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悦读(2024年8月23日)

从记忆到现实的“慢回身”

——读杨知寒小说集《独钓》

□任诗桐

青年作家杨知寒最新出版的小说集《独钓》共包含九部中短篇小说,其中《赴约》《观鹤》《冷处理》《独钓》与《慢回身》均为2023年以来的新作。小说集以《黄桃罐头》开篇,这是作者2018年在文学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末篇《慢回身》于2024年年初发表。从记忆到现实,小说集篇目的编排呈现出了作者创作和成长的轨迹。六年,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历程来说,并不算长,但从中我们却能够看出一个青年作家对写作路径的探寻与突破,即从记忆和经验中获取写作资源,到直面生活,介入当下,揭示当下年轻人精神困境的一种转变。

如作者所言,“《黄桃罐头》是一个写家里亲人的故事,在小说里是故事,在生活里只是我对一个不太熟悉的长辈的零散记忆。”这篇作品是作者从网络文学领域转向严肃文学创作的起点,写的是异母姐妹不同的人生轨迹。姐姐江福芝嫁入穆家后虽物质生活富足,但丈夫没能摆脱病痛的折磨,家族也无法达成三代男丁兴旺的“圆满”。妹妹江红玉幼年被冤枉偷钱而被母亲打残后独自过着艰难的生活,却阴差阳错地得了一个“姐姐姐夫盼了一辈子也没能得来的男孩子”。命运面前,个体的意愿无足轻重,转角遇见的也许是爱,也可能是深渊,作者写出了命运无常的悲剧感。

作品《寡清》则可以视作《黄桃罐头》的番外篇,讲述的是穆氏家族的故事,同样是由第三人称叙事呈现出的经验视角。而在《赴约》《早新闻》《观鹤》《独钓》《慢回身》等作品中,作者开始从记忆中抽离,书写了同龄人在面对事业、情感、婚姻时的抉择与处境,塑造出了失意的青年人物群像,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从五四新文学时期肇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不乏对青年人形象的描绘,从鲁迅笔下的子君与涓生,巴金《家》中的高家三兄弟,到杨沫的《青春之歌》,王蒙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至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对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动向进行了聚焦。一直以来,杨知寒都被视作“新东北文学”的接力书写者,但她并不局限在子女一辈叙述上一代的视角中,而是亲自下场,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和记录着这一代青年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空间。作为“90后”青年作家,杨知寒生活在快速发展、风云变幻的数字时代,社交网络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认知方式。

《早新闻》里,青年们面对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是坚守还是逃离,他们游走在故乡与他乡之间,是城市新移民的典型代表;《赴约》中试图通过社交软件寻求良缘的刘真,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与自己聊天的竟然另有其人,他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寻找情感的寄托,却发现情感的距离反而越拉越远;到了《慢回身》中,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与情感“迷宫”更是被一览无余。表面看来,“我”不上班、不工作,靠丈夫李旭东养活。实际上,“我”一直都是丈夫职场背后的有力支撑,代夫出席各种喝酒、应酬的场合。然而这也并非全因丈夫无能,相反“李旭东是最好的技术员”,可也同时属于“第二好的销售,最差等的下属”,李旭东的能力与工作上的现实需求出现了巨大的错位,一如他们的夫妻关系。当这一切被揭穿后,便只剩下了情感的崩塌,决绝的别离。

近年来,随着“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等概念从学理层面到传播视域内的广泛关注,东北元素已然成为了文艺创作领域里的一股顶流,并在影视化和短视频的催动下形成了诸如犯罪悬疑、下岗的故事背景框架,回望的叙事视角融合了落寞的时代情绪。因作者身份与作品背景的地域性,杨知寒“东北作家”的称谓,其作品蕴涵的“东北性”都是显而易见且理所当然的,但是当这些叙事模式一旦成为固有的、僵化的阅读期待,甚至被赋形为一种符号时,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便会为自己敲响警钟,从而避免只为追随潮流而创作。“去符号化”或许并非创作主体的刻意为之,当我们回归文本时,却仍旧能够看出作者为之做出的调整和努力,因为“新东北文学”需要的不是模式化的创作,而是更加丰富多元的叙事方式,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被弥补的真爱

