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小区、出租楼等通常是火灾防控的重点与难点区域,消防设施老化,风险隐患突出,有待进行综合治理。进入夏季火灾防控关键时期,香洲绿茵花园小区、南沙湾居民自建楼等消防单位在做好常态化火灾防控的同时,以消防设施补缺达标为突破口,改善老旧环境,营造安全生态,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与社区文明程度。近日,记者走访获悉,相关场所多年来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直保持着“零”火灾的防控纪录;良好消防安全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当地建立的群防群控机制,以及居民不断提高的文明素质、防火意识。

厨房火情牵出一群“英雄汉”
位于梅华西路附近的绿茵花园小区是1998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占地面积不大,但人口密集,现有260户居民。小区人车混行,车辆进出、消防通道布设全靠小区内一圈“回”字形道路。可就是这样一个老旧小区,24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火灾,少数几起火情中最严重的仅仅是冒烟而未成灾。
“那是2021年春季,小区2栋5单元3楼一户人家,早上开小火煮饭,人却去到拱北,结果煮干锅,厨房冒烟。”小区70岁退休居民黎雅平等人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大家联合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其他热心街坊争分夺秒联系车主清疏小区路面,确保消防车畅通无阻,能及时赶到事发楼栋。
所幸,事发厨房装有自动灭火装置,扑灭了明火,火势没有扩散。“真是一起险情牵出一群‘英雄汉’,火险刚冒头就得到了控制,多亏了大家及时出手。”小区管理员赵和爱说道。
补缺达标缓解老旧小区防火压力
一场小火,让邻里互助、群防群控真性情显露出来,也暴露出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的问题短板。对此,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香洲梅华街道新香社区选取绿茵花园作为试点小区,开展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摸索经验,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环境。

针对该小区楼栋内短期无法修复的室内消火栓,相关部门一方面采取张贴覆盖消防宣传海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等措施;另一方面以配备灭火器并配备器材箱(小红箱)的方式帮助居民应对临时紧急情况。下一步,将更新小区消防管网设施,彻底解决设施缺失的问题。
与此同时,绿茵花园还在小区出入口等明显位置张贴消防总平面图,明确消防通道、室外消火栓、微型消防站位置。对小区路面消防通道进行划线标识,进一步规范居民停车行为,保证小区道路疏散功能正常发挥。在小区安居23年的居民伍悦祥感触良多,他对记者说,一些热心居民和物业管家在消防环境治理上仗义执言,从不怕麻烦,时常深夜劝阻违停司机,争取彼此理解,为小区消防安全建设贡献了力量。

自发补短板消除安全隐患
除了老旧小区外,居民自建房、群租楼也是基层火灾防控的重点。香洲南沙湾社区80%居民为流动人口,辖区坐落有400余幢自建楼,民宿、出租等经营性活动频繁,消防安全隐患相对突出。在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过程中,当地重点推进出租屋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自食其力,老有所养,靠的全是出租收入。把好安全关,不仅是对租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南沙湾旧村口七层自建楼业主吴章南年近八旬,名下33间出租房过去都在窗口位置加设了防盗网。2020年8月,全市开展出租屋“开窗行动”,打通“生命通道”,正当街坊邻居彼此观望甚至有些抵触时,吴章南第一个站了出来,费用自筹一半、政府统筹一部分,按标准给自家全部防盗网开设了逃生窗,保证每位租客紧急时刻都有逃生机会。

