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个新式路名牌正式“上路”!珠海城管部门优化路名牌设置

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持续推进优化路名牌设置工作。7月16日,珠海高新区作为首个试点,率先完成了30处新式路名牌的设置安装,成效明显,获得群众好评。“绿色牌表南北,蓝色牌指东西。走路上班,再也不会找不着北了。”看着从家门口到公司途中设置的新路名牌,市民李女士赞不绝口。

蓝色路名牌所指示的道路为东西走向。

启动路牌“焕新升级”行动 消除群众出行“痛点”

“我在高新区上班还不到两个月,所在区域道路东南西北蜿蜒交错,之前缺乏清晰的路牌指引,特别容易迷路,路名牌太重要了。”“新珠海人”李女士表示,一个多月前从外地来到珠海工作,每天出门都会因路牌“缺位”辨不清方向而感到闹心。

据了解,李女士的烦恼并非个例。不少市民也通过微信“珠海城市管家”建议渠道反映,“珠海的路名牌没有标明方位,就算看着手机地图也难找对路”。无独有偶,在6月中旬,市城管部门收到数字化城市治理专家姜键教授的建议,“希望珠海有关部门参照多个城市在各个路口设立街道名称标示牌,同时标明东西南北方位”。

收到群众反映和专家建议后,市城管部门立即着手调研,发现部分旧式路名牌确实存在没有方向坐标、版面反光不强、灯箱路名牌容易损坏等情况。为了尽快回应市民的诉求,城管部门6月24日组织召开优化路名牌设置联席会议,交警、民政、交通运输等行业部门以及各区城管、住建部门出席。会议认为,我市应尽快统一路名牌标准;新建、改造升级道路的路名牌由建设单位负责按标准设置;已有道路的路名牌由各个管养单位负责逐步推进;上述措施争取在7月底前获得第一阶段成果。

绿色路名牌所指示的道路为南北走向。

随着《珠海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于7月1日起实施,指路标志版面样式、文字内容、设置位置、高度都有了明确规范,能指东南西北,做到不同路口设置相应的指路标志。具体而言,牌面上部为蓝(绿)底白字,下部为白底黑字,东西方向为蓝底白字,南北方向为绿底白字,还会用红色实心圆表示道路起点或终点。除了能指方向,新式路名牌版面采用8mm铝合金,贴有超强级反光膜,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

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通过对全市路名牌情况开展巡查摸排,建立台账,按“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牵头协调责任单位启动我市新式路名牌的“焕新升级”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以新建道路和升级改造的道路为主。

高新区首批试点 10路段共装30个路牌

“城市道路路牌不仅是居民、游人出行指示牌,更是展示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小川告诉记者,根据该局的统一部署,数字城管在7月初完成了对全市73段正在升级改造道路的专项排查,发现其中新建及升级改造的64段道路上均存在无路名牌、路名牌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数字城管系统将上述问题生成66宗相关案件,建议由建设单位负责按市住建部门统一的标准为该类道路设置路名牌。经沟通协调,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将其共10段新建及升级改造的道路作为首批试点,协调责任单位开展新式路名牌安装行动。

记者在高新区哈工大路看到,工人们正在顶着烈日在附近路口处加紧安装、调整、加固新式路名牌,南北方向的哈工大路采用了绿色路名牌,为单牌双面、单立杆样式,立杆颜色为浅灰色,牌面底色为上绿下白,采用规范的汉字、汉语拼音标识,行人远远就能清楚看到路牌内容,其美观、简约的造型与干净整洁的城市相得益彰,成为文明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以前的老款是灯箱式路名牌,经常容易坏,这批新式路名牌简洁大方一目了然,还用了强反光材料,增强了辨识度,大大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路牌设计施工单位深圳市鸿华通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文鸿介绍道。

经过马不停蹄地施工,目前,在高新区哈工大路与金园路路口、哈工大路与港湾大道路口、哈工大路与软件园路路口、金唐东路整段共设置了30处新式路名牌。行车必经哈工大路的货车司机刘师傅赞道,“路名牌自带反光效果,指向清晰,晚上开车也看得清清楚楚,不怕错过路口,安全多了。”

据张小川透露,接下来,珠海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将进一步推进优化路名牌设置工作,把高新区新式路名牌示范路的经验推广至其他区,让市民尽早享受新式路名牌带来的便利。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赵聪 责任编辑:孙宁
高新区30个新式路名牌正式“上路”!珠海城管部门优化路名牌设置
观海融媒 2022-07-16 19:34