——谈《天使的歌唱》如何以“虚”写爱

□羊狼

一直都很佩服作家孟爱堂,她是写虚的高手。

写虚第一招,捕捉空白,发挥神奇的想象描绘一幅画,抑或从中挖出故事来,展现无穷之魅力。通常我们从真实发生的事情入手,寻找散文题材的光点,从而引爆思想感情。但是,作家孟爱堂通常紧盯着题材和感情的空白点,以还原真实的方式,围堵空白;就像通过色彩的还原,让黑白老照片变得真实而富有色彩,其散文集《天使的歌唱》就可充分彰显这一点。这本散文集里收录的《延续坚如磐石的爱》,其中作者撇开了常理,捕捉到血脉延续中的空白点,从主人公父亲口中挖掘奶奶一生中的故事,描绘充满血脉亲情的爱的场景,佐证爱之坚如磐石;《天使的歌唱》中第三部分,以“我”代替已成为植物人的侄女,口述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

写虚第二招,诗性化处理,引发读者无限联想,生发“想读”的魅力。先说散文的起头,好的开头是读者读下去的动力。孟爱堂写散文开头,像是设置了一块磁铁,或者宇宙中的黑洞,你无法从文章的开头窥探她作为作者的意图。《延续坚如磐石的爱》一开篇写到:“我出生的那一天,就是奶奶逝去的日子。”这种时间点的巧合,具有诗歌写作的意味,生死相依,离别之苦,都是真实的,只是为什么会是这个时间点,让人浮想联翩,产生读下去的欲望。在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奶奶蜷缩在冷冷的雨水里,苍白而坚硬,像一个没有完成的符号。”简简单单“一个没有完成的符号”似乎交代了某种未完成的使命;《等风来》从一开始把人物“满爷”比喻为一只大鸟,“张开双臂,等风。”这种怪异的举动下,很难不让人好奇接下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护身符》中“福满舅说,他的脚像长了一个闹钟。”像这样类似的表达具有新质感,充满魔力。

写虚第三招,情感演绎与诠释,把孤独、悲伤或深切感悟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描摹如真实发生。读《天使的歌唱》就像看一场场情感剧,语言时而甘甜如山泉,时而如一杯不放糖的苦咖啡,让人时而沿着感情基调泪奔,时而又隐约感觉语句中复杂的情感,这些都是在直击读者情感点,引发共鸣。

例如,在《等风来》中,孟爱堂抓住人的孤独悲伤与村庄的孤独这一紧密相连的特性,没有直接去描写“满爷”的悲伤与孤独,而是通过描写村庄“像一张撕裂的画,东掉一块,西落一块。”来衬托和诠释;《搁置的声音》中有一段诠释“忘不掉的东西”写得很精彩:“有时候,有些东西是可以忘掉的,比如时间、流水和记忆,甚至生命,而有些东西是不可能忘却的,比如一种感情、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追求。它总会在你有意或无意间,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并且永远存在着……就像身上的一道伤疤,我们以为它是可以消失的,其实不论什么时候它都在那里,只是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它,甚至还差点因为它的消失而激动或忧郁半天。实际上自从有伤疤的那天起,它就烙印在你身上的某个部位,无论生老病死,它都跟你形影不离。”这段话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让人产生了思考和联想,于作者而言,似乎是在讲传承民族的声音,但是读者会忍不住代入自我,与内心的情感、伤痕或是某一件刻骨铭心的事相连,从而泛起情感涟漪,产生共鸣。

除了以上三点,读孟爱堂的散文,还会感受到浓厚的温暖、善良和爱的意蕴。《你是我的墓地》中,作者面对夜里墓地中的白幡,表现出来的不是恐惧与胆怯,反而觉得那些是像爷爷奶奶一样的人,忠诚、善良、宽厚、仁慈,从而“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寂,心里温情无比。”像这样温情的表达,在书中比比皆是。

当然,一本好的散文集,也不光要看其表达形式如何艺术,情感是否丰盈,主题是否积极向上,更重要的是散文是否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在《天使的歌唱》中,不但传承了浓郁的民族感情、爱情亲情,还融入了大量民族文化元素、民俗风情等。布依族的刺绣文化如嫁衣、背带等,饮食文化如清明粑、五色糯米饭、桃花酒,手工艺如古老的扎染技术,民俗文化如跳花会吹八仙、猴鼓舞等等,这些让整本书丰富充实而不失趣味。

