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人才下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村里建起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我很愿意回来工作,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村民、岭南大地百草园景区管理部副主管朱文乐说。

斗门区是珠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近年来,斗门区积极开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出台《斗门区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试行)》,开展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围绕“引育用留”,创新方式方法,创设项目平台,推动各类人才发展要素朝乡村集聚。

眼下,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正激活斗门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已形成完整的禾虫繁育和养殖技术体系。

打造斗门特色人才品牌

近年来,斗门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围绕贯彻落实“珠海英才计划”这条主线,不断修订完善斗门“黄杨英才”系列政策,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环境持续优化,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纵观斗门区人才工作的发展之路,就是与全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的过程。

通过比较、借鉴、分析众多相似区位、规模区域的人才政策特点及做法,2018年6月,斗门区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珠海英才计划”为新时代斗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分领域制定3大措施,配套19条实施细则,形成“1+3+N”人才政策体系,从人才引育、资金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起具有斗门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其中,斗门区将加快集聚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作为落实“珠海英才计划”的重要补充,在全省率先出台《斗门区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试行)》,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提出了17条措施。

这些措施对农村技术员、本土青年回乡就业创业、“四老”退休人才、乡村工匠等来到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惠政策保障,鼓励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充分发挥“田秀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奉献在乡村热土。

今年2月,斗门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把握“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斗门区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提供强有力的斗门人才支撑。

会议强调,聚焦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斗门区将以更高标准思考、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以新时代人才工作推动斗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还透露,斗门区即将出台“黄杨英才计划”服务“大产业”发展的8条措施,为人才强区建设提供强力的政策支撑。

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斗门区在人才工作具体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农业大区实际,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大力开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形成了独具斗门特色的人才品牌。

优化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从高空俯瞰,位于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内,“百草园”建筑如一朵硕大的莲花,盛意绽放。今年五一假期,岭南大地百草园迎来游客超3万人次,多个全新游乐项目吸引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打卡。

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带动外出青年人才回乡参与乡村振兴。

面色黝黑、双手粗糙,27岁的石龙村村民朱文乐已经在外打工多年,受够了漂泊之苦。去年五一期间,岭南大地首期项目开放,朱文乐迫不及待地前来应聘。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岭南大地的骨干员工,负责园区物资采购和户外设备管理。

“在外面打工的那段时间,每次回到石龙村,我都惊叹于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回乡就业的种子。”朱文乐说,岭南大地百草园开业以来,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旅游产品不断推出,客流量也一天天高起来,家乡同样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朱文乐的妻子也曾在外地工作,去年决定回到斗门加入岭南大地工作,夫妻两人都在家门口上班。“我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2019年后村里又有了分红,我父母、姐姐每人10股,我和妻子都不满30岁各分得6股,一年下来一家人仅分红就有8万多元。”说这话时,朱文乐眸子里都是光亮。

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当年7月,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岭南大地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强势带动下,包括朱文乐在内的一批本地外出青年人才选择回到斗门,直接参与乡村振兴。

朱文乐(左二)与同事巡查岭南大地百草园园区。

有了优质人才的支撑,岭南大地初步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并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田园综合体运营利益联结机制,给当地村民带来了7大经济收益:即土地出租收入、房屋出租收入、部分土地作价流转收入、就业性收入、门票分红收入、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餐饮经营性收入、资产增值收入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聚人才是乡村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聚焦实现各类人才的精准回引、抱团回归,斗门区实施归雁计划及本土青年归巢计划,不断优化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打造助推发展新引擎。

在实践中,斗门区先后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公开招录203名村“两委”后备干部,每村储备2名后备干部,构建起“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村级干部队伍良好局面。截至目前,通过选举的方式有4名后备干部担任村“两委”书记(主任)、71名后备干部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

在本土青年回乡就业方面,斗门区发挥基层各方力量,积极对接本地外出青年人才,鼓励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建设乡村能人强大队伍

从无人机视角俯瞰白蕉镇昭信村,这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是一块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宝地。

