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➃|“民生为要”绘就珠海幸福新画卷

截至10月底,列入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的17处重点区域内涝点治理已全部完成整治。

截至10月底,珠海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项目已竣工34个,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000多个。

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5517个,撬动社会资金3227万元,完成项目群众满意率达99.7%……

一桩桩民生实事,一项项民生保障,无一不回应“民生关切”,体现“珠海温度”,成就“民生幸福”。

“民生为要”绘就幸福珠海新画卷。过去一年,珠海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纾解“入学难”,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万多个

“今年抽中了我家附近公办幼儿园的学位,每天接送小孩更方便了,每个月的学费还能省下3000多元,真的是惊喜。”家住柠溪的邵女士说。

去年,由于公办幼儿园学位抽签“竞争激烈”,邵女士的小孩没有中签,只能入读私立幼儿园,每个月的费用在4500元以上,成为家庭的“大项开支”。今年中签入读公办幼儿园后,每月学费降至1500元左右,较就读私立幼儿园能省下来3000元以上,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

受外来人口增长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历史欠账多等因素的影响,珠海市尤其是主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不足,公办园入园难、民办优质园入园贵的问题比较突出。

珠海市博爱幼儿园。资料图 朱习 摄

近年来,珠海市、区两级政府全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截至10月底,香洲区今年已有博爱幼儿园(重建)、荣泰幼儿园、逸仙幼儿园等10多所幼儿园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此外,还有前河幼儿园(原豪峻幼儿园)、莲花幼儿园(暂定名)、濠江幼儿园(暂定名)等一批公办幼儿园已经开工兴建。

2022年,珠海吹响学位攻坚行动的号角,除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外,一大批新建(改扩建)市直属高中及各区学校项目也纷纷完工。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珠海中学(二期)项目的教学楼、宿舍楼区域已于9月投入使用;

市田家炳中学一期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5%,二期完成总体形象进度50%,北校区正开展预算送审工作;

市麒麟中学项目已完成概算、预算批复,正开展桩基作业施工;

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项目完成填土工程施工进度98%;

市第三中学改扩建项目基坑土石方挖运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地下室基础施工;

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各有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在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另有多个项目已开工兴建。

根据2022年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制定的目标: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450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7所、新增学位1.59万个;在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公办幼儿园8所、公办中小学校5所,满足企业员工子女就读需求。截至今年10月底,珠海市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项目已竣工34个、已开工59个,已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0850个,预计年底将继续增加至32110个。

当前,珠海正铆足干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更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入学难”“入园难”将在珠海逐渐成为历史。

守护“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增添法治保障

“大家在这里真的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对于这些社工我们很认可,真的像自己的儿女。”

“这个养老中心,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提及梅华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文娱活动及医养结合服务,社区长者潘玉英、罗玉华赞不绝口。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们可以利用退休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再学习、再提升”,舞蹈班、音乐班、旗袍班、美术班等各种学习班让人“乐不思蜀”。

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户籍人口152.22万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0.94万人,老龄化率为13.76%,处于轻度老龄化水平(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近几年来,为切实解决居家老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我市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已建成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06处,覆盖100%城市社区、90%农村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活动场所。

康宁社区长者饭堂。资料图 钟凡 摄

目前,我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遍布各个街道社区的长者饭堂让社区老年居民吃得可口放心,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团队更为社区老年居民增添了健康保障。

2022年12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珠海经济特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的制定情况和主要内容。《条例》作为全省第一部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旨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珠海市首次开展养老领域立法,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2022年,市民政局“边立法边试点”,以香洲区为试点开展“集中运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选取梅华、狮山、湾仔等街道,由香洲区区属国企正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为明年《条例》施行后,在全市开展集中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今年12月,市民政局还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激励政策《珠海市养老护理员从业补贴津贴管理办法》,通过“就业补贴”“艰苦岗位补贴”“技能提升激励津贴”等补贴方式,鼓励优秀护理员长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养老制度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推动珠海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办好“微实事”,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上下楼都很吃力,去年加装电梯后上下楼就方便了。现在楼道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像新的一样,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住新楼了。”近日,住在香洲区狮山街道教育社区如意街19号楼的邝姨,望着眼前刚完成翻新的楼道喜上眉梢。