中国节气美食里的烟火漫卷

——读《二十四食事》

□张强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节气的轮回中,人们顺应四时的节奏,忙碌着,生活着,形成了循节气而食的美食追求。”民以食为天,在我国,不同的节气,也有不同的应时美食。在特定的节气,每一道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功用与价值。

《二十四食事》是中国散文作家吕峰先生的最新散文集,于2023年1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印刷出版。这是一本依循中国二十四节气而生的一场跃然纸上的饕餮盛宴,既是让人垂涎三尺的节气食谱,也是活色生香的舌尖上的节气故事。

全书由四辑部分构成,分别为春之食、夏之食、秋之食、冬之食。二十四个节气,对应着四十八种美食,每一个节气,作者都选取了两种独具代表性的食物。菜蔬、肉馔、鱼肴、瓜果……一一在作者的笔端呈现。该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把一道道犹如宝石闪耀般的应时美食串联在岁月的舞台上,勾发起人们对幸福“食”光的深刻回味。

在《二十四食事》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比如《素食说略》《随园食单》《周礼》《齐民要术》等,详细讲述了节气美食的历史演变,清晰刻画出中国古人对于节气美食的喜爱与推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与节气有关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作者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还原了古人的饮食习惯,用细腻唯美的笔触诠释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从八方风物到百样烹调,从皇家筵席到民巷小吃,从节庆礼仪到茶酒雅事,读者可以跟着书中的文字在繁复生动的历史长河中,探寻千年的饮食记忆,从而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节气美食不仅可以带来口感上的享受,更可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正如书中写到的一样,蕴藏母爱的苋菜汤、饱含爱意的撒子、见证友情的红烧河豚、凝结乡愁的生炒鳝丝……亲情味、爱情味、友情味和乡情味,作者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藏匿于字里行间,隐含在每一道节气美食里,这样借助于美食委婉表达的情感更能直击读者的心灵。

纵观全书,作者将自己对饮食的感悟、情味和诗意渗透其中,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一道道美味无比的菜肴,同时氤氲着馥郁的民俗气息,缠绵、淳朴和厚实,让读者在优美灵动的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饮食的风情、习俗、文化心理情结,让读者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也能够一饱口福,获得一种舌尖上的爽味和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均分四季而成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的现象变化,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节气是古人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古人遵循节气变换饮食习惯,应时而生,顺时而食,那些与节气有关的食物和习俗,背后都是古人的智慧。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那些别具形式的传统饮食文化正在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惋惜。正因如此,被赋予深远意义的节气美食文化恰恰值得我们重新拾起和铭记,这本书应当可以带给读者的一些启发和思考。当我们阅读此书时,不仅要看到食物的美味,也要看到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古人云:不时不食,此中讲究的是吃食要符合时令节气。在恰当的时节与美好的食物相遇,寻味最美味的人间烟火,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秋意渐浓好读书

□张宏宇

秋高气爽,天凉好个秋,人的心情不再像夏日那样浮躁,更容易沉下心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丰盈自己,秋意渐浓时,正是读书好时节。

易中天先生说过:学习以谋身,是为了赚钱生活;读书以谋心,是为了精神充实。少时读书是为了将来的生计,而成家立业后读书,更多则是充实精神的生活。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读书会让我们从中收获多多,读书可以使我们明智修身,点亮人生。唯有读书,生命之旅才会更加精彩。

秋意渐浓,书卷入夜,桔橙色的灯光,照在书页上,让秋夜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我喜欢这种读书的氛围。秋夜读书,则透着凉爽的气息,心情自然明净,更容易让你融入书中。掩一卷书,靠窗边翻阅,或坐或躺,借着秋天的月色,冲一杯咖啡,那淡淡的书香弥漫满屋,迎面袭来一阵秋风,翻动的书页,文字突然生动起来,让你的阅读欲望强烈而有情调。

