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冯昱陶:做珠海人的“电影推荐官”

【人物印象】从20年前写电影观后感的“小镇青年”,到如今走遍电影整条产业链的电影人,冯昱陶的电影梦一路生根发芽,在珠海茁壮成长。从前,他跟着明星四处拍电影、跑发行,带《志明与春娇》《听风者》等电影剧组来到珠海。现在,他从电影产业的最前端一路往下“游”,从制片、发行到院线、影迷服务,凭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对电影的热爱,成为了珠海人的“电影推荐官”。

“把兴趣变为职业很幸运,也很危险。如果有热爱一直在,那一切又不一样了。”珠海映画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冯昱陶说。

20多年前,他在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中写了一篇关于张艺谋导演作品《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拿了全校第一名,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当一名电影人的“种子”。20年后,早已成为电影从业者的他,却在疫情期间险些面临公司倒闭,靠转型渡过难关。

现在,在珠海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里,时常可以看见冯昱陶带影迷观影、组织公益放映活动的身影。

电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上游到下游,走遍电影整条产业链

18岁之前,还是“小镇青年”的他在湛江老家就已经爱上了电影。那时候,小镇上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电影院也不多。后来又有了VCD,一部电影租一天2块钱,他就和同学合租。但稀少的电影放映资源,远远无法满足这个年轻的电影爱好者。所以一上大学,他就开始铆足了劲要做跟电影相关的工作。

最开始,冯昱陶在一家老牌电影制作公司做制片工作。他就是在那里,了解到电影制作中有各种各样的流程,包括剧本策划、组建剧组、监督拍摄与剪辑、上片前宣传等。

冯昱陶负责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剧本的好坏,给出让片子更加“好卖”的建议。那一年,他常常要整天坐着看片子,然后冥思苦想。“可我怎么知道片子怎样‘好卖’呢?我就跟老板说,能不能让我去走下游环节,更多地接触市场?”就这样,冯昱陶从制片走进了电影产业链的第二个环节——发行。

发行的工作内容是冯昱陶最喜欢的,他可以走遍全国,看人生百态。那几年里,他跟着各路明星走遍了全国各地电影市场份额较大的城市,组织路演、见面会、记者会等,也带着周迅、梁朝伟、佘诗曼等明星来过珠海。

“有一次,我负责《春娇与志明》的路演,在一个城市出机场时,走在了余文乐前面,因为身高相似,粉丝以为戴着帽子和口罩的我是余文乐,疯狂地向我扑过来。”冯昱陶笑着说,“原来做明星是这种感觉。”

虽然被粉丝误扑过,但冯昱陶还是感觉到了“追星小孩”的单纯。“有一次,一个女孩子蹲在我们酒店门口很久很久,只是想看一眼偶像。我就问了那位明星,是否可以给她签个名,这对于我来说只是问一句话,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小女孩非常震惊。真正的大牌明星,其实是不耍大牌的。”冯昱陶说。

他的小小举动,让许多粉丝记了许多年,有些人与他保持联系,直到现在还是朋友。冯昱陶说,他不鼓励影响别人生活的追星行为,但是许多粉丝为了偶像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2013年,冯昱陶又往电影产业链的下游走了一步,进入了院线,帮助一位香港投资人在珠海前山的都会立方开办电影院。从市场调查、装修、跑开业材料,到开业后的排片和运营,冯昱陶又在新的领域里“走了一遭”。

那时的珠海,只有不到10家电影院,市场份额不到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十分之一,冯昱陶发现,在这样“小而美”的城市里,其实许多时候不需要他制片、发行的专业技能了。他开始思考,珠海的电影行业,需要他做什么?

珠海的电影行业需要什么?

