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书写特区发展篇章!珠海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句读之间,赏妙笔文脉;
光影交汇,听时代先声。
岭南初秋,大地处处锦绣;
收获时节,文艺星光熠熠。

图片

10月22日晚,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传媒集团1200平方米演播大厅盛大举行,隆重表彰我市近年来创作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图片

珠海市文学艺术“渔女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我市唯一由市政府颁发的权威文艺奖项。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评奖工作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经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授予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9部作品为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授予音乐会《乐从大湾来》等32部作品为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提名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天津市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杭,《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郭立仕,《收获》杂志社副主编钟红明,《山东文学》主编、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以及市、区宣传文化部门代表,获奖单位和个人、文艺家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图片

图片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设立文学艺术“渔女奖”是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具体体现,珠海市文艺工作政治站位有了新高度,出人才出精品有了新成果,助力城市形象提升有了新作为。希望珠海市文学艺术“渔女奖”进一步凸显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加强获奖作品、优秀人才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文艺评奖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公信力、影响力。

图片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作协在作家队伍建设、文学创作成果、文学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支持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发展。作协要充分挖掘珠海历史人文、特区精神,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资源,创作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图片

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在致辞中表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本届“渔女奖”评出的获奖作品,涵盖文学、影视、音乐、戏剧曲艺等各艺术门类,代表了珠海新时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高度和水准。希望全市文艺工作者热情拥抱伟大时代、坚持文艺服务人民、坚守艺术理想,努力推动珠海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共同将珠海建设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希望“渔女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勇于创新创造,继续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再攀文艺高峰。

图片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郭立仕宣读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获奖作品的决定》。

图片

当晚,整个演播大厅星光熠熠。伴随着一段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主题短片,全场观众一起见证了属于珠海文学艺术事业的荣光。在一段段凝练着获奖作品创作故事的影片介绍中,获奖者们逐一登台领奖,并透过影片表达了自己的真挚心声。

图片

图片

在颁奖典礼现场,观众们还聆听到感人至深的获奖歌曲《白发如花》,欣赏了韵味悠扬的歌舞诗画表演《万疆》;话剧《龙腾伶仃洋》的经典片段令人震撼、感动,杂技《力与美》的高超技艺让现场掌声雷动。一个个充满魅力的节目,让观众们沉浸在了文艺带来的美好氛围之中。最后,颁奖典礼在艺术家们激昂的群颂中落下了帷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路繁花,一城硕果。优秀的文艺不仅能凝聚人心,还能为时代发展提供动力。本届“渔女奖”在评奖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以获得国家和省权威文艺奖项作为参评门槛,分为“渔女奖”和“渔女奖”提名奖,更加突出发挥文艺领军人才和优秀文艺作品的引领带动作用。此次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珠海文艺事业的蓬勃生机,具有正能量、大格局、大气象、史诗感。

它们中,
有长篇报告文学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
记录了港珠澳大桥
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轫
到2018年圆梦的全过程。

图片

有电视纪录片《四十城 四十年》
获奖参评作品《情侣路》,
以珠海情侣路作为视觉主线,
以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为内核,
立意高远、视角独特,
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40年来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有粤曲说唱《海魂》,
创新了粤曲的表演形式,
缅怀在万山海战中牺牲的将士,
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图片

伟大时代召唤着伟大作品。
回首前路,
珠海文艺工作者们
播种着文化艺术的希望,
收获着一座城市的信任与荣光;
眺望前程,
改革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珠海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们
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更坚定的信念、更丰沛的激情,
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温度,
反映中国气派、珠海风骨的文艺精品,
共塑湾区人文精神,
将珠海打造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新高地,
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贡献文艺力量。

图片

 

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
获奖作品名单

报告文学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
(作者:曾平标)

歌曲《白发如花》
(作者:李需民)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
(单位:珠海传媒集团)

散文集《向泥土敬礼》
(作者:耿立)

粤曲说唱《海魂》
(单位:珠海市戏剧曲艺家协会)

广播剧《生死救援》
(作者:唐春华等)

话剧《龙腾伶仃洋》
(单位:珠海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故事片《青涩日记》
(单位:珠海山中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视纪录片《四十城 四十年》
(单位:珠海广播电视台)

 

撰文:张映竹
图片:朱习 程霖
H5文案:张映竹
H5设计:刘轶男
H5制作:陈嘉平
H5视频剪辑:王浩浩 张浩 申洋
编辑:庞晓丹 赵聪 责任编辑:宋显晖 蓝辉龙
微信
朋友圈
精品力作书写特区发展篇章!珠海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颁奖典礼盛大举行
观海融媒 2021-10-23 15:22

