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丨王宁:神奇动物探险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秘密

“做动物研究,没有人不爱猛禽。太美了!”说话间,王宁的眼里有光。

20多年从事动物研究,要跋山涉水,王宁从不觉得这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于他而言,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切都值得。

古铜色的脸庞、利落的寸头,常常身着军绿色的夹克和登山鞋,带一个户外背包……一看到王宁,就知道他是常年在野外行走的人。

今年45岁的王宁,是北京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动物学实验课、生物学野外实习课指导教师。20多年以来,王宁行走在山川河流、穿梭于原野山林,练就了野外考察的一身好本领。

王宁正在给学生上实验课

在他眼里,野外就是动物学的天然课堂,也是科学研究的绝佳场所。无数次与“野外精灵”不期而遇,小灵猫、白腹海雕、水獭、黑冠鳽……王宁用心记录,不仅是为了保留这些美好瞬间,更是为了唤起公众对生态保护的关注,邀请更多人加入到守护自然的行列。

 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探险 

从城市里钢筋水泥的砖面路拐进小土路,穿过灌木丛,走到山林深处。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落在身后,也就到了王宁的工作地点——野外。

野生动物通常活动比较隐蔽,发现有人类靠近就迅速“逃离”,要想观察到它们,放置红外相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王宁一般会把相机固定在山林中和一些水源点附近的树干、岩石上,才能尽可能多地捕捉到影像。

一台相机架设通常需要几分钟,这段人停留不动的时间,就是蚊虫的“出击时刻”。“只要驱蚊药没涂到的地方,比如耳后一个手指盖大的地方,都会立马被咬。”王宁的印象中,一趟下来,一身十几个包很常见。

“在野外考察,是一件充满惊险和刺激的事。”王宁表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会经历什么。

王宁记得,那一次是去淇澳岛做野外调查。当时遇到一处陡坡,护林员便带大家从灌木丛里绕过去,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踩到了筑在地上的胡蜂窝。只听“轰”的一声,密密麻麻的胡蜂便朝他们攻击过来。

“我们只好立即后撤躲避,但还是都被蛰了好几下,整个脸肿成大馒头。”王宁说,不同于在树上,筑在地上的胡蜂窝非常隐蔽,就连很有经验的护林员都难以发现。

 隐蔽在山林里的小灵猫 

被誉为亚洲最美山谷校园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山林水域俱全,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王宁对校园里的自然环境熟悉不已,“小心!这棵树上有一个蜂窝,注意别惊扰了它们。”王宁指着校园荔枝岛中的一角对记者说。走到一处小溪沟边,王宁介绍道,校园里叫声最大的蛙是花狭口蛙,能发出像牛叫一样的轰鸣声。

自2020年以来,王宁带领学生们进行珠海校区校园动物调查,发现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20多种,鱼类10多种,兽类6种,还在校园内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斑头鸺鹠等。

说起发现小灵猫,源自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2020年,上山布设红外相机的王宁,原是打算监测野猪的活动轨迹,结果拿回来的图像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夜幕降临,凤凰山上,一只小灵猫踏着夜色,在树林里机警地观察四周的动静……

小灵猫一般生活在野外,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接近城市的区域呢?自此,王宁带领学生开始对珠海小灵猫开展一系列野外调查研究,在凤凰山上网格化布设了三十台红外相机;随后和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又在淇澳岛布设了十五台红外相机,拍到了多只小灵猫同框活动的珍贵影像。

多只小灵猫同框活动影像

王宁表示,根据目前在珠海对小灵猫的调查结果,同等标准下对比全国各地已经发表的小灵猫调查数据,发现珠海是国内小灵猫最常见的地区。小灵猫在珠海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麓和山谷地带,经常到果园活动。

小灵猫这一野生动物频繁在珠海近城领域出现,说明城市可能还保留着野生动物所需的生存条件,或者是动物也在适应城市。“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小灵猫在珠海分布的数量和习性,论文已经被专业期刊接收。”王宁说。

 从校园出发,扩大动物生态研究范围 

坐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的珠海,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珍稀动物、野生动物到访……

从校园出发,王宁不断扩大着他的研究范围。说起最近的调查,王宁兴奋地提到了他正在担杆岛观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腹海雕。

