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们踮脚取书时,
总有无数双手托住他们。”
在珠海金湾图书馆,
许娜娜和团队小伙伴共同耕耘,
以经典童书筑起港湾,
为孩子们构建“心灵家园”。

在金湾区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区,许娜娜俯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荷花镇的早市》,一边向我们介绍:“这部中国风绘本讲的是一个小孩回水乡跟家人去逛集市的故事,热热闹闹的气氛,画面生动,推荐大人带小孩一起读。”书架上,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凯迪克大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作品整齐排列——这里是许娜娜和团队耕耘六年的“战场”。

作为金湾区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许娜娜的名字与“儿童阅读”紧密相连。自2019年参与图书馆筹建以来,她策划的少儿活动超1800场,带领团队培育了634名“阅读点灯人”,创设30余项品牌活动,惠及逾2万名儿童。2025年,她被评为广东省“最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馆员”。
从“仓库”到心灵家园
2019年,许娜娜从北方来到珠海,参与金湾区图书馆筹建。“图书馆不该只是借书还书的仓库,而要用书滋养心灵,让书走进孩子心里。”这是她秉持的理念。每年,她和团队都会从海量的童书中精选优质的作品,分门别类地摆放,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选择。一位中山家长常常跨城借书:“这里的书单好,省去我们挑书的烦恼。”

为了让好书真正“活”起来,金湾区图书馆启动“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许娜娜和团队伙伴的热情感染了越来越多人。学员中有幼儿园老师、社区工作者,甚至企业员工。一位从事英文翻译的家长连续四年参与培训,从零基础成长为能策划英文绘本活动的推广人。项目考核严格,有人屡败屡战,第四年终于通过考核。“阅读推广需要情怀和坚持。”许娜娜说,“这些活动不仅能影响孩子,还可以激发成年人的潜能。”
自2020年以来,“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经历五年迭代,实现了从1.0到5.0版本的升级。从项目启动时摸索、专家线上线下授课,到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设置考核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项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阅读点灯人”。五年时间里,该项目共招募学员634名,参与专业培训及实践达4518人次,举办各项课程共203场,开展“金图姐姐讲故事”等阅读输出活动545场,参与读者达24273人次。

田野与书页之间
每年暑假,金湾区图书馆组织的“感知珠海文化游学”夏令营总是一位难求。50个名额,五六百人预报名。孩子们在图书馆、农场、博物馆、街区开展实践。许娜娜和团队伙伴设计的活动总与阅读交织:插秧前诵读《悯农》,泥泞中体会“粒粒皆辛苦”;去澳门历史街区探访后,孩子们化身“小小讲书人”登台分享。
“家长不在场,他们才能真正独立。”许娜娜笑称自己是“严厉的引导者”。一次,一个调皮男孩在博物馆乱跑,她追得满头大汗。后面活动结束时,她却收到小男孩的拥抱:“明年我还想来!”

除了致力于带孩子们在实践中阅读和学习,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阅读,许娜娜也有独到的见解。“儿童阅读最忌说教。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问孩子,从书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很多童书是开放式的结尾,我们要守护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人点燃一群人
“阅读推广人首先要爱书、有情怀,但仅凭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一群人同行。”许娜娜说。她常带着义工团队研读经典童书。一次,众人对一本超现实主义作品束手无策,许娜娜组织大家集中研读探讨,最终将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故事。

近期,她和同事们格外忙碌。今年4月,第六期“阅读点灯人”项目即将启动;“金图姐姐讲故事”活动将邀请“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优秀学员开展阅读指导,为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此外,国际安徒生奖评委谈凤霞、心理学者郭骅和丰子恺图画书佳作奖获得者马鹏浩将陆续带来三场讲座。
“我们不追求宏伟空洞的目标,只求扎实影响身边的人。”许娜娜说。如今,金湾区图书馆用31万册童书筑起港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灯。当孩子们踮脚取书时,总有无数双手托住他们。

