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吴川是粤西滨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县城。在那里,我从出生成长到十八岁,之后才离开到外地求学,工作后再回去的机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故乡,在我的字典里,更像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符号。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情,却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的出生地吴阳镇,位于吴川西南角,地处鉴江入海口,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代即为县治之所在。封建时代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就是我的同乡。清朝道光三年癸未科高中魁首的状元公林召棠,素有“海滨俊才”之称,是家乡人的骄傲,也是吴川人崇尚读书、积极上进的榜样。
吴川一直都有尊师重教崇文的光荣传统。我的母校吴阳中学和吴川一中,多年来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曾培养出不少职至高位的人民公仆,还培养了众多撑起“建筑之乡”美誉的商贾巨子,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在各行各业中贡献着自己聪明才智的精英。这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乡贤,或步入政坛服务人民造福一方,或叱咤商海创造财富笑傲江湖,或热心公益慷慨解囊扶贫济困回馈社会,显示出浓浓的赤子之心和乡梓情怀,为故乡吴川赢得了声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吴川乡村,所到之处基本都是原生态。那时乡村的道路没有那么宽广,村民的房子也没有那么高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童年却并没因此而失色。相反,和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只能蜗居在商品房或者是徘徊在小区游乐场相比,农村无限广阔的天地到处都是他们尽情玩耍的舞台,也是他们思想和身体自由驰骋的空间。
那时候,我们活动最多的地方是海边。因为祖辈久居海滨渔村,我们对大海再熟悉不过了。我所在的光升村距离海边不到一千米,从村子出发,穿过茂盛的木麻黄防护林,走在沙子满布的路上,很快就能到达海边。海边是一大片绵长得望不到边的沙滩,洁白且细密的沙子让人流连忘返。我经常与村里的小伙伴们相约出海去玩,捡贝壳、摸小鱼、挖螃蟹、摘野花、拾木柴……印象最深的,是饶有兴趣地围观乡亲们拉大网——那是一种在粤西海边存在已久的捕鱼方式。
再长大一点,我就成了村里的放牛娃。那时候牛是农家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每年的春耕秋种都少不了牛的帮忙。每天放学后或者寒暑假,我都会与村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放牛,寻找那水草丰美之处让牛吃饱喝足是彼时最大的愿望。现在看来,尽管这已算是一种从事劳动以帮补家用的方式,那时却丝毫不以为苦,反而至今让人怀念不已。每天傍晚,田野上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赶着吃饱了的黄牛走在四周满是庄稼的田埂上,看着不远处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想象着不久后一家人就可聚在一起吃晚饭的情景,家的温暖,就这样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日久弥深。
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对我们兄妹三人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对于每一个小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父母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以力之所及想方设法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始终认准读书求学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父母始终鼓励和支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兄妹三人也很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分别在珠三角城市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真是“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工作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对故乡的牵挂和怀念却没有因此而减退。这些年,每每总会与相识或不相识的同乡不期而遇,很多时候,当那熟悉的乡音在耳边响起时,我的神经都会为之一振。乡愁,似乎是每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绕不开的情怀。
有时候我不禁会想,古代的人背井离乡,可能是为生计奔波,可能是去戍边卫国,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回家的指望,也许再回家时已成了马背上的枯骨,而这些,又是怎样一种痛彻心扉的经历!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历来都是一个浩瀚的命题,留下过数不胜数的凄美诗篇。不管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还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曾站在异乡的土地上,遥望苍穹,发出那动人的灵魂呐喊。
人到中年,容易怀旧。近些年,每到春节之时,中学的同学总喜欢以各种名义进行聚会。尽管不太喜欢那种觥筹交错、强颜欢笑的场合,但我偶尔还是会抽空参加,借此想从中寻觅一点当年青葱岁月里寒窗与共的记忆,遗憾的是,这种记忆有时若隐若现,更多时候则只是令人怅然若失……
