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各区经济实力如何?新一年发展目标多少?拼经济有哪些新动作?
随着市、区两会的陆续召开,珠海全市和各区的2022年经济数据和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全部出炉。

要看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俗称为“家底”。
2022年,珠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45.45亿元,突破四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具体到区来看,全市各区(含经济功能区)经济数据也已对外公布。
在GDP总量方面,香洲区GDP总量继续稳坐榜首(1747.12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金湾区(861.96亿元)、斗门区(501.27亿元)、高新区(326.80亿元)、鹤洲新区(筹)(146.52亿元)。
在GDP增速方面,斗门区、高新区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并列全市第一。金湾区同比增长3.5%,香洲区、鹤洲新区(筹)为1.5%。
迈向2023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6%。香洲区、斗门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目标均为6%,金湾区则定下了增长7%的目标。
数据的背后,蕴藏的是各区发展的动力和潜力,也释放出各区经济发展的新信号。
香洲:
GDP总量居全市榜首
以科技重塑都市制造业

香洲区GDP总量继续稳坐榜首,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7.12亿元,增长1.5%。
香洲这一体量占全市总量的43.18%,几乎是“半壁江山”。这一成绩不仅源自主城区资源集聚、配套完善、人才集中、民生服务优质的良好发展基础,也是香洲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区域创新实力的必然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香洲GDP总量虽占榜首,但增速放缓,仅为1.5%。这或许和其经济发展依赖少数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小、集聚度不高等问题相关。
在该区两会上,香洲提出,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以科技重塑都市制造业,奋力壮大产业能级量级。
都市制造业具有高科技化、高附加值等特点,适合以集约集聚的方式在中心城区布局。这正符合香洲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现状。依托南屏科技生态城和三溪科创小镇为主战场,香洲加快发展都市经济,寻求放大城市中心聚集效应。
点击查看→香洲区,今年怎么拼?
金湾:
达成千亿大招商目标
挺起产业发展脊梁

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金湾区经济承压向上、稳中见韧,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96亿元,增长3.5%。
这样亮眼的成绩,与金湾找准了“工业强区、制造强区”赛道紧密相关。2022年,金湾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41亿元,5大主导集群共完成总产值1461亿元,产业森林越发“茂盛”。
招商引资对于后发经济区而言尤为重要。2022年,金湾全年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511个,投资总额达1086亿元,千亿大招商目标达成。
当然,年轻的金湾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城市建设框架还未真正成型,产业链条还不够健全,产业空间载体支撑不足等。
如何踏上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程,在该区两会上,金湾区提出,紧扣“三中心、一脊梁”发展目标,即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和产业发展脊梁,全面打响招商引资大会战,再引千亿产业投资项目;实施园区投入倍增计划,整备工业“熟地”,力争建成5.0产业新空间300万平方米;奋力打造珠海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点击查看→金湾区,今年怎么拼?
斗门:
GDP增速全市第一、“年鱼经济”亮眼
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

作为珠海地理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斗门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2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与高新区并列全市第一。
这样的发展增速,充分说明斗门发展动力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年鱼经济”是2022年斗门的一大亮点。以“白蕉海鲈”这条闻名遐迩的“鱼”为主导,斗门充分发挥“中国海鲈之乡”的优势,举办首届中国“年鱼”产业大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规划建设总面积1250亩的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斗门是珠海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如何闯出一条具有自身特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该区两会上,斗门提出,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建成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3.7万平方米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构建以“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为支撑的“大斗门”现代化发展格局。
点击查看→斗门区,今年怎么拼?
高新:
GDP增速全市第一、创新实力突出
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22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80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与斗门区并列全市第一。
作为珠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高新区GDP增速亮眼的背后,不得不提及其最强优势——自主创新实力。2022年,该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24家,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在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上升至第17位,全省地级市中位列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创新驱动“排头兵”。
走过而立之年,高新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如何实现经济发展“裂变、爆发式增长”, 在该区2023年工作会议上,高新区提出,锚定“三年实现GDP1000亿元、新增投资项目2000个、高企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的战略目标,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点击查看→高新区,今年怎么拼?
鹤洲(筹):
跨境电商总量、增速全市第一
紧扣“三大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鹤洲新区(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2亿元,同比增长1.5%。
拥有广阔海洋的自然资源禀赋,立足处于港珠澳大桥珠海端第一个货车落脚点的区位优势,过去一年,鹤洲一体化区域全力做好海洋经济和跨境商贸物流两篇文章,海洋渔业提质加速,跨境电商全年交易额110.2亿元、增长198%,总量、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新的一年是鹤洲一体化区域立柱架梁、全新出发的关键之年。在该区2023年工作会议上,鹤洲新区(筹)提出,紧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服务支撑区、港珠澳大桥经济联动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综合试验区“三大定位”, 加快推动新区设立,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点击查看→鹤洲(筹),今年怎么拼?
2023年珠海GDP目标增长6%
各区立足实际、做出特色
珠海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具体到各区,香洲区、斗门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均将目标定为6%,与珠海市GDP预期增速持平。金湾区则一马当先,定下了增长7%的目标。
金湾区提出这一目标的底气从何而来?分析来看,金湾区最年轻,包袱轻,土地空间较充足。同时,金湾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5大主导集群已有初步成效,尤其是随着高景太阳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将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后劲。

当前,全国全省都呈现出在高质量发展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珠海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珠海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支持各区立足实际、做出特色。
当下,珠海各区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实际发展情况,加快形成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格局,助力珠海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李建束、赵梓、张洲、吴长赋文字:戴丹梅 制图:陈嘉平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帅云
珠海各区经济实力如何?新一年发展目标多少?拼经济有哪些新动作?
随着市、区两会的陆续召开,珠海全市和各区的2022年经济数据和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全部出炉。

