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兄说三十年前,他那时还当着大队书记,有一次和村里的汉成去县里开会。两人开了会,没事,感觉无聊,就想到街市走走,路过迎仙桥,看见桥边有人在卖东西,那东西藏在泡沫箱里,还冒着丝丝白烟。那时已经是初冬,天气刚好乍冷,两人看见泡沫箱里的东西在冒烟,估计是热的,就过去,想买点来吃。他们之前在村里并不知道雪条这么一样玩意,估计在县城也是刚兴起的小食物,否则也不会在初冬时节还出来卖。于是每人要了一根,还没拿稳,一口就咬了下去,结果吞不下吐了又可惜,就那样在嘴里含着冻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谦兄接着说起另一件跟雪条有关的真事。同样是那个年代,比前个事要推后几年,因为那时雪条已经开始盛行到了镇上。村里有个叫妈谷的老头,去镇里卖花生,卖了个好价钱,心情大好,突然想给两个孙子买点东西吃。看见镇里大街上到处都是卖雪条的,镇里的孩子每人拿一根雪条在嘴里吮吸,吸得嘴唇都红扑扑的。妈谷知道雪条这么一玩意,但就是没吃过,他也不打算吃,就想着给孩子吃。于是花了钱买了两根雪条,要带回家给孙子。发现两个雪条不好拿,他还挑着担呢,于是心生一计,把两根雪条分别插在草帽的两端,就那样晃荡着回家,如戏台上的状元。一路上,他心里欢喜,想着两个孙子能吃到镇里孩子吃的东西,肯定高兴死了,肯定不停地唤爷爷。回到家里,妈谷摘下帽子要拔雪条,却发现草帽上只是插了两根竹棍儿,光秃秃,如草帽脱出来的斜枝……
关于雪条,同样有属于我这一年龄段的人的记忆。到了我那一段,时间又得推后不少年了,那时雪条已经流落民间,在村里流行起来了。好歹村里人对雪条有了认识,不再闹出谦兄那一代人的笑话来。实际上好多东西只是见怪不怪,只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见多新鲜玩意,再新鲜的东西也就不新鲜了,比如我们还是弄不懂雪条为什么会冒烟,但不管懂不懂,总之就认定雪条就是会冒烟的,冷极了和热极了都一样,都会冒出烟来。
我们那时对雪条已经习以为常,每天向家里人要两毛钱,为的就是到巷口买一根雪条吃。那时村里的孩子都红着嘴唇,就是吃雪条吃红的。那会儿也深知雪条要趁冷吃,赶快吃完,就像喝粥要趁热一样。我们在实践中掌握了不少真理,也有笨的时候,比如大人们为了要我们少吃点雪条,关键是少向他们要钱,于是就骗我们说雪条的那个竹棍儿沾有乐果,否则就沾不住那么一大块的冰块。初次听说,着实吓一跳,雪条沾了乐果,怎么就吃不死人?大人们接着说:“就是啊,吃少没事,吃多了就会肚子痛。”肚子痛这东西不说它不发作,一说就真的有点痛了,于是还真的相信雪条不能多吃。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雪条在我们村很没市场。慢慢的,我们就又忘了乐果一事,继续吃起了雪条。大人们看乐果也吓不退我们,估计也已经无计可施了。
有吃雪条的,就有卖雪条的。一个叫智的,比我大几岁,人很蛮横,全村的孩子都怕他。村子里总有这样一些孩子,类似智这样的,从小灵活霸道,喜欢欺负同龄人,读书成绩还不好,在大人们那里也名声大振,因为他也敢跟大人们对着干,干不过就拿几块大石子要砸人家的屋顶——实在拿他没办法。这样的人头脑灵活,打小就懂得赚钱。事实证明,村里像智那样的人物,最后总是混得不错,他们到深圳到东莞到广州,同样横冲直撞,赚大把的钱,甭管他们的钱是怎么赚来的,看到他们开着小车回家,家里新屋起了三四层,你不佩服都不行。在我的记忆里,坚持在村里卖雪条的,就智一人,他甚至逃课也要出来卖雪条,骑着单车,后面绑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上面用红漆写着“雪条”二字,就停在巷口的某个位置,支好单车,自己则坐在车座上,抽着烟,见有人来买,就转身打开箱子盖,从里面提出一根雪条,随之出来的是看得见的白茫茫的烟雾。他有时还把单车推到学校里去,做起了同学们的生意,老师也会向他买雪条,通常是在大热天。那会儿,他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在学校,而是一个卖雪条的生意人,面对老师一点都不怵。
卖雪条要到镇里去拿货,平时只拿一箱,到了村里有电影的晚上,就得拿回来两三箱。有时电影放了一部片子,智还得跑镇里再载一箱雪条回来。那些夜晚,我们看到的智是个特别敬业的生意人。当然,他很快就不读书了,不读书不是为了卖雪条,而是去深圳打工。那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了。智走后,我也想踩个单车去镇里载雪条回来卖。这个愿望很强烈,我承认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突破一下自己。终究没能如愿。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发表作品多篇,并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等。
