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赋能强区兴镇富村!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举行

特区之“特”,“特”在关键历史节点承担特殊的使命,“特”在具备改革创新空间。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珠海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将改革作为贯穿始终的灵魂与主线,以改革创新赋能强区兴镇富村,诞生出一个个“全国首个”“全国首创”,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珠海方案”。

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出台实施,一座城市繁华、农村繁荣的共富之城正拔节生长;海岛镇居民用电与主城区同价、“渔草共生”养殖走出绿色循环新路径;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珠海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如何进一步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如何补足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如何锻造一支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2月27日,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在总结工作成绩中寻找突破口,在深入自我剖析中查找差距。

珠海上下一心,踔厉奋发,让“诗与远方”近在咫尺,让“美丽乡愁”留在身边,让广袤乡村成为幸福之地。

“格盛1号”将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强区
释放县域发展新动能

一端连着繁华都市,一端连着广大镇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珠海各地不断亮实招、出新招、优服务,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夯实“拳头”产业根基、锻造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自“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人次突破2000万,增长86%,也为跨境商贸打开了增长空间。

香洲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庞前聪介绍说,今年香洲区跨境商贸势头良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3.6%,完成上冲邮政海关监管区改造,打造国际邮件(邮关)、商业快件(商关)、跨境电商(跨境通关)“三关合一”集约通关模式。

为提升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流通效率,香洲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数据要素协会,入驻数商企业51家、推动71款数据产品上架交易;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副总”机制,组建307名专家人才库,解决企业科技攻关堵点。

聚焦未来产业,香洲区打造了珠海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高地“模数空间”,成功引入大模型垂类应用超100个,入驻优质项目超50家;高新区上线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21个大模型率先落地应用;斗门区谋划建设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园,有力保障中国航展“第二展区”顺利举行。

发力县域经济,更大的潜力在海洋。万山区出台全省首个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海岛房屋确权暂行办法,“打造‘诚信海岛’模式”被省发展改革委评为信用创新“揭榜挂帅”优秀项目在广东省推广。

从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航线常态化运营,到“无人机+海洋牧场”“无人机+海钓”等新场景不断呈现,从“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成功投产,到担杆镇用电实现“陆岛同价”……伶仃洋上,“百千万工程”的美好图景在万山区一步步变为现实。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香洲区率先建立“首席企业服务官”和立体化服务机制,升级“香企通”企业服务平台,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455个;金湾区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创新“完工即投产”服务机制,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高新区发布全国首个“企政服务”地方标准,企业服务入选国家试点……

“特别是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拿地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点赞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为我们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投出的一张张“信心票”,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成效。

香洲区打造珠海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高地“模数空间”。
关键词:兴镇
激活全域“镇”能量

乡镇作为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放眼珠海大地,各地美丽圩镇建设如火如荼,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特色海岛镇正加速崛起。

在南水镇对开海域上,由惠农公司牵头,多个村、联社共同管理的2.7万亩海域的海上养殖项目初具规模。作为南水镇大力打造的“海上产业飞地”,该项目依托抱团发展的“惠农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养殖效益,助力渔民增收

金湾区南水镇党委书记程强介绍说,南水镇通过“飞地抱团”联动“镇、村、企”高效合作,创新打造“惠农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约30亿元,系统推进保障房、海洋养殖等项目21个,建成惠农商业综合体等项目6个

随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镇域综合实力也在稳步提升。金湾区红旗、三灶、平沙、南水四镇全部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红旗镇被省住建厅选为全省典型镇建设样板,平沙镇砖瓦房项目入选省首批美丽圩镇建设运营典型案例。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各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全力打造红旗特色水乡、平沙“果香茵泉”、三灶“云天湾谷”、南水“产城融合+海洋牧场”示范带,推动典型示范成效更加突显。

立体浮雕牌坊、导视牌、氛围灯.....在斗门区白藤头海鲜市场,全新升级的白藤·渔乐圈海鲜夜市成为市民游客觅食尝鲜的新去处。今年,斗门镇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斗门旧街综合提升工程等19个示范点项目加快建设,招商花园城、世荣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带来了新业态,也带旺了人气。

为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特色海岛镇,万山区高标准编制出台“百千万工程”现代化海岛特色镇三年行动方案、桂山岛海岛新样板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村居民屋“平改坡”等20个项目建成,桂山岛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桂山运动船艇、担杆潜水、万山海钓三大水上运动基地,1-9月万山群岛游客增长12.36%

