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的入境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深圳边防检查站统计,2024年全年查验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增长45.6%(历史最高为2018年的2.52亿人次),其中,入境外国人276万人次,首超广州、北京跃居全国城市第二。携程数据显示,深圳在2024年外国游客入境热度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在繁忙的深圳街头,随处可见外国游客的身影,他们或在高楼林立的商业区驻足拍照,或在热闹的民俗村体验传统文化,或在美丽的海滨公园享受悠闲时光。这些场景,正是深圳入境游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以旅游搭桥,促进中外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的旅游从业者们也在积极努力,为入境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朱滨钢,一位有着31年旅游工作经验的俄语导游,职业生涯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从事入境旅游的工作。他热爱旅游事业,酷爱研究俄罗斯及前苏联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熟悉当地法律法规、俄罗斯民俗民情,曾带过全景俄罗斯旅游团。除了俄罗斯之外,他对欧洲历史、宗教和建筑也略有研究。
在接待外国游客的过程中,朱滨钢见证了深圳旅游的发展与变化。“深圳的入境游市场现在越来越热闹了!”他感慨道,深圳的入境游市场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荣,得益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广东省144小时免签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外国游客能够更轻松地来深圳游玩,不用再为签证问题烦恼。此外,中国对欧洲多国实行的单项免签政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和俄罗斯一直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很多俄罗斯游客都选择深圳作为旅游目的地。”朱滨钢表示,“深圳地理位置优越,以深圳为中心,前往广州、香港、澳门等城市都非常方便。”
在与外国游客的互动中,朱滨钢发现他们对深圳的整体印象非常好,“外国游客都说深圳是一个现代化、规范、干净整洁的城市,城市规划出色,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等主干线街道宽敞、干净,绿化良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深圳人口年轻化,充满活力、阳光、向上的氛围,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了深圳的朝气蓬勃。”近年来,深圳推出了很多新的旅游景点,如高耸入云的平安金融大厦,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景点各具特色,能让外国游客从不同角度了解深圳。”
朱滨钢表示,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有许多国际性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在此频繁举办,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比如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不定期举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展览。”此外,旅行社也会在入境游客的行程中组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如炒米饼制作等,让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旅游来搭桥,作为一个沟通的纽带,促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这是旅游在这方面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在接待外国团队时,朱滨钢特别注重增加游客的兴趣点,比如中国饮食文化。“粤菜作为中国重要的菜系之一,在深圳有着丰富的体现。与此同时,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也有着紧密联系,如不同季节食用不同食材及其对身体的益处,这种食补的理念是外国游客所不熟悉的。”朱滨钢不仅希望游客在深圳享受美食,更希望通过饮食文化这一窗口,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中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朱滨钢还关注到中外青少年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他希望能提升交流与沟通的方向。“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通过增进两国年轻人的了解和友谊,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与担当
晶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深圳出台一系列支持入境游客的政策,全方位提升旅游便利性。
一方面,充分发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势,11月30日起新增对日本等9国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12月17日又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扩大停留活动区域,进一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在跨境支付方面,深圳推出了全域支付示范区的“一二三四”方案,便利外籍人员消费支付。从入境到畅游,深圳努力提升境外人士旅游“丝滑度”,推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新增168台外卡POS机和34个外币兑换点(或ATM),打造“深圳支付”样板。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6680万笔、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00%。
在通关方面,11月20日起深圳湾口岸和拱北口岸开设“免出示证件”通道,14岁以上、因私事经常往来港澳地区的人员可刷脸通关,大大简化入境手续。