后来,吴章南又聘请专业人员管理出租楼并兼任消防安全员,“安全管理职业化”做法令左邻右舍耳目一新。采访中,管理员劳亚年告诉记者,“吴叔这栋楼建成12年来未曾起过火,也没冒过烟,业主把安全防范做在前头,不拖经营创收的后腿,安全意识之高令人钦佩。”
把安全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在南沙湾,像吴章南这样主动参与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的业主还有很多,但也有居民担心开设逃生窗会造成治安隐患、危及高层住户安全,一开始,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对此,南沙湾所在的前山街道有关部门迅速在社区设立咨询服务便民点,安排专员驻点,方便辖区居民随时了解出租屋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要求及相关政策法律规定,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时,工作人员还聆听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和意见,及时整理上报加以解决,争取居民理解信任,引导大家参与进来。
“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居民示范带动,社区民众逐步融入到消防隐患综合整治氛围当中,安全意识与日俱增,过去‘出租、经营为大’的理念正逐步向‘安全第一’转变,不少群众开始主动要求‘开窗’、完善消防设施。”南沙湾社区党委书记饶文喜告诉记者,截至今年7月29日,当地符合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开展条件的293栋出租楼已全部完成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工作,火灾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
记者从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上下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火灾隐患问题。针对城镇、小区消防设施损坏等情况,相关部门协调加大消防整治经费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发挥好村委会、居委会自治作用,加强消防楼长、社区网格员培训,完善微型消防站、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火灾防控、应急处突能力,为基层单位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基础。
消防设施补缺上新
这些村居取得显著成效
珠光花园
香洲区狮山街道珠光花园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来已近25年,原消防联动控制报警系统厂家已经停产,原配件无法购买,导致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损坏后无法维修,处于报废状态。小区消防管网老化锈蚀严重,消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防水泵均存在较大程度损坏。
面对这些消防问题,狮山街道筹措社会资金200余万元,开展消防设施维修,恢复该小区原有消防报警和灭火设施功能,化解了重大消防安全隐患。
美平社区、前进社区
金湾区平沙镇美平社区及前进社区深入开展消防隐患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人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分别在美平村、美安村、福泰花园、雁景花园等10个重点区域完成微型消防站安装,现已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白蕉镇东湖村
斗门区白蕉镇东湖村大部分巷道狭窄,消防设施缺乏;又由于缺少电动车充电点,村民只能入户充电,当地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为满足村民防火需求,提高村居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损失,当地通过申报“民生微实事”项目,增设了微型消防站。

老旧小区、出租楼等通常是火灾防控的重点与难点区域,消防设施老化,风险隐患突出,有待进行综合治理。进入夏季火灾防控关键时期,香洲绿茵花园小区、南沙湾居民自建楼等消防单位在做好常态化火灾防控的同时,以消防设施补缺达标为突破口,改善老旧环境,营造安全生态,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与社区文明程度。近日,记者走访获悉,相关场所多年来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直保持着“零”火灾的防控纪录;良好消防安全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当地建立的群防群控机制,以及居民不断提高的文明素质、防火意识。

厨房火情牵出一群“英雄汉”
位于梅华西路附近的绿茵花园小区是1998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占地面积不大,但人口密集,现有260户居民。小区人车混行,车辆进出、消防通道布设全靠小区内一圈“回”字形道路。可就是这样一个老旧小区,24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火灾,少数几起火情中最严重的仅仅是冒烟而未成灾。
“那是2021年春季,小区2栋5单元3楼一户人家,早上开小火煮饭,人却去到拱北,结果煮干锅,厨房冒烟。”小区70岁退休居民黎雅平等人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大家联合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其他热心街坊争分夺秒联系车主清疏小区路面,确保消防车畅通无阻,能及时赶到事发楼栋。
所幸,事发厨房装有自动灭火装置,扑灭了明火,火势没有扩散。“真是一起险情牵出一群‘英雄汉’,火险刚冒头就得到了控制,多亏了大家及时出手。”小区管理员赵和爱说道。
补缺达标缓解老旧小区防火压力
一场小火,让邻里互助、群防群控真性情显露出来,也暴露出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的问题短板。对此,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香洲梅华街道新香社区选取绿茵花园作为试点小区,开展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摸索经验,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环境。