在这样的季节里,读书成了一种享受。无论是书房的窗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书页上;还是庭院的石桌旁,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桂花的香气;抑或是公园树荫的长椅上,落叶轻旋,铺就一条金黄色的地毯,每一处都是读书的绝佳之地。读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就像是漫步在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上,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也像是在品味一杯淡雅的清茶,回味无穷,体味人生的平和与温情。

秋天清凉的空气,总能让我们多了一份思考,这时,多读读书,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在秋天里,我喜欢把以前速读过的书籍,重新温读一遍。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乡土情怀,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让人的心灵澄澈纯净;再读贾平凹的《秦腔》,文字中通过对“秦腔”走向衰落的描写,写出了中国当代乡土文化、民间伦理、经济关系的巨变。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让我对书有了新的咀嚼,让这个秋天也有了对文字的感悟和想象。

秋意中,倒上一杯热茶,畅游愉快的阅读之旅,那是一种绝佳的生活境地。金黄色的季节伴着淡淡的书香,让秋天有了迷人的色彩。我常常把秋天火红的枫叶,插在书中,当做书签,每次阅读,那成熟的深秋,便会跃然于眼前,书的文字瞬间也会鲜活起来,我可以从中读出秋的味道。秋天的书香,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我精神上有了愉悦和快感,收获着生活中点滴的幸福。

因为有了书香,秋天变得更加壮丽挺实,饱绽香美。秋天舒卷,秋意读书,秋高人亦爽,韶华易逝,不如倍加珍惜时光如水的生命。秋天,身心因开卷而有益,伴着沁人心脾的清凉和萦萦袅袅的醇香,在秋意的阅读中,让我享受着厚实的精神之旅。

 

电子阅读:

别有一番乐趣在心头

□谢小白

近日搬家,整理书柜时,翻出一些十几年前的旧书。随意翻开一本,那勾圈点画的笔迹,夹在纸张间的小卡片,将我拖入了往昔岁月。

曾经每每捧书品读,总是笔不离手。看到精彩绝伦处,疑惑不解处,值得反复咂摸处,执笔又圈又画,又涂又写,大过阅览群书,激扬文字之瘾。那时的我觉得看书不拿笔,简直跟吃饭不用筷子一样荒谬。

可是谁曾想,如今的我成了那荒谬之人。悦纳了电子书的我,食指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此番阅读虽少了执笔圈画的快感,但读书之乐却是别有天地。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说:“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与书里的万千灵魂相遇,被看见,被抚慰,孤独因此消弭。但在电子阅读的世界里,书外何曾不是相逢处?共鸣亦常有发生。有一次,读叶广芩的《采桑子》,我一边读一边暗叹叶大师的广闻博识。准备大发议论之际,看到一条评论:“我要把叶广芩老师所有的书,都找来看一遍!”当即,我就狠狠点赞,和对方隔空击掌,因为对方俨然就是我的“嘴替”。

有时,面对于我心有戚戚的批注,不免好奇那头像背后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便点开那头像,闯入对方的主页一探究竟。他读过的书,写下的感想,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长……一目了然,我仿佛闯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私密世界。凭借着对方留下的点点痕迹,我拼凑出一个人的轮廓。这个读者应该从事经济类的工作,喜欢历史和商战小说……这样源于读书的推断,我乐此不疲。读书,读书里的人,亦读书外的人。

基于电子阅读的交互性,偶尔,我也因只言片语的批注,引来同道中人。某日,我点开个人主页,发现《白鹿原》一书的一条笔记,居然收到了上百个赞,还有几十条评论。原来几位读者就“田小娥究竟死得其所还是时代的牺牲品?”在这虚拟的空间展开了辩论。想到我们还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之外,跨越时空,因为文学作品相聚在网络的一角,畅谈共赏,便觉人间值得。

阅读,是一次又一次的邂逅,遇见书,遇见写书的人,遇见书里的人,也遇见书外的人……如此,见天地见众生。回想曾经埋首纸堆,到如今电子阅读占据半壁江山,我的阅读变迁,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快乐和书香俱在。

图片:撰稿作者提供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丨悦读(2024年8月23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8-23 07:54

从记忆到现实的“慢回身”