“当孩子们踮脚取书时,
总有无数双手托住他们。”
在珠海金湾图书馆,
许娜娜和团队小伙伴共同耕耘,
以经典童书筑起港湾,
为孩子们构建“心灵家园”。

在金湾区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区,许娜娜俯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荷花镇的早市》,一边向我们介绍:“这部中国风绘本讲的是一个小孩回水乡跟家人去逛集市的故事,热热闹闹的气氛,画面生动,推荐大人带小孩一起读。”书架上,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凯迪克大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作品整齐排列——这里是许娜娜和团队耕耘六年的“战场”。

作为金湾区图书馆阅读推广部主任,许娜娜的名字与“儿童阅读”紧密相连。自2019年参与图书馆筹建以来,她策划的少儿活动超1800场,带领团队培育了634名“阅读点灯人”,创设30余项品牌活动,惠及逾2万名儿童。2025年,她被评为广东省“最美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馆员”。
从“仓库”到心灵家园
2019年,许娜娜从北方来到珠海,参与金湾区图书馆筹建。“图书馆不该只是借书还书的仓库,而要用书滋养心灵,让书走进孩子心里。”这是她秉持的理念。每年,她和团队都会从海量的童书中精选优质的作品,分门别类地摆放,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选择。一位中山家长常常跨城借书:“这里的书单好,省去我们挑书的烦恼。”

为了让好书真正“活”起来,金湾区图书馆启动“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许娜娜和团队伙伴的热情感染了越来越多人。学员中有幼儿园老师、社区工作者,甚至企业员工。一位从事英文翻译的家长连续四年参与培训,从零基础成长为能策划英文绘本活动的推广人。项目考核严格,有人屡败屡战,第四年终于通过考核。“阅读推广需要情怀和坚持。”许娜娜说,“这些活动不仅能影响孩子,还可以激发成年人的潜能。”
自2020年以来,“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经历五年迭代,实现了从1.0到5.0版本的升级。从项目启动时摸索、专家线上线下授课,到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设置考核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项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阅读点灯人”。五年时间里,该项目共招募学员634名,参与专业培训及实践达4518人次,举办各项课程共203场,开展“金图姐姐讲故事”等阅读输出活动545场,参与读者达24273人次。

田野与书页之间
每年暑假,金湾区图书馆组织的“感知珠海文化游学”夏令营总是一位难求。50个名额,五六百人预报名。孩子们在图书馆、农场、博物馆、街区开展实践。许娜娜和团队伙伴设计的活动总与阅读交织:插秧前诵读《悯农》,泥泞中体会“粒粒皆辛苦”;去澳门历史街区探访后,孩子们化身“小小讲书人”登台分享。
“家长不在场,他们才能真正独立。”许娜娜笑称自己是“严厉的引导者”。一次,一个调皮男孩在博物馆乱跑,她追得满头大汗。后面活动结束时,她却收到小男孩的拥抱:“明年我还想来!”

除了致力于带孩子们在实践中阅读和学习,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阅读,许娜娜也有独到的见解。“儿童阅读最忌说教。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问孩子,从书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很多童书是开放式的结尾,我们要守护孩子的想象力。”
一个人点燃一群人
“阅读推广人首先要爱书、有情怀,但仅凭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一群人同行。”许娜娜说。她常带着义工团队研读经典童书。一次,众人对一本超现实主义作品束手无策,许娜娜组织大家集中研读探讨,最终将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故事。

近期,她和同事们格外忙碌。今年4月,第六期“阅读点灯人”项目即将启动;“金图姐姐讲故事”活动将邀请“阅读点灯人”培育项目优秀学员开展阅读指导,为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此外,国际安徒生奖评委谈凤霞、心理学者郭骅和丰子恺图画书佳作奖获得者马鹏浩将陆续带来三场讲座。
“我们不追求宏伟空洞的目标,只求扎实影响身边的人。”许娜娜说。如今,金湾区图书馆用31万册童书筑起港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灯。当孩子们踮脚取书时,总有无数双手托住他们。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