故乡吴川是粤西滨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县城。在那里,我从出生成长到十八岁,之后才离开到外地求学,工作后再回去的机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故乡,在我的字典里,更像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符号。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情,却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的出生地吴阳镇,位于吴川西南角,地处鉴江入海口,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代即为县治之所在。封建时代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就是我的同乡。清朝道光三年癸未科高中魁首的状元公林召棠,素有“海滨俊才”之称,是家乡人的骄傲,也是吴川人崇尚读书、积极上进的榜样。
吴川一直都有尊师重教崇文的光荣传统。我的母校吴阳中学和吴川一中,多年来群英荟萃、人才辈出,曾培养出不少职至高位的人民公仆,还培养了众多撑起“建筑之乡”美誉的商贾巨子,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在各行各业中贡献着自己聪明才智的精英。这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乡贤,或步入政坛服务人民造福一方,或叱咤商海创造财富笑傲江湖,或热心公益慷慨解囊扶贫济困回馈社会,显示出浓浓的赤子之心和乡梓情怀,为故乡吴川赢得了声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吴川乡村,所到之处基本都是原生态。那时乡村的道路没有那么宽广,村民的房子也没有那么高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童年却并没因此而失色。相反,和现在城市里的小孩只能蜗居在商品房或者是徘徊在小区游乐场相比,农村无限广阔的天地到处都是他们尽情玩耍的舞台,也是他们思想和身体自由驰骋的空间。
那时候,我们活动最多的地方是海边。因为祖辈久居海滨渔村,我们对大海再熟悉不过了。我所在的光升村距离海边不到一千米,从村子出发,穿过茂盛的木麻黄防护林,走在沙子满布的路上,很快就能到达海边。海边是一大片绵长得望不到边的沙滩,洁白且细密的沙子让人流连忘返。我经常与村里的小伙伴们相约出海去玩,捡贝壳、摸小鱼、挖螃蟹、摘野花、拾木柴……印象最深的,是饶有兴趣地围观乡亲们拉大网——那是一种在粤西海边存在已久的捕鱼方式。
再长大一点,我就成了村里的放牛娃。那时候牛是农家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每年的春耕秋种都少不了牛的帮忙。每天放学后或者寒暑假,我都会与村中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放牛,寻找那水草丰美之处让牛吃饱喝足是彼时最大的愿望。现在看来,尽管这已算是一种从事劳动以帮补家用的方式,那时却丝毫不以为苦,反而至今让人怀念不已。每天傍晚,田野上到处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赶着吃饱了的黄牛走在四周满是庄稼的田埂上,看着不远处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想象着不久后一家人就可聚在一起吃晚饭的情景,家的温暖,就这样在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日久弥深。
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父母,对我们兄妹三人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对于每一个小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父母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以力之所及想方设法满足我们成长的需要。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始终认准读书求学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父母始终鼓励和支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兄妹三人也很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分别在珠三角城市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真是“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工作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对故乡的牵挂和怀念却没有因此而减退。这些年,每每总会与相识或不相识的同乡不期而遇,很多时候,当那熟悉的乡音在耳边响起时,我的神经都会为之一振。乡愁,似乎是每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绕不开的情怀。
有时候我不禁会想,古代的人背井离乡,可能是为生计奔波,可能是去戍边卫国,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回家的指望,也许再回家时已成了马背上的枯骨,而这些,又是怎样一种痛彻心扉的经历!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历来都是一个浩瀚的命题,留下过数不胜数的凄美诗篇。不管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还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还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曾站在异乡的土地上,遥望苍穹,发出那动人的灵魂呐喊。
人到中年,容易怀旧。近些年,每到春节之时,中学的同学总喜欢以各种名义进行聚会。尽管不太喜欢那种觥筹交错、强颜欢笑的场合,但我偶尔还是会抽空参加,借此想从中寻觅一点当年青葱岁月里寒窗与共的记忆,遗憾的是,这种记忆有时若隐若现,更多时候则只是令人怅然若失……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