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珠海如何打好短中期“组合拳”?

6月28日,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如约而至。来自港澳地区、省内多个城市以及遵义、沈阳等地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各界精英翘楚、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珠海,携手同绘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未来发展美好画卷。

这是交流信息、增进合作的盛会,更是共商大计、展示担当的舞台——

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对贸易和物流有何拉动作用?借助该通道,港珠澳三地合作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奔向国际一流湾区的大背景下,如何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

会场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有关部门、机场管理部门,以及港澳及内地物流企业代表,围绕参与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推动粤港澳跨境交通、物流及经贸发展等进行主旨演讲。详实的分析、最新的数据、深入的解读,思想火花不时碰撞,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

珠海市商务局介绍经贸新通道情况。钟凡 摄

谈机遇:极大便利跨境物流和经贸往来

“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要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布局及新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率先探索和突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以“新机遇、新时代、新辉煌”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建议与思考。

“从空间来说,任何区域经济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是指城乡居民点体系,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线’,是指各类交通、通信和物流线路;‘面’,是指农田体系和生态体系。”刘勇指出,“一桥连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具有“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独特优势,必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专家演讲。钟凡 摄

刘勇认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中属于快速网主骨架网络的走廊线,紧密联通香港与珠江口西岸若干城市,带来跨境物流和贸易的极大便利。以珠海为例,可以充分发挥其口岸资源丰富和物流产业完善的优势,促进整个通道地区经贸物流升级发展,辐射带动粤西、连接内地大西南地区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毫无疑问,港珠澳大桥开通至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人员往来和贸易通道,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而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更是推动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用好管好大桥,为大湾区经济发展再添动力!”香港海关署理关长陈子达指出,港珠澳大桥把往来珠海与香港机场的行车时间由4小时缩减至45分钟,而到香港货柜码头则由3个半小时缩减至75分钟,大大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随着大桥使用量日渐上升,香港的角色由“联系人”转为更积极的“参与者”,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特别是珠海、澳门共谋发展。

陈子达着重介绍了香港海关围绕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正在推介的重点项目和计划。他透露,香港海关正与珠海共同推进“空陆鲜活产品专属快线”,配合简化通关程序及检疫安排,促进鲜活产品往来海外及大湾区。同时,香港海关正与内地及澳门海关研究将“跨境一锁计划”推广至澳门,并已成立专案小组,探讨“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相关运作流程。

一步一脚印,在多方合作下,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好消息”接踵而至。今年7月1日零时起,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在港方预约通关获准后,就可以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预计约45万名香港机动车车主将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为此,香港海关已完成相关车辆清关系统更新及准备工作,并积极联同相关部门进行演练,确保“港车北上”顺利推行。

谋发展:打好短中期“组合拳”

一座大桥,连接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寄托着向海图强的梦想。目前,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收发货地已覆盖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全球235个国家及地区。如何继续增加港珠澳大桥货运流量,是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关注的焦点。

“大桥开通以来,香港政府和业界都深切感受到,珠海通过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和电子口岸快速通关等政策创新,不遗余力推动大桥货运流量增长。”何立基认为,受限于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本身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发展情况,要进一步提升大桥货源的效能,眼下,要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中打好短中期结合的“组合拳”。

“短期来说,‘低成本’和‘优服务’至关重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运输费用,推出一系列‘服务承诺’保障,优化全程付运时间,提升在珠海及香港之间海关清关及转关效率等,都是目前吸引货源的关键。”何立基建议,珠海应争取成为配送港澳的物流中心,重点针对供应澳门及香港酒店服务业所需的对时效要求较高的生鲜食品,供应便利店、超市及连锁店的快速消费品等。

此外,何立基认为,从中期规划来看,珠海要加强与普洛斯、顺丰、马士基、嘉里大通等龙头物流企业合作,真正提升珠海对周边及更远地区的辐射和覆盖能力。

自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大桥口岸24小时通关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让港珠澳大桥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至关重要的物流大动脉,产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过去呈高增长态势,虽然去年增速减缓,但依然是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物流行业头部供应链服务商,菜鸟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硕认为,尽管面临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不利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依旧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而跨境电商物流的关键因素就是时效。

如何提升时效?王硕表示,要有好的物流基建,形成干线网络,加持强势的清关能力及末端能力。而这些,正是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能够赋能跨境市场的。“依托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公司将更高效地完成对接香港的业务,不仅可以让内地电商产品销往香港、香港电商产品销往内地,还能让内地商品通过香港国际航线网络通往全球,提升全球物流效率。”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时,已到中午。会场内的探讨依然在进行着,气氛依旧热烈。此时的珠海,草木葱茏,绿意盎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相聚在此,心中却有着共同的期待,当人流、车流、物流加速在大桥上“跑起来”,珠海和大湾区都将迎来更具活力、更高质量的新未来。

乘势而上的珠海,奋发有为的人们,正在开启更加壮阔的时代新征程。

>>详细内容戳这里

统筹:钟夏 佘映薇
采写:钟夏 佘映薇 余沁霖 陈新年 陈颖 陈秀岑
图片:李建束 钟凡 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珠海如何打好短中期“组合拳”?
珠海特区报 2023-06-29 08:44

6月28日,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大会如约而至。来自港澳地区、省内多个城市以及遵义、沈阳等地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各界精英翘楚、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珠海,携手同绘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未来发展美好画卷。

这是交流信息、增进合作的盛会,更是共商大计、展示担当的舞台——

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对贸易和物流有何拉动作用?借助该通道,港珠澳三地合作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奔向国际一流湾区的大背景下,如何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桥?

