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对澳门供水65年,日均设计供水能力已达70万立方米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也同步拉开帷幕。

当天,来自珠海、澳门两地的水务工作者一起搬运树苗、挥锹挖土、踩实修整、堆起围堰、提桶浇水,在珠海竹仙洞水库种下一棵棵桂花树、桃花树树苗,形成一片“珠澳水务林”。

此次活动是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珠海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也是珠海“植绿护水”品牌的第一次活动。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珠海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珠澳同心,植绿护水”义务植树活动在竹仙洞水库举行。

以今年“世界水日”为起点,珠海、澳门水务及相关行业将以江河湖库、河口岸边带、水利工程和水源地为载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珠澳同心守护绿色美丽家园。

对澳供水65年来,珠海和澳门水务行业合作项目比比皆是。目前,珠海有对澳门供水主干管4条,承担澳门约99%原水供应,与澳门共用一套原水系统,形成珠澳供水一体化大格局。

流入澳门的每一滴水,都饱含着珠澳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今年,平岗泵站二期扩建工程、洪湾泵站至南屏水库隧道工程等对澳涉水工程将陆续建成并投用,届时珠澳原水调度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的咸期供水保障水平将大大提升。

未来,随着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等重大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来自珠海的清波碧流仍将源源不断地滋养澳门,为粤澳合作发展写下精彩的水务新篇。

▶▶因水荒而生,解咸潮困局

此次珠澳两地合力栽种的“珠澳水务林”坐落在竹仙洞水库,这个位于珠海市南屏将军山与湾仔加林山之间的水库,碧波荡漾、翠竹环绕,是珠海对澳供水历史渊源的起点。

竹仙洞水库航拍图。 受访单位供图

澳门三面环海,但地形多低矮丘陵,无河流湖泊,可蓄地表水条件差,不具备建大中型水库的条件,淡水资源奇缺。从地理位置上看,澳门位于西江入海口,地处咸淡水交汇的区域,咸潮沿磨刀门水道上溯淹没取水口,成为枯水期影响澳门供水的最大威胁。

20世纪50年代以前,澳门居民用水主要靠数十艘水艇每天轮流到珠海的湾仔、银坑装水运回澳门,再由“担水妹”挨家挨户送水。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澳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用水量日益增加,澳门供水自给自足的局面逐渐无法维持,水情危急。因此马万祺、何贤等澳门知名人士就向广东省政府发出请求,希望解决澳门供水问题。

1959年广东省政府决定筹建竹仙洞水库和银坑水库,由澳门出资、珠海出力。1959年3月,总库容量240万立方米的竹仙洞水库顺利竣工。1960年3月8日,竹仙洞水库正式向澳门供水,清冽的淡水通过管道和明渠流进了澳门。

在珠海全市22个供水水库中,竹仙洞水库离澳门最近,可利用自然落差向澳门供水,65年来始终处于对澳供水“桥头堡”。

竹仙洞水库库容不大,单库难以支撑澳门用水。为保障澳门用水,珠海陆续新建多个泵站和水库,并通过管道、隧洞、明渠实现库库相连,增强对澳供水保障能力。

在此期间,珠海逐步形成了独有的“江水为主、库水为辅、多点取水、江库连通、库间调节、江水补库、库水调咸”原水供水水源系统。

2011年5月,珠澳供水系统中最大的蓄水水库——总库容4333万立方米的竹银水库建成,与平岗-广昌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及同期建设的竹洲头泵站一同构成了竹银供水系统。

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对澳供水工程建设的步伐并未停下,而是在不断向着更优、更强、更安全的方向前进。

2019年10月17日,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前,全长15公里的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正式通水,日均设计供水能力达20万立方米,加上此前竹仙洞水库至澳门半岛的3条供水管道,对澳供水能力达到每日70万立方米,相比目前29万立方米的实际日均对澳供水量,珠海对澳供水保障能力达240%,且供水布局更趋合理。