谦兄说三十年前,他那时还当着大队书记,有一次和村里的汉成去县里开会。两人开了会,没事,感觉无聊,就想到街市走走,路过迎仙桥,看见桥边有人在卖东西,那东西藏在泡沫箱里,还冒着丝丝白烟。那时已经是初冬,天气刚好乍冷,两人看见泡沫箱里的东西在冒烟,估计是热的,就过去,想买点来吃。他们之前在村里并不知道雪条这么一样玩意,估计在县城也是刚兴起的小食物,否则也不会在初冬时节还出来卖。于是每人要了一根,还没拿稳,一口就咬了下去,结果吞不下吐了又可惜,就那样在嘴里含着冻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谦兄接着说起另一件跟雪条有关的真事。同样是那个年代,比前个事要推后几年,因为那时雪条已经开始盛行到了镇上。村里有个叫妈谷的老头,去镇里卖花生,卖了个好价钱,心情大好,突然想给两个孙子买点东西吃。看见镇里大街上到处都是卖雪条的,镇里的孩子每人拿一根雪条在嘴里吮吸,吸得嘴唇都红扑扑的。妈谷知道雪条这么一玩意,但就是没吃过,他也不打算吃,就想着给孩子吃。于是花了钱买了两根雪条,要带回家给孙子。发现两个雪条不好拿,他还挑着担呢,于是心生一计,把两根雪条分别插在草帽的两端,就那样晃荡着回家,如戏台上的状元。一路上,他心里欢喜,想着两个孙子能吃到镇里孩子吃的东西,肯定高兴死了,肯定不停地唤爷爷。回到家里,妈谷摘下帽子要拔雪条,却发现草帽上只是插了两根竹棍儿,光秃秃,如草帽脱出来的斜枝……
关于雪条,同样有属于我这一年龄段的人的记忆。到了我那一段,时间又得推后不少年了,那时雪条已经流落民间,在村里流行起来了。好歹村里人对雪条有了认识,不再闹出谦兄那一代人的笑话来。实际上好多东西只是见怪不怪,只能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见多新鲜玩意,再新鲜的东西也就不新鲜了,比如我们还是弄不懂雪条为什么会冒烟,但不管懂不懂,总之就认定雪条就是会冒烟的,冷极了和热极了都一样,都会冒出烟来。
我们那时对雪条已经习以为常,每天向家里人要两毛钱,为的就是到巷口买一根雪条吃。那时村里的孩子都红着嘴唇,就是吃雪条吃红的。那会儿也深知雪条要趁冷吃,赶快吃完,就像喝粥要趁热一样。我们在实践中掌握了不少真理,也有笨的时候,比如大人们为了要我们少吃点雪条,关键是少向他们要钱,于是就骗我们说雪条的那个竹棍儿沾有乐果,否则就沾不住那么一大块的冰块。初次听说,着实吓一跳,雪条沾了乐果,怎么就吃不死人?大人们接着说:“就是啊,吃少没事,吃多了就会肚子痛。”肚子痛这东西不说它不发作,一说就真的有点痛了,于是还真的相信雪条不能多吃。于是有那么一段时间,雪条在我们村很没市场。慢慢的,我们就又忘了乐果一事,继续吃起了雪条。大人们看乐果也吓不退我们,估计也已经无计可施了。
有吃雪条的,就有卖雪条的。一个叫智的,比我大几岁,人很蛮横,全村的孩子都怕他。村子里总有这样一些孩子,类似智这样的,从小灵活霸道,喜欢欺负同龄人,读书成绩还不好,在大人们那里也名声大振,因为他也敢跟大人们对着干,干不过就拿几块大石子要砸人家的屋顶——实在拿他没办法。这样的人头脑灵活,打小就懂得赚钱。事实证明,村里像智那样的人物,最后总是混得不错,他们到深圳到东莞到广州,同样横冲直撞,赚大把的钱,甭管他们的钱是怎么赚来的,看到他们开着小车回家,家里新屋起了三四层,你不佩服都不行。在我的记忆里,坚持在村里卖雪条的,就智一人,他甚至逃课也要出来卖雪条,骑着单车,后面绑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上面用红漆写着“雪条”二字,就停在巷口的某个位置,支好单车,自己则坐在车座上,抽着烟,见有人来买,就转身打开箱子盖,从里面提出一根雪条,随之出来的是看得见的白茫茫的烟雾。他有时还把单车推到学校里去,做起了同学们的生意,老师也会向他买雪条,通常是在大热天。那会儿,他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出现在学校,而是一个卖雪条的生意人,面对老师一点都不怵。
卖雪条要到镇里去拿货,平时只拿一箱,到了村里有电影的晚上,就得拿回来两三箱。有时电影放了一部片子,智还得跑镇里再载一箱雪条回来。那些夜晚,我们看到的智是个特别敬业的生意人。当然,他很快就不读书了,不读书不是为了卖雪条,而是去深圳打工。那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了。智走后,我也想踩个单车去镇里载雪条回来卖。这个愿望很强烈,我承认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突破一下自己。终究没能如愿。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发表作品多篇,并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出版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等。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