白腹海雕是一种生活在海岸边的稀有大型猛禽。距离市区80多千米的担杆岛,是珠海少有的白腹海雕繁殖地,它们的巢筑在悬崖边的高大树木上,远离人类活动区域。

除了香港,中国还没有报道过其它的白腹海雕繁殖地,对它的野外调查也是空白。王宁想观测记录它的数量特征、生活习性,2024年春节,王宁20多天哪儿也没去,都呆在岛上。

为了离它近点再近点,又不打扰它的生活,王宁想了许多办法:身披棕褐色“树叶服”,隐蔽在周围的枯枝落叶里,一蹲就是大半天;乘坐渔船靠近悬崖,在翻腾拍打的海浪中用望远镜观测;甚至拴着绳子爬到大树上……

而一切辛苦,都在看到这个场景时烟消云散了——白腹海雕在高空中御风飞翔,雪白的身体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做动物研究,没有人不爱猛禽。太美了!”说话间,王宁的眼里有光。

王宁所调查的白腹海雕在内的动物监测调查工作,进一步补充了珠海地区种群及栖息地等基础信息,为珠海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追寻所热爱的,一切都值得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野生动物。见证了大自然里这些可爱的精灵们,也让王宁更加想要去保护它。

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王宁认为除了严格管控非法捕猎、防止环境污染等之外,从长远来说,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区域内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不要把人和野生动物孤立隔离起来,而是全方位联通起来,让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

由王宁编著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动物图鉴于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宁说,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动物,小时候特别爱去动物园。长大后,读书、工作都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他喜爱的动物学专业,把爱好变成了学术研究。对他来说,亲眼看到书本上的一张张图画变成了现实中活灵活现、动静皆宜的动物,是一种十分有趣的体验。

也正因此,20多年从事动物研究,要跋山涉水,王宁从不觉得这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只觉得有意思。于他而言,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切都值得!

未来,王宁希望他的工作,能够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素养和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让更多“神奇动物”在身边!

文字:康振华、戴丹梅
图片:孙宁 朱习 马骁 受访者供图 制图:刘轶男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彭晶
今日面孔丨王宁:神奇动物探险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秘密

“做动物研究,没有人不爱猛禽。太美了!”说话间,王宁的眼里有光。

20多年从事动物研究,要跋山涉水,王宁从不觉得这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于他而言,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切都值得。

古铜色的脸庞、利落的寸头,常常身着军绿色的夹克和登山鞋,带一个户外背包……一看到王宁,就知道他是常年在野外行走的人。

今年45岁的王宁,是北京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动物学实验课、生物学野外实习课指导教师。20多年以来,王宁行走在山川河流、穿梭于原野山林,练就了野外考察的一身好本领。

王宁正在给学生上实验课

在他眼里,野外就是动物学的天然课堂,也是科学研究的绝佳场所。无数次与“野外精灵”不期而遇,小灵猫、白腹海雕、水獭、黑冠鳽……王宁用心记录,不仅是为了保留这些美好瞬间,更是为了唤起公众对生态保护的关注,邀请更多人加入到守护自然的行列。

 每一次野外考察都像探险 

从城市里钢筋水泥的砖面路拐进小土路,穿过灌木丛,走到山林深处。当城市的喧嚣渐渐落在身后,也就到了王宁的工作地点——野外。

野生动物通常活动比较隐蔽,发现有人类靠近就迅速“逃离”,要想观察到它们,放置红外相机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王宁一般会把相机固定在山林中和一些水源点附近的树干、岩石上,才能尽可能多地捕捉到影像。

一台相机架设通常需要几分钟,这段人停留不动的时间,就是蚊虫的“出击时刻”。“只要驱蚊药没涂到的地方,比如耳后一个手指盖大的地方,都会立马被咬。”王宁的印象中,一趟下来,一身十几个包很常见。

“在野外考察,是一件充满惊险和刺激的事。”王宁表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你会经历什么。

王宁记得,那一次是去淇澳岛做野外调查。当时遇到一处陡坡,护林员便带大家从灌木丛里绕过去,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踩到了筑在地上的胡蜂窝。只听“轰”的一声,密密麻麻的胡蜂便朝他们攻击过来。