要看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地区生产总值(GDP)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俗称为“家底”。
2022年,珠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045.45亿元,突破四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3%。具体到区来看,全市各区(含经济功能区)经济数据也已对外公布。
在GDP总量方面,香洲区GDP总量继续稳坐榜首(1747.12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金湾区(861.96亿元)、斗门区(501.27亿元)、高新区(326.80亿元)、鹤洲新区(筹)(146.52亿元)。
在GDP增速方面,斗门区、高新区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并列全市第一。金湾区同比增长3.5%,香洲区、鹤洲新区(筹)为1.5%。
迈向2023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6%。香洲区、斗门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目标均为6%,金湾区则定下了增长7%的目标。
数据的背后,蕴藏的是各区发展的动力和潜力,也释放出各区经济发展的新信号。
香洲:
GDP总量居全市榜首
以科技重塑都市制造业

香洲区GDP总量继续稳坐榜首,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7.12亿元,增长1.5%。
香洲这一体量占全市总量的43.18%,几乎是“半壁江山”。这一成绩不仅源自主城区资源集聚、配套完善、人才集中、民生服务优质的良好发展基础,也是香洲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增强区域创新实力的必然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香洲GDP总量虽占榜首,但增速放缓,仅为1.5%。这或许和其经济发展依赖少数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小、集聚度不高等问题相关。
在该区两会上,香洲提出,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以科技重塑都市制造业,奋力壮大产业能级量级。
都市制造业具有高科技化、高附加值等特点,适合以集约集聚的方式在中心城区布局。这正符合香洲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现状。依托南屏科技生态城和三溪科创小镇为主战场,香洲加快发展都市经济,寻求放大城市中心聚集效应。
点击查看→香洲区,今年怎么拼?
金湾:
达成千亿大招商目标
挺起产业发展脊梁

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金湾区经济承压向上、稳中见韧,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1.96亿元,增长3.5%。
这样亮眼的成绩,与金湾找准了“工业强区、制造强区”赛道紧密相关。2022年,金湾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641亿元,5大主导集群共完成总产值1461亿元,产业森林越发“茂盛”。
招商引资对于后发经济区而言尤为重要。2022年,金湾全年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511个,投资总额达1086亿元,千亿大招商目标达成。
当然,年轻的金湾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城市建设框架还未真正成型,产业链条还不够健全,产业空间载体支撑不足等。
如何踏上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程,在该区两会上,金湾区提出,紧扣“三中心、一脊梁”发展目标,即珠海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城市新中心和产业发展脊梁,全面打响招商引资大会战,再引千亿产业投资项目;实施园区投入倍增计划,整备工业“熟地”,力争建成5.0产业新空间300万平方米;奋力打造珠海现代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点击查看→金湾区,今年怎么拼?
斗门:
GDP增速全市第一、“年鱼经济”亮眼
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

作为珠海地理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斗门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2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与高新区并列全市第一。
这样的发展增速,充分说明斗门发展动力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年鱼经济”是2022年斗门的一大亮点。以“白蕉海鲈”这条闻名遐迩的“鱼”为主导,斗门充分发挥“中国海鲈之乡”的优势,举办首届中国“年鱼”产业大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规划建设总面积1250亩的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斗门是珠海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阵地,如何闯出一条具有自身特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该区两会上,斗门提出,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建成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3.7万平方米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构建以“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为支撑的“大斗门”现代化发展格局。
点击查看→斗门区,今年怎么拼?
高新:
GDP增速全市第一、创新实力突出
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2022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6.80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名与斗门区并列全市第一。
作为珠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高新区GDP增速亮眼的背后,不得不提及其最强优势——自主创新实力。2022年,该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24家,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在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上升至第17位,全省地级市中位列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创新驱动“排头兵”。
走过而立之年,高新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如何实现经济发展“裂变、爆发式增长”, 在该区2023年工作会议上,高新区提出,锚定“三年实现GDP1000亿元、新增投资项目2000个、高企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的战略目标,加速迈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点击查看→高新区,今年怎么拼?
鹤洲(筹):
跨境电商总量、增速全市第一
紧扣“三大定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鹤洲新区(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2亿元,同比增长1.5%。
拥有广阔海洋的自然资源禀赋,立足处于港珠澳大桥珠海端第一个货车落脚点的区位优势,过去一年,鹤洲一体化区域全力做好海洋经济和跨境商贸物流两篇文章,海洋渔业提质加速,跨境电商全年交易额110.2亿元、增长198%,总量、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新的一年是鹤洲一体化区域立柱架梁、全新出发的关键之年。在该区2023年工作会议上,鹤洲新区(筹)提出,紧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服务支撑区、港珠澳大桥经济联动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综合试验区“三大定位”, 加快推动新区设立,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点击查看→鹤洲(筹),今年怎么拼?
2023年珠海GDP目标增长6%
各区立足实际、做出特色
珠海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具体到各区,香洲区、斗门区、高新区、鹤洲新区(筹)均将目标定为6%,与珠海市GDP预期增速持平。金湾区则一马当先,定下了增长7%的目标。
金湾区提出这一目标的底气从何而来?分析来看,金湾区最年轻,包袱轻,土地空间较充足。同时,金湾区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5大主导集群已有初步成效,尤其是随着高景太阳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将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后劲。

当前,全国全省都呈现出在高质量发展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珠海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珠海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支持各区立足实际、做出特色。
当下,珠海各区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实际发展情况,加快形成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格局,助力珠海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我们拭目以待。

图片:李建束、赵梓、张洲、吴长赋文字:戴丹梅 制图:陈嘉平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帅云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