——读杨知寒小说集《独钓》

□任诗桐

青年作家杨知寒最新出版的小说集《独钓》共包含九部中短篇小说,其中《赴约》《观鹤》《冷处理》《独钓》与《慢回身》均为2023年以来的新作。小说集以《黄桃罐头》开篇,这是作者2018年在文学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末篇《慢回身》于2024年年初发表。从记忆到现实,小说集篇目的编排呈现出了作者创作和成长的轨迹。六年,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历程来说,并不算长,但从中我们却能够看出一个青年作家对写作路径的探寻与突破,即从记忆和经验中获取写作资源,到直面生活,介入当下,揭示当下年轻人精神困境的一种转变。

如作者所言,“《黄桃罐头》是一个写家里亲人的故事,在小说里是故事,在生活里只是我对一个不太熟悉的长辈的零散记忆。”这篇作品是作者从网络文学领域转向严肃文学创作的起点,写的是异母姐妹不同的人生轨迹。姐姐江福芝嫁入穆家后虽物质生活富足,但丈夫没能摆脱病痛的折磨,家族也无法达成三代男丁兴旺的“圆满”。妹妹江红玉幼年被冤枉偷钱而被母亲打残后独自过着艰难的生活,却阴差阳错地得了一个“姐姐姐夫盼了一辈子也没能得来的男孩子”。命运面前,个体的意愿无足轻重,转角遇见的也许是爱,也可能是深渊,作者写出了命运无常的悲剧感。

作品《寡清》则可以视作《黄桃罐头》的番外篇,讲述的是穆氏家族的故事,同样是由第三人称叙事呈现出的经验视角。而在《赴约》《早新闻》《观鹤》《独钓》《慢回身》等作品中,作者开始从记忆中抽离,书写了同龄人在面对事业、情感、婚姻时的抉择与处境,塑造出了失意的青年人物群像,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从五四新文学时期肇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不乏对青年人形象的描绘,从鲁迅笔下的子君与涓生,巴金《家》中的高家三兄弟,到杨沫的《青春之歌》,王蒙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至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对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动向进行了聚焦。一直以来,杨知寒都被视作“新东北文学”的接力书写者,但她并不局限在子女一辈叙述上一代的视角中,而是亲自下场,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和记录着这一代青年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空间。作为“90后”青年作家,杨知寒生活在快速发展、风云变幻的数字时代,社交网络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认知方式。

《早新闻》里,青年们面对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是坚守还是逃离,他们游走在故乡与他乡之间,是城市新移民的典型代表;《赴约》中试图通过社交软件寻求良缘的刘真,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与自己聊天的竟然另有其人,他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寻找情感的寄托,却发现情感的距离反而越拉越远;到了《慢回身》中,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境与情感“迷宫”更是被一览无余。表面看来,“我”不上班、不工作,靠丈夫李旭东养活。实际上,“我”一直都是丈夫职场背后的有力支撑,代夫出席各种喝酒、应酬的场合。然而这也并非全因丈夫无能,相反“李旭东是最好的技术员”,可也同时属于“第二好的销售,最差等的下属”,李旭东的能力与工作上的现实需求出现了巨大的错位,一如他们的夫妻关系。当这一切被揭穿后,便只剩下了情感的崩塌,决绝的别离。

近年来,随着“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等概念从学理层面到传播视域内的广泛关注,东北元素已然成为了文艺创作领域里的一股顶流,并在影视化和短视频的催动下形成了诸如犯罪悬疑、下岗的故事背景框架,回望的叙事视角融合了落寞的时代情绪。因作者身份与作品背景的地域性,杨知寒“东北作家”的称谓,其作品蕴涵的“东北性”都是显而易见且理所当然的,但是当这些叙事模式一旦成为固有的、僵化的阅读期待,甚至被赋形为一种符号时,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便会为自己敲响警钟,从而避免只为追随潮流而创作。“去符号化”或许并非创作主体的刻意为之,当我们回归文本时,却仍旧能够看出作者为之做出的调整和努力,因为“新东北文学”需要的不是模式化的创作,而是更加丰富多元的叙事方式,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被弥补的真爱

