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组团参加第十七届文博会,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魅力

9月23日,2021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市委宣传部统筹下,市文化产业协会组织珠海17家文化企业、2家协会、2个非遗项目参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用创新创意为珠海文化产业赋能,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动人魅力。

文博会现场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动人魅力

近年来,珠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领域、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当前,珠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珠海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作为珠海迈向文化强市的重要产业支撑,“十四五”期间亦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广阔。

此次亮相的参展单位均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参展团队将以良好的整体形象,吸引各地企业家来珠海洽谈合作。

展馆设计新颖,传递浓郁文化艺术气息

珠海展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馆,展位面积231平方米,展馆以“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为主题,以中国航展、港珠澳大桥、珠海大剧院和中华白海豚等元素作为设计亮点,整体造型灵动大气,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感。

观众在珠海展馆参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港珠澳大桥流畅舒展的线条环绕着整个展馆,代表着珠海面向世界、开放包容的思想和姿态。海岛沙滩、棕榈树、爱情邮局、书店元素的点缀,将珠海独特的滨海风情和文化魅力尽数展现。而炫彩腾飞的战斗机、美丽夺目的珠海大剧院、活泼跃动的白海豚,则体现着珠海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特质,彰显着珠海朝气蓬勃、向上奋发的城市力量。

有关负责人表示,展馆设计新颖,参展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珠澳合作项目、文化消费潮品版块,大型文化活动、文化旅游项目版块,文化科技、网游、影视企业版块,对外文化贸易产品版块,非遗文化版块五大方面,体现珠海故事、珠海形象、珠海元素、珠海特色,以及读书观海的书香气息。希望参展企业能充分展示珠海城市文化形象、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展示珠海“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魅力。

重点企业展示粤澳合作新风貌

金秋时节,桂香四溢,在横琴这块创新创业活力的热土上,亦是喜讯频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随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粤澳深度合作区赋予了横琴新目标新任务,在新起点上开启了新探索新实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近年来,横琴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地缘和政策优势,积极对接澳门文创资源,引入澳门品牌节庆活动和优质项目,珠澳文化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形成了珠澳设计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本届文博会上,珠澳设计中心亦在参展行列。记者了解到,作为珠澳合作的重要新载体,“珠澳设计中心”是珠澳两地设计资源最集中的设计平台,将两地创意设计产业融合发展,透过设计的力量打造珠澳以至全国创意设计的新基地。

不仅在创意设计方面,在演艺音乐、会展、旅游等领域,横琴也积极探索与澳门的深入合作,加快区域发展步伐,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中国国际马戏节等项目在粤澳以及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珠海展馆,享有首个“中国房车露营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文旅研究院“亲子文旅观测站”、广东省首个“休闲露营地国家标准试点营地”等称号的星乐度•露营小镇正在参展。该项目是高端跨境多功能复合型轻奢度假露营地,置身其中,可以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亲近自然,探索趣味横生的世界。项目位于横琴,将对粤澳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发展模式,传递珠海声音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经济新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珠海大胆试、勇敢闯,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在本届文博会上,珠海传媒集团带来国内首个集“广电+报纸+新媒体+户外媒体”为一体的全媒体生态系统展示。2019年4月28日,珠海传媒集团挂牌,成为国内首家全媒体国有文化传媒企业集团。本次展出的“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解决了“广电+报纸”融合过程中无法打通生产流程、无法实现内容共享、无法做到统一策划指挥的难题。据珠海传媒融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海介绍,“取名‘九霄’,即在‘媒体云’之上更上一重天,实现宣传、网信、舆情、媒体的全平台、全链条、全区域融合,使媒体融合首次从狭义迈向广义,开创了国内先河。”

此次参展的珠海西山居移动游戏是国内最早的游戏开发工作室,据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浩铭介绍,成立26年来,西山居创作运营了数十款经典游戏,旗舰产品《剑侠情缘》系列已成功拓展至亚洲市场。同时,西山居在影视、动画、文学、戏剧、音乐、竞技赛事、文化周边不断跨界突破,全方位进军文创产业。

此次参展的珠海观瓷艺术,用中国视觉向世界传达中国陶瓷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造物思想。企业创始人宁晓琴表示,“观瓷奉行原创设计,希望以兼具文化内涵、设计美、品质美优势的产品,向世界更好地讲述中国设计、中国文化、中国陶瓷艺术的故事!”