链接资源,成为一名影迷服务者

2015年,冯昱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一边做电影院广告,一边做社群运营。电影院里闲置空间做楼盘宣传沙盘、走廊里做灯箱广告、电影放映前做短片广告,这些用来创造营收;影迷观影会、电影推荐公众号、公益放映活动,这些用来回馈社会。冯昱陶十分享受这段创业时光。

“有时候政府一些单位部门也会找到我,让我放露天电影。一台老式放映机,一些小板凳,还有天上若隐若现的星光,让我感觉时光倒流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大礼堂里看电影的时光。”冯昱陶说着,脸上浮现出笑容。

在社区放映露天电影。受访者供图

除了响应“电影下乡”的号召在珠海市进行公益放映,冯昱陶还把公益观影带到了怒江、甘孜、林芝,他参与组织的为怒江学子提供帮助的“江海情 青春梦”活动,还多次受到两地相关主管部门的联合表彰。一条光影丝带连接起了历史与现在的记忆,也连接起了民族融合的情谊。

2018年,冯昱陶看准时机,进入了电影票和演出票的票务代理行业。“以前票务代理的形式比较单一,后来,我们就打通了在线选座的端口,这对于市民买票来说,无疑是更方便了。”冯昱陶说。

而就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疫情来了,小微企业遇到了生存难题。为了疫情防控而关闭的线下影院,似乎预告着影院广告的破产,冯昱陶建立起来的影迷社群,渐渐没有了活动,公众号无限期停更。

那时冯昱陶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何以生存,唯有转型。”他开始带领公司几个员工接拍短片,企业宣传片、产品介绍片、自媒体的小成本影片,什么都做。他仿佛又回到了看着明星拍摄的影棚,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掌舵公司命运的导演。

凭借着灵活的思维,映画动力“活了下来”,也迎来了电影行业复苏的春天。冯昱陶激动地与记者分享一组数据:2019年7月份,全国观影人数有66万人次,而2023年7月,这一数字是90万。

如今,冯昱陶的公众号又开始为影迷推荐电影,他的观影活动也越办越多。他说:“今年跨年有几部好电影,《潜行》《金手指》《非诚勿扰》等,这些都非常令人期待,我在电影院等大家!”

今日面孔•观海粉丝专属福利来啦!

下载观海客户端注册登录并在本篇文章下留言,说说你对跨年档电影的期待或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感悟,12月31日15:00将抽取10位幸运粉丝,各送出电影票(通兑电子券)2张。记得定好闹钟,等开奖哦!

文字:金璐 图片:陈佳哲 编辑:彭晶 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
今日面孔|冯昱陶:做珠海人的“电影推荐官”

【人物印象】从20年前写电影观后感的“小镇青年”,到如今走遍电影整条产业链的电影人,冯昱陶的电影梦一路生根发芽,在珠海茁壮成长。从前,他跟着明星四处拍电影、跑发行,带《志明与春娇》《听风者》等电影剧组来到珠海。现在,他从电影产业的最前端一路往下“游”,从制片、发行到院线、影迷服务,凭自己的从业经历和对电影的热爱,成为了珠海人的“电影推荐官”。

“把兴趣变为职业很幸运,也很危险。如果有热爱一直在,那一切又不一样了。”珠海映画动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冯昱陶说。

20多年前,他在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中写了一篇关于张艺谋导演作品《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拿了全校第一名,从此在心里埋下了当一名电影人的“种子”。20年后,早已成为电影从业者的他,却在疫情期间险些面临公司倒闭,靠转型渡过难关。

现在,在珠海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里,时常可以看见冯昱陶带影迷观影、组织公益放映活动的身影。

电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上游到下游,走遍电影整条产业链

18岁之前,还是“小镇青年”的他在湛江老家就已经爱上了电影。那时候,小镇上并不是家家都有电视机,电影院也不多。后来又有了VCD,一部电影租一天2块钱,他就和同学合租。但稀少的电影放映资源,远远无法满足这个年轻的电影爱好者。所以一上大学,他就开始铆足了劲要做跟电影相关的工作。

最开始,冯昱陶在一家老牌电影制作公司做制片工作。他就是在那里,了解到电影制作中有各种各样的流程,包括剧本策划、组建剧组、监督拍摄与剪辑、上片前宣传等。

冯昱陶负责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剧本的好坏,给出让片子更加“好卖”的建议。那一年,他常常要整天坐着看片子,然后冥思苦想。“可我怎么知道片子怎样‘好卖’呢?我就跟老板说,能不能让我去走下游环节,更多地接触市场?”就这样,冯昱陶从制片走进了电影产业链的第二个环节——发行。