旅游产品上,深圳鼓励旅行社推出中短期中转旅游套餐,收集全市旅游资源举办各类活动,开发联游精品线路。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深圳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入境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推动了深圳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升温。
“深圳的交通、景点标识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为外国游客提供了便利。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北站等交通枢纽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朱滨钢表示,深圳机场的T3航站楼吞吐量大,体现了国际化大型机场的风貌。此外,深圳的高铁设施也让外国游客感到震撼,“很多外国游客都说,中国的高铁又快又舒适,他们很佩服。”深圳的口岸通关也非常方便,如深圳湾口岸、蛇口码头、莲塘口岸、皇岗口岸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入境通道。深圳的景点标识也采用了汉语和英语双语,方便外国游客。
朱滨钢特别提到,在深圳机场,有一个贴心的小细节体现了深圳旅游服务的周到。当游客下飞机后想抽烟,但因登机前打火机被收缴而无法吸烟时,深圳机场的自动扫码机就派上了用场——用户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领取一个打火机。这不仅实现了二手打火机的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极大地方便了游客,让他们感受到了深圳的贴心与便利。
对深圳的入境游,朱滨钢充满希望,“深圳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具备雄厚的实力,年轻有冲劲。”即使在旅游行业深耕多年,他对这份事业的热情依旧不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外国人来到了中国,我们作为主人,就要像主人一样,热情地接待他们,呈现一种热情洋溢的状态,展示我们中国的大国风范。”
“我们导游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服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旅行社会不定期对导游人员的外语水平进行培训,朱滨钢说,通过旅游宣传,让外国游客亲身体验深圳的生活氛围和城市节奏,从而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进双方的信任和了解,“我相信,深圳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国际友好的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
做外贸工作的罗女士经常接待国外来的客户,她说除了景点游览外,“老外还喜欢去逛小商品市场。”如华强北的电子产品市场、横岗的眼镜城等,“他们觉得这些小商品很新奇,制作精美,价格实惠,可以买回去当礼物送给朋友。”罗女士介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入境的第一城市都会选择深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运航线较为密集,从香港北上入境也十分方便,这样,深圳既可以成为旅游第一落脚点,也可以成为中转地。
2024年以来,深圳机场客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开和加密墨西哥城、布达佩斯等19条国际航线和阿勒泰、南宁等23条国内航线,林芝、喀什直飞航班持续运营。截至2024年10月26日,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6000万人次大关。
深圳边检总站罗湖边检站边检处副处长王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从罗湖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达50万人次左右,同比增长160%,占比较高的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外国人入境主要是以旅游、商务、探亲为主。
深圳还在Trip.com平台线上搭建、完善多语种目的地文旅景点页面及线路产品。联合国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以多样化宣传形式持续擦亮深圳旅游品牌。从入境到畅游,深圳努力提升境外人士旅游“丝滑度”,推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景区、酒店等外语标识场景一体化,制作供外国人方便观看的小程序链接,不少餐厅菜单增配外文标识,以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前来深圳打卡。
在国际社交网络平台上,也能看到有关深圳文旅的内容传播,如在YouTube网站,就有多位博主分享自己来深圳打卡“深圳之眼”,从“深圳之眼”地铁站的独特设计,到无人机外卖的创新服务,还有独一无二的城市建筑群,都成为国外博主的分享焦点,有许多网友通过他们的镜头,也增加了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好奇。
除了在外部连接上做好服务外,深圳在内部也推出了多种文旅计划。如2024年暑假期间,深圳发起了“深圳有可能”城市文旅计划,热情邀请广大游客在行走与体验中认识深圳、爱上深圳,去发现和分享深圳的100种精彩可能。
去年国庆期间,“天空之城 大有可能”,万架无人机腾空起飞,全城上演“赛博烟花”。频频冲上热搜,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大幅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去年秋季,深圳面向全球游客推出“1+7+N”秋季文旅计划,并精心准备了300余场文旅活动,涵盖景区低空文旅体验、时尚展览、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等领域。
同时,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能让境外游客体验到多种城市生活,如蛇口邮轮母港兼顾国人“从深圳出发看世界”和境外游客“从深圳出发看中国”的全新定位,让游客来到深圳体验乘船出海。
2025年,深圳旅游将带来更多惊喜。如万众瞩目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开业,建成后的场馆不仅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高的室内雪世界,各类国际一流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也将在全年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南国冰雪奇迹。