美丽圩镇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聚焦群众期盼,珠海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辐射城乡居民的便捷生活圈。珠海大力支持典型镇村建设,全市新增供销便民服务点30家、公办学位3.09万个,西部城区新增医疗机构48家和首个三甲医院,创新跨境养老“和园·颐养”新模式。

高新区充分发挥会同古村文旅资源优势,打造绿色低 碳未来社区。
关键词:富村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是“百千万工程”的最小单元。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乡村。

现场会上,斗门区委书记苏虎介绍,目前,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验收,“福安模式”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斗门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着眼破解农村人多地少、宅基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通过“多户联建”方式建设莲洲镇“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在全省率先探索集约用地、资格权跨村、分红质押、积分管理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在项目现场,2栋11层的公寓楼拔地而起。莲洲镇福安村党总支书记林振业介绍,该公寓规划建设为3栋11层高楼,总建筑面积为7476平方米,分三期建设。项目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简约雅致。“一期外墙与内部已完成建设,已达到验收条件,预计春节前可完成交付。”

土地的生命力,在于循环可持续。珠海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土地改革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唤醒乡村“沉睡资产”。

斗门区实施“1+5+N”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革,推进“莲韵三湾”农房风貌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成立全省首个村级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完成房屋托管后,中心将统一对外招引企业、学校、新农人创客、港澳人士等多元主体入驻,租金由村民全额收取。乾务镇荔山村8.2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挂牌交易,推动集体土地交易更加合法化、规范化,切实增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通性。

金湾区用好闲置宅基地建设三灶镇屋边村“人才公寓式农房”,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化”报建、装修、出租人才公寓式农房,既解决周边工厂、企业员工宿舍不足的难题,又能让村民通过出租增加收入。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走深走实。

高新区聚焦“文旅兴、百业旺”,打造山房乡思、会同音瑟等特色项目,国庆假期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推广“国企+集体经济”模式,建设那洲村、北沙村、永丰村产业园区,不仅让低效农地提升了价值,还实现了社区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万山区桂山、万山镇创新将底播养殖用海无偿委托村运营,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60万元。1-11月,7个海岛村集体收入超1200万元,同比增长18.63%

村美、人和、共富,珠海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万山区编制出台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特色海岛镇。
典型案例

市自然资源局:

系列“组合拳”推进全市农房风貌提升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统筹推进全市农房风貌提升。

坚持“立法引领、制度完善”,破解“路径怎么走”。颁布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理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机制,规范农房建设全流程闭环管理,促进海岛特色风貌构建。制定《珠海市农村住房风貌选型要素指引》,明确“两种色系、五大要素”管控要求……

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市自然资源局大力推进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开展斗门、金湾6个典型村风貌提升试点。斗门区“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全省十大示范带,金湾区农房风貌提升先行示范培育项目取得显著成果;万山区桂山岛打造“全省最美海岛”和“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成功入选国家4A级景区,完成改造212栋、“平改坡”59户。

坚持“群策群力,省钱高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市首届乡村设计竞赛,创新建立组团纵向帮扶村居工作机制和自然资源镇村服务专员工作机制。遵循“六多六少”,通过企业“微利+公益”参与、国企设备租赁、本地材料直采、乡村工匠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推广多测合一、村民以工代赈等方式,大力推进降本增效。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蒋道平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聚合企业、高校、专业团队及个人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乡村事业,多元谋划业态植入,助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各区“三资”平台,建立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发挥“兴村公司”兴业富民作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以综合性高校优势赋能“百千万工程”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刘梅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扎实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的人才、学科、科技优势,结合万山镇实际需求,重点推进“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万山镇城乡规划”“万山测试场建设”三大项目,持续为万山镇在海岛旅游、城乡规划、海洋经济等领域提供坚实技术和智力支撑。

以高水平团队为核心,承担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任务的旅游学院,其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具备突出的学术实力与实践能力。万山测试场建设项目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负责,拥有包括10余位院士在内的120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万山测试场建设项目”以国家级海上综合试验场为目标,重点打造智能船舶测试、无人装备测试和军工装备比测等功能。南方海洋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万山区申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资金3亿元。

以旅游提升与城乡规划为引领,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项目从交通系统、解说系统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东澳岛文旅板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优化举措。通过调整交通系统,仅观光车收入年增超过150万元,核心线路业态得以初步发展,游客体验明显提升。

文字:佘映薇 陈奕樊 图片:李建束 赵梓 吴长赋 梁冠贤 编辑:莫海晖 李梅容 责任编辑:李梅容
以改革创新赋能强区兴镇富村!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举行
珠海特区报 2024-12-28 02:37

