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特刊丨碰撞思想火花,共绘美好蓝图!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

版面图.jpg

 

星光熠熠,一批兼具深度和温度的优秀作品集中亮相,用镜头记录真实,传递情感,激发思考;大咖云集,新观点、新创意在激烈交锋中碰撞火花,为纪录电影的未来描绘一幅绚丽蓝图。

10月24-26日,备受关注的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广东珠海盛大举行。大会期间,与会嘉宾纷纷围绕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聚焦华语纪录电影的现在与未来,从艺术价值、市场趋势、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分析当前我国纪录电影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内容质量、丰富表现手法、拓宽传播渠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激发创作者的创新能力,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风貌,携手为纪录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名家对话

碰撞思想火花 共绘美好蓝图
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

01
让优质作品贴近观众

纪录电影作为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百年来一直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轨迹,还原历史真实,挖掘社会问题,探索人类与自然世界。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主任张红认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纪录电影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代电影人的使命和职责。“作为公益性第三方的国家平台,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服务平台,为更多的纪录影片放映添一把柴、助一把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看到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的宣发,如果简单套用商业电影的模式,容易遭遇“水土不服”。大象伙伴影业总裁助理乌兰吐雅分享了她在电影宣发领域的经验和方法。她介绍说,大象伙伴影业创新采用众筹点映模式,通过“大象点映”微信公众号,影迷可以轻松发起并参与众筹点映活动,目前覆盖全国超400座城市的C2B观影社交平台和高质量社群,平均上座率突破了80%,为纪录电影和观众之间搭建了桥梁。同时,乌兰吐雅强调宣发期间主创人员深度参与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强影迷与作品的情感连接,使得影片不再只是单向传播,而是形成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

乌兰吐雅
02
助力华语纪录电影“扬帆出海”

《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认为,从华语纪录电影的语境表达来看,本土化的意识会影响视觉语言的识别与传播效果,“对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纪录片电影人而言,重要的是掌握华语题材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自我拓展空间。”

如何利用国际传播渠道进行真实表达、精准讲好中国故事?向一民认为,首先要在民族自信的高度上深入生活,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保持与社会的密切关联。在他看来,客观与跨度是坚守纪录电影影像真实的两大宝贵品质。“我们要深入火热沸腾的生活中,用带有国际化视角的眼睛,抓住有‘价值’的瞬间,这样影片所呈现的传播维度才是开阔的,才能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影响力。”向一民认为,“每个人都要去思考自身的表达,思考我们的胸怀能否包容整个世界,而不能沉浸于自我陶醉中。”

向一民
03
激发纪录电影市场活力

市场是纪录电影必须进军的疆场,同时也是纪录电影发展的土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群飞指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和话题营销策略的有效应用,纪录电影的传播途径变得愈发多元与广泛,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版图。他表示:“在当前传播的环境下,纪录电影的营销策略需要更加精准化与灵活化。纪录电影的营销策略应注重影片内容的深度传播和口碑营销。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及跨界营销、资源整合等创新方式,能够为影片带来更多的曝光与关注。”

黄群飞
04
共建电影行业健康生态

学用结合,建设影视人才“后备军”。如何促进纪录片创作与高校影视教育相结合,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长期关注的重点课题。他留意到,国内开设影视类专业的院校超300家,高校学生的影像创作大部分是纪录片,但整体质量不高。因此,他建议加强“学用结合”,为纪录片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邀请业界大咖担任校外导师、建立业界创作者与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更新教师纪录片创作教育理念、设立高校学生纪录片创作专项培养计划、完善大学生纪录片评奖评优政策、丰富大学生纪录片创作实践等,都是未来高校纪录片影像教育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多方聚力,打造平台生态圈。首都电影院总经理石锐表示,目前,纪录电影市场已经有了政府引导平台、行业研究平台、企业运作平台等,但市场仍处于稳中求进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发、宣、放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力量,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平台生态圈。她期待通过建立透明和规范化的交易流程,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纪录片商业化运作,为纪录片的交易和推广提供新的可能性。