2022年3月,广昌-洪湾系统优化工程正式通水,实现从广昌到澳门石排湾水厂的全程密闭式原水输配,有效避免了原水易受周边环境污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同饮一江水,浓浓家国情。自1960年竹仙洞水库对澳供水至今,珠海对澳门供水已然走过了65个年头。这条安全、优质、不间断对澳供水的生命线,从最初的每日供应8000立方米,到如今的每日供应70万立方米,对澳供水能力已增长近百倍,有力支撑澳门繁荣发展。

▶▶设施再完善,保量足质优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供水安全这一基础保障。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推进,澳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势必会对供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更有力保障珠海和澳门供水,作为澳门原水唯一供应商、承担澳门约99%原水供应的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正在不断完善设备设施和功能服务。

“我们将配合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等工程建设,提高澳门珠海供水保障。”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是确保澳门、珠海城乡供水安全,为城市供水提供应急备用水源的水利工程。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将新建竹银水库二期、扩建乾务水库、新建白泥坑水库、新建竹洲头泵站至竹银水库二期原水管道、新建乾务水库至白泥坑水库连通工程、新建白泥坑水库至龙井水库连通工程。工程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工程完成后合计可增加调蓄库容1.01亿立方米。

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二条对澳供水管道也将迎来修复工程。由于这两条供水管道运行年限久远,近年来曾多次出现漏水,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在鸭涌河对澳第一、二供水管修复工程进行开工作业,保障对澳供水安全。

此外,珠海水控集团将继续加强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及时了解水量水质等要求,并加强汛期、咸期及外江水质异常时的对澳供水调度,确保对澳供水量足质优。

“面对加速变革的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珠海水控集团将以水务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建设‘多源保障、厂网优化、互联互通、节约集约、绿色持续’的城市给水系统,以更优质的水务环境服务回报珠澳两地百姓,为珠海、澳门及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水务高质量发展体系贡献力量。” 珠海水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子程表示。

文字:蒋毅槿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帅云
珠海对澳门供水65年,日均设计供水能力已达70万立方米
珠海特区报 2024-03-23 07:50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也同步拉开帷幕。

当天,来自珠海、澳门两地的水务工作者一起搬运树苗、挥锹挖土、踩实修整、堆起围堰、提桶浇水,在珠海竹仙洞水库种下一棵棵桂花树、桃花树树苗,形成一片“珠澳水务林”。

此次活动是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珠海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也是珠海“植绿护水”品牌的第一次活动。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珠海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珠澳同心,植绿护水”义务植树活动在竹仙洞水库举行。

以今年“世界水日”为起点,珠海、澳门水务及相关行业将以江河湖库、河口岸边带、水利工程和水源地为载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珠澳同心守护绿色美丽家园。

对澳供水65年来,珠海和澳门水务行业合作项目比比皆是。目前,珠海有对澳门供水主干管4条,承担澳门约99%原水供应,与澳门共用一套原水系统,形成珠澳供水一体化大格局。

流入澳门的每一滴水,都饱含着珠澳两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今年,平岗泵站二期扩建工程、洪湾泵站至南屏水库隧道工程等对澳涉水工程将陆续建成并投用,届时珠澳原水调度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的咸期供水保障水平将大大提升。

未来,随着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等重大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来自珠海的清波碧流仍将源源不断地滋养澳门,为粤澳合作发展写下精彩的水务新篇。

▶▶因水荒而生,解咸潮困局

此次珠澳两地合力栽种的“珠澳水务林”坐落在竹仙洞水库,这个位于珠海市南屏将军山与湾仔加林山之间的水库,碧波荡漾、翠竹环绕,是珠海对澳供水历史渊源的起点。

竹仙洞水库航拍图。 受访单位供图

澳门三面环海,但地形多低矮丘陵,无河流湖泊,可蓄地表水条件差,不具备建大中型水库的条件,淡水资源奇缺。从地理位置上看,澳门位于西江入海口,地处咸淡水交汇的区域,咸潮沿磨刀门水道上溯淹没取水口,成为枯水期影响澳门供水的最大威胁。