特区之“特”,“特”在关键历史节点承担特殊的使命,“特”在具备改革创新空间。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珠海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将改革作为贯穿始终的灵魂与主线,以改革创新赋能强区兴镇富村,诞生出一个个“全国首个”“全国首创”,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珠海方案”。

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出台实施,一座城市繁华、农村繁荣的共富之城正拔节生长;海岛镇居民用电与主城区同价、“渔草共生”养殖走出绿色循环新路径;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珠海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如何进一步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如何补足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如何锻造一支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2月27日,全市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召开,在总结工作成绩中寻找突破口,在深入自我剖析中查找差距。

珠海上下一心,踔厉奋发,让“诗与远方”近在咫尺,让“美丽乡愁”留在身边,让广袤乡村成为幸福之地。

“格盛1号”将通过创新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珠海现代化海洋牧场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强区
释放县域发展新动能

一端连着繁华都市,一端连着广大镇村,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珠海各地不断亮实招、出新招、优服务,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夯实“拳头”产业根基、锻造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自“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人次突破2000万,增长86%,也为跨境商贸打开了增长空间。

香洲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庞前聪介绍说,今年香洲区跨境商贸势头良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3.6%,完成上冲邮政海关监管区改造,打造国际邮件(邮关)、商业快件(商关)、跨境电商(跨境通关)“三关合一”集约通关模式。

为提升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流通效率,香洲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数据要素协会,入驻数商企业51家、推动71款数据产品上架交易;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副总”机制,组建307名专家人才库,解决企业科技攻关堵点。

聚焦未来产业,香洲区打造了珠海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高地“模数空间”,成功引入大模型垂类应用超100个,入驻优质项目超50家;高新区上线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及运营服务平台,21个大模型率先落地应用;斗门区谋划建设全市低空经济产业园,有力保障中国航展“第二展区”顺利举行。

发力县域经济,更大的潜力在海洋。万山区出台全省首个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海岛房屋确权暂行办法,“打造‘诚信海岛’模式”被省发展改革委评为信用创新“揭榜挂帅”优秀项目在广东省推广。

从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航线常态化运营,到“无人机+海洋牧场”“无人机+海钓”等新场景不断呈现,从“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成功投产,到担杆镇用电实现“陆岛同价”……伶仃洋上,“百千万工程”的美好图景在万山区一步步变为现实。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香洲区率先建立“首席企业服务官”和立体化服务机制,升级“香企通”企业服务平台,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455个;金湾区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创新“完工即投产”服务机制,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高新区发布全国首个“企政服务”地方标准,企业服务入选国家试点……

“特别是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拿地效率,为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点赞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为我们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投出的一张张“信心票”,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成效。

香洲区打造珠海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高地“模数空间”。
关键词:兴镇
激活全域“镇”能量

乡镇作为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放眼珠海大地,各地美丽圩镇建设如火如荼,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特色海岛镇正加速崛起。

在南水镇对开海域上,由惠农公司牵头,多个村、联社共同管理的2.7万亩海域的海上养殖项目初具规模。作为南水镇大力打造的“海上产业飞地”,该项目依托抱团发展的“惠农模式”有效整合资源,提升养殖效益,助力渔民增收

金湾区南水镇党委书记程强介绍说,南水镇通过“飞地抱团”联动“镇、村、企”高效合作,创新打造“惠农模式”,吸引社会投资约30亿元,系统推进保障房、海洋养殖等项目21个,建成惠农商业综合体等项目6个

随着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镇域综合实力也在稳步提升。金湾区红旗、三灶、平沙、南水四镇全部入选全国镇域经济500强。红旗镇被省住建厅选为全省典型镇建设样板,平沙镇砖瓦房项目入选省首批美丽圩镇建设运营典型案例。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各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全力打造红旗特色水乡、平沙“果香茵泉”、三灶“云天湾谷”、南水“产城融合+海洋牧场”示范带,推动典型示范成效更加突显。

立体浮雕牌坊、导视牌、氛围灯.....在斗门区白藤头海鲜市场,全新升级的白藤·渔乐圈海鲜夜市成为市民游客觅食尝鲜的新去处。今年,斗门镇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斗门旧街综合提升工程等19个示范点项目加快建设,招商花园城、世荣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带来了新业态,也带旺了人气。

为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特色海岛镇,万山区高标准编制出台“百千万工程”现代化海岛特色镇三年行动方案、桂山岛海岛新样板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村居民屋“平改坡”等20个项目建成,桂山岛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桂山运动船艇、担杆潜水、万山海钓三大水上运动基地,1-9月万山群岛游客增长12.36%

