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结束,许多家长开始担忧孩子在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难以适应新学期的节奏。手机“青少年模式”治标不治本,家长也不可能时刻盯着孩子,如何逐步引导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将注意力转向正常的学习生活呢?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心理调适单元医师杨永涛指出,孩子“喜欢玩”和“网络成瘾”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只有当孩子玩不到手机时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且这种情况持续三个月以上,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网络使用时间,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只是觉得孩子玩得多,但并未达到临床诊断的标准。因此,家长不必过度焦虑,而应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孩子逐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杨永涛建议,暴力没收电子产品等“急刹车式”管教方式不可取,这往往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反抗心理。 在最初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应与孩子商量使用时间,并起到监督作用。同时,帮助孩子寻找替代性活动,如阅读、户外运动或接触绘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让他们在电子产品之外也能获得快乐。此外,家长也应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减少“无效刷屏”,为孩子树立榜样。
杨永涛提醒,除了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家长还可以通过打造仪式感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新学期。例如,为孩子准备一次最喜欢的晚餐,或带他们剪一个新发型、买一套新衣服,增添“新学期新气象”的氛围。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此外,开学后,家长应与老师保持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学业、社交上的表现。同时,与孩子交流,找出开学的烦恼并一起解决,避免因过度包办而剥夺孩子自主成长的机会。
封面图: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文字:陶斯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赵思华
寒假即将结束,许多家长开始担忧孩子在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难以适应新学期的节奏。手机“青少年模式”治标不治本,家长也不可能时刻盯着孩子,如何逐步引导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将注意力转向正常的学习生活呢?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心理调适单元医师杨永涛指出,孩子“喜欢玩”和“网络成瘾”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只有当孩子玩不到手机时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且这种情况持续三个月以上,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网络使用时间,才能构成网络成瘾的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只是觉得孩子玩得多,但并未达到临床诊断的标准。因此,家长不必过度焦虑,而应通过科学引导帮助孩子逐步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杨永涛建议,暴力没收电子产品等“急刹车式”管教方式不可取,这往往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反抗心理。 在最初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应与孩子商量使用时间,并起到监督作用。同时,帮助孩子寻找替代性活动,如阅读、户外运动或接触绘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让他们在电子产品之外也能获得快乐。此外,家长也应控制自己的手机使用,减少“无效刷屏”,为孩子树立榜样。
杨永涛提醒,除了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家长还可以通过打造仪式感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新学期。例如,为孩子准备一次最喜欢的晚餐,或带他们剪一个新发型、买一套新衣服,增添“新学期新气象”的氛围。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此外,开学后,家长应与老师保持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学业、社交上的表现。同时,与孩子交流,找出开学的烦恼并一起解决,避免因过度包办而剥夺孩子自主成长的机会。
封面图: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文字:陶斯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赵思华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