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国宝,“番禺神楼”设计精妙

“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展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展期至今年6月2日。展览首次在港向公众展示了国家一级文物“番禺神楼”和多项珍贵文物,民众可免费入场。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发表《局长随笔》介绍该展览,并由古物古迹办事处同事讲解展览构思及“番禺神楼”的精妙设计且与组装合成(MiC)建筑概念相近之处。

“番禺神楼”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

展览构思至完成历时四年

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合办。甯汉豪引述古迹办总文物主任萧丽娟指,本次展览由构思至完成历时长达四年,其间,三地团队虽然因疫情而未能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物研究,但各自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顿。复常后,三地文博机构随即全速开展实地考察、文物研究、挑选展品、落实展览大纲、撰写展览图录等策展工作。

展览深入探讨岭南传统建筑的源流和蕴含的深厚文化及艺术底蕴,时空跨度广阔,从秦汉时期中原砖瓦传入岭南,至明清两代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一画(壁画)”形成,既诉说粤港澳三地的历史,也见证岭南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展览其中一项重点展品“番禺神楼”由番禺岗尾社石楼乡陈氏族人于宣统元年(1909年)出资制造,有逾百年历史,是国家一级文物,曾用于岗尾社十八乡一年一度于洪圣神诞举行的“洪圣王出会”活动,是广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和最精美的木雕工艺品。“番禺神楼”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木构建筑,其营造概念与现代的“组装合成”建筑法概念相近。

萧丽娟又指,五米高的神楼分拆成166个木构件,每个构件均以设计精妙的榫卯连接,以简单工序便可组装整座神楼,令神楼可以在展览活动前后搭建及拆卸。工匠营造神楼时,已为神楼构件预制八个樟木箱储存,并以数字或文字识别木箱储存的构件,可见神楼构件和储存木箱的设计已考虑到神楼在使用后,需要拆卸、装箱、储存、再组装使用。

馆内庭园将建临时展场展出

神楼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讯息,俨如宫殿缩影,严格遵从中式传统建筑的形制,例如以中为尊、左右对称等,并集合多种艺术工艺手法,同时结合众多戏曲场景、民间传说、吉祥图案等,展示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由于神楼体积庞大,文物探知馆的展厅无法容纳,萧丽娟指团队在探知馆庭园盖建临时展场,让市民有机会一睹该项国宝级文物。

170项三地展品 大部分在港首展

除“番禺神楼”外,本次展览亦精选了170项来自三地的展品。广州和澳门借出的珍贵文物,绝大部分首次在香港展出,包括目前全国发现年代最早、属南越国(公元前203-前111年)时期的青釉板瓦和筒瓦,以及精致细腻的澳门博物馆套色玻璃窗和竹编建筑装饰组件。来自香港的展品有元朗出土明朝成化年代红砂岩雕花柱础,极为珍贵,亦有由多个香港宗族、私人机构等借出的传统建筑构件,例如廖万石堂封檐板等。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国宝,“番禺神楼”设计精妙
香港文汇报 2024-01-22 13:41

“同一屋檐下:岭南传统建筑源流与艺术”展览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展期至今年6月2日。展览首次在港向公众展示了国家一级文物“番禺神楼”和多项珍贵文物,民众可免费入场。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甯汉豪昨日发表《局长随笔》介绍该展览,并由古物古迹办事处同事讲解展览构思及“番禺神楼”的精妙设计且与组装合成(MiC)建筑概念相近之处。

“番禺神楼”在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

展览构思至完成历时四年

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区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合办。甯汉豪引述古迹办总文物主任萧丽娟指,本次展览由构思至完成历时长达四年,其间,三地团队虽然因疫情而未能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物研究,但各自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停顿。复常后,三地文博机构随即全速开展实地考察、文物研究、挑选展品、落实展览大纲、撰写展览图录等策展工作。

展览深入探讨岭南传统建筑的源流和蕴含的深厚文化及艺术底蕴,时空跨度广阔,从秦汉时期中原砖瓦传入岭南,至明清两代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一画(壁画)”形成,既诉说粤港澳三地的历史,也见证岭南与中原地区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

展览其中一项重点展品“番禺神楼”由番禺岗尾社石楼乡陈氏族人于宣统元年(1909年)出资制造,有逾百年历史,是国家一级文物,曾用于岗尾社十八乡一年一度于洪圣神诞举行的“洪圣王出会”活动,是广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和最精美的木雕工艺品。“番禺神楼”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的木构建筑,其营造概念与现代的“组装合成”建筑法概念相近。

萧丽娟又指,五米高的神楼分拆成166个木构件,每个构件均以设计精妙的榫卯连接,以简单工序便可组装整座神楼,令神楼可以在展览活动前后搭建及拆卸。工匠营造神楼时,已为神楼构件预制八个樟木箱储存,并以数字或文字识别木箱储存的构件,可见神楼构件和储存木箱的设计已考虑到神楼在使用后,需要拆卸、装箱、储存、再组装使用。

馆内庭园将建临时展场展出

神楼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艺术讯息,俨如宫殿缩影,严格遵从中式传统建筑的形制,例如以中为尊、左右对称等,并集合多种艺术工艺手法,同时结合众多戏曲场景、民间传说、吉祥图案等,展示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由于神楼体积庞大,文物探知馆的展厅无法容纳,萧丽娟指团队在探知馆庭园盖建临时展场,让市民有机会一睹该项国宝级文物。

170项三地展品 大部分在港首展

除“番禺神楼”外,本次展览亦精选了170项来自三地的展品。广州和澳门借出的珍贵文物,绝大部分首次在香港展出,包括目前全国发现年代最早、属南越国(公元前203-前111年)时期的青釉板瓦和筒瓦,以及精致细腻的澳门博物馆套色玻璃窗和竹编建筑装饰组件。来自香港的展品有元朗出土明朝成化年代红砂岩雕花柱础,极为珍贵,亦有由多个香港宗族、私人机构等借出的传统建筑构件,例如廖万石堂封檐板等。

编辑:龚宁宁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