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搭桥 海上生花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女桥梁工程师孙悦楠采访记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可是,如果这条没人走过的路,是从海的一边到另一边,要怎么去走?

架桥,铺道,给路以形体血肉,走的人多了,最终成为一条横跨海上的繁荣之路。

这或许就是一条跨海大桥的诞生轨迹。

从无到有,海上生花,孙悦楠就是孕育跨海大桥的建设者其中一员。

孙悦楠

在孙悦楠的工作履历上,刻印着三条著名桥梁的名字——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有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高的海中大桥的建造经历,到了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孙悦楠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多解决桥梁建设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相较于之前经历过的几座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穿越黄茅海东、中、西3处航道,外海恶劣的海洋环境、繁忙的航运交通、高空作业、深海作业、渔业资源保护、台风高发区、海上支架施工等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环保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和同事研究图纸

为减轻结构自重并改善空气动力性能,大桥主梁采用分体式钢箱梁,由中间的横梁连接起箱体,形似杠铃,因而具有“两端重、中间轻”“中间刚度弱”的特点,这一特性对起吊阶段的变形防控提出挑战。“我们项目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计算模拟,选择在钢箱梁外腹板处焊接限位板,来固定钢箱梁两端,并优化了匹配工装及施焊顺序。调整完成后,施工线形与监控线形误差在10毫米范围内,实现了高精度合龙。”孙悦楠介绍说。

在这个百年工程中,差之分毫,就可能谬以千里。孙悦楠和她的团队把项目G3标钢箱梁I类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提升到96%以上,同时保证了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有效杜绝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

现场查看施工情况

在工程建设中,孙悦楠还大力推进钢箱梁自动化焊接、钢箱梁总拼自动化、钢箱梁智能涂装技术及桥位施工中自动化设备在项目中的应用,并促成国内首条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

孙悦楠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桥梁建设的不断进步。比如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到焊接,涂装等施工中。一方面保障施工功效,另一方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这真的是我们以前在上学时想都不敢想的。”

2024年6月19日,是一个让孙悦楠难忘的日子。和现场的同事们一起分析优化环口焊接工序,加大桥位资源投入,保证各个工序衔接顺畅,不断地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困难告一段落,终于在这一天顺利实现了项目在台风来临前成功合龙的目标。“感觉一年来,我们所有建设者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终于见到了成效。”孙悦楠说。

因为保合龙的目标,孙悦楠错过了回河北老家与父母过年的机会,把以“周”为单位回家一次改为以“月”为单位。“所幸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孙悦楠不无感慨的说。而就在合龙的当天,她给妈妈发了一条语音信息——妈妈,大桥合龙了,今年春节我回老家陪您!

走在自己建的桥上

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以后,珠海、江门之间交通无疑更便捷。站在桥上,孙悦楠仿佛已经可以眺望粤东、粤西之间的交流、贸易更加频繁的景象。黄茅海东侧,是同时坐拥千万级机场和亿吨深水良港的珠海金湾;西侧,则是拥有3240平方公里空间,可供大规模连片开发大广海湾经济区,以及与之连通的阳江、茂名等粤西腹地。大桥的联通将促使两地实现人财物的良性循环,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金湾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将交通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民生优势,引领金湾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在更大的时空上接轨港珠澳,承接湾区核心区的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辐射,达成理想的“大桥效应”。“我们不止是架起了一座实体桥梁,更是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孙悦楠说,黄茅海大桥将珠海、江门两岸人民心灵的距离拉近了。

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再到黄茅海跨海通道,其实每个工程结束后,孙悦楠都有从事安逸工作的选择,可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奔赴重大工程,只因,她心中有一个造桥的梦,不断挑战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很幸运,赶上了国家从建设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征程,亲身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桥梁工程师是我的梦,现在和未来会一直在路上。希望我自己在桥梁领域深耕,成为桥梁建设领域的专家,为中国桥梁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孙悦楠

文字:詹燕超 图片:张朝晖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
遇水搭桥 海上生花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女桥梁工程师孙悦楠采访记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4-12-12 18:06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可是,如果这条没人走过的路,是从海的一边到另一边,要怎么去走?

