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预制菜产业多点开花!斗门生态农业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产融合,万象更新。

近日,斗门生态农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出炉:其“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1.8%,在斗门三大园区增速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1.6%,三大园区增速排名第一。

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的斗门生态农业园,2011年成立,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包括20.9平方千米的“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

这是一个全市唯一有条件实现三产融合的园区。经过14年谋划发展,斗门生态农业园产业规划更加清晰,发展路径更加宽广,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突破100亿元,是三产融合更上一层楼的蓬勃发展趋势;是继续向上生长的蓄势动能。

回望过去一年,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可以更加读懂斗门生态农业园砥砺奋进、逐梦前行的决心和信心、谋划和举措:

企业项目加速推进。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56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20家,工业企业新上规(含小升规)11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50家

重点项目取得进展。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园揭牌开园,引进三个批次共31公斤海鲈受精卵,有望实现海鲈种苗本地规模化孵化零突破。新引进3个农旅融合项目,吸纳总投资额3.8亿元,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

预制菜产业多点开花。现有25个产业项目,总投资55.94亿元(含厂房投资),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中,位列全省第四(全国第三十六),在全省范围较上年进步5位,在全国范围较上年进步21位。与格力电器合作的“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项目投产,新上规预制菜企业3家。2024年1-11月,预制菜产业园13家规上企业产值13.64亿元,同比增长37.97%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年之计在于春,试看斗门生态农业园如何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眼下,斗门生态农业园2025年工作思路已经确定: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以上增长;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新签约项目15个落地项目10个;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量质齐升;低空经济产业园见实效。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新的一年,斗门生态农业园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以下工作更上新台阶:

产业量级做大做优。推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港口经济;攻坚立柱项目落地,精准聚焦龙兴产业园和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土地载体,主动围绕智能制造行业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招商,目标引入2-3个园区立柱项目(用地面积100-200亩,投资额15亿-25亿元以上,产值30亿-50亿元)。

预制菜产业量质齐升。力争预制菜产业园2025年规上企业增加至19家,产值同比增加40%以上;抓好海鲈种苗本地化繁育,推动预制菜行业进阶“智造”。

低空经济蓄势发展。以土地资源助力产业壮大,建设10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充分利用莲洲通用机场的跑道优势,聚焦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装备制造领域和试飞需求,大力引进整机制造项目。

大力完善配套建设。计划投入财政性资金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7.2亿元),完成投资额6.43亿元。推进实施1000万元投资额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

文字:张帆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
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预制菜产业多点开花!斗门生态农业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珠海特区报 2025-01-27 02:14

三产融合,万象更新。

近日,斗门生态农业园主要经济指标出炉:其“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1.8%,在斗门三大园区增速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1.6%,三大园区增速排名第一。

规划面积312平方千米的斗门生态农业园,2011年成立,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包括20.9平方千米的“园中园”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

这是一个全市唯一有条件实现三产融合的园区。经过14年谋划发展,斗门生态农业园产业规划更加清晰,发展路径更加宽广,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突破100亿元,是三产融合更上一层楼的蓬勃发展趋势;是继续向上生长的蓄势动能。

回望过去一年,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可以更加读懂斗门生态农业园砥砺奋进、逐梦前行的决心和信心、谋划和举措:

企业项目加速推进。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56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20家,工业企业新上规(含小升规)11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50家

重点项目取得进展。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园揭牌开园,引进三个批次共31公斤海鲈受精卵,有望实现海鲈种苗本地规模化孵化零突破。新引进3个农旅融合项目,吸纳总投资额3.8亿元,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

预制菜产业多点开花。现有25个产业项目,总投资55.94亿元(含厂房投资),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中,位列全省第四(全国第三十六),在全省范围较上年进步5位,在全国范围较上年进步21位。与格力电器合作的“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项目投产,新上规预制菜企业3家。2024年1-11月,预制菜产业园13家规上企业产值13.64亿元,同比增长37.97%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年之计在于春,试看斗门生态农业园如何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眼下,斗门生态农业园2025年工作思路已经确定: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以上增长;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新签约项目15个落地项目10个;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量质齐升;低空经济产业园见实效。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新的一年,斗门生态农业园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以下工作更上新台阶:

产业量级做大做优。推动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发展港口经济;攻坚立柱项目落地,精准聚焦龙兴产业园和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土地载体,主动围绕智能制造行业头部企业和补链强链项目主动招商,目标引入2-3个园区立柱项目(用地面积100-200亩,投资额15亿-25亿元以上,产值30亿-50亿元)。

预制菜产业量质齐升。力争预制菜产业园2025年规上企业增加至19家,产值同比增加40%以上;抓好海鲈种苗本地化繁育,推动预制菜行业进阶“智造”。

低空经济蓄势发展。以土地资源助力产业壮大,建设10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充分利用莲洲通用机场的跑道优势,聚焦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装备制造领域和试飞需求,大力引进整机制造项目。

大力完善配套建设。计划投入财政性资金8亿元(其中专项债券资金7.2亿元),完成投资额6.43亿元。推进实施1000万元投资额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

文字:张帆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