刘汉文
寄语珠海

在纪录电影中找到发展突破点

10月24-26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珠海举行,众多纪录电影人会聚一堂,他们不仅带来了多部优秀的纪录电影作品,还围绕华语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如何提升华语纪录电影国际影响力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寄语珠海,分享在珠海参加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所感所悟,并讲述了自己印象中的珠海。

■《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
站在更高的视角开拓国际化语境

“我对珠海印象非常好,第一次出差就是到珠海,我是看着珠海成长起来的,见证着珠海一点一滴的变化。”纪录片《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向记者表示,和往届相比,他感觉这次大会最大的变化是国际化的语境更开拓了,“我们的视角更高了,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举办这样一场大会,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
珠海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教授直言,珠海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具备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城市格调,“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至今走过三年的时光,也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包容、创新和活力,它和珠海是互相成就的。”

在他看来,在当今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珠海有其特点和优势。如今,珠海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依托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期待珠海未来能够吸引更多与影视相关的投资者与创作者来到这里创作、乐居。

■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

以前瞻时代眼光与城市共鸣

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认为,纪录电影创作更多源自对时代记录的责任和使命,“所以珠海能举办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我作为一名参与者充满了感激,这样的大会也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眼光和前瞻性。”在他眼里,珠海是个可以沉心创作的地方,“这里能够让人沉淀下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思考和生活。”

付勇告诉记者,他期待往后纪录电影还能以另一种方式走近珠海市民:“比如就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放个屏幕播放纪录电影,可以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观看,变成一个沙龙的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纪录电影的受众最大化。”

■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
以更大投入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

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多年前曾在珠海拍摄纪录片,对珠海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首次参加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珠海的空气非常好,特别宜居,也让我回想起当时拍摄的场景。”陈真表示,如今珠海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并在纪录电影中找到了突破点,意义非凡。

展望未来,他希望纪录电影可以受到更优渥的政策扶持,包括对导演的培养、资金的投入,以及在传播和放映上的优惠政策,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从而为纪录电影保驾护航。“期待珠海将来也能在这方面做出一些表率,每年资助一些优秀的纪录电影。”

付勇、鲍永红、井建民、杨乘虎、陈真、刘汉文、石锐、乌兰吐雅、 张延利(从左至右)。
专访感悟

竹内亮,日籍纪录片导演。曾执导《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双面奥运》等纪录片。2023年9月,竹内亮获得兰花奖友好使者奖。2024年5月,竹内亮执导的以长江为线索,以小见大讲述了沿岸居民生活变迁的纪录片《再会长江》在中国上映。

十年之后,竹内亮“再会长江”

用“真实的镜头”打动观众

10月24日下午,《再会长江》导演竹内亮在出席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式后,接受了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畅谈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和对纪录电影的热爱与追求。

“10年前(2010年),我为NHK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的时候,我还住在日本,当时还不会讲中文,拍长江的时候需要通过翻译采访当地人,因此采访深度不够。而且,我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以出差者的身份去拍,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了解也不够。所以,当时就觉得如果有机会,将来会讲中文、甚至住在中国,再去拍(长江)可能会拍得更有深度……”

竹内亮说,作为一名导演,最大的愿望就是拍出更好的作品,为了拍好“长江的故事”,他决定定居妻子的家乡,从零开始学习中文,慢慢对长江边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等到10年后再次踏上6300公里的长江之旅时,心态已与当年完全不同,“十年前,我可能就是一个参观者,十年后就想解读更多深层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的魅力是‘真实’。我的纪录电影,如果单纯从画面来讲完全比不过故事片,但是我们有真实的人和事,这是我喜欢纪录电影的一个最大理由,也是(纪录电影)最大的魅力。”竹内亮说。