记者还在珠海展馆看到珠海醇逸科技带来的雅琅晶产品展示。该公司独创精雕彩绘摆盘和掐丝彩雕摆盘,以其独有的28道手工艺技术,将传统吉祥文化元素和创新创意元素融入玻璃载体中。而天融创艺带来的草木染,取法自然,以织物为载体,四季为色,让色素在水中沉淀,随着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其染出的织物颜色纯净柔和、素朴典雅,带着自然的气息,这种用传统方式复原草木染的工艺,是复兴,也是创新。

本届文博会,我市还在线上通过“云上文博会”的珠海展馆,播放珠海文化产业宣传片,展示参展企业、参展产品图文及视频资料,全面展示我市文化产业新风貌。

“十四五”时期,随着珠海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的转型跨越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也进入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珠海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支撑作用,深化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人气汇人流,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在本届文博会上,珠海展馆通过发放手绘珠海地图、播放珠海文化产业宣传片、组织珠海非遗项目(沙田民歌+三灶编织)等内容展演,并邀请观众参与手作和油画创作等DIY互动,直观有效地呈现珠海文化创意产业特色。

由珠海演艺集团旗下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民族器乐表演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聆听、拍照。据领队刘木介绍,本次民乐团共8名演奏员带来12支曲目,乐器包括扬琴、二胡、琵琶、唢呐、笙等7种,曲目有广东特色音乐《喜洋洋》《步步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喜庆曲目《花好月圆》,有乐团原创曲目《海潮》《难忘的旋律》《中国韵》,还有民族器乐经典曲目《战马奔腾》《葡萄熟了》等。

据悉,2019年10月23日,珠海演艺集团揭牌,整合全市国有演艺资源,探索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珠海模式”和“特区方案”。集团成立以来,文艺精品全面开花,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珠海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珠海金爵士现场表演

珠海金爵士带来的“跨乐”项目表演引人眼球。据悉,该项目入选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展台上,金爵士四重奏小组成员用爵士乐这种西方熟悉的音乐语言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优秀的中国戏曲音乐。由爵士钢琴家、教育家孙康宁改编的作品《花好月圆》,搭配身着戏服的演员们一板一眼唱着粤剧,让观众重温浓浓的岭南风,又在新奇中进一步了解爵士乐。

珠海非遗项目的展览展演是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博会上,这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被搬上舞台,向广大参展商和观众展示。

以海岛渔农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托的三灶编织产于珠江口外的三灶岛,这种工艺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成熟于清代光绪年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趋向高峰期,其制作工艺为后人留下农耕时代难以忘怀的手工记忆。如今,三灶编织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结合当下市场现实的需求,编织出美观实用的工艺品。

沙田民歌是珠海地区的传统音乐,已有17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光绪年间,疍民们涌来斗门、南屏等水乡进行开垦围地,便把歌声带到了此地。沙田民歌是水乡人在“疍家人”唱的“疍家歌”、“渔歌”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曲目,包括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

文字:郭秀玉 编辑:赵聪 应立枫 责任编辑:应立枫
微信
朋友圈
珠海组团参加第十七届文博会,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魅力
观海融媒 2021-09-23 22:50

9月23日,2021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市委宣传部统筹下,市文化产业协会组织珠海17家文化企业、2家协会、2个非遗项目参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用创新创意为珠海文化产业赋能,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动人魅力。

文博会现场展现“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动人魅力

近年来,珠海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园区、重点产业领域、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当前,珠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珠海迎来更大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作为珠海迈向文化强市的重要产业支撑,“十四五”期间亦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广阔。

此次亮相的参展单位均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参展团队将以良好的整体形象,吸引各地企业家来珠海洽谈合作。

展馆设计新颖,传递浓郁文化艺术气息

珠海展馆位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馆,展位面积231平方米,展馆以“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为主题,以中国航展、港珠澳大桥、珠海大剧院和中华白海豚等元素作为设计亮点,整体造型灵动大气,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感。

观众在珠海展馆参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港珠澳大桥流畅舒展的线条环绕着整个展馆,代表着珠海面向世界、开放包容的思想和姿态。海岛沙滩、棕榈树、爱情邮局、书店元素的点缀,将珠海独特的滨海风情和文化魅力尽数展现。而炫彩腾飞的战斗机、美丽夺目的珠海大剧院、活泼跃动的白海豚,则体现着珠海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特质,彰显着珠海朝气蓬勃、向上奋发的城市力量。

有关负责人表示,展馆设计新颖,参展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珠澳合作项目、文化消费潮品版块,大型文化活动、文化旅游项目版块,文化科技、网游、影视企业版块,对外文化贸易产品版块,非遗文化版块五大方面,体现珠海故事、珠海形象、珠海元素、珠海特色,以及读书观海的书香气息。希望参展企业能充分展示珠海城市文化形象、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展示珠海“青春之城 活力之都”的魅力。

重点企业展示粤澳合作新风貌

金秋时节,桂香四溢,在横琴这块创新创业活力的热土上,亦是喜讯频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随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揭牌。粤澳深度合作区赋予了横琴新目标新任务,在新起点上开启了新探索新实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近年来,横琴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地缘和政策优势,积极对接澳门文创资源,引入澳门品牌节庆活动和优质项目,珠澳文化产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形成了珠澳设计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本届文博会上,珠澳设计中心亦在参展行列。记者了解到,作为珠澳合作的重要新载体,“珠澳设计中心”是珠澳两地设计资源最集中的设计平台,将两地创意设计产业融合发展,透过设计的力量打造珠澳以至全国创意设计的新基地。