在昭信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梁美容的带动下,昭信村逐步成为“白蕉海鲈”的重要产地,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助推“白蕉海鲈”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2004年,梁美容开始从事海鲈养殖、饲料经营及销售工作,而此前她和丈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餐饮店。“我们看好‘白蕉海鲈’的发展前景,于是便学起了养殖。”梁美容说。

据梁美容回忆,养殖之路的起步非常艰辛,养殖经验与技术的缺乏让她时常碰壁。“遇上养殖难题就请教专家,遇到交易不顺就总结经验。”凭借着一股“摸着石头过河”的闯劲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她逐步成长为一名“白蕉海鲈”养殖能手。

“致富不忘乡亲”,这是梁美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先富带动后富,具备长远发展眼光的梁美容,创办了村里第一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提供从种苗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目前合作社有56户社员。

在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梁美容主动拿出资金,帮助社员垫付电费、饲料费等,减轻资金压力,助力社员更好地发展水产养殖。梁美容还拿出鱼塘作为帮扶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基地,由合作社出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并承担养殖风险,对方出工出力。“赚了钱五五分成,亏了全算我的。”用这种合作方式促进创业就业,梁美容先后帮扶10余名困难妇女走上致富路。

在农村基层岗位上,梁美容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培育人才是乡村人才工作的关键一招。斗门区着力实现人才培育常态化,实施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持续开展“白蕉海鲈厨艺大赛”等弘扬“工匠精神”活动,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奖补机制,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能人”强大队伍。

斗门区积极开展农业领域技术培训工作,支持农村农业人才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截至目前,斗门已扶持培养477名高素质农民和众多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斗门还累计支持33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9个家庭农场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4163人次。

为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发挥斗门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优势在促进乡风文明方面的影响力,斗门区对新评定为国家、省、市、区级的非遗传承人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斗门区已培育发展了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9名区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新闻:

斗门装禾虫习俗入选省级非遗
科技人才助力
禾虫增产农民致富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斗门区申报的装禾虫习俗位列其中。至此,斗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35项。

禾虫是潮间带生物,因栖息在稻田或水草的根部,故称为“禾虫”。在斗门地区,捕捞禾虫、吃禾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斗门位于西江水和南海潮的交汇处,拥有适宜禾虫栖息的潮间带和大沙田,下辖的莲洲镇、白蕉镇、斗门镇是历史悠久的禾虫产地,至今还保留较多禾虫生长的潮间带,当地人称为“禾虫埠”。

2018年,莲洲镇获授“中国禾虫之乡”称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了禾虫最好的栖息地。莲洲镇乃至斗门区河网密布,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禾虫的生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崔阔鹏查看禾虫人工繁殖情况。

“禾虫对土质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有污染的地方就没有禾虫。”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所长崔阔鹏表示。

崔阔鹏是禾虫人工繁殖和滩涂增殖技术的领头人。过去几年,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先后在斗门镇南门村和莲洲镇福安村建立禾虫精养试点池塘和增殖示范基地,结合大面积滩涂仿生态方式,将禾虫亩产从不到10斤提升至超过50斤,其中精养试点池塘未来亩产有望超过150斤。

“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已经形成完整的禾虫繁育和养殖技术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现有禾虫滩涂,特别是低产禾虫滩涂的产量,通过掌握这项技术,养殖户的收益将得到极大提升。”崔阔鹏表示,未来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还将开展海水稻共生种植实验,利用禾虫水稻的共生生物特性,提高禾虫品质,增加禾虫滩涂经济效益,为禾虫深加工产品做技术储备。

“接下来,我们将建设斗门禾虫品牌,通过提高禾虫资源产出率、开发禾虫精深加工产品、延长禾虫产业链条,推动禾虫产业绿色发展,打造成为地方特色产业。”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余浩然 通讯员斗宣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斗门:人才下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珠海特区报 2022-05-27 10:47

“村里建起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我很愿意回来工作,为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村民、岭南大地百草园景区管理部副主管朱文乐说。