——谈《天使的歌唱》如何以“虚”写爱

□羊狼

一直都很佩服作家孟爱堂,她是写虚的高手。

写虚第一招,捕捉空白,发挥神奇的想象描绘一幅画,抑或从中挖出故事来,展现无穷之魅力。通常我们从真实发生的事情入手,寻找散文题材的光点,从而引爆思想感情。但是,作家孟爱堂通常紧盯着题材和感情的空白点,以还原真实的方式,围堵空白;就像通过色彩的还原,让黑白老照片变得真实而富有色彩,其散文集《天使的歌唱》就可充分彰显这一点。这本散文集里收录的《延续坚如磐石的爱》,其中作者撇开了常理,捕捉到血脉延续中的空白点,从主人公父亲口中挖掘奶奶一生中的故事,描绘充满血脉亲情的爱的场景,佐证爱之坚如磐石;《天使的歌唱》中第三部分,以“我”代替已成为植物人的侄女,口述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

写虚第二招,诗性化处理,引发读者无限联想,生发“想读”的魅力。先说散文的起头,好的开头是读者读下去的动力。孟爱堂写散文开头,像是设置了一块磁铁,或者宇宙中的黑洞,你无法从文章的开头窥探她作为作者的意图。《延续坚如磐石的爱》一开篇写到:“我出生的那一天,就是奶奶逝去的日子。”这种时间点的巧合,具有诗歌写作的意味,生死相依,离别之苦,都是真实的,只是为什么会是这个时间点,让人浮想联翩,产生读下去的欲望。在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奶奶蜷缩在冷冷的雨水里,苍白而坚硬,像一个没有完成的符号。”简简单单“一个没有完成的符号”似乎交代了某种未完成的使命;《等风来》从一开始把人物“满爷”比喻为一只大鸟,“张开双臂,等风。”这种怪异的举动下,很难不让人好奇接下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护身符》中“福满舅说,他的脚像长了一个闹钟。”像这样类似的表达具有新质感,充满魔力。

写虚第三招,情感演绎与诠释,把孤独、悲伤或深切感悟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描摹如真实发生。读《天使的歌唱》就像看一场场情感剧,语言时而甘甜如山泉,时而如一杯不放糖的苦咖啡,让人时而沿着感情基调泪奔,时而又隐约感觉语句中复杂的情感,这些都是在直击读者情感点,引发共鸣。

例如,在《等风来》中,孟爱堂抓住人的孤独悲伤与村庄的孤独这一紧密相连的特性,没有直接去描写“满爷”的悲伤与孤独,而是通过描写村庄“像一张撕裂的画,东掉一块,西落一块。”来衬托和诠释;《搁置的声音》中有一段诠释“忘不掉的东西”写得很精彩:“有时候,有些东西是可以忘掉的,比如时间、流水和记忆,甚至生命,而有些东西是不可能忘却的,比如一种感情、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追求。它总会在你有意或无意间,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并且永远存在着……就像身上的一道伤疤,我们以为它是可以消失的,其实不论什么时候它都在那里,只是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它,甚至还差点因为它的消失而激动或忧郁半天。实际上自从有伤疤的那天起,它就烙印在你身上的某个部位,无论生老病死,它都跟你形影不离。”这段话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让人产生了思考和联想,于作者而言,似乎是在讲传承民族的声音,但是读者会忍不住代入自我,与内心的情感、伤痕或是某一件刻骨铭心的事相连,从而泛起情感涟漪,产生共鸣。

除了以上三点,读孟爱堂的散文,还会感受到浓厚的温暖、善良和爱的意蕴。《你是我的墓地》中,作者面对夜里墓地中的白幡,表现出来的不是恐惧与胆怯,反而觉得那些是像爷爷奶奶一样的人,忠诚、善良、宽厚、仁慈,从而“一时间,我觉得自己不再孤寂,心里温情无比。”像这样温情的表达,在书中比比皆是。

当然,一本好的散文集,也不光要看其表达形式如何艺术,情感是否丰盈,主题是否积极向上,更重要的是散文是否具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在《天使的歌唱》中,不但传承了浓郁的民族感情、爱情亲情,还融入了大量民族文化元素、民俗风情等。布依族的刺绣文化如嫁衣、背带等,饮食文化如清明粑、五色糯米饭、桃花酒,手工艺如古老的扎染技术,民俗文化如跳花会吹八仙、猴鼓舞等等,这些让整本书丰富充实而不失趣味。

