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印象】一顶介于报童帽和鸭舌帽之间的帽子,石耿立会从夏天戴到冬天,心血来潮时就换个颜色,就像他笔下的散文,有长期的构思,也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散文家,发现他对于历史现场的还原,以及对于故乡的描述、回望与思考,常常出现在中学语文考试试卷里,出现在现代文阅读题练习册中,但这位有着严肃面孔的作家、文学教授,却会笑着表示,“语文试卷儿,我可不会做。”
“出卷子的人不会跟作家沟通,来问我们标题为什么这样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含义。语文试卷儿,我可不会做。”石耿立笑着说。此话一出,我们顿时感到严肃的作家变得亲切起来。推动全民阅读,要的就是接地气,找他,找对了。
故乡是暗夜里的烛光
1964年,石耿立出生于山东鄄城,因为中学时期一篇作文获得省级奖项而开始立志成为作家,后给自己取笔名耿立。在菏泽的乡土记忆,是他抹不去的童年,也印刻在了他的文学生涯里。“我的散文创作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历史题材和故乡的风土人情。”石耿立告诉记者。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有2篇,一个是讲述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讲述故乡现代化进程的《谁的故乡不沉沦》。在这篇标题看似消沉的乡土散文中,他却写道,“有一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这种滋润,确实伴随了他一辈子。
2013年,他从山东菏泽来到了广东珠海,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担任创意写作教授,背井离乡的他,顿时感到了与故乡疏离的不知所措。一个曾获得“冰心散文奖”“泰山文学奖”“华人华侨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在中国散文排行榜上长年位居前十名的作家,好像一下子就不会写作了。
“从中原文化到岭南文化,我一时找不到词语。”石耿立说。
幸好一个作家有极强的感受能力,从北到南,他感到中原文化以酒为核心,而岭南文化似乎是茶;中原文化的特点是农耕文明、熟人社会,而岭南文化似乎是海洋文化、商品经济,每个人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有了对比之后,他对于故乡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写的,依然是故乡,只不过故乡的面孔反而在他的“背离”后变得更加清晰。
在珠海的日子里,他又创作了获得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评委奖的《见龙在田》、获得首届胶东文学奖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奖的《拒绝洄游的鱼》等作品。在离开故乡近十年后,他写下《暗夜里的灯盏烛光》,用一种离家千里的物理距离和精神距离去反思,告诉世人,世间有这样的人群、这样的生活。父亲遮蔽风雨的“乡村屋顶”、一生没为自己而活的姐姐、“试图用头撞开命运的铁幕”的我、唱《夜奔》的石匠师傅……这是他重新打量的故乡,是城市里的故乡。
阅读塑造来自异星的自己
在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后,石耿立越来越觉得,他离不开散文。
对于他来说,写作是一种存在,一个生物学意义之外的、精神的存在。“我喜欢木心的一句话,‘写作是一个字一个字救出自己’,于我而言,写作就是自我拯救,就是随身带的避难所。”石耿立说。
“不只是我,人人可以写散文。”石耿立说,写散文的门槛很低,普通人要做的,无非是往“写好散文”的方向努力,“散文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吃饭、散步,都是散文,写就是了。但如果要写好呢,就需要长期的情感积累。”这一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感知。“所以如果要我给孩子们推荐阅读书单,我一定会给他们推荐《时间简史》之类的科学书和四大名著之类的历史人文书,孩子读书不可以偏狭。”石耿立说。
如今,已经写出许多经典散文,甚至许多作品被用于语文考试阅读题出卷的石耿立,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上午,他会起得很早,有灵感的时候写作,不然就练毛笔字,在给学生上完课后,他便会开始阅读,看杂七杂八的书,把自己当求知若渴的孩子看待,践行“读书不可偏狭”的要求。
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曾说,阅读让她“一度觉得自己来自别的星球”,石耿立十分喜欢这个来自别的星球的意象,他觉得是阅读重塑了自己,阅读使心灵强大,不再惧怕任何的困境。“阅读使人知古今之变,遇事从容,不慌乱,有坚定的信仰,不俯仰不屈身不降志。”石耿立用阅读塑造了一个异星的自己,那是一副区别于不受阅读滋养的人的坚硬的铠甲。
“文学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个人的终身气质,哪怕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阅读也有大作用,大到抗震救灾期间提振精神的宣传语,小到楼盘的广告语,都需要有阅读积累、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创作啊。”石耿立说,“所以阅读,不止在世界读书日,坚持阅读,人人都可以写散文,写好散文。”