斗门区是珠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主阵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近年来,斗门区积极开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出台《斗门区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试行)》,开展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围绕“引育用留”,创新方式方法,创设项目平台,推动各类人才发展要素朝乡村集聚。

眼下,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正激活斗门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已形成完整的禾虫繁育和养殖技术体系。

打造斗门特色人才品牌

近年来,斗门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围绕贯彻落实“珠海英才计划”这条主线,不断修订完善斗门“黄杨英才”系列政策,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稳步提升,人才环境持续优化,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人才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纵观斗门区人才工作的发展之路,就是与全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的过程。

通过比较、借鉴、分析众多相似区位、规模区域的人才政策特点及做法,2018年6月,斗门区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珠海英才计划”为新时代斗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分领域制定3大措施,配套19条实施细则,形成“1+3+N”人才政策体系,从人才引育、资金保障、人才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起具有斗门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其中,斗门区将加快集聚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作为落实“珠海英才计划”的重要补充,在全省率先出台《斗门区关于加快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试行)》,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提出了17条措施。

这些措施对农村技术员、本土青年回乡就业创业、“四老”退休人才、乡村工匠等来到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惠政策保障,鼓励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充分发挥“田秀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激励各类人才扎根奉献在乡村热土。

今年2月,斗门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把握“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斗门区将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为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提供强有力的斗门人才支撑。

会议强调,聚焦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斗门区将以更高标准思考、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以新时代人才工作推动斗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还透露,斗门区即将出台“黄杨英才计划”服务“大产业”发展的8条措施,为人才强区建设提供强力的政策支撑。

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斗门区在人才工作具体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农业大区实际,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大力开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形成了独具斗门特色的人才品牌。

优化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从高空俯瞰,位于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的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内,“百草园”建筑如一朵硕大的莲花,盛意绽放。今年五一假期,岭南大地百草园迎来游客超3万人次,多个全新游乐项目吸引不少市民专程前来打卡。

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带动外出青年人才回乡参与乡村振兴。

面色黝黑、双手粗糙,27岁的石龙村村民朱文乐已经在外打工多年,受够了漂泊之苦。去年五一期间,岭南大地首期项目开放,朱文乐迫不及待地前来应聘。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岭南大地的骨干员工,负责园区物资采购和户外设备管理。

“在外面打工的那段时间,每次回到石龙村,我都惊叹于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回乡就业的种子。”朱文乐说,岭南大地百草园开业以来,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旅游产品不断推出,客流量也一天天高起来,家乡同样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朱文乐的妻子也曾在外地工作,去年决定回到斗门加入岭南大地工作,夫妻两人都在家门口上班。“我现在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2019年后村里又有了分红,我父母、姐姐每人10股,我和妻子都不满30岁各分得6股,一年下来一家人仅分红就有8万多元。”说这话时,朱文乐眸子里都是光亮。

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当年7月,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岭南大地从全国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强势带动下,包括朱文乐在内的一批本地外出青年人才选择回到斗门,直接参与乡村振兴。

朱文乐(左二)与同事巡查岭南大地百草园园区。

有了优质人才的支撑,岭南大地初步开启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并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田园综合体运营利益联结机制,给当地村民带来了7大经济收益:即土地出租收入、房屋出租收入、部分土地作价流转收入、就业性收入、门票分红收入、农特产品旅游纪念品餐饮经营性收入、资产增值收入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聚人才是乡村人才工作的重要环节。聚焦实现各类人才的精准回引、抱团回归,斗门区实施归雁计划及本土青年归巢计划,不断优化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打造助推发展新引擎。

在实践中,斗门区先后从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人员中,公开招录203名村“两委”后备干部,每村储备2名后备干部,构建起“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村级干部队伍良好局面。截至目前,通过选举的方式有4名后备干部担任村“两委”书记(主任)、71名后备干部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

在本土青年回乡就业方面,斗门区发挥基层各方力量,积极对接本地外出青年人才,鼓励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建设乡村能人强大队伍

从无人机视角俯瞰白蕉镇昭信村,这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是一块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宝地。