谈及纪录电影的未来,竹内亮表示,中国有很多类似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交流平台,给创作者带来很大的鼓舞。同时,越来越多的线上视频平台,也为优秀的纪录短片提供了收费观看的途径,为更多年轻一代进入纪录电影行业创造了机会。“所以,我觉得(纪录电影)会越来越好,新时代会越来越好。”

《再会长江》电影海报。

 

崔轶“解码”《永不消逝的电波》

让历史人物和当代观众“时空对话”

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期间,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导演崔轶,接受了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解读该片的传承与创新。

“我记得第一次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觉压力非常大,因为它的挑战难度非常大,前面有两座‘高山’……可以说是让我彻夜难眠。”崔轶坦言,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筹拍创作过程充满挑战。

崔轶提到,1958年,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成为几代电影观众难以忘怀的经典;而同名舞剧当时在上海上演近500场,开创了舞剧的一个新纪元。“要将舞剧转变成舞剧电影,作为舞剧核心的两位舞蹈演员,怎么从舞台表演转向电影表演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作为一部没有办法用传统的电影语言来展现的舞台纪录作品,一定要有表达力更强的艺术创新手法在里面,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全新观影体验。”

崔轶谈到,在表现手法上,全片除了在最后保留了当年孙道临饰演的李白的那句“同志们,永别了”的经典台词外,对没有一句台词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了大胆创新,用全景声来制作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味道,还原了音乐当中所有的弦乐部分和交响乐部分的比例,加入了很多的声音特效。

此外,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了舞台的第四堵墙,从侧面和后台拍观众、安全出口、幕帘及舞台装置,以全新的视角全立体地展现舞剧和舞台之间的关系,形成舞台上的历史人物和今天的观众进行”时空对话”,感受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海报。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郑振华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
湾韵·特刊丨碰撞思想火花,共绘美好蓝图!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
2024-10-26 04:12

版面图.jpg

 

星光熠熠,一批兼具深度和温度的优秀作品集中亮相,用镜头记录真实,传递情感,激发思考;大咖云集,新观点、新创意在激烈交锋中碰撞火花,为纪录电影的未来描绘一幅绚丽蓝图。

10月24-26日,备受关注的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广东珠海盛大举行。大会期间,与会嘉宾纷纷围绕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建言献策,聚焦华语纪录电影的现在与未来,从艺术价值、市场趋势、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分析当前我国纪录电影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专家们一致认为,提升内容质量、丰富表现手法、拓宽传播渠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激发创作者的创新能力,以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风貌,携手为纪录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名家对话

碰撞思想火花 共绘美好蓝图
推动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

01
让优质作品贴近观众

纪录电影作为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百年来一直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轨迹,还原历史真实,挖掘社会问题,探索人类与自然世界。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主任张红认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纪录电影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代电影人的使命和职责。“作为公益性第三方的国家平台,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新服务平台,为更多的纪录影片放映添一把柴、助一把力,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看到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的宣发,如果简单套用商业电影的模式,容易遭遇“水土不服”。大象伙伴影业总裁助理乌兰吐雅分享了她在电影宣发领域的经验和方法。她介绍说,大象伙伴影业创新采用众筹点映模式,通过“大象点映”微信公众号,影迷可以轻松发起并参与众筹点映活动,目前覆盖全国超400座城市的C2B观影社交平台和高质量社群,平均上座率突破了80%,为纪录电影和观众之间搭建了桥梁。同时,乌兰吐雅强调宣发期间主创人员深度参与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强影迷与作品的情感连接,使得影片不再只是单向传播,而是形成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

乌兰吐雅
02
助力华语纪录电影“扬帆出海”

《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认为,从华语纪录电影的语境表达来看,本土化的意识会影响视觉语言的识别与传播效果,“对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纪录片电影人而言,重要的是掌握华语题材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自我拓展空间。”