来到深圳的外国游客,可以体会山海自然风光,也可以走入都市中心探索城市生活,更可以在深圳探寻城市发展的故事,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一同探索这座国际友好的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
近年来,深圳的入境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深圳边防检查站统计,2024年全年查验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增长45.6%(历史最高为2018年的2.52亿人次),其中,入境外国人276万人次,首超广州、北京跃居全国城市第二。携程数据显示,深圳在2024年外国游客入境热度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在繁忙的深圳街头,随处可见外国游客的身影,他们或在高楼林立的商业区驻足拍照,或在热闹的民俗村体验传统文化,或在美丽的海滨公园享受悠闲时光。这些场景,正是深圳入境游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以旅游搭桥,促进中外交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的旅游从业者们也在积极努力,为入境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朱滨钢,一位有着31年旅游工作经验的俄语导游,职业生涯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从事入境旅游的工作。他热爱旅游事业,酷爱研究俄罗斯及前苏联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熟悉当地法律法规、俄罗斯民俗民情,曾带过全景俄罗斯旅游团。除了俄罗斯之外,他对欧洲历史、宗教和建筑也略有研究。
在接待外国游客的过程中,朱滨钢见证了深圳旅游的发展与变化。“深圳的入境游市场现在越来越热闹了!”他感慨道,深圳的入境游市场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荣,得益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广东省144小时免签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外国游客能够更轻松地来深圳游玩,不用再为签证问题烦恼。此外,中国对欧洲多国实行的单项免签政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和俄罗斯一直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很多俄罗斯游客都选择深圳作为旅游目的地。”朱滨钢表示,“深圳地理位置优越,以深圳为中心,前往广州、香港、澳门等城市都非常方便。”
在与外国游客的互动中,朱滨钢发现他们对深圳的整体印象非常好,“外国游客都说深圳是一个现代化、规范、干净整洁的城市,城市规划出色,深南大道、滨海大道等主干线街道宽敞、干净,绿化良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深圳人口年轻化,充满活力、阳光、向上的氛围,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了深圳的朝气蓬勃。”近年来,深圳推出了很多新的旅游景点,如高耸入云的平安金融大厦,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景点各具特色,能让外国游客从不同角度了解深圳。”
朱滨钢表示,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有许多国际性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在此频繁举办,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比如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不定期举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展览。”此外,旅行社也会在入境游客的行程中组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如炒米饼制作等,让外国游客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旅游来搭桥,作为一个沟通的纽带,促进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这是旅游在这方面起到的积极的作用。”在接待外国团队时,朱滨钢特别注重增加游客的兴趣点,比如中国饮食文化。“粤菜作为中国重要的菜系之一,在深圳有着丰富的体现。与此同时,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也有着紧密联系,如不同季节食用不同食材及其对身体的益处,这种食补的理念是外国游客所不熟悉的。”朱滨钢不仅希望游客在深圳享受美食,更希望通过饮食文化这一窗口,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对中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朱滨钢还关注到中外青少年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也是他希望能提升交流与沟通的方向。“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通过增进两国年轻人的了解和友谊,为未来的国际关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与担当
晶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深圳出台一系列支持入境游客的政策,全方位提升旅游便利性。
一方面,充分发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势,11月30日起新增对日本等9国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12月17日又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扩大停留活动区域,进一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
在跨境支付方面,深圳推出了全域支付示范区的“一二三四”方案,便利外籍人员消费支付。从入境到畅游,深圳努力提升境外人士旅游“丝滑度”,推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新增168台外卡POS机和34个外币兑换点(或ATM),打造“深圳支付”样板。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6680万笔、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100%。
在通关方面,11月20日起深圳湾口岸和拱北口岸开设“免出示证件”通道,14岁以上、因私事经常往来港澳地区的人员可刷脸通关,大大简化入境手续。
