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13日起报名,设10个招生专业

4月10日,中山大学发布了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4年,中大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考生可于4月13日至4月30日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网上预报名。

今年中大强基计划继续面向29个省份招生,共10个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6月10日至20日须进行报考确认

哪些考生可以报名?根据招生简章,在中大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共29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

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中大明确,强基计划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和基础医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选考科目要求以各省公布为准,文史哲专业在“3+1+2”模式省份按历史类编制计划招生。

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在参加高考后,报名考生须于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承诺书。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到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6月26日前,中大将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同时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果数学单科成绩≥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可破格入围。所有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6月30日前进行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根据招生简章,6月30日前中大将进行学校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考核方式由学校按专业在考核前另行公布。

其中,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面试着重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演绎等思辨能力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并结合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确定面试考核评分。

体质测试项目可自主选择立定跳远或50米跑。体质测试不受理缓考、补考申请。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考核成绩总分,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不予录取。

体质测试及格标准
体质测试及格标准

考生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中大考核成绩组成,具体计算方法为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中大考核成绩(百分制)×15%(其中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如无笔试则面试成绩占100%)。

中大将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名额,对所有考生按照“分数(综合成绩)优先”的原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中大考核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绩排位排序。

7月5日前,中大强基计划将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专属发展通道

招生简章表示,中大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为人生追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学校将专门制定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强基计划学生在修读完本科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导师指导下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中大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专属发展通道,实行单独编班,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且通过相关考核者,进入本校研究生培养阶段;同时,在公派留学,奖学金评审等方面,按教育部规定支持强基计划学生。

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13日起报名,设10个招生专业
南方+ 2024-04-11 07:34

4月10日,中山大学发布了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2024年,中大继续开展强基计划招生,考生可于4月13日至4月30日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网上预报名。

今年中大强基计划继续面向29个省份招生,共10个招生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6月10日至20日须进行报考确认

哪些考生可以报名?根据招生简章,在中大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高考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今年中大强基计划招生省份共29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

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中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中大明确,强基计划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和基础医学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学生。选考科目要求以各省公布为准,文史哲专业在“3+1+2”模式省份按历史类编制计划招生。

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招生科类和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

在参加高考后,报名考生须于6月10日至6月20日期间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订承诺书。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录取考生入学后原则上本科阶段不得转到本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

6月26日前,中大将依据确认报考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在已确认报考的学生中,按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同时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果数学单科成绩≥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可破格入围。所有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6月30日前进行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

根据招生简章,6月30日前中大将进行学校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具体考核方式由学校按专业在考核前另行公布。

其中,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面试着重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演绎等思辨能力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并结合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确定面试考核评分。

体质测试项目可自主选择立定跳远或50米跑。体质测试不受理缓考、补考申请。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考核成绩总分,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不予录取。

体质测试及格标准
体质测试及格标准

考生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和中大考核成绩组成,具体计算方法为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中大考核成绩(百分制)×15%(其中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如无笔试则面试成绩占100%)。

中大将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名额,对所有考生按照“分数(综合成绩)优先”的原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中大考核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绩排位排序。

7月5日前,中大强基计划将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专属发展通道

招生简章表示,中大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立报国大志,做强国大事”为人生追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学校将专门制定强基计划本科、硕士、博士有效衔接的培养方案,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强基计划学生在修读完本科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导师指导下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课程成绩、科研训练表现等方面综合考核进行动态管理,本科阶段分流与考核淘汰的学生转入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且学业成绩优秀的普通录取本科生可选拔补入强基计划。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中大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置专属发展通道,实行单独编班,完成规定的本科阶段有关课程,达到转段要求且通过相关考核者,进入本校研究生培养阶段;同时,在公派留学,奖学金评审等方面,按教育部规定支持强基计划学生。

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