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保人刘本欣:尽己所能守护好珠澳“大水缸”

在珠海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珠海“摘星”后,他毅然奔赴隔离酒店,做好后续隔离人员的转运服务保障工作;在对斗门区1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监管中,他坚决守护好珠澳“大水缸”,为提升斗门水环境保驾护航……他就是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刘本欣。

敢担当,主动请缨进驻隔离酒店值守

珠海今年出现“01·13”新冠肺炎疫情时,斗门区一家负责接收入境隔离人员的酒店人员紧缺,因恰逢春节期间、酒店位置偏僻,急需1名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同志驻点1个月。刘本欣看到“英雄帖”消息后,主动请缨报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他说。

2022年1月24日,刘本欣接到任务后,立即进驻隔离酒店,主要负责隔离人员隔离结束后的转运及其他日常工作。但由于疫情反复,为避免人员流动、减少疫情外溢的风险及增强工作连贯性等,已在隔离酒店驻点1个月的刘本欣继续坚持在隔离酒店第一线,做好入境旅客疫情防控工作。“刘本欣非常能干,在隔离酒店驻点期间,积极主动对接各项事务,很好地完成交办任务。”这是隔离酒店负责人对刘本欣的评价。

刘本欣说,在隔离酒店驻点期间学习到很多知识,干工作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疫情期间,刘本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够细心,尽己所能守护好水源保护地

自2020年入职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以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刘本欣上下班时会选择走一条较远、较偏、却能经过饮用水源保护地的路,尽己所能地守护好水源地。

有一天晚上下班后,他照常驾车回家,当行至某水源保护区时,突然发现岸边有灯光。职业本能促使刘本欣驱车驶近光源,发现现场有一艘船正在倾倒污泥。刘本欣立即制止其环境违法行为,并通知执法人员及相关部门派人前往现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刘本欣一直协助调查到深夜。

“水源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容不得一点马虎。”他说,守护水源保护地是他作为环保人的使命。

善科普,想方设法提升环保知识知晓率

2021年2月,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集体前往竹洲岛水松林自然保护区开展志愿服务。进入水松林要考虑水位高低、天气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斗门分局的水松林“专家”,为了能够让全局同事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水松林,刘本欣与保护区负责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刘本欣还为全局同事进行授课,给大家科普水松林的有关知识。

刘本欣(右一)给同事科普水松林相关知识。

平时,刘本欣也想方设法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21年3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前,他撰写了一篇《妈妈,水龙头的水从哪里来?》的科普小故事,采用对话、漫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对珠海市自来水的净水流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知识进行科普,并以一个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划船可能会污染饮用水水体的事例告诉大家,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饮水安全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饮水安全首先是水源地安全。”他说,近年来斗门区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稳定达标,为了继续保持住这样的良好局面,他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精,切实保护好斗门区饮用水源地,守护好珠澳的“大水缸”。

文字:郑振华 图片: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基层环保人刘本欣:尽己所能守护好珠澳“大水缸”
珠海特区报 2022-04-09 12:38

在珠海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珠海“摘星”后,他毅然奔赴隔离酒店,做好后续隔离人员的转运服务保障工作;在对斗门区1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监管中,他坚决守护好珠澳“大水缸”,为提升斗门水环境保驾护航……他就是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刘本欣。

敢担当,主动请缨进驻隔离酒店值守

珠海今年出现“01·13”新冠肺炎疫情时,斗门区一家负责接收入境隔离人员的酒店人员紧缺,因恰逢春节期间、酒店位置偏僻,急需1名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同志驻点1个月。刘本欣看到“英雄帖”消息后,主动请缨报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他说。

2022年1月24日,刘本欣接到任务后,立即进驻隔离酒店,主要负责隔离人员隔离结束后的转运及其他日常工作。但由于疫情反复,为避免人员流动、减少疫情外溢的风险及增强工作连贯性等,已在隔离酒店驻点1个月的刘本欣继续坚持在隔离酒店第一线,做好入境旅客疫情防控工作。“刘本欣非常能干,在隔离酒店驻点期间,积极主动对接各项事务,很好地完成交办任务。”这是隔离酒店负责人对刘本欣的评价。

刘本欣说,在隔离酒店驻点期间学习到很多知识,干工作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疫情期间,刘本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郑重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够细心,尽己所能守护好水源保护地

自2020年入职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以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刘本欣上下班时会选择走一条较远、较偏、却能经过饮用水源保护地的路,尽己所能地守护好水源地。

有一天晚上下班后,他照常驾车回家,当行至某水源保护区时,突然发现岸边有灯光。职业本能促使刘本欣驱车驶近光源,发现现场有一艘船正在倾倒污泥。刘本欣立即制止其环境违法行为,并通知执法人员及相关部门派人前往现场。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刘本欣一直协助调查到深夜。

“水源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容不得一点马虎。”他说,守护水源保护地是他作为环保人的使命。

善科普,想方设法提升环保知识知晓率

2021年2月,市生态环境局斗门分局集体前往竹洲岛水松林自然保护区开展志愿服务。进入水松林要考虑水位高低、天气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斗门分局的水松林“专家”,为了能够让全局同事看到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水松林,刘本欣与保护区负责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刘本欣还为全局同事进行授课,给大家科普水松林的有关知识。

刘本欣(右一)给同事科普水松林相关知识。

平时,刘本欣也想方设法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21年3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前,他撰写了一篇《妈妈,水龙头的水从哪里来?》的科普小故事,采用对话、漫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对珠海市自来水的净水流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知识进行科普,并以一个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划船可能会污染饮用水水体的事例告诉大家,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饮水安全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饮水安全首先是水源地安全。”他说,近年来斗门区水生态环境稳中向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水质稳定达标,为了继续保持住这样的良好局面,他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精,切实保护好斗门区饮用水源地,守护好珠澳的“大水缸”。

文字:郑振华 图片: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