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三月”),全港不同文化艺术机构将共同呈献过百项文化艺术活动,共同展现香港最丰富的文化盛宴。西九文化区宣布推出“香港艺术三月”网站(www.artmarch.hk),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文爱好者介绍三月香港艺文界多姿多彩的盛事。此外,西九将于“艺术三月”推出一系列展览、活动和表演,让访客尽情享受西九这国际级文化地标的独特魅力。为庆祝“艺术三月”,M+将于2025年3月9日(星期日)免费开放标准门票展览。
“香港艺术三月2025”网站上线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落实《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的重要策略伙伴,西九今年特意推出“香港艺术三月2025”全新网站,透过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多家本地文化机构、艺术展会、画廊和拍卖行等合作,推出一站式平台分享于3月份举行的主要文化艺术节目资讯,涵盖世界知名的艺术展会、博物馆高峰论坛、展览、艺术节、放映和表演艺术节目,为本地、内地以至世界各地访客提供参与“香港艺术三月”的全面指南。网站将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上午11时正式启动,展示过百项于香港举行的文化艺术活动资讯。
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三大特展
M+于“香港艺术三月”的重头戏为“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特别展览。展览由M+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共同主办,与法国五月艺术节联合呈献,亦是2025年法国五月艺术节之开幕节目。展览于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起在M+西展厅向公众开放,展出六十多件西班牙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杰作,来自全球毕加索作品收藏规模最大的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是在香港历来举办最大型的毕加索作品展。同场亦展示逾八十件出自三十位亚洲及海外亚洲艺术家之手的M+藏品系列,是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收藏首次与亚洲博物馆藏品同场展示及对话,让观众探索毕加索对于亚洲历久弥新的影响力,以及他与亚洲的联系。
M+同期展出的“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将于2025年3月8日(星期六)起于展演空间展示大型装置并举行展演。毕加索经典之作《格尔尼卡》(1937)描绘西班牙内战的残酷境况,李明维以此为出发点,利用沙粒这种象征无常和不稳定的物料来重现该画作。这幅精心绘制的作品参照了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和宗教传统中出现的沙画。临近展览尾声,将会上演一场现场展演,邀请观众在沙画上行走。其后,四名表演者将随意移动,轻扫沙粒,在摧毁画作的同时,也创作新的图像。
为庆祝“艺术三月”,M+将于2025年3月9日(星期日)免费开放标准门票展览。当日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6时,访客可免费参观标准门票涵盖的所有展览,无须提前预约。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艺术三月”呈献全新特别展览“流动的盛宴──中国饮食文化”。展览精选逾110件精彩文物,包括西周(约公元前1100‒公元前771年)的作父丁尊、唐代(618‒907年)的角形杯、清代(1644‒1911年)的松鹤纹圆提盒等,邀请观众共享跨越中国5,000年历史的盛宴,认识中国古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面貌。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起在展厅8开放予公众参观。
现正于展厅9举行的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将于2025年2月下旬轮换部分珍品,新登场的有年轻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的戎装像以及出自法国耶稣会士王致诚(1702‒1768年)之手的赤花鹰(《十骏马图》)。展览的展期将横跨“艺术三月”至2025年5月4日(星期日),展示中法两国互相欣赏、启发与交流的历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举办一场公开讲座,邀请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分享博物馆源源不绝的新创意,以及如何从传承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西九“家FUN艺术节”汇聚精彩表演
表演艺术方面,西九于“艺术三月”及复活节期间举办第二届“西九家 FUN 艺术节”(艺术节),由2025年3月26日至4月27日在西九不同场地,包括艺术公园海滨草坪、自由空间及戏曲中心,呈献由香港、澳洲、比利时、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地艺术家带来过百个多元化免费及售票艺术节目。
当中包括大型户外装置,以及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和互动体验:由著名美国艺术家组合Alex Schweder和Ward Shelley创作并首次在亚洲展出的大型户外艺术装置《轮居》;来自澳洲的国际知名当代杂技团Circa结合马戏和多媒体,以奇幻迷人的方式呈现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嘉年华》,其艺术总监Yaron Lifschitz刚获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奖项之一──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颁发2025年杰出艺术家奖;加拿大剧团CORPUS将在户外放置一颗大型的透明泡泡,在里面上演童话般的动人默剧表演《抱泡》。