中国节气美食里的烟火漫卷

——读《二十四食事》

□张强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节气的轮回中,人们顺应四时的节奏,忙碌着,生活着,形成了循节气而食的美食追求。”民以食为天,在我国,不同的节气,也有不同的应时美食。在特定的节气,每一道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功用与价值。

《二十四食事》是中国散文作家吕峰先生的最新散文集,于2023年1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印刷出版。这是一本依循中国二十四节气而生的一场跃然纸上的饕餮盛宴,既是让人垂涎三尺的节气食谱,也是活色生香的舌尖上的节气故事。

全书由四辑部分构成,分别为春之食、夏之食、秋之食、冬之食。二十四个节气,对应着四十八种美食,每一个节气,作者都选取了两种独具代表性的食物。菜蔬、肉馔、鱼肴、瓜果……一一在作者的笔端呈现。该书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把一道道犹如宝石闪耀般的应时美食串联在岁月的舞台上,勾发起人们对幸福“食”光的深刻回味。

在《二十四食事》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籍,比如《素食说略》《随园食单》《周礼》《齐民要术》等,详细讲述了节气美食的历史演变,清晰刻画出中国古人对于节气美食的喜爱与推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与节气有关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作者用活泼生动的语言还原了古人的饮食习惯,用细腻唯美的笔触诠释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从八方风物到百样烹调,从皇家筵席到民巷小吃,从节庆礼仪到茶酒雅事,读者可以跟着书中的文字在繁复生动的历史长河中,探寻千年的饮食记忆,从而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节气美食不仅可以带来口感上的享受,更可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正如书中写到的一样,蕴藏母爱的苋菜汤、饱含爱意的撒子、见证友情的红烧河豚、凝结乡愁的生炒鳝丝……亲情味、爱情味、友情味和乡情味,作者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藏匿于字里行间,隐含在每一道节气美食里,这样借助于美食委婉表达的情感更能直击读者的心灵。

纵观全书,作者将自己对饮食的感悟、情味和诗意渗透其中,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一道道美味无比的菜肴,同时氤氲着馥郁的民俗气息,缠绵、淳朴和厚实,让读者在优美灵动的文字中感受中国人饮食的风情、习俗、文化心理情结,让读者在一饱眼福的同时,也能够一饱口福,获得一种舌尖上的爽味和精神上的愉悦享受。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均分四季而成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的现象变化,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节气是古人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古人遵循节气变换饮食习惯,应时而生,顺时而食,那些与节气有关的食物和习俗,背后都是古人的智慧。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那些别具形式的传统饮食文化正在渐渐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这不得不让人觉得惋惜。正因如此,被赋予深远意义的节气美食文化恰恰值得我们重新拾起和铭记,这本书应当可以带给读者的一些启发和思考。当我们阅读此书时,不仅要看到食物的美味,也要看到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古人云:不时不食,此中讲究的是吃食要符合时令节气。在恰当的时节与美好的食物相遇,寻味最美味的人间烟火,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秋意渐浓好读书

□张宏宇

秋高气爽,天凉好个秋,人的心情不再像夏日那样浮躁,更容易沉下心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丰盈自己,秋意渐浓时,正是读书好时节。

易中天先生说过:学习以谋身,是为了赚钱生活;读书以谋心,是为了精神充实。少时读书是为了将来的生计,而成家立业后读书,更多则是充实精神的生活。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读书会让我们从中收获多多,读书可以使我们明智修身,点亮人生。唯有读书,生命之旅才会更加精彩。

秋意渐浓,书卷入夜,桔橙色的灯光,照在书页上,让秋夜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我喜欢这种读书的氛围。秋夜读书,则透着凉爽的气息,心情自然明净,更容易让你融入书中。掩一卷书,靠窗边翻阅,或坐或躺,借着秋天的月色,冲一杯咖啡,那淡淡的书香弥漫满屋,迎面袭来一阵秋风,翻动的书页,文字突然生动起来,让你的阅读欲望强烈而有情调。

