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春日的珠海,天光云影,绿树红花,城市青春,气质迤逦。这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以宜居宜业宜游闻名遐迩,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之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崭新的起点,如何持续巩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持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如何继续先行探路当好“窗口”作好示范,是这座特区城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要解答的重大课题。

叶秋明/摄 

“要着眼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切实担负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的责任,以更高标准、更高追求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建设具有浓浓中国风、岭南韵、珠海味的现代化城市,更好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省委赋予珠海的三个目标定位中,“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既是对珠海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指引,也是承担特区城市使命荣光的时代号令。

珠海经济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设立40多年来,珠海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作出了重大贡献。

荣光属于过去,使命召唤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视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勉励珠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要始终铭记特区之“特”,更要始终贡献特区之“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既涉及中国人历史深处形成的价值追求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会遇到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前无古人,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勇于探索。“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这也是体现特区担当、体现特区作为的应有之义。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我们要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不断深化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怎么看、怎么干、经济特区怎样走在前列的问题,自觉以“走在前列”统领珠海各项工作,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努力创造可复制推广的新经验,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更大的贡献。

金湾区航空新城。张洲/摄

如何具体做好这道必答题?省委对珠海的定位已经给出了清晰的大纲指引:以更高标准、更高追求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不难看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要求珠海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都要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窗口。

我们要致力于在发展未来产业上走在前、当样板,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加强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现有产业未来化,打造未来产业的集聚地。

我们要致力于在建设未来城市上走在前、当样板,立足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更具智慧,打造未来城市的样板地。

我们要致力于在创造未来生活上走在前、当样板,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推出一批引领未来生活的创新之举,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托育养老、新型住房、交通出行等各个方面创造更多应用场景,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便捷、舒适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打造未来生活的引领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省委把在“走在前列”中成为城市样板的定位赋予珠海,定位之高前所未有、分量之重前所未有、任务之光荣前所未有。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让我们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放大格局视野、激发潜力动能,为全国全省挑大梁,为老百姓谋幸福,以特区之为立特区之位,为我们自己精心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一个更加亮丽的“窗口”。

文字: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珠海特区报 2024-04-18 07:09

春日的珠海,天光云影,绿树红花,城市青春,气质迤逦。这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以宜居宜业宜游闻名遐迩,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梦想之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崭新的起点,如何持续巩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持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吸引力,如何继续先行探路当好“窗口”作好示范,是这座特区城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要解答的重大课题。

叶秋明/摄 

“要着眼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切实担负起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的责任,以更高标准、更高追求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建设具有浓浓中国风、岭南韵、珠海味的现代化城市,更好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省委赋予珠海的三个目标定位中,“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既是对珠海未来发展蓝图的科学指引,也是承担特区城市使命荣光的时代号令。

珠海经济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设立40多年来,珠海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作出了重大贡献。

荣光属于过去,使命召唤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视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勉励珠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要始终铭记特区之“特”,更要始终贡献特区之“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既涉及中国人历史深处形成的价值追求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会遇到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前无古人,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勇于探索。“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这也是体现特区担当、体现特区作为的应有之义。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我们要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不断深化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怎么看、怎么干、经济特区怎样走在前列的问题,自觉以“走在前列”统领珠海各项工作,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努力创造可复制推广的新经验,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有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更大的贡献。

金湾区航空新城。张洲/摄

如何具体做好这道必答题?省委对珠海的定位已经给出了清晰的大纲指引:以更高标准、更高追求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不难看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要求珠海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都要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向全国全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窗口。

我们要致力于在发展未来产业上走在前、当样板,加快构建以新质生产力为战略支撑、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加强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推动未来技术产业化、现有产业未来化,打造未来产业的集聚地。

我们要致力于在建设未来城市上走在前、当样板,立足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更具智慧,打造未来城市的样板地。

我们要致力于在创造未来生活上走在前、当样板,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推出一批引领未来生活的创新之举,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托育养老、新型住房、交通出行等各个方面创造更多应用场景,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便捷、舒适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打造未来生活的引领地。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省委把在“走在前列”中成为城市样板的定位赋予珠海,定位之高前所未有、分量之重前所未有、任务之光荣前所未有。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让我们继续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披荆斩棘、勇毅前行,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放大格局视野、激发潜力动能,为全国全省挑大梁,为老百姓谋幸福,以特区之为立特区之位,为我们自己精心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打造一个更加亮丽的“窗口”。

文字: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