20世纪50年代以前,澳门居民用水主要靠数十艘水艇每天轮流到珠海的湾仔、银坑装水运回澳门,再由“担水妹”挨家挨户送水。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澳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用水量日益增加,澳门供水自给自足的局面逐渐无法维持,水情危急。因此马万祺、何贤等澳门知名人士就向广东省政府发出请求,希望解决澳门供水问题。

1959年广东省政府决定筹建竹仙洞水库和银坑水库,由澳门出资、珠海出力。1959年3月,总库容量240万立方米的竹仙洞水库顺利竣工。1960年3月8日,竹仙洞水库正式向澳门供水,清冽的淡水通过管道和明渠流进了澳门。

在珠海全市22个供水水库中,竹仙洞水库离澳门最近,可利用自然落差向澳门供水,65年来始终处于对澳供水“桥头堡”。

竹仙洞水库库容不大,单库难以支撑澳门用水。为保障澳门用水,珠海陆续新建多个泵站和水库,并通过管道、隧洞、明渠实现库库相连,增强对澳供水保障能力。

在此期间,珠海逐步形成了独有的“江水为主、库水为辅、多点取水、江库连通、库间调节、江水补库、库水调咸”原水供水水源系统。

2011年5月,珠澳供水系统中最大的蓄水水库——总库容4333万立方米的竹银水库建成,与平岗-广昌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及同期建设的竹洲头泵站一同构成了竹银供水系统。

随着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对澳供水工程建设的步伐并未停下,而是在不断向着更优、更强、更安全的方向前进。

2019年10月17日,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前,全长15公里的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正式通水,日均设计供水能力达20万立方米,加上此前竹仙洞水库至澳门半岛的3条供水管道,对澳供水能力达到每日70万立方米,相比目前29万立方米的实际日均对澳供水量,珠海对澳供水保障能力达240%,且供水布局更趋合理。

2022年3月,广昌-洪湾系统优化工程正式通水,实现从广昌到澳门石排湾水厂的全程密闭式原水输配,有效避免了原水易受周边环境污染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第四条对澳供水管道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同饮一江水,浓浓家国情。自1960年竹仙洞水库对澳供水至今,珠海对澳门供水已然走过了65个年头。这条安全、优质、不间断对澳供水的生命线,从最初的每日供应8000立方米,到如今的每日供应70万立方米,对澳供水能力已增长近百倍,有力支撑澳门繁荣发展。

▶▶设施再完善,保量足质优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供水安全这一基础保障。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推进,澳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势必会对供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更有力保障珠海和澳门供水,作为澳门原水唯一供应商、承担澳门约99%原水供应的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正在不断完善设备设施和功能服务。

“我们将配合推进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等工程建设,提高澳门珠海供水保障。”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是确保澳门、珠海城乡供水安全,为城市供水提供应急备用水源的水利工程。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水库及连通工程)将新建竹银水库二期、扩建乾务水库、新建白泥坑水库、新建竹洲头泵站至竹银水库二期原水管道、新建乾务水库至白泥坑水库连通工程、新建白泥坑水库至龙井水库连通工程。工程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工程完成后合计可增加调蓄库容1.01亿立方米。

建设于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二条对澳供水管道也将迎来修复工程。由于这两条供水管道运行年限久远,近年来曾多次出现漏水,珠海市供水有限公司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在鸭涌河对澳第一、二供水管修复工程进行开工作业,保障对澳供水安全。

此外,珠海水控集团将继续加强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及时了解水量水质等要求,并加强汛期、咸期及外江水质异常时的对澳供水调度,确保对澳供水量足质优。

“面对加速变革的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珠海水控集团将以水务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建设‘多源保障、厂网优化、互联互通、节约集约、绿色持续’的城市给水系统,以更优质的水务环境服务回报珠澳两地百姓,为珠海、澳门及粤港澳大湾区构建水务高质量发展体系贡献力量。” 珠海水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子程表示。

文字:蒋毅槿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