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访谈丨金湾区区长刘军:挺起“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脊梁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作为‘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科学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指出要把金湾区、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聚区,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1月31日,珠海市人大代表,金湾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在访谈中表示。

过去一年,金湾区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克难破局,交出了得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单:金湾区入选2023年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79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46名,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提升至第45位(全国共230家),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87亿元。

新的一年,金湾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13”思路举措,因应形势把握规律、心无旁骛谋划发展、真抓实干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产业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切实以金湾之稳、金湾之能、金湾之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金湾区区长刘军

向未来产业的聚集地奋进

“2023年,金湾区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包括规上工业总产值266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全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10个等。”刘军指出,接下来金湾区要继续挺起“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的脊梁,向未来产业的聚集地奋进。

在服务企业方面,要突出“破立并举”,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行动,全力做好政府减流程、缩时限、优服务、增效能“加减法”,在医疗体制、国资国企、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探索实施一批改革攻坚项目,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抓手,全面提振政务服务效能和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在产业布局方面,要突出“实体经济”,聚焦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设立以半导体、显示器、线路板、5G通讯等为重点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度和含金量,持续壮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强化多渠道联合招商、定向招商和专班服务机制,以招商增量不断蓄积产业发展后劲。

打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必经地和首选站

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5周年。作为同横琴多桥相连、轨道相接的行政区,金湾接下来将在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上,瞄准交通融合、合作共建、跨域服务三方面重点发力。

在交通融合上再提速。以金海大桥、珠机城际二期通车为契机,金湾区将用好用活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等交通大动脉,全力配合珠海机场改扩建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粤西对接合作区、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首发站。

在合作共建上再拓展。紧密融入“大桥功能服务区”建设,金湾区将做好“横琴政策+金湾空间”产业协同发展文章,加快吸引澳资澳企投资及高校合作项目落地转化,着力在生物医药和口岸联动方面打造1—2个标杆性合作项目。

在跨域服务再深化。金湾区将强化与港澳在公共服务和商贸往来上的对接互通,探索打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必经地和首选站。

金湾区区长刘军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珠海市的工作大局中,金湾区不仅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还被赋予了“城市功能提升支撑点”“珠海经济能级量级迈向更高层次的重要动力源”的目标定位,在此过程中,金湾区突出“承东启西”,主动把握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和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机遇,将进一步加强与合作区产业合作、空间拓展、功能延伸,加快打造港珠澳大桥功能服务区和珠江口西翼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此外,金湾区还将突出“商气人气”,以推进西部商圈、社区生活圈、文旅消费圈“三圈”建设为抓手,依托金湾艺术中心、汇华King One邻里汇等加快汇聚高品质商业配套,办好打响体育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品牌,加快聚集金湾人气商气烟火气。

“要将金湾区打造成为珠海西部核心城区!”在访谈最后,刘军表示,要扎实推进“百千万”这个头号工程,聚焦10平方公里土地高位打造西部中央商务区建设,集中公共资源投入,精心打造“两镇、四片、十村”典型示范,因地制宜推进农旅、文旅、康旅等业态融合。在各个镇村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海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海洋经济项目,加速聚集壮大特色贝类鱼类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台创园、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等特色种植园提质增效。

文字:金璐 图片:赵梓 编辑:彭晶 江传皙 责任编辑:丹梅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一把手访谈丨金湾区区长刘军:挺起“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脊梁
观海融媒 2024-01-31 16:50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作为‘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科学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指出要把金湾区、斗门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产业集聚区,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1月31日,珠海市人大代表,金湾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在访谈中表示。

过去一年,金湾区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克难破局,交出了得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单:金湾区入选2023年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79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46名,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提升至第45位(全国共230家),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87亿元。

新的一年,金湾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13”思路举措,因应形势把握规律、心无旁骛谋划发展、真抓实干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产业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切实以金湾之稳、金湾之能、金湾之进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更多新的贡献。

金湾区区长刘军

向未来产业的聚集地奋进

“2023年,金湾区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包括规上工业总产值266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全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10个等。”刘军指出,接下来金湾区要继续挺起“全市工业发展主阵地”的脊梁,向未来产业的聚集地奋进。

在服务企业方面,要突出“破立并举”,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行动,全力做好政府减流程、缩时限、优服务、增效能“加减法”,在医疗体制、国资国企、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探索实施一批改革攻坚项目,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为抓手,全面提振政务服务效能和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在产业布局方面,要突出“实体经济”,聚焦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设立以半导体、显示器、线路板、5G通讯等为重点的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加快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聚集度和含金量,持续壮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强化多渠道联合招商、定向招商和专班服务机制,以招商增量不断蓄积产业发展后劲。

打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必经地和首选站

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5周年。作为同横琴多桥相连、轨道相接的行政区,金湾接下来将在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上,瞄准交通融合、合作共建、跨域服务三方面重点发力。

在交通融合上再提速。以金海大桥、珠机城际二期通车为契机,金湾区将用好用活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等交通大动脉,全力配合珠海机场改扩建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粤西对接合作区、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首发站。

在合作共建上再拓展。紧密融入“大桥功能服务区”建设,金湾区将做好“横琴政策+金湾空间”产业协同发展文章,加快吸引澳资澳企投资及高校合作项目落地转化,着力在生物医药和口岸联动方面打造1—2个标杆性合作项目。

在跨域服务再深化。金湾区将强化与港澳在公共服务和商贸往来上的对接互通,探索打造“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必经地和首选站。

金湾区区长刘军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在珠海市的工作大局中,金湾区不仅是“全市工业发展的主阵地”,还被赋予了“城市功能提升支撑点”“珠海经济能级量级迈向更高层次的重要动力源”的目标定位,在此过程中,金湾区突出“承东启西”,主动把握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和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机遇,将进一步加强与合作区产业合作、空间拓展、功能延伸,加快打造港珠澳大桥功能服务区和珠江口西翼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此外,金湾区还将突出“商气人气”,以推进西部商圈、社区生活圈、文旅消费圈“三圈”建设为抓手,依托金湾艺术中心、汇华King One邻里汇等加快汇聚高品质商业配套,办好打响体育节、音乐节等文旅活动品牌,加快聚集金湾人气商气烟火气。

“要将金湾区打造成为珠海西部核心城区!”在访谈最后,刘军表示,要扎实推进“百千万”这个头号工程,聚焦10平方公里土地高位打造西部中央商务区建设,集中公共资源投入,精心打造“两镇、四片、十村”典型示范,因地制宜推进农旅、文旅、康旅等业态融合。在各个镇村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海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海洋经济项目,加速聚集壮大特色贝类鱼类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台创园、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等特色种植园提质增效。

文字:金璐 图片:赵梓 编辑:彭晶 江传皙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