架桥,铺道,给路以形体血肉,走的人多了,最终成为一条横跨海上的繁荣之路。

这或许就是一条跨海大桥的诞生轨迹。

从无到有,海上生花,孙悦楠就是孕育跨海大桥的建设者其中一员。

孙悦楠

在孙悦楠的工作履历上,刻印着三条著名桥梁的名字——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有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高的海中大桥的建造经历,到了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孙悦楠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多解决桥梁建设的经验和技巧,但是相较于之前经历过的几座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穿越黄茅海东、中、西3处航道,外海恶劣的海洋环境、繁忙的航运交通、高空作业、深海作业、渔业资源保护、台风高发区、海上支架施工等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环保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和同事研究图纸

为减轻结构自重并改善空气动力性能,大桥主梁采用分体式钢箱梁,由中间的横梁连接起箱体,形似杠铃,因而具有“两端重、中间轻”“中间刚度弱”的特点,这一特性对起吊阶段的变形防控提出挑战。“我们项目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计算模拟,选择在钢箱梁外腹板处焊接限位板,来固定钢箱梁两端,并优化了匹配工装及施焊顺序。调整完成后,施工线形与监控线形误差在10毫米范围内,实现了高精度合龙。”孙悦楠介绍说。

在这个百年工程中,差之分毫,就可能谬以千里。孙悦楠和她的团队把项目G3标钢箱梁I类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提升到96%以上,同时保证了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有效杜绝发生一般及以上质量事故。

现场查看施工情况

在工程建设中,孙悦楠还大力推进钢箱梁自动化焊接、钢箱梁总拼自动化、钢箱梁智能涂装技术及桥位施工中自动化设备在项目中的应用,并促成国内首条钢护栏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

孙悦楠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桥梁建设的不断进步。比如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到焊接,涂装等施工中。一方面保障施工功效,另一方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这真的是我们以前在上学时想都不敢想的。”

2024年6月19日,是一个让孙悦楠难忘的日子。和现场的同事们一起分析优化环口焊接工序,加大桥位资源投入,保证各个工序衔接顺畅,不断地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困难告一段落,终于在这一天顺利实现了项目在台风来临前成功合龙的目标。“感觉一年来,我们所有建设者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终于见到了成效。”孙悦楠说。

因为保合龙的目标,孙悦楠错过了回河北老家与父母过年的机会,把以“周”为单位回家一次改为以“月”为单位。“所幸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孙悦楠不无感慨的说。而就在合龙的当天,她给妈妈发了一条语音信息——妈妈,大桥合龙了,今年春节我回老家陪您!

走在自己建的桥上

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以后,珠海、江门之间交通无疑更便捷。站在桥上,孙悦楠仿佛已经可以眺望粤东、粤西之间的交流、贸易更加频繁的景象。黄茅海东侧,是同时坐拥千万级机场和亿吨深水良港的珠海金湾;西侧,则是拥有3240平方公里空间,可供大规模连片开发大广海湾经济区,以及与之连通的阳江、茂名等粤西腹地。大桥的联通将促使两地实现人财物的良性循环,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金湾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将交通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民生优势,引领金湾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在更大的时空上接轨港珠澳,承接湾区核心区的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辐射,达成理想的“大桥效应”。“我们不止是架起了一座实体桥梁,更是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孙悦楠说,黄茅海大桥将珠海、江门两岸人民心灵的距离拉近了。

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再到黄茅海跨海通道,其实每个工程结束后,孙悦楠都有从事安逸工作的选择,可是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再次奔赴重大工程,只因,她心中有一个造桥的梦,不断挑战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很幸运,赶上了国家从建设桥梁大国到桥梁强国的征程,亲身参与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桥梁工程师是我的梦,现在和未来会一直在路上。希望我自己在桥梁领域深耕,成为桥梁建设领域的专家,为中国桥梁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孙悦楠

文字:詹燕超 图片:张朝晖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