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浩瀚魅力宇宙,尽显逐梦长空力量。金秋珠海,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如约而至。11月13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做客2024年第九期珠海大讲堂,以《探索太空奥秘,奋斗青春梦想》为题,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关于航空航天的奇妙之旅,看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铿锵步伐。
去年5月,桂海潮作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后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其“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讲座当天,桂海潮分享了自己逐梦“星辰大海”的故事,讲述了航天员的选拔、训练过程,展示了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观众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航天员的选拔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在我们探索苍穹、追逐梦想的伟大征程中,一位位航天员挑大梁、担重任,散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航天员是怎么选拔的?需要经历怎样的“过关斩将”?
讲座中,桂海潮结合自己当时参加选拔的经历,讲解了我国航天员的选拔流程与选拔体系。他提到,如今航天员的选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类别更为丰富,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2018年3月,桂海潮收到国家要选拔航天员的通知,得知此次选拔面向地方科研人员和高校招募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对于一直学习航天专业、从事航天教学科研的他来说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桂海潮介绍道,航天员的选拔需要经过初选、复选、定选等层层严格的程序,要接受生理、心理、专业技能、操作技能、社会关系、家庭情况等各方面的考察和筛选。
“对我们来讲挑战特别大的是航天特因环境适应性检查,这是考察候选人处于航天飞行过程中遇到超重、低压、气压快速变化以及失重、震动冲击这些特殊的飞行环境时,身体有什么样的响应,耐受性如何。”桂海潮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候选人都会被淘汰。
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最终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从向往航天,到能够穿上我们国家的航天服,加入航天员的队伍进行训练,再到执行任务,这是时代、国家和中国航天进步给予青年的机遇和舞台,让我更加坚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
被选为航天员后,还要经过系列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随后,桂海潮揭秘了航天员训练的艰辛历程。
他表示,航天员的训练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文化素养学习、航天专业技术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大型联合演练等。
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地表温度60摄氏度,需要预防晒伤和脱水;狭小密闭空间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需要在多重压力下,完成一项又一项跟情绪、认知、操作、身体素质相关的任务;水下训练模拟近似失重的状态,航天员需要穿着航天服完成相应的操作……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的背后,是一项又一项历尽千辛的“魔鬼训练”。
桂海潮坦言,训练充满艰苦,挑战非常大,但坚持下来后,收获了很大的成长,让他有了坚持完成任务的战斗精神。
“这和我们同学在学校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不光练身体,还练技术,更练思维方式、心理品质和做人的品格。”桂海潮说,品格是特别具有延展性的,能够运用到很多事情上,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观众们听得入神,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不禁对航天员们的坚韧与毅力肃然起敬。
航天员在空间站如何工作和生活?
航天员在太空中,有着严格的作息安排。桂海潮分享道,他们使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每天6点半到7点起床,早餐之后就开始工作。一个星期工作六天,星期天稍作休息,可以和家人打一个视频电话。
在轨期间,航天员们需要完成许多工作,包括设备平台定期巡检维护维修、科学实验、出舱活动等。
科学实验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桂海潮说,航天员们会利用失重、辐射、轨道位置高等特殊环境来开展材料、物理、流体、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实验。
他提到,航天员长期的飞行会导致人体的钙流失,所以对于航天员来说做好骨密度的防护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通过研究失重怎么影响我们的身体,为我们在进行航天器的设计和人操作相关设备装置的设计上提供数据。”
“航天员在空间站通过什么途径与地面进行通信?”“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与货运飞船遥操作交会对接有什么不同?”讲座中,桂海潮不时向观众抛出与航天相关的问题,大家纷纷踊跃举手作答,互动热烈,桂海潮为观众赠送有亲笔签名的小礼物。
“这是在天上洗头,这是我们在轨期间种植的生菜,这是在太空进行锻炼……”桂海潮还通过展示太空中的珍贵照片和视频,和观众分享了太空中的奇妙体验,激发了观众对宇宙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航天人的信念
讲座最后,桂海潮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全貌图像,美丽而震撼,这是属于全体国人的骄傲。
桂海潮说,事实上,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工作,而我们看到的每一次火箭顺利发射和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这背后都是一位位航天人在孜孜以求,自立自强,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我想这是每个航天人心中的信念。”桂海潮如是说。
讲座结束后,部分观众仍意犹未尽,继续向桂海潮请教与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等相关问题。桂海潮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答疑解惑,激励青年一代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勇于追梦、报效祖国。
“我的梦想也是当航天员,因为上了太空可以探索浩瀚的宇宙,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国家的航天员都是大英雄,我要向他们学习。”香洲区云峰小学学生练宣霆说。
航空航天摄影爱好者谭锦恩曾参加过桂海潮在神舟十六号的出征仪式,他兴奋地说:“今天又一次近距离地和桂老师见面,听他分享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日益强大。”
珠海大讲堂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是珠海汇聚高端社科资源,畅通新知普及渠道,激发民众参与活力,打造标杆科普品牌的创新举措。
探索浩瀚魅力宇宙,尽显逐梦长空力量。金秋珠海,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如约而至。11月13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做客2024年第九期珠海大讲堂,以《探索太空奥秘,奋斗青春梦想》为题,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关于航空航天的奇妙之旅,看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铿锵步伐。
去年5月,桂海潮作为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后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其“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讲座当天,桂海潮分享了自己逐梦“星辰大海”的故事,讲述了航天员的选拔、训练过程,展示了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观众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航天员的选拔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在我们探索苍穹、追逐梦想的伟大征程中,一位位航天员挑大梁、担重任,散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航天员是怎么选拔的?需要经历怎样的“过关斩将”?