句读之间,赏妙笔文脉;
光影交汇,听时代先声。
岭南初秋,大地处处锦绣;
收获时节,文艺星光熠熠。

图片

10月22日晚,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颁奖典礼,在珠海传媒集团1200平方米演播大厅盛大举行,隆重表彰我市近年来创作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图片

珠海市文学艺术“渔女奖”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我市唯一由市政府颁发的权威文艺奖项。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评奖工作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经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授予报告文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9部作品为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授予音乐会《乐从大湾来》等32部作品为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提名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天津市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杭,《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郭立仕,《收获》杂志社副主编钟红明,《山东文学》主编、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刘玉栋,以及市、区宣传文化部门代表,获奖单位和个人、文艺家代表等300多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图片

图片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设立文学艺术“渔女奖”是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具体体现,珠海市文艺工作政治站位有了新高度,出人才出精品有了新成果,助力城市形象提升有了新作为。希望珠海市文学艺术“渔女奖”进一步凸显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加强获奖作品、优秀人才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文艺评奖的关注度、参与度和公信力、影响力。

图片

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作协在作家队伍建设、文学创作成果、文学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支持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发展。作协要充分挖掘珠海历史人文、特区精神,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资源,创作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图片

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在致辞中表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本届“渔女奖”评出的获奖作品,涵盖文学、影视、音乐、戏剧曲艺等各艺术门类,代表了珠海新时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高度和水准。希望全市文艺工作者热情拥抱伟大时代、坚持文艺服务人民、坚守艺术理想,努力推动珠海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共同将珠海建设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希望“渔女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勇于创新创造,继续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再攀文艺高峰。

图片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郭立仕宣读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获奖作品的决定》。

图片

当晚,整个演播大厅星光熠熠。伴随着一段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主题短片,全场观众一起见证了属于珠海文学艺术事业的荣光。在一段段凝练着获奖作品创作故事的影片介绍中,获奖者们逐一登台领奖,并透过影片表达了自己的真挚心声。

图片

图片

在颁奖典礼现场,观众们还聆听到感人至深的获奖歌曲《白发如花》,欣赏了韵味悠扬的歌舞诗画表演《万疆》;话剧《龙腾伶仃洋》的经典片段令人震撼、感动,杂技《力与美》的高超技艺让现场掌声雷动。一个个充满魅力的节目,让观众们沉浸在了文艺带来的美好氛围之中。最后,颁奖典礼在艺术家们激昂的群颂中落下了帷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路繁花,一城硕果。优秀的文艺不仅能凝聚人心,还能为时代发展提供动力。本届“渔女奖”在评奖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创新,以获得国家和省权威文艺奖项作为参评门槛,分为“渔女奖”和“渔女奖”提名奖,更加突出发挥文艺领军人才和优秀文艺作品的引领带动作用。此次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珠海文艺事业的蓬勃生机,具有正能量、大格局、大气象、史诗感。

它们中,
有长篇报告文学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
记录了港珠澳大桥
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轫
到2018年圆梦的全过程。

图片

有电视纪录片《四十城 四十年》
获奖参评作品《情侣路》,
以珠海情侣路作为视觉主线,
以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为内核,
立意高远、视角独特,
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40年来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有粤曲说唱《海魂》,
创新了粤曲的表演形式,
缅怀在万山海战中牺牲的将士,
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图片

伟大时代召唤着伟大作品。
回首前路,
珠海文艺工作者们
播种着文化艺术的希望,
收获着一座城市的信任与荣光;
眺望前程,
改革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珠海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们
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更坚定的信念、更丰沛的激情,
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温度,
反映中国气派、珠海风骨的文艺精品,
共塑湾区人文精神,
将珠海打造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新高地,
为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
贡献文艺力量。

图片

 

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渔女奖”
获奖作品名单

报告文学
《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
(作者:曾平标)

歌曲《白发如花》
(作者:李需民)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
(单位:珠海传媒集团)

散文集《向泥土敬礼》
(作者:耿立)

粤曲说唱《海魂》
(单位:珠海市戏剧曲艺家协会)

广播剧《生死救援》
(作者:唐春华等)

话剧《龙腾伶仃洋》
(单位:珠海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故事片《青涩日记》
(单位:珠海山中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电视纪录片《四十城 四十年》
(单位:珠海广播电视台)

 

撰文:张映竹
图片:朱习 程霖
H5文案:张映竹
H5设计:刘轶男
H5制作:陈嘉平
H5视频剪辑:王浩浩 张浩 申洋
编辑:庞晓丹 赵聪 责任编辑:宋显晖 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