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家园丨有一种爱,深沉而伟大

我反复阅读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先生在81岁高龄时所著的自传《西学东渐记》,被其中质朴的文字和缓缓的叙述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而最打动我的是他与母亲之间的似海深情。

容闳,这位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清代杰出的教育活动家以及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然而,作为容闳的母亲,她为儿子的学业和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忍受的思念之苦,只有她自己体会最深。

容闳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香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的一个贫寒农家。1835年,年仅七岁的容闳就被渴望他能懂点洋文、将来成为一名出色买办的父亲容丙炎送到了与珠海仅一水之隔的澳门马礼逊学堂接受免费教育,聪颖勤奋的容闳成了全家的希望。容闳年少离家,母亲饱受思念之苦,担心他在外吃不好、穿不暖,更担心他不懂得照顾自己。幸运的是,容闳遇到了像慈母一样的启蒙老师郭夫人,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马礼逊学堂的布朗校长及其夫人也给予了他亲人般的关爱。父亲当年划一叶小舟将他送到澳门后,在容闳12岁那年便撒手人寰,母亲林莲娣独自支撑着家,再苦再难,她都默默忍受着,咬紧牙关,坚持让容闳求学,希望他学有所成,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母亲的深明大义让他十分感动,怀揣梦想的容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行的征程。

尽管身世凄凉,尽管缺少亲人的陪伴,容闳并未感到孤独和自卑。年少的他发奋学习,期望学成后能回报社会。他坚持理想,勇往直前,人生的航向从未偏离。

19岁那年,当容闳向母亲透露他决定去美国留学的想法时,母亲流泪了,并没有马上答应。当时,远渡重洋意味着未知的风险和可能的生离死别。虽然万分不舍,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母亲擦干眼泪,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儿子由海角远赴天涯。容闳搭乘的帆船从广州黄埔港出发,在大洋的惊涛骇浪中颠簸了整整98天,终于驶进了纽约港。容闳进入当地著名的大学预科学校孟松中学,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英国文学。1850年,容闳考入耶鲁大学,专修法律。此后多年,母亲只能遥望大海,默默为儿子祈祷祝福。耶鲁大学图书馆档案部里至今还保存着容闳的早年信函:“我很高兴我的母亲曾与你见面,而且她仍然身体康泰。不过上一封信也给我带来不幸的消息,她告诉我哥哥的死亡,还有她自己的境况。这封信使我悲痛达两周之久……我的心灵之眼可以看到他们的处境……我只有为他们祈祷。”容闳压抑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更加刻苦地用功学习。

生活的艰辛,容闳比一般人感受得更为深刻。在耶鲁大学,容闳穿的是社会救济的鞋袜,学费也是靠社会和好心人的资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书之余,容闳常去打工,帮人洗衣服、拉煤球,去学生宿舍承担食品采买工作,同时为校兄弟会的小图书馆当管理员,获得些微收入,以维持日用。有时劳累一天,回到宿舍他不吃饭就倒头大睡。自己的生活窘迫至极,他却将省吃俭用攒下的三十美元托人辗转带给母亲,殷殷之情、反哺之意尽在其中。

未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容闳始终心怀愧疚。在其自传《学成归国》一章中,他详细描述了学成归来与母亲相见交谈时的温馨场景:“母见予立现一种慈爱之色,以手抚摩予身且遍,谓此十年中思见儿而不可得也”。而容闳则详细向母亲解释耶鲁大学学士学位与中国秀才相仿,“儿今既以第一中国留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今后吾母,即为数万万人中第一中国留学生毕业于美国第一等大学者之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母亲“闻予言甚乐,面有笑容”“予此时胸中爱母之忱,恨未能剖心相示”“此后予每尽力所能及以奉予母,颐养天年”。容闳从海外不只是带回了一张耶鲁大学的毕业文凭,他还带回了一个日后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年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梦想——让更多的中国青年接受西方教育,并为之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奔波、奋斗。

然而,家国难两全。由于公务繁忙,容闳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甚至在母亲去世时,都未能与慈母见上最后一面,对他来讲,“实为终天遗憾”。

舍小爱而成就大爱。这位平凡隐忍的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中国为世界培养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儿子!

