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蹚出一条光明大道——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神州大地更加生机勃勃,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在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焕发出巨大活力。

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与共和国共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61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4233.22亿元,经济增长超1600倍,收获了无数瞩目的“首个”,成就了众多耀眼的“第一”。

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行。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9月中旬,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依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鼓舞和激励珠海人民用实干业绩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珠海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在“敢改”“会改”“真改”“快改”上更进一步,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出夺目光彩。

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61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4233.22亿元。(资料图片)梁冠贤摄

当好开拓者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到珠海来,成就梦想!”

9月26日,2024珠海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盛情邀请全世界企业家加入“珠海大家庭”,续写“珠海梦”的新篇章。

这场合伙人大会,珠海不负众望,带来了诚意满满的“真金白银”:两个“1000”计划、产业空间大整合的16条举措、助企惠企的18条具体措施和5张服务事项清单、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群……

当前,珠海拥有超45万家经营主体,包括21万家企业、1.6万家港澳资企业、265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什么选择珠海?大家的共同答案是:珠海拥有无限潜力,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

珠海始终以开拓者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7月30日上午,一架亿航VT24L无人驾驶物流航空器从唐家港公共物流基地升空,将当天的党报党刊送达桂山岛,这标志着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

“本次飞行航程37公里,仅用时25分钟,比以往传统寄递方式节省了约80%的时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网运副经理易祖双表示。

双年看中国航展、单年看亚洲通航展,珠海手握“双航展”这张“王牌”,抢占低空经济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2月,一架自动驾驶的“盛世龙”5座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高新区全球首飞,该航空器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飞;4月30日,深圳至珠海的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乘客往来通行时间只需20分钟……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珠海加速落地。

与此同时,珠海坚持用好特区立法权,在低空领域立法上先行探索,为低空经济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国率先上线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珠海市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

2024年6月28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展示。 钟凡摄

这座闻名遐迩的“航展之城”,未来“飞翔之路”将愈加坦荡。今年上半年,作为我市低空经济产业重镇,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关联企业已达49家,1月至7月产值为18.49亿元,同比增长14.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珠海正向人工智能新赛道发起强劲攻势。

在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云上智城”这一理念。在4月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再次明确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创新为要,打造“云上智城”,率先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系统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云上智城”加快建设的背后,是珠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前,珠海已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全市聚集了以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规上企业96家,2023年全市营收超220亿元,占全省比重约10%,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总计超过300家。

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机遇,珠海正加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破圈”。今年,珠海将力争落地20家以上垂直和场景大模型企业,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大模型研发应用,定期发布城市应用场景清单,打造“模创空间”加速产业集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将珠海打造成为中国知名“模都”。

如今的珠海大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日趋彰显,新场景不断落地。立于潮头的珠海,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打通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深度融合堵点,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当好实干家 “百千万工程”乘风破浪

在伶仃洋畔、港珠澳大桥之上、5.0产业新空间里,处处可见珠海“百千万工程”的奋进之姿。

从东部的香洲区、高新区,到西部的金湾区、斗门区、珠海经开区,全市5.0产业新空间已建设项目56个,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签约项目超过300个,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

格力、华发、大横琴等珠海龙头国企承担5.0产业新空间“综合运营商”角色。“5.0产业新空间注重‘产、城、人’融合。”在格力集团旗下格创投控公司董事长龙鑫看来,园区不仅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应该“宜产、宜居、宜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新华发5.0产业新空间。钟凡摄

单个5.0产业新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最高达到4.0,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布局的需求,价格显著低于同区域、同标准厂房的租金水平……5.0产业新空间打造“配置拉满”“服务拉满”的“超级工厂”,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链路,进一步放大园区亩均效益。

向海而兴,珠海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站上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6月29日,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格盛1号”,在珠海桂山蜘洲岛海域交付投产。“格盛1号”启用无人机投喂饲料,机械臂协助捕鱼,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操作便利等优点,是珠海海洋牧场装备的迭代升级版本。