如何利用国际传播渠道进行真实表达、精准讲好中国故事?向一民认为,首先要在民族自信的高度上深入生活,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保持与社会的密切关联。在他看来,客观与跨度是坚守纪录电影影像真实的两大宝贵品质。“我们要深入火热沸腾的生活中,用带有国际化视角的眼睛,抓住有‘价值’的瞬间,这样影片所呈现的传播维度才是开阔的,才能在国际上逐步扩大影响力。”向一民认为,“每个人都要去思考自身的表达,思考我们的胸怀能否包容整个世界,而不能沉浸于自我陶醉中。”

向一民
03
激发纪录电影市场活力

市场是纪录电影必须进军的疆场,同时也是纪录电影发展的土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群飞指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和话题营销策略的有效应用,纪录电影的传播途径变得愈发多元与广泛,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版图。他表示:“在当前传播的环境下,纪录电影的营销策略需要更加精准化与灵活化。纪录电影的营销策略应注重影片内容的深度传播和口碑营销。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以及跨界营销、资源整合等创新方式,能够为影片带来更多的曝光与关注。”

黄群飞
04
共建电影行业健康生态

学用结合,建设影视人才“后备军”。如何促进纪录片创作与高校影视教育相结合,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长期关注的重点课题。他留意到,国内开设影视类专业的院校超300家,高校学生的影像创作大部分是纪录片,但整体质量不高。因此,他建议加强“学用结合”,为纪录片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邀请业界大咖担任校外导师、建立业界创作者与高校的联合培养机制、更新教师纪录片创作教育理念、设立高校学生纪录片创作专项培养计划、完善大学生纪录片评奖评优政策、丰富大学生纪录片创作实践等,都是未来高校纪录片影像教育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多方聚力,打造平台生态圈。首都电影院总经理石锐表示,目前,纪录电影市场已经有了政府引导平台、行业研究平台、企业运作平台等,但市场仍处于稳中求进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发、宣、放各个环节共同努力,发挥各个环节的优势力量,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平台生态圈。她期待通过建立透明和规范化的交易流程,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纪录片商业化运作,为纪录片的交易和推广提供新的可能性。

刘汉文
寄语珠海

在纪录电影中找到发展突破点

10月24-26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珠海举行,众多纪录电影人会聚一堂,他们不仅带来了多部优秀的纪录电影作品,还围绕华语纪录电影高质量发展、如何提升华语纪录电影国际影响力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寄语珠海,分享在珠海参加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所感所悟,并讲述了自己印象中的珠海。

■《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
站在更高的视角开拓国际化语境

“我对珠海印象非常好,第一次出差就是到珠海,我是看着珠海成长起来的,见证着珠海一点一滴的变化。”纪录片《无音之乐》《画布上的起跑线》导演向一民向记者表示,和往届相比,他感觉这次大会最大的变化是国际化的语境更开拓了,“我们的视角更高了,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举办这样一场大会,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
珠海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教授直言,珠海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还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具备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城市格调,“华语纪录电影大会至今走过三年的时光,也是个新生事物,需要包容、创新和活力,它和珠海是互相成就的。”

在他看来,在当今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珠海有其特点和优势。如今,珠海抓住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契机,依托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期待珠海未来能够吸引更多与影视相关的投资者与创作者来到这里创作、乐居。

■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

以前瞻时代眼光与城市共鸣

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认为,纪录电影创作更多源自对时代记录的责任和使命,“所以珠海能举办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我作为一名参与者充满了感激,这样的大会也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眼光和前瞻性。”在他眼里,珠海是个可以沉心创作的地方,“这里能够让人沉淀下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思考和生活。”

付勇告诉记者,他期待往后纪录电影还能以另一种方式走近珠海市民:“比如就在一个空旷的广场上放个屏幕播放纪录电影,可以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观看,变成一个沙龙的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纪录电影的受众最大化。”

■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
以更大投入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

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多年前曾在珠海拍摄纪录片,对珠海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首次参加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珠海的空气非常好,特别宜居,也让我回想起当时拍摄的场景。”陈真表示,如今珠海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并在纪录电影中找到了突破点,意义非凡。

