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丨期待AI护理机器人为养老赋能

今年珠海两会,市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小月提交《关于引入AI智能护理机器人陪护失能/半失能长者的提案》,建议探索应用AI智能“无陪护护理”模式,确保长者安全高质量养老。(《珠海特区报》2月20日05版)

伴随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失能/半失能长者的照料困境日益显著,而探索应用AI智能“无陪护护理”模式,能够为失能长者的高质量养老助力。

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占40%左右,他们不同程度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目前医院内部失能老年患者的照护均面临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护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同时,疾病治疗、康复、照护等费用支出巨大,也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AI智能护理机器人的引入,有希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技术角度来讲,智能护理机器人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满足养老院等场所的护理需求;拥有智能识别与感知的能力,可以精准判断患者的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依照患者的需求个性化调整护理方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护理效率,降低护理成本。例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协助清洁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护理决策等,未来还有可能借助人形机器人,承担99%的护理工作,实现无人护理和智慧陪伴。

为了让AI智能护理机器人更优质地服务于失能/半失能长者,一方面,要设立专项资金,与医疗机构、院校合作,研发引入AI护理机器人,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另一方面,可通过国家住院护理补助等方式购买AI专项护理服务,让失能/半失能长者享受AI失能护理机器人的高效优质陪护;还可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机制,设计多元的AI专项护理费用分摊模式,减轻家庭负担。

AI智能护理机器人的出现,给失能/半失能长者的安全高质量养老带来了希望。当然,也会遭遇一些挑战,例如成本高昂,在和失能长者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完全替代陪护者的人文关怀等。不过,我们依然满怀期待,相信AI技术将不断朝着更有益的方向发展,让失能长者能够更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文字:王军荣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
热点话题丨期待AI护理机器人为养老赋能
珠海特区报 2025-02-24 00:36

今年珠海两会,市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小月提交《关于引入AI智能护理机器人陪护失能/半失能长者的提案》,建议探索应用AI智能“无陪护护理”模式,确保长者安全高质量养老。(《珠海特区报》2月20日05版)

伴随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失能/半失能长者的照料困境日益显著,而探索应用AI智能“无陪护护理”模式,能够为失能长者的高质量养老助力。

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失能、半失能老人约占40%左右,他们不同程度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目前医院内部失能老年患者的照护均面临专业护理人员短缺、护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同时,疾病治疗、康复、照护等费用支出巨大,也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AI智能护理机器人的引入,有希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技术角度来讲,智能护理机器人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满足养老院等场所的护理需求;拥有智能识别与感知的能力,可以精准判断患者的需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服务;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依照患者的需求个性化调整护理方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升护理效率,降低护理成本。例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协助清洁或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辅助护理决策等,未来还有可能借助人形机器人,承担99%的护理工作,实现无人护理和智慧陪伴。

为了让AI智能护理机器人更优质地服务于失能/半失能长者,一方面,要设立专项资金,与医疗机构、院校合作,研发引入AI护理机器人,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标准;另一方面,可通过国家住院护理补助等方式购买AI专项护理服务,让失能/半失能长者享受AI失能护理机器人的高效优质陪护;还可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机制,设计多元的AI专项护理费用分摊模式,减轻家庭负担。

AI智能护理机器人的出现,给失能/半失能长者的安全高质量养老带来了希望。当然,也会遭遇一些挑战,例如成本高昂,在和失能长者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完全替代陪护者的人文关怀等。不过,我们依然满怀期待,相信AI技术将不断朝着更有益的方向发展,让失能长者能够更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文字:王军荣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