珠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资料图片)李建束摄

从“澎湖号”到“格盛1号”,再到即将面世的“九洲一号”和“珠海琴”,短短数年,珠海的深海养殖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从首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到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珠海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促使创新要素加速聚集,为海洋经济发展汇聚各方智慧。

“格盛1号”养殖平台。李建束摄

今年以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加快“海上新特区”创建步伐,一批涉海新项目加速签约落地: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金湾“绿能港”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稳步推进,珠海首个海上综合旅游项目九洲浮岛海上旅游项目取得用海批复……

今年上半年,珠海海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新引进海洋经济产业项目14个。

乡村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点,数据显示,去年珠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

走进白蕉海鲈养殖服务站,一块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大屏映入眼帘。传统养殖户如今靠一部手机、一块智能大屏就能监测、管理鱼苗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让白蕉海鲈品质更优。

一头连接生产源头,一头连接餐桌,“白蕉海鲈”奔向“三产融合”,让村集体受益、养殖户更富裕。目前,珠海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余亩,养殖产量15.9万吨,占全省产量七成,占全国产量五成。

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百千万工程”美好图景在珠海徐徐展开。

在全国首创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

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新实践,创新“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建设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集约用地、资格权跨村、积分制管理、安居金融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预计到今年年底,珠海全市累计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18个,新增公办学位10.4万个;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珠海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让改革之“花”在珠海大地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当好践行者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这几年横琴变化很大,经横琴口岸过关很快,进驻横琴的大企业也越来越多,有很多机会,我毕业后也有意向到横琴工作。”在澳门大学就读的澳门居民吴同学说。

今年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挂牌三周年。三年来,横琴口岸作为合作区内唯一的粤澳两地出入境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大型枢纽,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超4200万人次,车辆超502万辆次,年均增幅分别约94.6%和55.1%。

横琴口岸。程霖 通讯员何天洋 摄

风起大湾区,奋楫扬帆正当时。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横琴岛从蕉岭绿野完成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蝶变,澳人澳企纷至沓来:目前,共有1.5万余名澳门居民、6000余家澳资企业在合作区发展。

澳门4所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纷纷落户,澳门品牌工业园、“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产业园、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空间紧锣密鼓建设,集创北方、璧仞科技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先后布局……一个政策更有力、空间更广阔、机制更灵活、保障更有力的琴澳一体化新家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立内地首家港澳义工服务站,推出16条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发展,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等法律法规……珠海与港澳的手,牵得愈加紧密。

横琴金融岛。曾遥摄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地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连接部、“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更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4月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上,珠海分团组织193家企业参展,获得展位总数692个,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广交会这个大型“抢单”平台上,珠海各家参展企业都携带最具代表性、最有销售潜力的拳头产品亮相。

今年以来,珠海外贸进出口持续回暖。前8个月,珠海市外贸进出口2116.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1508.1亿元,增长16.2%;进口608.8亿元,增长3.4%。

依托一条跨越伶仃洋的“黄金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珠海正进一步拓宽企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机遇。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一年多来,珠海人气愈加旺盛:香港单牌车出入境已突破100万辆次,多次刷新单日通车量最高纪录。“经珠港飞”项目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吸引超过2.2万人次旅客选择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行。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每日约70万个包裹经大桥运输,实现仓发全球、香港“当日达”、澳门“小时达”,港珠澳大桥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9610”模式出口的第三大口岸。

8月中旬,珠海市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助力粤港澳协同发展招商推介大会”引起高度关注,12个重量级招商项目亮相、20个项目成功签约,充分展示珠海对外产业招商项目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新时代的中国,每一天都在书写奇迹、创造历史。

新时代的珠海,正闻令而动、向令而行,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进。

珠海将不负国家的谆谆嘱托和时代的殷殷厚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经验、当典型、作示范,当好全国全省改革开放的探路尖兵和先锋城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蹚出一条光明大道。

文字:廖明山 见习记者 陈奕樊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珠海,蹚出一条光明大道——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珠海特区报 2024-09-30 11:25

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神州大地更加生机勃勃,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经济创造了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在经济特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下,我国经济焕发出巨大活力。

珠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与共和国共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61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4233.22亿元,经济增长超1600倍,收获了无数瞩目的“首个”,成就了众多耀眼的“第一”。

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行。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9月中旬,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依次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鼓舞和激励珠海人民用实干业绩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珠海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在“敢改”“会改”“真改”“快改”上更进一步,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前沿绽放出夺目光彩。

珠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61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4233.22亿元。(资料图片)梁冠贤摄

当好开拓者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到珠海来,成就梦想!”