如意街19号楼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楼道墙壁破损脏污,扶手、照明等设施缺失较为严重,居民上下楼存在安全隐患。教育社区从老城区痛点和群众需求出发,依托“民生微实事”,采取政府奖补+居民自筹的方式,推动如意街19号楼实施加装电梯和楼道翻新改造,项目完工后受到居民一致称赞。像如意街19号楼一样“悄然变美”的老旧小区,在珠海各镇街都能找出不少典型案例。

老旧小区夏湾新村成功加装电梯。资料图 赵梓 摄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重要体现,也是2022年珠海“民生微实事”的三大主题之一。

金湾区南水镇金龙社区现有常住人口约2万人,社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低,一旦遇上火情不知如何报警、不会逃生自救,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针对这一现状,今年上半年,金龙社区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在社区广场、主要道路以及人群密集区域等配备了10个消防柜,并向辖区居民免费派发500支灭火器,采用“知识宣讲+实操培训”的方式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和火场逃生技巧。

高新区唐家湾镇会同社区柏叶林村的进村村道和会同村的后山村道,因自然条件有限,路况不佳、道路较窄且连续弯道较多,不到10分钟的车程需要经过10个以上弯道。村道两旁被树林及其他障碍物遮挡,视野欠佳,会车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会同社区党委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后,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仅用不到一周时间,便在村道增设了由34条反光柱、6条减速带、6个“前方急弯”警示牌、2个“禁止停车”警示、1个广角镜组成的“防撞套餐”,切实解除了山路弯道的交通事故隐患,让每天往返于村道的居民不再提心吊胆。

今年以来,各镇街及社区结合全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依托“民生微实事”,为老旧小区配套更新消防安全设施、增设逃生出口、消除交通事故隐患、整治水浸“黑点”等,同时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珠海在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同时,依托“民生微实事”广泛开展特殊群体服务项目,为困难长者、残障人士、困境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帮扶和贴心关爱,让他们共享珠海发展成果,共度精彩人生。

2022年,珠海市“民生微实事”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公共服务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转变,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重要载体,项目征集覆盖全体市民,服务对象面向“全龄段”和“全人群”,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服务网,为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幸福样板城市建设增添幸福注脚。

文字:郑振华 图片:朱习 钟凡 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年终盘点➃|“民生为要”绘就珠海幸福新画卷
珠海特区报 2022-12-29 07:11

截至10月底,列入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的17处重点区域内涝点治理已全部完成整治。

截至10月底,珠海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项目已竣工34个,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000多个。

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5517个,撬动社会资金3227万元,完成项目群众满意率达99.7%……

一桩桩民生实事,一项项民生保障,无一不回应“民生关切”,体现“珠海温度”,成就“民生幸福”。

“民生为要”绘就幸福珠海新画卷。过去一年,珠海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纾解“入学难”,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万多个

“今年抽中了我家附近公办幼儿园的学位,每天接送小孩更方便了,每个月的学费还能省下3000多元,真的是惊喜。”家住柠溪的邵女士说。

去年,由于公办幼儿园学位抽签“竞争激烈”,邵女士的小孩没有中签,只能入读私立幼儿园,每个月的费用在4500元以上,成为家庭的“大项开支”。今年中签入读公办幼儿园后,每月学费降至1500元左右,较就读私立幼儿园能省下来3000元以上,家庭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

受外来人口增长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历史欠账多等因素的影响,珠海市尤其是主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不足,公办园入园难、民办优质园入园贵的问题比较突出。

珠海市博爱幼儿园。资料图 朱习 摄

近年来,珠海市、区两级政府全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截至10月底,香洲区今年已有博爱幼儿园(重建)、荣泰幼儿园、逸仙幼儿园等10多所幼儿园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此外,还有前河幼儿园(原豪峻幼儿园)、莲花幼儿园(暂定名)、濠江幼儿园(暂定名)等一批公办幼儿园已经开工兴建。

2022年,珠海吹响学位攻坚行动的号角,除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外,一大批新建(改扩建)市直属高中及各区学校项目也纷纷完工。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珠海中学(二期)项目的教学楼、宿舍楼区域已于9月投入使用;

市田家炳中学一期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5%,二期完成总体形象进度50%,北校区正开展预算送审工作;

市麒麟中学项目已完成概算、预算批复,正开展桩基作业施工;

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项目完成填土工程施工进度98%;

市第三中学改扩建项目基坑土石方挖运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地下室基础施工;

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各有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在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另有多个项目已开工兴建。