旅游产品上,深圳鼓励旅行社推出中短期中转旅游套餐,收集全市旅游资源举办各类活动,开发联游精品线路。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深圳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入境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推动了深圳入境游市场的持续升温。
“深圳的交通、景点标识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为外国游客提供了便利。宝安国际机场、深圳北站等交通枢纽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朱滨钢表示,深圳机场的T3航站楼吞吐量大,体现了国际化大型机场的风貌。此外,深圳的高铁设施也让外国游客感到震撼,“很多外国游客都说,中国的高铁又快又舒适,他们很佩服。”深圳的口岸通关也非常方便,如深圳湾口岸、蛇口码头、莲塘口岸、皇岗口岸等,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入境通道。深圳的景点标识也采用了汉语和英语双语,方便外国游客。
朱滨钢特别提到,在深圳机场,有一个贴心的小细节体现了深圳旅游服务的周到。当游客下飞机后想抽烟,但因登机前打火机被收缴而无法吸烟时,深圳机场的自动扫码机就派上了用场——用户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就能免费领取一个打火机。这不仅实现了二手打火机的再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极大地方便了游客,让他们感受到了深圳的贴心与便利。
对深圳的入境游,朱滨钢充满希望,“深圳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具备雄厚的实力,年轻有冲劲。”即使在旅游行业深耕多年,他对这份事业的热情依旧不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外国人来到了中国,我们作为主人,就要像主人一样,热情地接待他们,呈现一种热情洋溢的状态,展示我们中国的大国风范。”
“我们导游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服务。”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旅行社会不定期对导游人员的外语水平进行培训,朱滨钢说,通过旅游宣传,让外国游客亲身体验深圳的生活氛围和城市节奏,从而改变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进双方的信任和了解,“我相信,深圳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国际友好的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
做外贸工作的罗女士经常接待国外来的客户,她说除了景点游览外,“老外还喜欢去逛小商品市场。”如华强北的电子产品市场、横岗的眼镜城等,“他们觉得这些小商品很新奇,制作精美,价格实惠,可以买回去当礼物送给朋友。”罗女士介绍,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入境的第一城市都会选择深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运航线较为密集,从香港北上入境也十分方便,这样,深圳既可以成为旅游第一落脚点,也可以成为中转地。
2024年以来,深圳机场客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新开和加密墨西哥城、布达佩斯等19条国际航线和阿勒泰、南宁等23条国内航线,林芝、喀什直飞航班持续运营。截至2024年10月26日,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6000万人次大关。
深圳边检总站罗湖边检站边检处副处长王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从罗湖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达50万人次左右,同比增长160%,占比较高的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外国人入境主要是以旅游、商务、探亲为主。
深圳还在Trip.com平台线上搭建、完善多语种目的地文旅景点页面及线路产品。联合国航、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以多样化宣传形式持续擦亮深圳旅游品牌。从入境到畅游,深圳努力提升境外人士旅游“丝滑度”,推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景区、酒店等外语标识场景一体化,制作供外国人方便观看的小程序链接,不少餐厅菜单增配外文标识,以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前来深圳打卡。
在国际社交网络平台上,也能看到有关深圳文旅的内容传播,如在YouTube网站,就有多位博主分享自己来深圳打卡“深圳之眼”,从“深圳之眼”地铁站的独特设计,到无人机外卖的创新服务,还有独一无二的城市建筑群,都成为国外博主的分享焦点,有许多网友通过他们的镜头,也增加了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好奇。
除了在外部连接上做好服务外,深圳在内部也推出了多种文旅计划。如2024年暑假期间,深圳发起了“深圳有可能”城市文旅计划,热情邀请广大游客在行走与体验中认识深圳、爱上深圳,去发现和分享深圳的100种精彩可能。
去年国庆期间,“天空之城 大有可能”,万架无人机腾空起飞,全城上演“赛博烟花”。频频冲上热搜,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大幅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去年秋季,深圳面向全球游客推出“1+7+N”秋季文旅计划,并精心准备了300余场文旅活动,涵盖景区低空文旅体验、时尚展览、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等领域。
同时,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能让境外游客体验到多种城市生活,如蛇口邮轮母港兼顾国人“从深圳出发看世界”和境外游客“从深圳出发看中国”的全新定位,让游客来到深圳体验乘船出海。
2025年,深圳旅游将带来更多惊喜。如万众瞩目的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开业,建成后的场馆不仅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高的室内雪世界,各类国际一流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也将在全年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南国冰雪奇迹。
来到深圳的外国游客,可以体会山海自然风光,也可以走入都市中心探索城市生活,更可以在深圳探寻城市发展的故事,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变迁,一同探索这座国际友好的奇迹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