9月26日,2024珠海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盛情邀请全世界企业家加入“珠海大家庭”,续写“珠海梦”的新篇章。

这场合伙人大会,珠海不负众望,带来了诚意满满的“真金白银”:两个“1000”计划、产业空间大整合的16条举措、助企惠企的18条具体措施和5张服务事项清单、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群……

当前,珠海拥有超45万家经营主体,包括21万家企业、1.6万家港澳资企业、265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什么选择珠海?大家的共同答案是:珠海拥有无限潜力,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

珠海始终以开拓者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

7月30日上午,一架亿航VT24L无人驾驶物流航空器从唐家港公共物流基地升空,将当天的党报党刊送达桂山岛,这标志着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

“本次飞行航程37公里,仅用时25分钟,比以往传统寄递方式节省了约80%的时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网运副经理易祖双表示。

双年看中国航展、单年看亚洲通航展,珠海手握“双航展”这张“王牌”,抢占低空经济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2月,一架自动驾驶的“盛世龙”5座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高新区全球首飞,该航空器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飞;4月30日,深圳至珠海的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乘客往来通行时间只需20分钟……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珠海加速落地。

与此同时,珠海坚持用好特区立法权,在低空领域立法上先行探索,为低空经济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全国率先上线低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系统,珠海市低空服务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推动低空经济领域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

2024年6月28日,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展示。 钟凡摄

这座闻名遐迩的“航展之城”,未来“飞翔之路”将愈加坦荡。今年上半年,作为我市低空经济产业重镇,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关联企业已达49家,1月至7月产值为18.49亿元,同比增长14.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珠海正向人工智能新赛道发起强劲攻势。

在2024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云上智城”这一理念。在4月召开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再次明确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创新为要,打造“云上智城”,率先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系统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云上智城”加快建设的背后,是珠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前,珠海已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全产业链条,全市聚集了以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规上企业96家,2023年全市营收超220亿元,占全省比重约10%,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总计超过300家。

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机遇,珠海正加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破圈”。今年,珠海将力争落地20家以上垂直和场景大模型企业,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大模型研发应用,定期发布城市应用场景清单,打造“模创空间”加速产业集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力争将珠海打造成为中国知名“模都”。

如今的珠海大地,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日趋彰显,新场景不断落地。立于潮头的珠海,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打通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应用场景创新深度融合堵点,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当好实干家 “百千万工程”乘风破浪

在伶仃洋畔、港珠澳大桥之上、5.0产业新空间里,处处可见珠海“百千万工程”的奋进之姿。

从东部的香洲区、高新区,到西部的金湾区、斗门区、珠海经开区,全市5.0产业新空间已建设项目56个,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签约项目超过300个,已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

格力、华发、大横琴等珠海龙头国企承担5.0产业新空间“综合运营商”角色。“5.0产业新空间注重‘产、城、人’融合。”在格力集团旗下格创投控公司董事长龙鑫看来,园区不仅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应该“宜产、宜居、宜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新华发5.0产业新空间。钟凡摄

单个5.0产业新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最高达到4.0,满足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布局的需求,价格显著低于同区域、同标准厂房的租金水平……5.0产业新空间打造“配置拉满”“服务拉满”的“超级工厂”,构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链路,进一步放大园区亩均效益。

向海而兴,珠海全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站上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6月29日,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格盛1号”,在珠海桂山蜘洲岛海域交付投产。“格盛1号”启用无人机投喂饲料,机械臂协助捕鱼,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造价低、操作便利等优点,是珠海海洋牧场装备的迭代升级版本。