在这样的季节里,读书成了一种享受。无论是书房的窗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书页上;还是庭院的石桌旁,微风轻拂,带来阵阵桂花的香气;抑或是公园树荫的长椅上,落叶轻旋,铺就一条金黄色的地毯,每一处都是读书的绝佳之地。读一本朱自清的散文集,就像是漫步在一条铺满落叶的小径上,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也像是在品味一杯淡雅的清茶,回味无穷,体味人生的平和与温情。

秋天清凉的空气,总能让我们多了一份思考,这时,多读读书,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在秋天里,我喜欢把以前速读过的书籍,重新温读一遍。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乡土情怀,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让人的心灵澄澈纯净;再读贾平凹的《秦腔》,文字中通过对“秦腔”走向衰落的描写,写出了中国当代乡土文化、民间伦理、经济关系的巨变。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让我对书有了新的咀嚼,让这个秋天也有了对文字的感悟和想象。

秋意中,倒上一杯热茶,畅游愉快的阅读之旅,那是一种绝佳的生活境地。金黄色的季节伴着淡淡的书香,让秋天有了迷人的色彩。我常常把秋天火红的枫叶,插在书中,当做书签,每次阅读,那成熟的深秋,便会跃然于眼前,书的文字瞬间也会鲜活起来,我可以从中读出秋的味道。秋天的书香,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我精神上有了愉悦和快感,收获着生活中点滴的幸福。

因为有了书香,秋天变得更加壮丽挺实,饱绽香美。秋天舒卷,秋意读书,秋高人亦爽,韶华易逝,不如倍加珍惜时光如水的生命。秋天,身心因开卷而有益,伴着沁人心脾的清凉和萦萦袅袅的醇香,在秋意的阅读中,让我享受着厚实的精神之旅。

 

电子阅读:

别有一番乐趣在心头

□谢小白

近日搬家,整理书柜时,翻出一些十几年前的旧书。随意翻开一本,那勾圈点画的笔迹,夹在纸张间的小卡片,将我拖入了往昔岁月。

曾经每每捧书品读,总是笔不离手。看到精彩绝伦处,疑惑不解处,值得反复咂摸处,执笔又圈又画,又涂又写,大过阅览群书,激扬文字之瘾。那时的我觉得看书不拿笔,简直跟吃饭不用筷子一样荒谬。

可是谁曾想,如今的我成了那荒谬之人。悦纳了电子书的我,食指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此番阅读虽少了执笔圈画的快感,但读书之乐却是别有天地。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说:“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与书里的万千灵魂相遇,被看见,被抚慰,孤独因此消弭。但在电子阅读的世界里,书外何曾不是相逢处?共鸣亦常有发生。有一次,读叶广芩的《采桑子》,我一边读一边暗叹叶大师的广闻博识。准备大发议论之际,看到一条评论:“我要把叶广芩老师所有的书,都找来看一遍!”当即,我就狠狠点赞,和对方隔空击掌,因为对方俨然就是我的“嘴替”。

有时,面对于我心有戚戚的批注,不免好奇那头像背后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便点开那头像,闯入对方的主页一探究竟。他读过的书,写下的感想,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长……一目了然,我仿佛闯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私密世界。凭借着对方留下的点点痕迹,我拼凑出一个人的轮廓。这个读者应该从事经济类的工作,喜欢历史和商战小说……这样源于读书的推断,我乐此不疲。读书,读书里的人,亦读书外的人。

基于电子阅读的交互性,偶尔,我也因只言片语的批注,引来同道中人。某日,我点开个人主页,发现《白鹿原》一书的一条笔记,居然收到了上百个赞,还有几十条评论。原来几位读者就“田小娥究竟死得其所还是时代的牺牲品?”在这虚拟的空间展开了辩论。想到我们还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之外,跨越时空,因为文学作品相聚在网络的一角,畅谈共赏,便觉人间值得。

阅读,是一次又一次的邂逅,遇见书,遇见写书的人,遇见书里的人,也遇见书外的人……如此,见天地见众生。回想曾经埋首纸堆,到如今电子阅读占据半壁江山,我的阅读变迁,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快乐和书香俱在。

图片:撰稿作者提供
编辑:吴颖琼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