在昭信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梁美容的带动下,昭信村逐步成为“白蕉海鲈”的重要产地,被评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助推“白蕉海鲈”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2004年,梁美容开始从事海鲈养殖、饲料经营及销售工作,而此前她和丈夫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餐饮店。“我们看好‘白蕉海鲈’的发展前景,于是便学起了养殖。”梁美容说。

据梁美容回忆,养殖之路的起步非常艰辛,养殖经验与技术的缺乏让她时常碰壁。“遇上养殖难题就请教专家,遇到交易不顺就总结经验。”凭借着一股“摸着石头过河”的闯劲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她逐步成长为一名“白蕉海鲈”养殖能手。

“致富不忘乡亲”,这是梁美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带领更多村民致富,先富带动后富,具备长远发展眼光的梁美容,创办了村里第一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提供从种苗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目前合作社有56户社员。

在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梁美容主动拿出资金,帮助社员垫付电费、饲料费等,减轻资金压力,助力社员更好地发展水产养殖。梁美容还拿出鱼塘作为帮扶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基地,由合作社出生产资料和资金、技术,并承担养殖风险,对方出工出力。“赚了钱五五分成,亏了全算我的。”用这种合作方式促进创业就业,梁美容先后帮扶10余名困难妇女走上致富路。

在农村基层岗位上,梁美容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培育人才是乡村人才工作的关键一招。斗门区着力实现人才培育常态化,实施农村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和“育苗计划”,持续开展“白蕉海鲈厨艺大赛”等弘扬“工匠精神”活动,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奖补机制,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能人”强大队伍。

斗门区积极开展农业领域技术培训工作,支持农村农业人才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截至目前,斗门已扶持培养477名高素质农民和众多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斗门还累计支持33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9个家庭农场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培训4163人次。

为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发挥斗门悠久历史文化积淀优势在促进乡风文明方面的影响力,斗门区对新评定为国家、省、市、区级的非遗传承人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目前,斗门区已培育发展了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9名区级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新闻:

斗门装禾虫习俗入选省级非遗
科技人才助力
禾虫增产农民致富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斗门区申报的装禾虫习俗位列其中。至此,斗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35项。

禾虫是潮间带生物,因栖息在稻田或水草的根部,故称为“禾虫”。在斗门地区,捕捞禾虫、吃禾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斗门位于西江水和南海潮的交汇处,拥有适宜禾虫栖息的潮间带和大沙田,下辖的莲洲镇、白蕉镇、斗门镇是历史悠久的禾虫产地,至今还保留较多禾虫生长的潮间带,当地人称为“禾虫埠”。

2018年,莲洲镇获授“中国禾虫之乡”称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成了禾虫最好的栖息地。莲洲镇乃至斗门区河网密布,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禾虫的生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崔阔鹏查看禾虫人工繁殖情况。

“禾虫对土质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有污染的地方就没有禾虫。”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所长崔阔鹏表示。

崔阔鹏是禾虫人工繁殖和滩涂增殖技术的领头人。过去几年,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先后在斗门镇南门村和莲洲镇福安村建立禾虫精养试点池塘和增殖示范基地,结合大面积滩涂仿生态方式,将禾虫亩产从不到10斤提升至超过50斤,其中精养试点池塘未来亩产有望超过150斤。

“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已经形成完整的禾虫繁育和养殖技术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现有禾虫滩涂,特别是低产禾虫滩涂的产量,通过掌握这项技术,养殖户的收益将得到极大提升。”崔阔鹏表示,未来斗门区河口渔业研究所还将开展海水稻共生种植实验,利用禾虫水稻的共生生物特性,提高禾虫品质,增加禾虫滩涂经济效益,为禾虫深加工产品做技术储备。

“接下来,我们将建设斗门禾虫品牌,通过提高禾虫资源产出率、开发禾虫精深加工产品、延长禾虫产业链条,推动禾虫产业绿色发展,打造成为地方特色产业。”斗门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字:吴梓昊 图片:吴梓昊 余浩然 通讯员斗宣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