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持续推进优化路名牌设置工作。7月16日,珠海高新区作为首个试点,率先完成了30处新式路名牌的设置安装,成效明显,获得群众好评。“绿色牌表南北,蓝色牌指东西。走路上班,再也不会找不着北了。”看着从家门口到公司途中设置的新路名牌,市民李女士赞不绝口。

蓝色路名牌所指示的道路为东西走向。

启动路牌“焕新升级”行动 消除群众出行“痛点”

“我在高新区上班还不到两个月,所在区域道路东南西北蜿蜒交错,之前缺乏清晰的路牌指引,特别容易迷路,路名牌太重要了。”“新珠海人”李女士表示,一个多月前从外地来到珠海工作,每天出门都会因路牌“缺位”辨不清方向而感到闹心。

据了解,李女士的烦恼并非个例。不少市民也通过微信“珠海城市管家”建议渠道反映,“珠海的路名牌没有标明方位,就算看着手机地图也难找对路”。无独有偶,在6月中旬,市城管部门收到数字化城市治理专家姜键教授的建议,“希望珠海有关部门参照多个城市在各个路口设立街道名称标示牌,同时标明东西南北方位”。

收到群众反映和专家建议后,市城管部门立即着手调研,发现部分旧式路名牌确实存在没有方向坐标、版面反光不强、灯箱路名牌容易损坏等情况。为了尽快回应市民的诉求,城管部门6月24日组织召开优化路名牌设置联席会议,交警、民政、交通运输等行业部门以及各区城管、住建部门出席。会议认为,我市应尽快统一路名牌标准;新建、改造升级道路的路名牌由建设单位负责按标准设置;已有道路的路名牌由各个管养单位负责逐步推进;上述措施争取在7月底前获得第一阶段成果。

绿色路名牌所指示的道路为南北走向。

随着《珠海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于7月1日起实施,指路标志版面样式、文字内容、设置位置、高度都有了明确规范,能指东南西北,做到不同路口设置相应的指路标志。具体而言,牌面上部为蓝(绿)底白字,下部为白底黑字,东西方向为蓝底白字,南北方向为绿底白字,还会用红色实心圆表示道路起点或终点。除了能指方向,新式路名牌版面采用8mm铝合金,贴有超强级反光膜,基本能够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

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通过对全市路名牌情况开展巡查摸排,建立台账,按“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牵头协调责任单位启动我市新式路名牌的“焕新升级”行动,第一阶段主要以新建道路和升级改造的道路为主。

高新区首批试点 10路段共装30个路牌

“城市道路路牌不仅是居民、游人出行指示牌,更是展示文明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小川告诉记者,根据该局的统一部署,数字城管在7月初完成了对全市73段正在升级改造道路的专项排查,发现其中新建及升级改造的64段道路上均存在无路名牌、路名牌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数字城管系统将上述问题生成66宗相关案件,建议由建设单位负责按市住建部门统一的标准为该类道路设置路名牌。经沟通协调,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将其共10段新建及升级改造的道路作为首批试点,协调责任单位开展新式路名牌安装行动。

记者在高新区哈工大路看到,工人们正在顶着烈日在附近路口处加紧安装、调整、加固新式路名牌,南北方向的哈工大路采用了绿色路名牌,为单牌双面、单立杆样式,立杆颜色为浅灰色,牌面底色为上绿下白,采用规范的汉字、汉语拼音标识,行人远远就能清楚看到路牌内容,其美观、简约的造型与干净整洁的城市相得益彰,成为文明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以前的老款是灯箱式路名牌,经常容易坏,这批新式路名牌简洁大方一目了然,还用了强反光材料,增强了辨识度,大大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路牌设计施工单位深圳市鸿华通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文鸿介绍道。

经过马不停蹄地施工,目前,在高新区哈工大路与金园路路口、哈工大路与港湾大道路口、哈工大路与软件园路路口、金唐东路整段共设置了30处新式路名牌。行车必经哈工大路的货车司机刘师傅赞道,“路名牌自带反光效果,指向清晰,晚上开车也看得清清楚楚,不怕错过路口,安全多了。”

据张小川透露,接下来,珠海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将进一步推进优化路名牌设置工作,把高新区新式路名牌示范路的经验推广至其他区,让市民尽早享受新式路名牌带来的便利。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赵聪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