针对该小区楼栋内短期无法修复的室内消火栓,相关部门一方面采取张贴覆盖消防宣传海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等措施;另一方面以配备灭火器并配备器材箱(小红箱)的方式帮助居民应对临时紧急情况。下一步,将更新小区消防管网设施,彻底解决设施缺失的问题。
与此同时,绿茵花园还在小区出入口等明显位置张贴消防总平面图,明确消防通道、室外消火栓、微型消防站位置。对小区路面消防通道进行划线标识,进一步规范居民停车行为,保证小区道路疏散功能正常发挥。在小区安居23年的居民伍悦祥感触良多,他对记者说,一些热心居民和物业管家在消防环境治理上仗义执言,从不怕麻烦,时常深夜劝阻违停司机,争取彼此理解,为小区消防安全建设贡献了力量。

自发补短板消除安全隐患
除了老旧小区外,居民自建房、群租楼也是基层火灾防控的重点。香洲南沙湾社区80%居民为流动人口,辖区坐落有400余幢自建楼,民宿、出租等经营性活动频繁,消防安全隐患相对突出。在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过程中,当地重点推进出租屋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自食其力,老有所养,靠的全是出租收入。把好安全关,不仅是对租客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南沙湾旧村口七层自建楼业主吴章南年近八旬,名下33间出租房过去都在窗口位置加设了防盗网。2020年8月,全市开展出租屋“开窗行动”,打通“生命通道”,正当街坊邻居彼此观望甚至有些抵触时,吴章南第一个站了出来,费用自筹一半、政府统筹一部分,按标准给自家全部防盗网开设了逃生窗,保证每位租客紧急时刻都有逃生机会。

后来,吴章南又聘请专业人员管理出租楼并兼任消防安全员,“安全管理职业化”做法令左邻右舍耳目一新。采访中,管理员劳亚年告诉记者,“吴叔这栋楼建成12年来未曾起过火,也没冒过烟,业主把安全防范做在前头,不拖经营创收的后腿,安全意识之高令人钦佩。”
把安全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在南沙湾,像吴章南这样主动参与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的业主还有很多,但也有居民担心开设逃生窗会造成治安隐患、危及高层住户安全,一开始,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对此,南沙湾所在的前山街道有关部门迅速在社区设立咨询服务便民点,安排专员驻点,方便辖区居民随时了解出租屋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要求及相关政策法律规定,提供周到的服务;同时,工作人员还聆听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和意见,及时整理上报加以解决,争取居民理解信任,引导大家参与进来。
“通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居民示范带动,社区民众逐步融入到消防隐患综合整治氛围当中,安全意识与日俱增,过去‘出租、经营为大’的理念正逐步向‘安全第一’转变,不少群众开始主动要求‘开窗’、完善消防设施。”南沙湾社区党委书记饶文喜告诉记者,截至今年7月29日,当地符合消防设施补缺达标行动开展条件的293栋出租楼已全部完成逃生窗开设和简易消防设施安装工作,火灾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
记者从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上下通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火灾隐患问题。针对城镇、小区消防设施损坏等情况,相关部门协调加大消防整治经费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发挥好村委会、居委会自治作用,加强消防楼长、社区网格员培训,完善微型消防站、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火灾防控、应急处突能力,为基层单位打通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基础。
消防设施补缺上新
这些村居取得显著成效
珠光花园
香洲区狮山街道珠光花园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来已近25年,原消防联动控制报警系统厂家已经停产,原配件无法购买,导致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损坏后无法维修,处于报废状态。小区消防管网老化锈蚀严重,消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防水泵均存在较大程度损坏。
面对这些消防问题,狮山街道筹措社会资金200余万元,开展消防设施维修,恢复该小区原有消防报警和灭火设施功能,化解了重大消防安全隐患。
美平社区、前进社区
金湾区平沙镇美平社区及前进社区深入开展消防隐患治理攻坚行动,工作人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民生微实事”项目,分别在美平村、美安村、福泰花园、雁景花园等10个重点区域完成微型消防站安装,现已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白蕉镇东湖村
斗门区白蕉镇东湖村大部分巷道狭窄,消防设施缺乏;又由于缺少电动车充电点,村民只能入户充电,当地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为满足村民防火需求,提高村居扑灭初起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损失,当地通过申报“民生微实事”项目,增设了微型消防站。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