展望未来,他希望纪录电影可以受到更优渥的政策扶持,包括对导演的培养、资金的投入,以及在传播和放映上的优惠政策,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从而为纪录电影保驾护航。“期待珠海将来也能在这方面做出一些表率,每年资助一些优秀的纪录电影。”

付勇、鲍永红、井建民、杨乘虎、陈真、刘汉文、石锐、乌兰吐雅、 张延利(从左至右)。
专访感悟

竹内亮,日籍纪录片导演。曾执导《好久不见,武汉》《走近大凉山》《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双面奥运》等纪录片。2023年9月,竹内亮获得兰花奖友好使者奖。2024年5月,竹内亮执导的以长江为线索,以小见大讲述了沿岸居民生活变迁的纪录片《再会长江》在中国上映。

十年之后,竹内亮“再会长江”

用“真实的镜头”打动观众

10月24日下午,《再会长江》导演竹内亮在出席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开幕式后,接受了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畅谈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和对纪录电影的热爱与追求。

“10年前(2010年),我为NHK拍摄《长江天地大纪行》的时候,我还住在日本,当时还不会讲中文,拍长江的时候需要通过翻译采访当地人,因此采访深度不够。而且,我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以出差者的身份去拍,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了解也不够。所以,当时就觉得如果有机会,将来会讲中文、甚至住在中国,再去拍(长江)可能会拍得更有深度……”

竹内亮说,作为一名导演,最大的愿望就是拍出更好的作品,为了拍好“长江的故事”,他决定定居妻子的家乡,从零开始学习中文,慢慢对长江边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等到10年后再次踏上6300公里的长江之旅时,心态已与当年完全不同,“十年前,我可能就是一个参观者,十年后就想解读更多深层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最大的魅力是‘真实’。我的纪录电影,如果单纯从画面来讲完全比不过故事片,但是我们有真实的人和事,这是我喜欢纪录电影的一个最大理由,也是(纪录电影)最大的魅力。”竹内亮说。

谈及纪录电影的未来,竹内亮表示,中国有很多类似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交流平台,给创作者带来很大的鼓舞。同时,越来越多的线上视频平台,也为优秀的纪录短片提供了收费观看的途径,为更多年轻一代进入纪录电影行业创造了机会。“所以,我觉得(纪录电影)会越来越好,新时代会越来越好。”

《再会长江》电影海报。

 

崔轶“解码”《永不消逝的电波》

让历史人物和当代观众“时空对话”

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期间,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导演崔轶,接受了珠海传媒集团记者专访,解读该片的传承与创新。

“我记得第一次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感觉压力非常大,因为它的挑战难度非常大,前面有两座‘高山’……可以说是让我彻夜难眠。”崔轶坦言,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筹拍创作过程充满挑战。

崔轶提到,1958年,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成为几代电影观众难以忘怀的经典;而同名舞剧当时在上海上演近500场,开创了舞剧的一个新纪元。“要将舞剧转变成舞剧电影,作为舞剧核心的两位舞蹈演员,怎么从舞台表演转向电影表演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作为一部没有办法用传统的电影语言来展现的舞台纪录作品,一定要有表达力更强的艺术创新手法在里面,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全新观影体验。”

崔轶谈到,在表现手法上,全片除了在最后保留了当年孙道临饰演的李白的那句“同志们,永别了”的经典台词外,对没有一句台词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进行了大胆创新,用全景声来制作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味道,还原了音乐当中所有的弦乐部分和交响乐部分的比例,加入了很多的声音特效。

此外,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了舞台的第四堵墙,从侧面和后台拍观众、安全出口、幕帘及舞台装置,以全新的视角全立体地展现舞剧和舞台之间的关系,形成舞台上的历史人物和今天的观众进行”时空对话”,感受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海报。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郑振华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