根据2022年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制定的目标:全市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新增学位450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7所、新增学位1.59万个;在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公办幼儿园8所、公办中小学校5所,满足企业员工子女就读需求。截至今年10月底,珠海市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项目已竣工34个、已开工59个,已新增各级各类学位30850个,预计年底将继续增加至32110个。

当前,珠海正铆足干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随着更多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入学难”“入园难”将在珠海逐渐成为历史。

守护“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增添法治保障

“大家在这里真的很开心、很快乐、很幸福,对于这些社工我们很认可,真的像自己的儿女。”

“这个养老中心,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提及梅华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的文娱活动及医养结合服务,社区长者潘玉英、罗玉华赞不绝口。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们可以利用退休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再学习、再提升”,舞蹈班、音乐班、旗袍班、美术班等各种学习班让人“乐不思蜀”。

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户籍人口152.22万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0.94万人,老龄化率为13.76%,处于轻度老龄化水平(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

近几年来,为切实解决居家老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我市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已建成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06处,覆盖100%城市社区、90%农村社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活动场所。

康宁社区长者饭堂。资料图 钟凡 摄

目前,我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遍布各个街道社区的长者饭堂让社区老年居民吃得可口放心,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团队更为社区老年居民增添了健康保障。

2022年12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珠海经济特区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的制定情况和主要内容。《条例》作为全省第一部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旨的地方性法规,也是珠海市首次开展养老领域立法,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2022年,市民政局“边立法边试点”,以香洲区为试点开展“集中运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选取梅华、狮山、湾仔等街道,由香洲区区属国企正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为明年《条例》施行后,在全市开展集中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今年12月,市民政局还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激励政策《珠海市养老护理员从业补贴津贴管理办法》,通过“就业补贴”“艰苦岗位补贴”“技能提升激励津贴”等补贴方式,鼓励优秀护理员长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养老制度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推动珠海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办好“微实事”,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上下楼都很吃力,去年加装电梯后上下楼就方便了。现在楼道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像新的一样,再也不用羡慕别人住新楼了。”近日,住在香洲区狮山街道教育社区如意街19号楼的邝姨,望着眼前刚完成翻新的楼道喜上眉梢。

如意街19号楼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楼道墙壁破损脏污,扶手、照明等设施缺失较为严重,居民上下楼存在安全隐患。教育社区从老城区痛点和群众需求出发,依托“民生微实事”,采取政府奖补+居民自筹的方式,推动如意街19号楼实施加装电梯和楼道翻新改造,项目完工后受到居民一致称赞。像如意街19号楼一样“悄然变美”的老旧小区,在珠海各镇街都能找出不少典型案例。

老旧小区夏湾新村成功加装电梯。资料图 赵梓 摄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重要体现,也是2022年珠海“民生微实事”的三大主题之一。

金湾区南水镇金龙社区现有常住人口约2万人,社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消防安全意识低,一旦遇上火情不知如何报警、不会逃生自救,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针对这一现状,今年上半年,金龙社区通过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在社区广场、主要道路以及人群密集区域等配备了10个消防柜,并向辖区居民免费派发500支灭火器,采用“知识宣讲+实操培训”的方式普及防火灭火知识和火场逃生技巧。

高新区唐家湾镇会同社区柏叶林村的进村村道和会同村的后山村道,因自然条件有限,路况不佳、道路较窄且连续弯道较多,不到10分钟的车程需要经过10个以上弯道。村道两旁被树林及其他障碍物遮挡,视野欠佳,会车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会同社区党委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后,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仅用不到一周时间,便在村道增设了由34条反光柱、6条减速带、6个“前方急弯”警示牌、2个“禁止停车”警示、1个广角镜组成的“防撞套餐”,切实解除了山路弯道的交通事故隐患,让每天往返于村道的居民不再提心吊胆。

今年以来,各镇街及社区结合全市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依托“民生微实事”,为老旧小区配套更新消防安全设施、增设逃生出口、消除交通事故隐患、整治水浸“黑点”等,同时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珠海在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同时,依托“民生微实事”广泛开展特殊群体服务项目,为困难长者、残障人士、困境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帮扶和贴心关爱,让他们共享珠海发展成果,共度精彩人生。

2022年,珠海市“民生微实事”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公共服务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转变,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重要载体,项目征集覆盖全体市民,服务对象面向“全龄段”和“全人群”,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服务网,为文明城市创建、民生幸福样板城市建设增添幸福注脚。

文字:郑振华 图片:朱习 钟凡 赵梓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