【人物印象】一顶介于报童帽和鸭舌帽之间的帽子,石耿立会从夏天戴到冬天,心血来潮时就换个颜色,就像他笔下的散文,有长期的构思,也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散文家,发现他对于历史现场的还原,以及对于故乡的描述、回望与思考,常常出现在中学语文考试试卷里,出现在现代文阅读题练习册中,但这位有着严肃面孔的作家、文学教授,却会笑着表示,“语文试卷儿,我可不会做。”
“出卷子的人不会跟作家沟通,来问我们标题为什么这样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含义。语文试卷儿,我可不会做。”石耿立笑着说。此话一出,我们顿时感到严肃的作家变得亲切起来。推动全民阅读,要的就是接地气,找他,找对了。
故乡是暗夜里的烛光
1964年,石耿立出生于山东鄄城,因为中学时期一篇作文获得省级奖项而开始立志成为作家,后给自己取笔名耿立。在菏泽的乡土记忆,是他抹不去的童年,也印刻在了他的文学生涯里。“我的散文创作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包括历史题材和故乡的风土人情。”石耿立告诉记者。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自己最喜欢的有2篇,一个是讲述抗日英雄赵登禹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讲述故乡现代化进程的《谁的故乡不沉沦》。在这篇标题看似消沉的乡土散文中,他却写道,“有一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这种滋润,确实伴随了他一辈子。
2013年,他从山东菏泽来到了广东珠海,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担任创意写作教授,背井离乡的他,顿时感到了与故乡疏离的不知所措。一个曾获得“冰心散文奖”“泰山文学奖”“华人华侨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在中国散文排行榜上长年位居前十名的作家,好像一下子就不会写作了。
“从中原文化到岭南文化,我一时找不到词语。”石耿立说。
幸好一个作家有极强的感受能力,从北到南,他感到中原文化以酒为核心,而岭南文化似乎是茶;中原文化的特点是农耕文明、熟人社会,而岭南文化似乎是海洋文化、商品经济,每个人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有了对比之后,他对于故乡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写的,依然是故乡,只不过故乡的面孔反而在他的“背离”后变得更加清晰。
在珠海的日子里,他又创作了获得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评委奖的《见龙在田》、获得首届胶东文学奖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奖的《拒绝洄游的鱼》等作品。在离开故乡近十年后,他写下《暗夜里的灯盏烛光》,用一种离家千里的物理距离和精神距离去反思,告诉世人,世间有这样的人群、这样的生活。父亲遮蔽风雨的“乡村屋顶”、一生没为自己而活的姐姐、“试图用头撞开命运的铁幕”的我、唱《夜奔》的石匠师傅……这是他重新打量的故乡,是城市里的故乡。
阅读塑造来自异星的自己
在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后,石耿立越来越觉得,他离不开散文。
对于他来说,写作是一种存在,一个生物学意义之外的、精神的存在。“我喜欢木心的一句话,‘写作是一个字一个字救出自己’,于我而言,写作就是自我拯救,就是随身带的避难所。”石耿立说。
“不只是我,人人可以写散文。”石耿立说,写散文的门槛很低,普通人要做的,无非是往“写好散文”的方向努力,“散文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吃饭、散步,都是散文,写就是了。但如果要写好呢,就需要长期的情感积累。”这一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与感知。“所以如果要我给孩子们推荐阅读书单,我一定会给他们推荐《时间简史》之类的科学书和四大名著之类的历史人文书,孩子读书不可以偏狭。”石耿立说。
如今,已经写出许多经典散文,甚至许多作品被用于语文考试阅读题出卷的石耿立,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上午,他会起得很早,有灵感的时候写作,不然就练毛笔字,在给学生上完课后,他便会开始阅读,看杂七杂八的书,把自己当求知若渴的孩子看待,践行“读书不可偏狭”的要求。
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曾说,阅读让她“一度觉得自己来自别的星球”,石耿立十分喜欢这个来自别的星球的意象,他觉得是阅读重塑了自己,阅读使心灵强大,不再惧怕任何的困境。“阅读使人知古今之变,遇事从容,不慌乱,有坚定的信仰,不俯仰不屈身不降志。”石耿立用阅读塑造了一个异星的自己,那是一副区别于不受阅读滋养的人的坚硬的铠甲。
“文学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个人的终身气质,哪怕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阅读也有大作用,大到抗震救灾期间提振精神的宣传语,小到楼盘的广告语,都需要有阅读积累、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创作啊。”石耿立说,“所以阅读,不止在世界读书日,坚持阅读,人人都可以写散文,写好散文。”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