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60多名老年人因新冠病毒感染入住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些老年人基础病多、抵抗力差,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为了使他们得到最好的诊疗服务,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救治小组和多科室联合诊疗团队,陪伴他们度过这个特殊的“寒冬”。
“感谢你们带病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地照顾这些病重的老人。”目前,部分老年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家属们纷纷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正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为患者服务的缩影。
2022年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说,既是迈向新征程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团结奋力的一年。全院职工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深化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质量,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党建引领,把好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2年以来,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好高质量发展方向,为全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这一年,医院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皮肤科获评“省级巾帼文明岗”;院长黄东晖获评“广东省名中医”,党委书记李少杰获评“广东医师奖”,全院获省级、市级以上荣誉集体/个人30余次,各项工作硕果累累。
为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医院创新开展“践行感动服务 提升技术水平”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医疗质量。通过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会、专家宣讲、观看专题电影、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发挥每季度“书记讲党史”“挂点领导讲党课”等学习阵地的平台作用,使全体职员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助力医院发展。
“通过积极开展‘推优’工作,鼓励青年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该院党委书记李少杰介绍,2022年发展12名中共预备党员,转正12名中共党员。全年开展300场志愿服务,参加志愿者近6000人次,服务广大市民近5万人次,其中“院长进社区、专家下基层”大型义诊34次,健康宣教20次,接诊患者2万余人次。
落实防疫,积极救治新冠感染者
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承担了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应有的社会责任,彰显了医院的使命担当,实现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保障“双向发力”。
在全年的历次疫情挑战中,该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200万人次,为封控区内居民提供医疗救治、透析服务等3000余人次。派出医护人员进驻隔离酒店,承担医疗保障工作。同时派出2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澳门、东莞、内蒙古等地抗疫,充分展现珠海市卫健系统医务人员的专业及速度。
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相继出台,医院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积极备战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全力增加重症救治资源,全院重症床位增长5倍。在医务人员陆续感染,发热门诊、急诊就诊量翻几番,药品短缺及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坚持人力资源调配全院一盘棋、病房床位收治全院一盘棋、医疗物资调度全院一盘棋,集全院之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兜住生命保障底线,累计收治重症患者400余人,并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院长、广东省名中医黄东晖结合珠海地区疾病特点,协同专家组拟定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系列方,包括预防扶正清瘟方、治疗清热祛邪方、化痰止咳方、康复养正康复方,深受患者欢迎。
提升医疗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
多年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努力打造特色学科。“目前,我院已收集、整理38个临床科室的亚专科发展方向,2022年度共有32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得准入。”黄东晖介绍,为充分发挥新技术新项目的引领作用,医院鼓励临床科室积极申报新技术新项目,使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稳步提升。
众所周知,服务质量是衡量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该院提出要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全院病区优质护理病区覆盖率达100%。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2022年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40种,开展中医护理技术33项,同时开展个性化膏方服务,加快推进中药制剂各项进程。

实施战略合作,提升高质量发展优势
唯有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才能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动力。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珠海医院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附属医院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院成功创建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创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
据介绍,2022年,该院共批准98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为历年来之最。同时,医院依托与卫校共建的“产教融合”基地,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开展住培生、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举办科研专题讲座,方便学员、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改善就医环境,夯实安全生产基石
2022年以来,前往该院就医的市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该院不仅提升改造了门诊楼、体检楼功能,装修改造了皮肤科、口腔科、听力障碍与眩晕诊疗中心,还打造中医一站式体验服务,整体就医环境大大改善。据悉,该院改扩建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8月竣工,二期工程进入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随着智慧医院的逐步推进,该院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价,优化医院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互联网医院、体检公众号、药品配送服务等便民系统,使患者在手机端实现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电子发票等就诊业务轻松实现,移动服务体验进一步得到提升。