不仅在创意设计方面,在演艺音乐、会展、旅游等领域,横琴也积极探索与澳门的深入合作,加快区域发展步伐,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中国国际马戏节等项目在粤澳以及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珠海展馆,享有首个“中国房车露营旅游示范基地”、中国文旅研究院“亲子文旅观测站”、广东省首个“休闲露营地国家标准试点营地”等称号的星乐度•露营小镇正在参展。该项目是高端跨境多功能复合型轻奢度假露营地,置身其中,可以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亲近自然,探索趣味横生的世界。项目位于横琴,将对粤澳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创新发展模式,传递珠海声音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经济新发展动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珠海大胆试、勇敢闯,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在本届文博会上,珠海传媒集团带来国内首个集“广电+报纸+新媒体+户外媒体”为一体的全媒体生态系统展示。2019年4月28日,珠海传媒集团挂牌,成为国内首家全媒体国有文化传媒企业集团。本次展出的“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解决了“广电+报纸”融合过程中无法打通生产流程、无法实现内容共享、无法做到统一策划指挥的难题。据珠海传媒融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海介绍,“取名‘九霄’,即在‘媒体云’之上更上一重天,实现宣传、网信、舆情、媒体的全平台、全链条、全区域融合,使媒体融合首次从狭义迈向广义,开创了国内先河。”

此次参展的珠海西山居移动游戏是国内最早的游戏开发工作室,据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浩铭介绍,成立26年来,西山居创作运营了数十款经典游戏,旗舰产品《剑侠情缘》系列已成功拓展至亚洲市场。同时,西山居在影视、动画、文学、戏剧、音乐、竞技赛事、文化周边不断跨界突破,全方位进军文创产业。

此次参展的珠海观瓷艺术,用中国视觉向世界传达中国陶瓷的文化意蕴、艺术精神以及造物思想。企业创始人宁晓琴表示,“观瓷奉行原创设计,希望以兼具文化内涵、设计美、品质美优势的产品,向世界更好地讲述中国设计、中国文化、中国陶瓷艺术的故事!”

记者还在珠海展馆看到珠海醇逸科技带来的雅琅晶产品展示。该公司独创精雕彩绘摆盘和掐丝彩雕摆盘,以其独有的28道手工艺技术,将传统吉祥文化元素和创新创意元素融入玻璃载体中。而天融创艺带来的草木染,取法自然,以织物为载体,四季为色,让色素在水中沉淀,随着阳光晒暖而着色固定。其染出的织物颜色纯净柔和、素朴典雅,带着自然的气息,这种用传统方式复原草木染的工艺,是复兴,也是创新。

本届文博会,我市还在线上通过“云上文博会”的珠海展馆,播放珠海文化产业宣传片,展示参展企业、参展产品图文及视频资料,全面展示我市文化产业新风貌。

“十四五”时期,随着珠海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的转型跨越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产业也进入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珠海正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支撑作用,深化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人气汇人流,现场活动精彩纷呈

在本届文博会上,珠海展馆通过发放手绘珠海地图、播放珠海文化产业宣传片、组织珠海非遗项目(沙田民歌+三灶编织)等内容展演,并邀请观众参与手作和油画创作等DIY互动,直观有效地呈现珠海文化创意产业特色。

由珠海演艺集团旗下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带来的民族器乐表演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聆听、拍照。据领队刘木介绍,本次民乐团共8名演奏员带来12支曲目,乐器包括扬琴、二胡、琵琶、唢呐、笙等7种,曲目有广东特色音乐《喜洋洋》《步步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喜庆曲目《花好月圆》,有乐团原创曲目《海潮》《难忘的旋律》《中国韵》,还有民族器乐经典曲目《战马奔腾》《葡萄熟了》等。

据悉,2019年10月23日,珠海演艺集团揭牌,整合全市国有演艺资源,探索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珠海模式”和“特区方案”。集团成立以来,文艺精品全面开花,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珠海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珠海金爵士现场表演

珠海金爵士带来的“跨乐”项目表演引人眼球。据悉,该项目入选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展台上,金爵士四重奏小组成员用爵士乐这种西方熟悉的音乐语言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优秀的中国戏曲音乐。由爵士钢琴家、教育家孙康宁改编的作品《花好月圆》,搭配身着戏服的演员们一板一眼唱着粤剧,让观众重温浓浓的岭南风,又在新奇中进一步了解爵士乐。

珠海非遗项目的展览展演是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博会上,这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被搬上舞台,向广大参展商和观众展示。

以海岛渔农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托的三灶编织产于珠江口外的三灶岛,这种工艺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成熟于清代光绪年间,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趋向高峰期,其制作工艺为后人留下农耕时代难以忘怀的手工记忆。如今,三灶编织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结合当下市场现实的需求,编织出美观实用的工艺品。

沙田民歌是珠海地区的传统音乐,已有170多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光绪年间,疍民们涌来斗门、南屏等水乡进行开垦围地,便把歌声带到了此地。沙田民歌是水乡人在“疍家人”唱的“疍家歌”、“渔歌”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曲目,包括咸水歌、高堂歌、大罾歌、姑妹歌。

文字:郭秀玉 编辑:赵聪 应立枫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