美丽圩镇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聚焦群众期盼,珠海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辐射城乡居民的便捷生活圈。珠海大力支持典型镇村建设,全市新增供销便民服务点30家、公办学位3.09万个,西部城区新增医疗机构48家和首个三甲医院,创新跨境养老“和园·颐养”新模式。

高新区充分发挥会同古村文旅资源优势,打造绿色低 碳未来社区。
关键词:富村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是“百千万工程”的最小单元。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乡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乡村。

现场会上,斗门区委书记苏虎介绍,目前,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验收,“福安模式”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2020年以来,斗门区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着眼破解农村人多地少、宅基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通过“多户联建”方式建设莲洲镇“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在全省率先探索集约用地、资格权跨村、分红质押、积分管理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在项目现场,2栋11层的公寓楼拔地而起。莲洲镇福安村党总支书记林振业介绍,该公寓规划建设为3栋11层高楼,总建筑面积为7476平方米,分三期建设。项目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简约雅致。“一期外墙与内部已完成建设,已达到验收条件,预计春节前可完成交付。”

土地的生命力,在于循环可持续。珠海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土地改革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唤醒乡村“沉睡资产”。

斗门区实施“1+5+N”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革,推进“莲韵三湾”农房风貌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成立全省首个村级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完成房屋托管后,中心将统一对外招引企业、学校、新农人创客、港澳人士等多元主体入驻,租金由村民全额收取。乾务镇荔山村8.2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挂牌交易,推动集体土地交易更加合法化、规范化,切实增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通性。

金湾区用好闲置宅基地建设三灶镇屋边村“人才公寓式农房”,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化”报建、装修、出租人才公寓式农房,既解决周边工厂、企业员工宿舍不足的难题,又能让村民通过出租增加收入。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走深走实。

高新区聚焦“文旅兴、百业旺”,打造山房乡思、会同音瑟等特色项目,国庆假期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推广“国企+集体经济”模式,建设那洲村、北沙村、永丰村产业园区,不仅让低效农地提升了价值,还实现了社区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万山区桂山、万山镇创新将底播养殖用海无偿委托村运营,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60万元。1-11月,7个海岛村集体收入超1200万元,同比增长18.63%

村美、人和、共富,珠海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万山区编制出台行动方案,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特色海岛镇。
典型案例

市自然资源局:

系列“组合拳”推进全市农房风貌提升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统筹推进全市农房风貌提升。

坚持“立法引领、制度完善”,破解“路径怎么走”。颁布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理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机制,规范农房建设全流程闭环管理,促进海岛特色风貌构建。制定《珠海市农村住房风貌选型要素指引》,明确“两种色系、五大要素”管控要求……

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市自然资源局大力推进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开展斗门、金湾6个典型村风貌提升试点。斗门区“黄杨宋莲”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全省十大示范带,金湾区农房风貌提升先行示范培育项目取得显著成果;万山区桂山岛打造“全省最美海岛”和“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成功入选国家4A级景区,完成改造212栋、“平改坡”59户。

坚持“群策群力,省钱高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市首届乡村设计竞赛,创新建立组团纵向帮扶村居工作机制和自然资源镇村服务专员工作机制。遵循“六多六少”,通过企业“微利+公益”参与、国企设备租赁、本地材料直采、乡村工匠施工、规范施工工艺、推广多测合一、村民以工代赈等方式,大力推进降本增效。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蒋道平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聚合企业、高校、专业团队及个人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乡村事业,多元谋划业态植入,助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各区“三资”平台,建立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发挥“兴村公司”兴业富民作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以综合性高校优势赋能“百千万工程”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珠海校区综合党委书记刘梅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扎实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的人才、学科、科技优势,结合万山镇实际需求,重点推进“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万山镇城乡规划”“万山测试场建设”三大项目,持续为万山镇在海岛旅游、城乡规划、海洋经济等领域提供坚实技术和智力支撑。

以高水平团队为核心,承担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任务的旅游学院,其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三,具备突出的学术实力与实践能力。万山测试场建设项目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负责,拥有包括10余位院士在内的120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万山测试场建设项目”以国家级海上综合试验场为目标,重点打造智能船舶测试、无人装备测试和军工装备比测等功能。南方海洋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万山区申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资金3亿元。

以旅游提升与城乡规划为引领,万山镇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态提升项目从交通系统、解说系统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东澳岛文旅板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优化举措。通过调整交通系统,仅观光车收入年增超过150万元,核心线路业态得以初步发展,游客体验明显提升。

文字:佘映薇 陈奕樊 图片:李建束 赵梓 吴长赋 梁冠贤 编辑:莫海晖 李梅容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