为打造最优服务,该院积极促进医联体建设及专科联盟建设。通过与拱北各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联系,落实上下转诊及各项业务交流;制定落实中西医结合技术相关规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技术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基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等。
据悉,该院还与15家养老服务机构签署共建“治未病”式医养结合,并于每周二、周五定期巡诊。“由医生、护士、医院义工组成的队伍每周上门给老人巡诊,简单的疾病现场诊治。”该院医养结合负责人、老年科主任马新骏表示,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为老人们提供上门巡诊、病重者收住院服务,帮助他们平稳渡过病毒感染。“一些复杂的疾病由我们互联网医院跟踪,家属需要时提供上门服务。”该院互联网医院负责人杨蓉表示。

建品牌、重管理、抓质量,推特色、强服务、促融合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创辉煌
2023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围绕“建品牌、重管理、抓质量、推特色、强服务、促融合”的核心内容,加强科室技术、疗效提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发展再创辉煌。
“建品牌”,以更高站位推动医院发展
院长黄东晖表示,加强专科建设、调整专科布局是2023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将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排序和分类,遴选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培育对象。对于遴选出的一批整体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和中医特色优势的重点培育对象,不同类别科室将按不同的标准给与相应政策扶持。
“重管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关键
针对医院专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有的放矢。着力引导临床科室收治疑难重症病例,发展专科医疗技术;加强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量监测;引导临床适时调整医疗行为,持续改进劣势指标;探索完善保障公平与效率的长效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抓质量”,筑牢医院安全发展基石
新的一年,医院将以三级医师查房为抓手,完成临床科室“主治岗”聘任,保障医疗安全。围绕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加强和改进医院管理,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在医院内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使医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明显提升,力争在两年内能够进入全国排名的前30%。
“推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坚持中医西医‘两手都要硬’,让救治效果最优化,是我院的目标。”黄东晖表示,医院要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导向,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上,充分挖掘中医特色,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服务。
“强服务”,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继续做好“互联网+”服务,优化信息系统,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努力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从爱护“患者”的角度出发,从改变细节着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更加贴心的医疗运行体系。
“促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2023年,医院将积极推进与澳门科技大学深度融合。”该院党委书记李少杰介绍,通过院校牵手合作,带动双方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022年12月,160多名老年人因新冠病毒感染入住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些老年人基础病多、抵抗力差,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为了使他们得到最好的诊疗服务,医院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救治小组和多科室联合诊疗团队,陪伴他们度过这个特殊的“寒冬”。
“感谢你们带病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地照顾这些病重的老人。”目前,部分老年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家属们纷纷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正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为患者服务的缩影。
2022年对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来说,既是迈向新征程的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团结奋力的一年。全院职工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深化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质量,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党建引领,把好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2年以来,医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好高质量发展方向,为全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这一年,医院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皮肤科获评“省级巾帼文明岗”;院长黄东晖获评“广东省名中医”,党委书记李少杰获评“广东医师奖”,全院获省级、市级以上荣誉集体/个人30余次,各项工作硕果累累。
为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医院创新开展“践行感动服务 提升技术水平”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医疗质量。通过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会、专家宣讲、观看专题电影、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发挥每季度“书记讲党史”“挂点领导讲党课”等学习阵地的平台作用,使全体职员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助力医院发展。
“通过积极开展‘推优’工作,鼓励青年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该院党委书记李少杰介绍,2022年发展12名中共预备党员,转正12名中共党员。全年开展300场志愿服务,参加志愿者近6000人次,服务广大市民近5万人次,其中“院长进社区、专家下基层”大型义诊34次,健康宣教20次,接诊患者2万余人次。
落实防疫,积极救治新冠感染者
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承担了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应有的社会责任,彰显了医院的使命担当,实现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保障“双向发力”。
在全年的历次疫情挑战中,该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200万人次,为封控区内居民提供医疗救治、透析服务等3000余人次。派出医护人员进驻隔离酒店,承担医疗保障工作。同时派出2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澳门、东莞、内蒙古等地抗疫,充分展现珠海市卫健系统医务人员的专业及速度。