讲座中,桂海潮结合自己当时参加选拔的经历,讲解了我国航天员的选拔流程与选拔体系。他提到,如今航天员的选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类别更为丰富,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2018年3月,桂海潮收到国家要选拔航天员的通知,得知此次选拔面向地方科研人员和高校招募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这对于一直学习航天专业、从事航天教学科研的他来说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桂海潮介绍道,航天员的选拔需要经过初选、复选、定选等层层严格的程序,要接受生理、心理、专业技能、操作技能、社会关系、家庭情况等各方面的考察和筛选。
“对我们来讲挑战特别大的是航天特因环境适应性检查,这是考察候选人处于航天飞行过程中遇到超重、低压、气压快速变化以及失重、震动冲击这些特殊的飞行环境时,身体有什么样的响应,耐受性如何。”桂海潮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候选人都会被淘汰。
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最终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从向往航天,到能够穿上我们国家的航天服,加入航天员的队伍进行训练,再到执行任务,这是时代、国家和中国航天进步给予青年的机遇和舞台,让我更加坚定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
被选为航天员后,还要经过系列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随后,桂海潮揭秘了航天员训练的艰辛历程。
他表示,航天员的训练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文化素养学习、航天专业技术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大型联合演练等。
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地表温度60摄氏度,需要预防晒伤和脱水;狭小密闭空间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需要在多重压力下,完成一项又一项跟情绪、认知、操作、身体素质相关的任务;水下训练模拟近似失重的状态,航天员需要穿着航天服完成相应的操作……航天员在天上的每一个动作,以及每一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的背后,是一项又一项历尽千辛的“魔鬼训练”。
桂海潮坦言,训练充满艰苦,挑战非常大,但坚持下来后,收获了很大的成长,让他有了坚持完成任务的战斗精神。
“这和我们同学在学校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不光练身体,还练技术,更练思维方式、心理品质和做人的品格。”桂海潮说,品格是特别具有延展性的,能够运用到很多事情上,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观众们听得入神,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不禁对航天员们的坚韧与毅力肃然起敬。
航天员在空间站如何工作和生活?
航天员在太空中,有着严格的作息安排。桂海潮分享道,他们使用的时间是北京时间,每天6点半到7点起床,早餐之后就开始工作。一个星期工作六天,星期天稍作休息,可以和家人打一个视频电话。
在轨期间,航天员们需要完成许多工作,包括设备平台定期巡检维护维修、科学实验、出舱活动等。
科学实验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桂海潮说,航天员们会利用失重、辐射、轨道位置高等特殊环境来开展材料、物理、流体、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实验。
他提到,航天员长期的飞行会导致人体的钙流失,所以对于航天员来说做好骨密度的防护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通过研究失重怎么影响我们的身体,为我们在进行航天器的设计和人操作相关设备装置的设计上提供数据。”
“航天员在空间站通过什么途径与地面进行通信?”“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与货运飞船遥操作交会对接有什么不同?”讲座中,桂海潮不时向观众抛出与航天相关的问题,大家纷纷踊跃举手作答,互动热烈,桂海潮为观众赠送有亲笔签名的小礼物。
“这是在天上洗头,这是我们在轨期间种植的生菜,这是在太空进行锻炼……”桂海潮还通过展示太空中的珍贵照片和视频,和观众分享了太空中的奇妙体验,激发了观众对宇宙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航天人的信念
讲座最后,桂海潮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全貌图像,美丽而震撼,这是属于全体国人的骄傲。
桂海潮说,事实上,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工作,而我们看到的每一次火箭顺利发射和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这背后都是一位位航天人在孜孜以求,自立自强,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
“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我想这是每个航天人心中的信念。”桂海潮如是说。
讲座结束后,部分观众仍意犹未尽,继续向桂海潮请教与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等相关问题。桂海潮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答疑解惑,激励青年一代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勇于追梦、报效祖国。
“我的梦想也是当航天员,因为上了太空可以探索浩瀚的宇宙,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国家的航天员都是大英雄,我要向他们学习。”香洲区云峰小学学生练宣霆说。
航空航天摄影爱好者谭锦恩曾参加过桂海潮在神舟十六号的出征仪式,他兴奋地说:“今天又一次近距离地和桂老师见面,听他分享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日益强大。”
珠海大讲堂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是珠海汇聚高端社科资源,畅通新知普及渠道,激发民众参与活力,打造标杆科普品牌的创新举措。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