠海,这几日只剩罗文政和奶奶在家。“宝贝,爸妈支持你,我们为你感到光荣!”通话时,罗文政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这让他信心倍增。

夜幕降临,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即将结束了,尽管又困又累,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此时已掩饰不住少年的顽皮——边走边打闹。他们走到路灯下,拿出手机拍下今天的工作合影,“咔擦”一声定格了四张青葱的脸庞。

”志愿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罗文政说,“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做的这点事并没有什么,只是尽到了自己一份心意。“

文字:廖明山 佘映薇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戴丹梅
微信
朋友圈
抗疫故事丨“我们长大了”!珠海四名“00后”中学生主动请缨上“疫”线
观海融媒 2021-08-09 21:44

在父辈们眼里,“00后”们也许还是未长大的孩子,但疫情之下,很多“00后”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在拱北街道封控区这些天,记者看到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其中封控区外围有几个年纪很小的志愿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拍下了工作合影。

8月9日8时许,拱北街道封控区关闸社区北块,“00”后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准时出现在封控区外围巡视人员队伍中。他们穿上荧光绿的志愿者马甲,开启了这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就在前一日,他们主动请缨,走上了抗“疫”一线。

记者了解到,这四位志愿者均来自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今年都是16岁,其中,陈宇翔即将升上高二,万程、万李、罗文政都是“准高一”学生。暑假期间,他们一直关注着疫情,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前几天,万程无意中看到抗疫志愿者发的朋友圈,萌生了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想法。他马上打电话给关系要好的陈宇翔、罗文政,以及堂哥万李。几个小伙子一拍即合,兴冲冲报了名。

珠海拱北街道封控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共设置了111个卡口执勤点,17个封闭点,共有群众超2.8万人,区域管理及物资保障等工作压力较大。由于疫情防控志愿者需求量大,在确认健康状况、登记个人信息后,万程等4人的申请很快获得通过,成为了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

8月8日,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正式上岗了,他们被安排到拱北街道封控区关闸社区北块外围,负责巡视工作。从上午8点到晚上8点,一圈1300多米的路程,他们两人一组,沿着封控区外围一圈圈巡查……看似简单的工作,对封控区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很考验他们的耐力和体力。

这两天,珠海时而阴雨绵绵,时而暴雨如注,一会儿又迅速切换至烧烤模式,魔幻天气对身处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们来说是很大挑战。大雨来临时,万程他们只好跑到最近的值守点的帐篷下避雨,等雨小了些,他们又开始了巡查。

天气多变,脚下不停,一天下来“骨头都要散架了”,伙伴们难免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假期里都起得晚,现在天天得早起,大家相互提醒,互相鼓励,就坚持下来了。”万程说,“能帮上忙,真是挺开心的,这个暑假过得值!”

“这么靠近封控区,会害怕吗?明知道一线是很辛苦的,为啥还要往上冲?”面对记者的提问,万李说出了自己和伙伴们的想法——想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长大了,我们也可以有担当了。

陈宇翔说,家里的支持给了他们很大的动力。早上刚出门不久,陈宇翔就收到了妈妈发来的信息,“好好干,回家给你煮你爱吃的红烧肉”。

罗文政的父母都在澳门上班,8月3日晚,他们因为珠澳口岸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滞留澳门,无法返回珠海,这几日只剩罗文政和奶奶在家。“宝贝,爸妈支持你,我们为你感到光荣!”通话时,罗文政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这让他信心倍增。

夜幕降临,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即将结束了,尽管又困又累,陈宇翔、万程、万李、罗文政此时已掩饰不住少年的顽皮——边走边打闹。他们走到路灯下,拿出手机拍下今天的工作合影,“咔擦”一声定格了四张青葱的脸庞。

”志愿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罗文政说,“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做的这点事并没有什么,只是尽到了自己一份心意。“

文字:廖明山 佘映薇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戴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