此外,首次举办的“西九家FUN艺术节市集”将于3月21日(星期五)起一连五个周末(逢周五至周日)在艺术公园举行。艺术节期间,两场为茶馆家庭专场及粤剧身段工作坊将于3月29日及30日在戏曲中心举行,欢迎来自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家庭成员以互动方式认识传统艺术。
“西九艺术三月”活动遍布文化区户内户外场地
新一季“西九街头表演计划”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展开,逢周末及公众假期期间于西九10个指定的街头表演区域演出,呈献音乐、马戏、杂耍、花式足球、街舞、小丑表演、魔术等各式各样的街头表演,让访客可于西九广阔的户外空间探索艺术。
戏曲中心亦会在3月继续上演茶馆剧场“粤・乐・茶韵”(逢周五至周日)推广粤剧。重点曲目为两出围绕爱情的名剧──《南宋鸳鸯镜》之《焙衣情》,以及《铁马银婚》之《家国情仇》。此外还会加入古腔演唱环节,让观众感受戏曲传统风格的特色。
M+幕墙将展出由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创作的全新M+幕墙委约作品《戏夜寻谜》(2025)。由M+与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创作,并由瑞银集团呈献,这部人工智能生成动画向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致敬,以充满未来感和剧场效果的方式呈现一幕幕经典场景。作品将于2025年3月22日起每晚在M+幕墙上展出。
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M+将举办“M+国际特别参观”及“M+欢迎派对”,专为国际博物馆业界的受邀嘉宾及主要持份者而设,并分别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及同日晚上8时30分至午夜举行。
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M+将举办名为“保存当下:当代视觉文化修复工作中的永续实践”的座谈会,讲者包括来自澳洲布里斯班昆士兰艺术博物馆与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韩国三星文化基金会Leeum美术馆、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泰特美术馆、伦敦大学学院以及M+。
数字艺术博览会首度在西九举行
此外,数字艺术博览会2025(Digital Art Fair 2025)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30日首次在西九大草坪举行,西九文化区是活动的场地伙伴。数字艺术博览会是公认的艺术与科技领域先驱,今年的展览将展示超过40个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艺术项目,利用尖端技术如人工智慧、区块链、3D地图、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进一步重新定义艺术体验。
香港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香港艺术三月”),全港不同文化艺术机构将共同呈献过百项文化艺术活动,共同展现香港最丰富的文化盛宴。西九文化区宣布推出“香港艺术三月”网站(www.artmarch.hk),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文爱好者介绍三月香港艺文界多姿多彩的盛事。此外,西九将于“艺术三月”推出一系列展览、活动和表演,让访客尽情享受西九这国际级文化地标的独特魅力。为庆祝“艺术三月”,M+将于2025年3月9日(星期日)免费开放标准门票展览。
“香港艺术三月2025”网站上线
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落实《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的重要策略伙伴,西九今年特意推出“香港艺术三月2025”全新网站,透过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多家本地文化机构、艺术展会、画廊和拍卖行等合作,推出一站式平台分享于3月份举行的主要文化艺术节目资讯,涵盖世界知名的艺术展会、博物馆高峰论坛、展览、艺术节、放映和表演艺术节目,为本地、内地以至世界各地访客提供参与“香港艺术三月”的全面指南。网站将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上午11时正式启动,展示过百项于香港举行的文化艺术活动资讯。
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推出三大特展
M+于“香港艺术三月”的重头戏为“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特别展览。展览由M+与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共同主办,与法国五月艺术节联合呈献,亦是2025年法国五月艺术节之开幕节目。展览于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起在M+西展厅向公众开放,展出六十多件西班牙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杰作,来自全球毕加索作品收藏规模最大的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是在香港历来举办最大型的毕加索作品展。同场亦展示逾八十件出自三十位亚洲及海外亚洲艺术家之手的M+藏品系列,是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收藏首次与亚洲博物馆藏品同场展示及对话,让观众探索毕加索对于亚洲历久弥新的影响力,以及他与亚洲的联系。
