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防潮洪!珠海最新海堤提升建设总体方案出炉

建设高标准防潮洪体系,有利于保障区域防潮洪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市研究编制了《珠海市海堤提升建设总体方案( 2021-2035年)》,经市政府审议同意,现予以实施。近日,市水务局印发了该方案。

按照不同的防护区设定,方案制定了具体建设标准:以“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为原则,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不低于50年一遇。到2035年,中心区防潮能力不低于200年一遇、防洪能力不低于100年一遇,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不低于100年一遇。其他具备条件的海堤(段)则按照生态海堤建设标准谋划推进。通过不懈努力,解决好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作为滨海城市、河口城市,珠海容易遭受浪潮及洪水侵袭。在强台风“天鸽”影响之后,2018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珠海市海堤防潮洪标准及能力提升建设方案》,同意在2018-2025年实施海堤灾后修复、补短板和全面提升建设。目前,海堤灾后修复和补短板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全面提升建设任务,包括对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白蕉联围、小林联围和乾务赤坎大联围等海堤实施100年一遇提升建设。

资料图:小林联围金湾段海堤。张洲 摄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要求,结合《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我市延续以上工作继续提升海堤建设水平。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其中,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部分堤段率先提升至200年一遇标准。基本完成特色城镇堤围中竹银联围和小林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白蕉联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三沙、上横、大沙“三小”联围已按原50年一遇标准达标,鹤洲南海堤、淇澳岛暂维持现状。届时,全市海堤达标率将达90.8%,生态海堤占海堤总长可达到56%。

到2030年,全市海堤(不含鹤洲南)均达到不低于100年一遇以上防潮洪标准,推动中心区堤围200年一遇防潮标准建设。

到203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200年一遇防潮标准建设,全市海堤基本达标。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的分类指标,全市防护区分中心区和特色城镇两类。中心区划定为已建成区或规划建成区,以及重要工业园区;除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则划定为特色城镇。

我市以中心区防潮洪能力定位的堤围包括:高新区海堤(不含淇澳岛)、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小林联围(斗门堤段、鸡啼门上段、滨海商务区堤段、草堂湾堤段、三灶湾堤段)、乾务赤坎大联围(井岸上段、井岸城区段、井岸下段、珠海电厂段、平沙西堤、雷蛛堤段)、白蕉联围(白藤大闸两岸海堤、成裕围段)、鹤洲北海堤,共计长154千米。

我市以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定位的堤围包括:小林联围(鸡啼门下段、木乃南堤段)、乾务赤坎大联围(平沙东堤、南水镇外海堤、石化区东堤等)、白蕉联围(西堤、东堤)、四小联围、鹤洲南海堤、淇澳岛海堤等,共计长210千米。方案指出,海堤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将按城市规划定位的改变适时调整防护区。

方案还提出科学规划,多元共治的建议理念。我市在海堤提升实施过程中,将注重堤围提升与城乡功能、碧道建设、岭南文化的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集防潮洪、城市空间、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推动堤防建设从单一防洪工程向多元城市滨水空间的转变,实现防洪安全、产业发展、文娱休闲互惠共存,持续发展。

文字:苏振华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事关防潮洪!珠海最新海堤提升建设总体方案出炉
观海融媒 2022-04-13 12:55

建设高标准防潮洪体系,有利于保障区域防潮洪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市研究编制了《珠海市海堤提升建设总体方案( 2021-2035年)》,经市政府审议同意,现予以实施。近日,市水务局印发了该方案。

按照不同的防护区设定,方案制定了具体建设标准:以“全面规划,分期实施”为原则,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不低于50年一遇。到2035年,中心区防潮能力不低于200年一遇、防洪能力不低于100年一遇,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不低于100年一遇。其他具备条件的海堤(段)则按照生态海堤建设标准谋划推进。通过不懈努力,解决好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作为滨海城市、河口城市,珠海容易遭受浪潮及洪水侵袭。在强台风“天鸽”影响之后,2018年市委市政府批准实施《珠海市海堤防潮洪标准及能力提升建设方案》,同意在2018-2025年实施海堤灾后修复、补短板和全面提升建设。目前,海堤灾后修复和补短板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实施全面提升建设任务,包括对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白蕉联围、小林联围和乾务赤坎大联围等海堤实施100年一遇提升建设。

资料图:小林联围金湾段海堤。张洲 摄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要求,结合《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我市延续以上工作继续提升海堤建设水平。按照“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力争到202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其中,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部分堤段率先提升至200年一遇标准。基本完成特色城镇堤围中竹银联围和小林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白蕉联围100年一遇防潮洪标准建设;三沙、上横、大沙“三小”联围已按原50年一遇标准达标,鹤洲南海堤、淇澳岛暂维持现状。届时,全市海堤达标率将达90.8%,生态海堤占海堤总长可达到56%。

到2030年,全市海堤(不含鹤洲南)均达到不低于100年一遇以上防潮洪标准,推动中心区堤围200年一遇防潮标准建设。

到2035年,基本完成我市中心区堤围200年一遇防潮标准建设,全市海堤基本达标。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的分类指标,全市防护区分中心区和特色城镇两类。中心区划定为已建成区或规划建成区,以及重要工业园区;除中心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则划定为特色城镇。

我市以中心区防潮洪能力定位的堤围包括:高新区海堤(不含淇澳岛)、情侣路海堤、中珠联围、小林联围(斗门堤段、鸡啼门上段、滨海商务区堤段、草堂湾堤段、三灶湾堤段)、乾务赤坎大联围(井岸上段、井岸城区段、井岸下段、珠海电厂段、平沙西堤、雷蛛堤段)、白蕉联围(白藤大闸两岸海堤、成裕围段)、鹤洲北海堤,共计长154千米。

我市以特色城镇防潮洪能力定位的堤围包括:小林联围(鸡啼门下段、木乃南堤段)、乾务赤坎大联围(平沙东堤、南水镇外海堤、石化区东堤等)、白蕉联围(西堤、东堤)、四小联围、鹤洲南海堤、淇澳岛海堤等,共计长210千米。方案指出,海堤提升在实施过程中将按城市规划定位的改变适时调整防护区。

方案还提出科学规划,多元共治的建议理念。我市在海堤提升实施过程中,将注重堤围提升与城乡功能、碧道建设、岭南文化的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集防潮洪、城市空间、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推动堤防建设从单一防洪工程向多元城市滨水空间的转变,实现防洪安全、产业发展、文娱休闲互惠共存,持续发展。

文字:苏振华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