珠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资料图片)李建束摄

从“澎湖号”到“格盛1号”,再到即将面世的“九洲一号”和“珠海琴”,短短数年,珠海的深海养殖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从首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到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珠海以开放合作的姿态,促使创新要素加速聚集,为海洋经济发展汇聚各方智慧。

“格盛1号”养殖平台。李建束摄

今年以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加快“海上新特区”创建步伐,一批涉海新项目加速签约落地: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金湾“绿能港”项目将于年内建成,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稳步推进,珠海首个海上综合旅游项目九洲浮岛海上旅游项目取得用海批复……

今年上半年,珠海海洋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新引进海洋经济产业项目14个。

乡村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点,数据显示,去年珠海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2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

走进白蕉海鲈养殖服务站,一块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大屏映入眼帘。传统养殖户如今靠一部手机、一块智能大屏就能监测、管理鱼苗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让白蕉海鲈品质更优。

一头连接生产源头,一头连接餐桌,“白蕉海鲈”奔向“三产融合”,让村集体受益、养殖户更富裕。目前,珠海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余亩,养殖产量15.9万吨,占全省产量七成,占全国产量五成。

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百千万工程”美好图景在珠海徐徐展开。

在全国首创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对全市39条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分阶段分片式修复活用古建筑、旧民居超100座。

积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新实践,创新“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建设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集约用地、资格权跨村、积分制管理、安居金融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预计到今年年底,珠海全市累计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18个,新增公办学位10.4万个;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综合医院遵医五院,新增47家医疗机构,全市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97%农村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

珠海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让改革之“花”在珠海大地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当好践行者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这几年横琴变化很大,经横琴口岸过关很快,进驻横琴的大企业也越来越多,有很多机会,我毕业后也有意向到横琴工作。”在澳门大学就读的澳门居民吴同学说。

今年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挂牌三周年。三年来,横琴口岸作为合作区内唯一的粤澳两地出入境通道、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大型枢纽,共查验出入境人员超4200万人次,车辆超502万辆次,年均增幅分别约94.6%和55.1%。

横琴口岸。程霖 通讯员何天洋 摄

风起大湾区,奋楫扬帆正当时。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横琴岛从蕉岭绿野完成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蝶变,澳人澳企纷至沓来:目前,共有1.5万余名澳门居民、6000余家澳资企业在合作区发展。

澳门4所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纷纷落户,澳门品牌工业园、“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产业园、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空间紧锣密鼓建设,集创北方、璧仞科技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先后布局……一个政策更有力、空间更广阔、机制更灵活、保障更有力的琴澳一体化新家园,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立内地首家港澳义工服务站,推出16条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发展,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等法律法规……珠海与港澳的手,牵得愈加紧密。

横琴金融岛。曾遥摄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地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连接部、“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是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更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4月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上,珠海分团组织193家企业参展,获得展位总数692个,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广交会这个大型“抢单”平台上,珠海各家参展企业都携带最具代表性、最有销售潜力的拳头产品亮相。

今年以来,珠海外贸进出口持续回暖。前8个月,珠海市外贸进出口2116.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1508.1亿元,增长16.2%;进口608.8亿元,增长3.4%。

依托一条跨越伶仃洋的“黄金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珠海正进一步拓宽企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机遇。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一年多来,珠海人气愈加旺盛:香港单牌车出入境已突破100万辆次,多次刷新单日通车量最高纪录。“经珠港飞”项目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吸引超过2.2万人次旅客选择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通行。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每日约70万个包裹经大桥运输,实现仓发全球、香港“当日达”、澳门“小时达”,港珠澳大桥口岸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9610”模式出口的第三大口岸。

8月中旬,珠海市政府在香港举办的“共建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助力粤港澳协同发展招商推介大会”引起高度关注,12个重量级招商项目亮相、20个项目成功签约,充分展示珠海对外产业招商项目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

新时代的中国,每一天都在书写奇迹、创造历史。

新时代的珠海,正闻令而动、向令而行,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前进。

珠海将不负国家的谆谆嘱托和时代的殷殷厚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经验、当典型、作示范,当好全国全省改革开放的探路尖兵和先锋城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蹚出一条光明大道。

文字:廖明山 见习记者 陈奕樊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