M+同期展出的“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将于2025年3月8日(星期六)起于展演空间展示大型装置并举行展演。毕加索经典之作《格尔尼卡》(1937)描绘西班牙内战的残酷境况,李明维以此为出发点,利用沙粒这种象征无常和不稳定的物料来重现该画作。这幅精心绘制的作品参照了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和宗教传统中出现的沙画。临近展览尾声,将会上演一场现场展演,邀请观众在沙画上行走。其后,四名表演者将随意移动,轻扫沙粒,在摧毁画作的同时,也创作新的图像。
为庆祝“艺术三月”,M+将于2025年3月9日(星期日)免费开放标准门票展览。当日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6时,访客可免费参观标准门票涵盖的所有展览,无须提前预约。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艺术三月”呈献全新特别展览“流动的盛宴──中国饮食文化”。展览精选逾110件精彩文物,包括西周(约公元前1100‒公元前771年)的作父丁尊、唐代(618‒907年)的角形杯、清代(1644‒1911年)的松鹤纹圆提盒等,邀请观众共享跨越中国5,000年历史的盛宴,认识中国古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面貌。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3月19日(星期三)起在展厅8开放予公众参观。
现正于展厅9举行的特别展览“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十七、十八世纪中法文化交流”将于2025年2月下旬轮换部分珍品,新登场的有年轻康熙帝(1662‒1722年在位)的戎装像以及出自法国耶稣会士王致诚(1702‒1768年)之手的赤花鹰(《十骏马图》)。展览的展期将横跨“艺术三月”至2025年5月4日(星期日),展示中法两国互相欣赏、启发与交流的历史。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举办一场公开讲座,邀请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分享博物馆源源不绝的新创意,以及如何从传承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西九“家FUN艺术节”汇聚精彩表演
表演艺术方面,西九于“艺术三月”及复活节期间举办第二届“西九家 FUN 艺术节”(艺术节),由2025年3月26日至4月27日在西九不同场地,包括艺术公园海滨草坪、自由空间及戏曲中心,呈献由香港、澳洲、比利时、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地艺术家带来过百个多元化免费及售票艺术节目。
当中包括大型户外装置,以及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和互动体验:由著名美国艺术家组合Alex Schweder和Ward Shelley创作并首次在亚洲展出的大型户外艺术装置《轮居》;来自澳洲的国际知名当代杂技团Circa结合马戏和多媒体,以奇幻迷人的方式呈现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嘉年华》,其艺术总监Yaron Lifschitz刚获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奖项之一──国际表演艺术协会颁发2025年杰出艺术家奖;加拿大剧团CORPUS将在户外放置一颗大型的透明泡泡,在里面上演童话般的动人默剧表演《抱泡》。
此外,首次举办的“西九家FUN艺术节市集”将于3月21日(星期五)起一连五个周末(逢周五至周日)在艺术公园举行。艺术节期间,两场为茶馆家庭专场及粤剧身段工作坊将于3月29日及30日在戏曲中心举行,欢迎来自不同年龄和背景的家庭成员以互动方式认识传统艺术。
“西九艺术三月”活动遍布文化区户内户外场地
新一季“西九街头表演计划”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展开,逢周末及公众假期期间于西九10个指定的街头表演区域演出,呈献音乐、马戏、杂耍、花式足球、街舞、小丑表演、魔术等各式各样的街头表演,让访客可于西九广阔的户外空间探索艺术。
戏曲中心亦会在3月继续上演茶馆剧场“粤・乐・茶韵”(逢周五至周日)推广粤剧。重点曲目为两出围绕爱情的名剧──《南宋鸳鸯镜》之《焙衣情》,以及《铁马银婚》之《家国情仇》。此外还会加入古腔演唱环节,让观众感受戏曲传统风格的特色。
M+幕墙将展出由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创作的全新M+幕墙委约作品《戏夜寻谜》(2025)。由M+与巴塞尔艺术展共同委约创作,并由瑞银集团呈献,这部人工智能生成动画向香港电影黄金时代致敬,以充满未来感和剧场效果的方式呈现一幕幕经典场景。作品将于2025年3月22日起每晚在M+幕墙上展出。
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M+将举办“M+国际特别参观”及“M+欢迎派对”,专为国际博物馆业界的受邀嘉宾及主要持份者而设,并分别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以及同日晚上8时30分至午夜举行。
2025年3月25日(星期二),M+将举办名为“保存当下:当代视觉文化修复工作中的永续实践”的座谈会,讲者包括来自澳洲布里斯班昆士兰艺术博物馆与现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韩国三星文化基金会Leeum美术馆、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泰特美术馆、伦敦大学学院以及M+。
数字艺术博览会首度在西九举行
此外,数字艺术博览会2025(Digital Art Fair 2025)将于2025年3月26日至30日首次在西九大草坪举行,西九文化区是活动的场地伙伴。数字艺术博览会是公认的艺术与科技领域先驱,今年的展览将展示超过40个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艺术项目,利用尖端技术如人工智慧、区块链、3D地图、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进一步重新定义艺术体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