会场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有关部门、机场管理部门,以及港澳及内地物流企业代表,围绕参与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推动粤港澳跨境交通、物流及经贸发展等进行主旨演讲。详实的分析、最新的数据、深入的解读,思想火花不时碰撞,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

珠海市商务局介绍经贸新通道情况。钟凡 摄

谈机遇:极大便利跨境物流和经贸往来

“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要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布局及新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率先探索和突破,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以“新机遇、新时代、新辉煌”为主题,分享了他对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的建议与思考。

“从空间来说,任何区域经济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是指城乡居民点体系,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线’,是指各类交通、通信和物流线路;‘面’,是指农田体系和生态体系。”刘勇指出,“一桥连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具有“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独特优势,必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专家演讲。钟凡 摄

刘勇认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中属于快速网主骨架网络的走廊线,紧密联通香港与珠江口西岸若干城市,带来跨境物流和贸易的极大便利。以珠海为例,可以充分发挥其口岸资源丰富和物流产业完善的优势,促进整个通道地区经贸物流升级发展,辐射带动粤西、连接内地大西南地区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毫无疑问,港珠澳大桥开通至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人员往来和贸易通道,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而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更是推动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

“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用好管好大桥,为大湾区经济发展再添动力!”香港海关署理关长陈子达指出,港珠澳大桥把往来珠海与香港机场的行车时间由4小时缩减至45分钟,而到香港货柜码头则由3个半小时缩减至75分钟,大大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随着大桥使用量日渐上升,香港的角色由“联系人”转为更积极的“参与者”,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特别是珠海、澳门共谋发展。

陈子达着重介绍了香港海关围绕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正在推介的重点项目和计划。他透露,香港海关正与珠海共同推进“空陆鲜活产品专属快线”,配合简化通关程序及检疫安排,促进鲜活产品往来海外及大湾区。同时,香港海关正与内地及澳门海关研究将“跨境一锁计划”推广至澳门,并已成立专案小组,探讨“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相关运作流程。

一步一脚印,在多方合作下,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好消息”接踵而至。今年7月1日零时起,符合条件的香港机动车车主在港方预约通关获准后,就可以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预计约45万名香港机动车车主将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为此,香港海关已完成相关车辆清关系统更新及准备工作,并积极联同相关部门进行演练,确保“港车北上”顺利推行。

谋发展:打好短中期“组合拳”

一座大桥,连接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寄托着向海图强的梦想。目前,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收发货地已覆盖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全球235个国家及地区。如何继续增加港珠澳大桥货运流量,是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关注的焦点。

“大桥开通以来,香港政府和业界都深切感受到,珠海通过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建设和电子口岸快速通关等政策创新,不遗余力推动大桥货运流量增长。”何立基认为,受限于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本身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发展情况,要进一步提升大桥货源的效能,眼下,要在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中打好短中期结合的“组合拳”。

“短期来说,‘低成本’和‘优服务’至关重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运输费用,推出一系列‘服务承诺’保障,优化全程付运时间,提升在珠海及香港之间海关清关及转关效率等,都是目前吸引货源的关键。”何立基建议,珠海应争取成为配送港澳的物流中心,重点针对供应澳门及香港酒店服务业所需的对时效要求较高的生鲜食品,供应便利店、超市及连锁店的快速消费品等。

此外,何立基认为,从中期规划来看,珠海要加强与普洛斯、顺丰、马士基、嘉里大通等龙头物流企业合作,真正提升珠海对周边及更远地区的辐射和覆盖能力。

自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大桥口岸24小时通关优势和便捷的交通物流网络,让港珠澳大桥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至关重要的物流大动脉,产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过去呈高增长态势,虽然去年增速减缓,但依然是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作为国内物流行业头部供应链服务商,菜鸟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王硕认为,尽管面临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不利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依旧展现出较强的韧性,而跨境电商物流的关键因素就是时效。

如何提升时效?王硕表示,要有好的物流基建,形成干线网络,加持强势的清关能力及末端能力。而这些,正是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能够赋能跨境市场的。“依托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公司将更高效地完成对接香港的业务,不仅可以让内地电商产品销往香港、香港电商产品销往内地,还能让内地商品通过香港国际航线网络通往全球,提升全球物流效率。”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时,已到中午。会场内的探讨依然在进行着,气氛依旧热烈。此时的珠海,草木葱茏,绿意盎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相聚在此,心中却有着共同的期待,当人流、车流、物流加速在大桥上“跑起来”,珠海和大湾区都将迎来更具活力、更高质量的新未来。

乘势而上的珠海,奋发有为的人们,正在开启更加壮阔的时代新征程。

>>详细内容戳这里

统筹:钟夏 佘映薇
采写:钟夏 佘映薇 余沁霖 陈新年 陈颖 陈秀岑
图片:李建束 钟凡 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