“我们只好立即后撤躲避,但还是都被蛰了好几下,整个脸肿成大馒头。”王宁说,不同于在树上,筑在地上的胡蜂窝非常隐蔽,就连很有经验的护林员都难以发现。

 隐蔽在山林里的小灵猫 

被誉为亚洲最美山谷校园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山林水域俱全,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王宁对校园里的自然环境熟悉不已,“小心!这棵树上有一个蜂窝,注意别惊扰了它们。”王宁指着校园荔枝岛中的一角对记者说。走到一处小溪沟边,王宁介绍道,校园里叫声最大的蛙是花狭口蛙,能发出像牛叫一样的轰鸣声。

自2020年以来,王宁带领学生们进行珠海校区校园动物调查,发现鸟类10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20多种,鱼类10多种,兽类6种,还在校园内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斑头鸺鹠等。

说起发现小灵猫,源自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2020年,上山布设红外相机的王宁,原是打算监测野猪的活动轨迹,结果拿回来的图像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夜幕降临,凤凰山上,一只小灵猫踏着夜色,在树林里机警地观察四周的动静……

小灵猫一般生活在野外,怎么会出现在这个接近城市的区域呢?自此,王宁带领学生开始对珠海小灵猫开展一系列野外调查研究,在凤凰山上网格化布设了三十台红外相机;随后和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又在淇澳岛布设了十五台红外相机,拍到了多只小灵猫同框活动的珍贵影像。

多只小灵猫同框活动影像

王宁表示,根据目前在珠海对小灵猫的调查结果,同等标准下对比全国各地已经发表的小灵猫调查数据,发现珠海是国内小灵猫最常见的地区。小灵猫在珠海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麓和山谷地带,经常到果园活动。

小灵猫这一野生动物频繁在珠海近城领域出现,说明城市可能还保留着野生动物所需的生存条件,或者是动物也在适应城市。“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小灵猫在珠海分布的数量和习性,论文已经被专业期刊接收。”王宁说。

 从校园出发,扩大动物生态研究范围 

坐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的珠海,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珍稀动物、野生动物到访……

从校园出发,王宁不断扩大着他的研究范围。说起最近的调查,王宁兴奋地提到了他正在担杆岛观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腹海雕。

白腹海雕是一种生活在海岸边的稀有大型猛禽。距离市区80多千米的担杆岛,是珠海少有的白腹海雕繁殖地,它们的巢筑在悬崖边的高大树木上,远离人类活动区域。

除了香港,中国还没有报道过其它的白腹海雕繁殖地,对它的野外调查也是空白。王宁想观测记录它的数量特征、生活习性,2024年春节,王宁20多天哪儿也没去,都呆在岛上。

为了离它近点再近点,又不打扰它的生活,王宁想了许多办法:身披棕褐色“树叶服”,隐蔽在周围的枯枝落叶里,一蹲就是大半天;乘坐渔船靠近悬崖,在翻腾拍打的海浪中用望远镜观测;甚至拴着绳子爬到大树上……

而一切辛苦,都在看到这个场景时烟消云散了——白腹海雕在高空中御风飞翔,雪白的身体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做动物研究,没有人不爱猛禽。太美了!”说话间,王宁的眼里有光。

王宁所调查的白腹海雕在内的动物监测调查工作,进一步补充了珠海地区种群及栖息地等基础信息,为珠海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追寻所热爱的,一切都值得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野生动物。见证了大自然里这些可爱的精灵们,也让王宁更加想要去保护它。

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王宁认为除了严格管控非法捕猎、防止环境污染等之外,从长远来说,希望能够在广阔的区域内建立自然保护网络,不要把人和野生动物孤立隔离起来,而是全方位联通起来,让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

由王宁编著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动物图鉴于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王宁说,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动物,小时候特别爱去动物园。长大后,读书、工作都顺理成章地选择了他喜爱的动物学专业,把爱好变成了学术研究。对他来说,亲眼看到书本上的一张张图画变成了现实中活灵活现、动静皆宜的动物,是一种十分有趣的体验。

也正因此,20多年从事动物研究,要跋山涉水,王宁从不觉得这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只觉得有意思。于他而言,追寻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一切都值得!

未来,王宁希望他的工作,能够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素养和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稳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让更多“神奇动物”在身边!

文字:康振华、戴丹梅
图片:孙宁 朱习 马骁 受访者供图 制图:刘轶男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