发行的工作内容是冯昱陶最喜欢的,他可以走遍全国,看人生百态。那几年里,他跟着各路明星走遍了全国各地电影市场份额较大的城市,组织路演、见面会、记者会等,也带着周迅、梁朝伟、佘诗曼等明星来过珠海。

“有一次,我负责《春娇与志明》的路演,在一个城市出机场时,走在了余文乐前面,因为身高相似,粉丝以为戴着帽子和口罩的我是余文乐,疯狂地向我扑过来。”冯昱陶笑着说,“原来做明星是这种感觉。”

虽然被粉丝误扑过,但冯昱陶还是感觉到了“追星小孩”的单纯。“有一次,一个女孩子蹲在我们酒店门口很久很久,只是想看一眼偶像。我就问了那位明星,是否可以给她签个名,这对于我来说只是问一句话,没想到真的成功了,小女孩非常震惊。真正的大牌明星,其实是不耍大牌的。”冯昱陶说。

他的小小举动,让许多粉丝记了许多年,有些人与他保持联系,直到现在还是朋友。冯昱陶说,他不鼓励影响别人生活的追星行为,但是许多粉丝为了偶像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本身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2013年,冯昱陶又往电影产业链的下游走了一步,进入了院线,帮助一位香港投资人在珠海前山的都会立方开办电影院。从市场调查、装修、跑开业材料,到开业后的排片和运营,冯昱陶又在新的领域里“走了一遭”。

那时的珠海,只有不到10家电影院,市场份额不到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十分之一,冯昱陶发现,在这样“小而美”的城市里,其实许多时候不需要他制片、发行的专业技能了。他开始思考,珠海的电影行业,需要他做什么?

珠海的电影行业需要什么?

链接资源,成为一名影迷服务者

2015年,冯昱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一边做电影院广告,一边做社群运营。电影院里闲置空间做楼盘宣传沙盘、走廊里做灯箱广告、电影放映前做短片广告,这些用来创造营收;影迷观影会、电影推荐公众号、公益放映活动,这些用来回馈社会。冯昱陶十分享受这段创业时光。

“有时候政府一些单位部门也会找到我,让我放露天电影。一台老式放映机,一些小板凳,还有天上若隐若现的星光,让我感觉时光倒流了,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在大礼堂里看电影的时光。”冯昱陶说着,脸上浮现出笑容。

在社区放映露天电影。受访者供图

除了响应“电影下乡”的号召在珠海市进行公益放映,冯昱陶还把公益观影带到了怒江、甘孜、林芝,他参与组织的为怒江学子提供帮助的“江海情 青春梦”活动,还多次受到两地相关主管部门的联合表彰。一条光影丝带连接起了历史与现在的记忆,也连接起了民族融合的情谊。

2018年,冯昱陶看准时机,进入了电影票和演出票的票务代理行业。“以前票务代理的形式比较单一,后来,我们就打通了在线选座的端口,这对于市民买票来说,无疑是更方便了。”冯昱陶说。

而就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疫情来了,小微企业遇到了生存难题。为了疫情防控而关闭的线下影院,似乎预告着影院广告的破产,冯昱陶建立起来的影迷社群,渐渐没有了活动,公众号无限期停更。

那时冯昱陶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何以生存,唯有转型。”他开始带领公司几个员工接拍短片,企业宣传片、产品介绍片、自媒体的小成本影片,什么都做。他仿佛又回到了看着明星拍摄的影棚,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掌舵公司命运的导演。

凭借着灵活的思维,映画动力“活了下来”,也迎来了电影行业复苏的春天。冯昱陶激动地与记者分享一组数据:2019年7月份,全国观影人数有66万人次,而2023年7月,这一数字是90万。

如今,冯昱陶的公众号又开始为影迷推荐电影,他的观影活动也越办越多。他说:“今年跨年有几部好电影,《潜行》《金手指》《非诚勿扰》等,这些都非常令人期待,我在电影院等大家!”

今日面孔•观海粉丝专属福利来啦!

下载观海客户端注册登录并在本篇文章下留言,说说你对跨年档电影的期待或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感悟,12月31日15:00将抽取10位幸运粉丝,各送出电影票(通兑电子券)2张。记得定好闹钟,等开奖哦!

文字:金璐 图片:陈佳哲 编辑:彭晶 庞晓丹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