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咏志,时代气韵,文以载道。一张张印着“湾韵”栏目字样的报纸散发墨香,让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位跃然纸上。
3月30日下午,“一湾风起”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创刊一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珠海市作家协会协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出席活动。

“名家笔下的珠海”美文征集活动在现场正式启动。据《湾韵》编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一批批中外名流,因缘际会,亲临珠海,每个人对于珠海的感受,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一而足。但对于珠海这座城市的记忆来说,却弥足珍贵。今天起,《湾韵》副刊也同步开设《名家笔下的珠海》专栏。今年将联合有关单位组织“文学名家珠海行”系列活动,分批次邀请名家深入珠海采风,感受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
嘉四季之欣始,启葳蕤于芳春。2022年3月28日,为深耕城市文脉与精神传承,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珠海特区报特设文艺副刊,《湾韵》应时而生。

2022年3月28日,文艺副刊《湾韵》应时而生。
创刊一年来,《湾韵》全面整合珠海本土文化文艺资源,积极展示推介湾区本土佳作,已出版150余期,刊登散文、诗词、评论、书画等多种体裁的作品900余篇,总字数累计超过百万。

△摄影作品《金色的路》(作者:陈敢清)

△版画作品《凤山街道》(作者:张治华)
立足珠海、辐射湾区、面向全国,《湾韵》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湾区文化文艺为己任,打造湾区文艺工作者“红土地”,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珠海市文联主席马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湾韵》的创刊涵养了珠海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为本土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优秀文艺作品的平台,成为挖掘、培育新兴文艺力量的重要阵地。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和人才‘两大优势’,积极参与《湾韵》副刊的内容建设和品牌建设,努力创作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和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珠海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湾韵》从报纸文艺副刊起步,同步呈现到观海客户端、电台节目《湾韵·夜听》和短视频美文赏析专栏《湾韵·晨读》,构建起可看、可读、可听、可享的‘湾韵’全媒体产品矩阵。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紧紧依托《湾韵》这一文艺阵地,坚持与时代同行、为人民而歌,紧紧依靠广大作者、读者,打造更多彰显特区精神、体现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涵养新时代珠海城市精神。”
去年八月,珠海传媒集团作为“发起人”,开展了“涣涣湾韵 殷殷海情——我与湾区的青春篇章”征文活动,收到了数量众多的参赛作品。活动现场,征文活动颁奖仪式举行,向获奖人和单位颁发了一、二、三等奖,新星奖以及优秀组织奖。

△著名作家蒋子龙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二等奖颁奖现场

△三等奖颁奖现场


现场还举行了《湾韵》作品选集赠书仪式。据悉,为展示珠海文化建设成果,传递湾区文化精神,《湾韵》编辑部从2022年刊发的作品中,精选百余篇(幅)精品佳作,编辑成《湾韵》作品选集。这本作品选集是《湾韵》文艺副刊2022年度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活动中,珠海作协主席卢卫平作为“文学点亮城市”主题文学沙龙的主持人和著名作家蒋子龙、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李贺、省文联《粤海风》杂志总编辑卢瑜、珠海作协副主席唐不遇、珠海作协副主席耿立、中大翻译学院学生甘雨慧七名嘉宾走上舞台,结合自身创作历程,围绕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等话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

春华秋实,皆为序章。未来,刚满一岁的《湾韵》一定会茁壮成长,越办越好,让湾区的声音、文艺的声音传播地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
点击观看视频
一起为《湾韵》庆生↓
《湾韵》,生日快乐!
惟愿,满纸风华。

视频:金晶 李璧如 张剑宇 黄俊杰 孟晓彤 周晓晴 阳紫微文字:余沁霖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湾区咏志,时代气韵,文以载道。一张张印着“湾韵”栏目字样的报纸散发墨香,让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和艺术品位跃然纸上。
3月30日下午,“一湾风起”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创刊一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珠海市作家协会协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出席活动。

“名家笔下的珠海”美文征集活动在现场正式启动。据《湾韵》编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一批批中外名流,因缘际会,亲临珠海,每个人对于珠海的感受,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一而足。但对于珠海这座城市的记忆来说,却弥足珍贵。今天起,《湾韵》副刊也同步开设《名家笔下的珠海》专栏。今年将联合有关单位组织“文学名家珠海行”系列活动,分批次邀请名家深入珠海采风,感受珠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
嘉四季之欣始,启葳蕤于芳春。2022年3月28日,为深耕城市文脉与精神传承,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珠海特区报特设文艺副刊,《湾韵》应时而生。

2022年3月28日,文艺副刊《湾韵》应时而生。
创刊一年来,《湾韵》全面整合珠海本土文化文艺资源,积极展示推介湾区本土佳作,已出版150余期,刊登散文、诗词、评论、书画等多种体裁的作品900余篇,总字数累计超过百万。

△摄影作品《金色的路》(作者:陈敢清)

△版画作品《凤山街道》(作者:张治华)
立足珠海、辐射湾区、面向全国,《湾韵》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湾区文化文艺为己任,打造湾区文艺工作者“红土地”,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珠海市文联主席马融:“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湾韵》的创刊涵养了珠海城市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为本土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优秀文艺作品的平台,成为挖掘、培育新兴文艺力量的重要阵地。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文联系统的组织和人才‘两大优势’,积极参与《湾韵》副刊的内容建设和品牌建设,努力创作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为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和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珠海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湾韵》从报纸文艺副刊起步,同步呈现到观海客户端、电台节目《湾韵·夜听》和短视频美文赏析专栏《湾韵·晨读》,构建起可看、可读、可听、可享的‘湾韵’全媒体产品矩阵。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紧紧依托《湾韵》这一文艺阵地,坚持与时代同行、为人民而歌,紧紧依靠广大作者、读者,打造更多彰显特区精神、体现文化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涵养新时代珠海城市精神。”
去年八月,珠海传媒集团作为“发起人”,开展了“涣涣湾韵 殷殷海情——我与湾区的青春篇章”征文活动,收到了数量众多的参赛作品。活动现场,征文活动颁奖仪式举行,向获奖人和单位颁发了一、二、三等奖,新星奖以及优秀组织奖。

△著名作家蒋子龙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二等奖颁奖现场

△三等奖颁奖现场


现场还举行了《湾韵》作品选集赠书仪式。据悉,为展示珠海文化建设成果,传递湾区文化精神,《湾韵》编辑部从2022年刊发的作品中,精选百余篇(幅)精品佳作,编辑成《湾韵》作品选集。这本作品选集是《湾韵》文艺副刊2022年度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活动中,珠海作协主席卢卫平作为“文学点亮城市”主题文学沙龙的主持人和著名作家蒋子龙、南方日报文体新闻部主任李贺、省文联《粤海风》杂志总编辑卢瑜、珠海作协副主席唐不遇、珠海作协副主席耿立、中大翻译学院学生甘雨慧七名嘉宾走上舞台,结合自身创作历程,围绕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等话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

春华秋实,皆为序章。未来,刚满一岁的《湾韵》一定会茁壮成长,越办越好,让湾区的声音、文艺的声音传播地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
点击观看视频
一起为《湾韵》庆生↓
《湾韵》,生日快乐!
惟愿,满纸风华。

视频:金晶 李璧如 张剑宇 黄俊杰 孟晓彤 周晓晴 阳紫微文字:余沁霖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