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如何养生?专家建议:护阳养阴,防寒保暖

9月8日迎来白露节气。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提醒,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增大,中医养生应当注重护阳养阴,防寒保暖。

滋阴膳食润秋燥

随着暑气渐渐退去,气温开始徐徐下降,气候多以晴热干燥为主。成杰辉认为,秋气与肺气相通,中医所说“燥胜则干”即是指肺为清虚娇嫩之脏,不耐燥热,燥气偏胜则易伤肺阴,从而出现皮肤及黏膜干燥等阴伤肺燥的症状。

成杰辉建议,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食用杏仁、核桃、腰果、松仁、板栗、黑芝麻、花生、葵瓜子等坚果类食品,能起到很好的养阴润燥作用,但不宜选购烘焙、翻炒过度或调味过重的坚果。每日一小把即可,不宜多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出现饱胀、腹泻症状。

醇香解乏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茶树经过炎炎夏日的煎熬,酝酿出茶叶香醇的品性。时下气候渐干燥,人多易咽干口燥,适当饮茶可以生津、润燥、醒脑,十分适宜秋季养生保健。饱吃一顿丰富滋腻的食物后,不妨饮茶一杯帮助肉类和油脂类食物的消化。

不过,成杰辉提醒市民,白露品茶虽好,但亦不宜贪杯,茶叶中的茶碱、咖啡因等具有兴奋大脑的作用,因而秋茶更宜白天品尝,能起到很好的解渴提神、缓解秋乏的作用,夜晚不宜多喝,以免影响睡眠。

早晚保暖莫着凉

白露时节,广东地区虽以晴热天气为主,亦容易出现连绵细雨。随着气温迅速下降,稍有不慎则容易着凉感冒。此时,应当改变空调和电扇的使用频率,长时间逗留于空调房内,会加重黏膜及肌肤干燥等症状,且室内空气不流通,致病微生物滋生,病菌容易乘虚而入。

成杰辉建议,老人、小孩和体弱之人更应注意早晚添衣,夜卧不可贪凉;体格强健的朋友,“秋冻”亦不宜让头、颈、背受寒。出行在外,如在长途客车、火车、飞机上的旅客,可带上长袖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女士可披上披肩防寒护体、保暖防病。

缤纷户外益身心

随着秋意渐浓,人体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之秋乏症状,以及莫名的心情低落之“悲秋”情绪。此外,秋天日照强度降低、日照时间缩短,人体分泌的褪黑素相应增多。由于褪黑素能够抑制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人体更容易出现精力下降、情绪消极等现象。

为此,成杰辉建议,白天可适当晒太阳,通过增加对阳光的接触,减少褪黑素的分泌,改善身心疲惫的状况。秋风送爽,白露过后更是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到户外散步、野餐、骑车,到果园、田野参与农家乐活动等,既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秋天收获的气息,又能达到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目的。

白露食疗方推荐

1.沙参玉竹炖脊骨

材料:脊骨75g,沙参5g,玉竹3g,麦冬5g,红枣3颗。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猪脊骨焯水捞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滋阴,生津止渴。

2.参枣炖乌鸡

材料:乌鸡(去皮)80g,瘦肉25g,西洋参5g,大枣3颗。

制法:乌鸡洗净去内脏后切块焯水,瘦肉洗净后切块,与其余材料洗净后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润燥,滋阴养血。

3.海底椰百合炖排骨

材料:排骨75g,海底椰5g,百合干5g,蜜枣1/5颗。

制法:以上材料洗净后,排骨切块焯水,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文字:刘雅玲 编辑:帅云 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白露时节如何养生?专家建议:护阳养阴,防寒保暖
观海融媒 2023-09-07 15:10

9月8日迎来白露节气。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提醒,白露节气前后昼夜温差增大,中医养生应当注重护阳养阴,防寒保暖。

滋阴膳食润秋燥

随着暑气渐渐退去,气温开始徐徐下降,气候多以晴热干燥为主。成杰辉认为,秋气与肺气相通,中医所说“燥胜则干”即是指肺为清虚娇嫩之脏,不耐燥热,燥气偏胜则易伤肺阴,从而出现皮肤及黏膜干燥等阴伤肺燥的症状。

成杰辉建议,秋季气候干燥,可适当食用杏仁、核桃、腰果、松仁、板栗、黑芝麻、花生、葵瓜子等坚果类食品,能起到很好的养阴润燥作用,但不宜选购烘焙、翻炒过度或调味过重的坚果。每日一小把即可,不宜多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出现饱胀、腹泻症状。

醇香解乏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茶树经过炎炎夏日的煎熬,酝酿出茶叶香醇的品性。时下气候渐干燥,人多易咽干口燥,适当饮茶可以生津、润燥、醒脑,十分适宜秋季养生保健。饱吃一顿丰富滋腻的食物后,不妨饮茶一杯帮助肉类和油脂类食物的消化。

不过,成杰辉提醒市民,白露品茶虽好,但亦不宜贪杯,茶叶中的茶碱、咖啡因等具有兴奋大脑的作用,因而秋茶更宜白天品尝,能起到很好的解渴提神、缓解秋乏的作用,夜晚不宜多喝,以免影响睡眠。

早晚保暖莫着凉

白露时节,广东地区虽以晴热天气为主,亦容易出现连绵细雨。随着气温迅速下降,稍有不慎则容易着凉感冒。此时,应当改变空调和电扇的使用频率,长时间逗留于空调房内,会加重黏膜及肌肤干燥等症状,且室内空气不流通,致病微生物滋生,病菌容易乘虚而入。

成杰辉建议,老人、小孩和体弱之人更应注意早晚添衣,夜卧不可贪凉;体格强健的朋友,“秋冻”亦不宜让头、颈、背受寒。出行在外,如在长途客车、火车、飞机上的旅客,可带上长袖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女士可披上披肩防寒护体、保暖防病。

缤纷户外益身心

随着秋意渐浓,人体容易出现精神萎靡之秋乏症状,以及莫名的心情低落之“悲秋”情绪。此外,秋天日照强度降低、日照时间缩短,人体分泌的褪黑素相应增多。由于褪黑素能够抑制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人体更容易出现精力下降、情绪消极等现象。

为此,成杰辉建议,白天可适当晒太阳,通过增加对阳光的接触,减少褪黑素的分泌,改善身心疲惫的状况。秋风送爽,白露过后更是开展各种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到户外散步、野餐、骑车,到果园、田野参与农家乐活动等,既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秋天收获的气息,又能达到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目的。

白露食疗方推荐

1.沙参玉竹炖脊骨

材料:脊骨75g,沙参5g,玉竹3g,麦冬5g,红枣3颗。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猪脊骨焯水捞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滋阴,生津止渴。

2.参枣炖乌鸡

材料:乌鸡(去皮)80g,瘦肉25g,西洋参5g,大枣3颗。

制法:乌鸡洗净去内脏后切块焯水,瘦肉洗净后切块,与其余材料洗净后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润燥,滋阴养血。

3.海底椰百合炖排骨

材料:排骨75g,海底椰5g,百合干5g,蜜枣1/5颗。

制法:以上材料洗净后,排骨切块焯水,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文字:刘雅玲 编辑:帅云 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