2022年底,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相继出台,医院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积极备战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全力增加重症救治资源,全院重症床位增长5倍。在医务人员陆续感染,发热门诊、急诊就诊量翻几番,药品短缺及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医院坚持人力资源调配全院一盘棋、病房床位收治全院一盘棋、医疗物资调度全院一盘棋,集全院之力解决群众就医需求,兜住生命保障底线,累计收治重症患者400余人,并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院长、广东省名中医黄东晖结合珠海地区疾病特点,协同专家组拟定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系列方,包括预防扶正清瘟方、治疗清热祛邪方、化痰止咳方、康复养正康复方,深受患者欢迎。
提升医疗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
多年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努力打造特色学科。“目前,我院已收集、整理38个临床科室的亚专科发展方向,2022年度共有32项新技术新项目获得准入。”黄东晖介绍,为充分发挥新技术新项目的引领作用,医院鼓励临床科室积极申报新技术新项目,使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稳步提升。
众所周知,服务质量是衡量一家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该院提出要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全院病区优质护理病区覆盖率达100%。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2022年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40种,开展中医护理技术33项,同时开展个性化膏方服务,加快推进中药制剂各项进程。

实施战略合作,提升高质量发展优势
唯有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才能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动力。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珠海医院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附属医院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院成功创建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开创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
据介绍,2022年,该院共批准98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为历年来之最。同时,医院依托与卫校共建的“产教融合”基地,不断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开展住培生、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举办科研专题讲座,方便学员、医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改善就医环境,夯实安全生产基石
2022年以来,前往该院就医的市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该院不仅提升改造了门诊楼、体检楼功能,装修改造了皮肤科、口腔科、听力障碍与眩晕诊疗中心,还打造中医一站式体验服务,整体就医环境大大改善。据悉,该院改扩建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8月竣工,二期工程进入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随着智慧医院的逐步推进,该院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价,优化医院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互联网医院、体检公众号、药品配送服务等便民系统,使患者在手机端实现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电子发票等就诊业务轻松实现,移动服务体验进一步得到提升。
为打造最优服务,该院积极促进医联体建设及专科联盟建设。通过与拱北各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联系,落实上下转诊及各项业务交流;制定落实中西医结合技术相关规范,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西医结合技术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进基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等。
据悉,该院还与15家养老服务机构签署共建“治未病”式医养结合,并于每周二、周五定期巡诊。“由医生、护士、医院义工组成的队伍每周上门给老人巡诊,简单的疾病现场诊治。”该院医养结合负责人、老年科主任马新骏表示,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治疗中,为老人们提供上门巡诊、病重者收住院服务,帮助他们平稳渡过病毒感染。“一些复杂的疾病由我们互联网医院跟踪,家属需要时提供上门服务。”该院互联网医院负责人杨蓉表示。

建品牌、重管理、抓质量,推特色、强服务、促融合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创辉煌
2023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将围绕“建品牌、重管理、抓质量、推特色、强服务、促融合”的核心内容,加强科室技术、疗效提升,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发展再创辉煌。
“建品牌”,以更高站位推动医院发展
院长黄东晖表示,加强专科建设、调整专科布局是2023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将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排序和分类,遴选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培育对象。对于遴选出的一批整体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和中医特色优势的重点培育对象,不同类别科室将按不同的标准给与相应政策扶持。
“重管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关键
针对医院专科发展规划,全面布局、有的放矢。着力引导临床科室收治疑难重症病例,发展专科医疗技术;加强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量监测;引导临床适时调整医疗行为,持续改进劣势指标;探索完善保障公平与效率的长效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抓质量”,筑牢医院安全发展基石
新的一年,医院将以三级医师查房为抓手,完成临床科室“主治岗”聘任,保障医疗安全。围绕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加强和改进医院管理,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在医院内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使医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明显提升,力争在两年内能够进入全国排名的前30%。
“推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坚持中医西医‘两手都要硬’,让救治效果最优化,是我院的目标。”黄东晖表示,医院要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导向,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医疗保健需求。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上,充分挖掘中医特色,提供全方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服务。
“强服务”,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继续做好“互联网+”服务,优化信息系统,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努力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从爱护“患者”的角度出发,从改变细节着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更加贴心的医疗运行体系。
“促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
“2023年,医院将积极推进与澳门科技大学深度融合。”该院党委书记李少杰介绍,通过院校牵手合作,带动双方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大湾区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共同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