后人这样评价容闳:他的道德人品和毕生功业,正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永远那样勇毅沉着,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坚定不移地挺拔在无穷无尽的皑皑白雪之中”。

容闳的一生,是奋斗和感恩的一生。他将母亲的爱化作前行的不竭动力,将毕生精力倾注在推动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的一生,是对母亲深沉大爱的完美诠释,也是对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文字:崔云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
湾韵·家园丨有一种爱,深沉而伟大
珠海特区报 2024-11-24 01:00

我反复阅读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先生在81岁高龄时所著的自传《西学东渐记》,被其中质朴的文字和缓缓的叙述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而最打动我的是他与母亲之间的似海深情。

容闳,这位中国赴美留学第一人、清代杰出的教育活动家以及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然而,作为容闳的母亲,她为儿子的学业和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忍受的思念之苦,只有她自己体会最深。

容闳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香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的一个贫寒农家。1835年,年仅七岁的容闳就被渴望他能懂点洋文、将来成为一名出色买办的父亲容丙炎送到了与珠海仅一水之隔的澳门马礼逊学堂接受免费教育,聪颖勤奋的容闳成了全家的希望。容闳年少离家,母亲饱受思念之苦,担心他在外吃不好、穿不暖,更担心他不懂得照顾自己。幸运的是,容闳遇到了像慈母一样的启蒙老师郭夫人,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马礼逊学堂的布朗校长及其夫人也给予了他亲人般的关爱。父亲当年划一叶小舟将他送到澳门后,在容闳12岁那年便撒手人寰,母亲林莲娣独自支撑着家,再苦再难,她都默默忍受着,咬紧牙关,坚持让容闳求学,希望他学有所成,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母亲的深明大义让他十分感动,怀揣梦想的容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行的征程。

尽管身世凄凉,尽管缺少亲人的陪伴,容闳并未感到孤独和自卑。年少的他发奋学习,期望学成后能回报社会。他坚持理想,勇往直前,人生的航向从未偏离。

19岁那年,当容闳向母亲透露他决定去美国留学的想法时,母亲流泪了,并没有马上答应。当时,远渡重洋意味着未知的风险和可能的生离死别。虽然万分不舍,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母亲擦干眼泪,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儿子由海角远赴天涯。容闳搭乘的帆船从广州黄埔港出发,在大洋的惊涛骇浪中颠簸了整整98天,终于驶进了纽约港。容闳进入当地著名的大学预科学校孟松中学,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英国文学。1850年,容闳考入耶鲁大学,专修法律。此后多年,母亲只能遥望大海,默默为儿子祈祷祝福。耶鲁大学图书馆档案部里至今还保存着容闳的早年信函:“我很高兴我的母亲曾与你见面,而且她仍然身体康泰。不过上一封信也给我带来不幸的消息,她告诉我哥哥的死亡,还有她自己的境况。这封信使我悲痛达两周之久……我的心灵之眼可以看到他们的处境……我只有为他们祈祷。”容闳压抑着对母亲的思念和失去亲人的痛苦,更加刻苦地用功学习。

生活的艰辛,容闳比一般人感受得更为深刻。在耶鲁大学,容闳穿的是社会救济的鞋袜,学费也是靠社会和好心人的资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书之余,容闳常去打工,帮人洗衣服、拉煤球,去学生宿舍承担食品采买工作,同时为校兄弟会的小图书馆当管理员,获得些微收入,以维持日用。有时劳累一天,回到宿舍他不吃饭就倒头大睡。自己的生活窘迫至极,他却将省吃俭用攒下的三十美元托人辗转带给母亲,殷殷之情、反哺之意尽在其中。

未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容闳始终心怀愧疚。在其自传《学成归国》一章中,他详细描述了学成归来与母亲相见交谈时的温馨场景:“母见予立现一种慈爱之色,以手抚摩予身且遍,谓此十年中思见儿而不可得也”。而容闳则详细向母亲解释耶鲁大学学士学位与中国秀才相仿,“儿今既以第一中国留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今后吾母,即为数万万人中第一中国留学生毕业于美国第一等大学者之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而母亲“闻予言甚乐,面有笑容”“予此时胸中爱母之忱,恨未能剖心相示”“此后予每尽力所能及以奉予母,颐养天年”。容闳从海外不只是带回了一张耶鲁大学的毕业文凭,他还带回了一个日后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年命运甚至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梦想——让更多的中国青年接受西方教育,并为之开始了长达一生的奔波、奋斗。

然而,家国难两全。由于公务繁忙,容闳无法在母亲身边尽孝,甚至在母亲去世时,都未能与慈母见上最后一面,对他来讲,“实为终天遗憾”。

舍小爱而成就大爱。这位平凡隐忍的母亲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中国为世界培养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儿子!

后人这样评价容闳:他的道德人品和毕生功业,正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永远那样勇毅沉着,丝毫不受外界干扰,坚定不移地挺拔在无穷无尽的皑皑白雪之中”。

容闳的一生,是奋斗和感恩的一生。他将母亲的爱化作前行的不竭动力,将毕生精力倾注在推动中国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他的一生,是对母亲深沉大爱的完美诠释,也是对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文字:崔云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