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于4月26日举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长沙站),珠海数百家名企将提供15000个优质岗位,并携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向全球英才伸出诱人的“橄榄枝”。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蔚蓝海岸线上,珠海如同一颗镶嵌山海之间的翡翠,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里,蓝天碧水与创新活力交织,红树林与高楼大厦共生,不仅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更成为吸引各路人才的“生态磁极”。

山海城交融的“绿色请柬”
珠海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环绕,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形成了独特的“城、山、江、田、海、岛”为一体的海滨城市风光。全市森林面积4.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96%,森林蓄积量255.9万立方米,公益林占林地比例超75%,为全省第一,现状自然保护地36个,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9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5种,古树名木1659株。

珠海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2024年,我市又以绿美珠海为牵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珠海的空气被称为“可以罐装出口”。
从情侣路的椰风海韵到凤凰山的层峦叠翠,从淇澳岛红树林的鹭鸟翩跹到横琴湿地公园的生态廊道,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画卷,成为珠海向全球人才发出的最动人“请柬”。
“在这里工作,每天推开窗就是‘山水画’。”一名生物医药专家坦言,珠海的环境让他“一见倾心”,“科研需要灵感,而珠海的生态能让人静下心来。”

赋能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珠海深谙“生态优势即发展优势”,将绿色基因融入产业规划。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聚焦大健康、人工智能等低碳产业,高新区依托唐家湾滨海生态打造科创高地,金湾“航空新城”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绿色产业生态链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24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90万人,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获评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珠海凭什么能吸引如此多人才?源于珠海“别具一格”的城市软实力。
招揽人才,在综合城市吸引力中,珠海有一份独特的“礼物”——碧海蓝天的诗意栖居、张弛有度的创新生态、高效便捷的跨境流动,让人才愿意来到这里,与经济特区共舞,和碧海蓝天相拥。珠海元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肖奕博坦言,最初考察珠海时就发现,政府为企业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支持,创业环境相当优越,“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珠海非常宜居,我们创业者、同事都很喜欢这里,而且珠海位于大湾区,位置非常便利,对我们创业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

用“诗意栖居”留住人心
“生态优先”是铭刻进珠海城市基因的发展理念,珠海按照“全盘绘绿、全域增绿、全民评绿、全力护绿”思路深入推进绿美建设。人才公寓毗邻社区公园,社区生活圈内必有绿地;全市超过1000多公里绿道,骑行通勤成为时尚;“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等品牌活动,让人才在学术交流中感受城市温度。
“周末徒步凤凰山、傍晚野狸岛看日落,这种生活品质在一线城市很难实现。”一名从北京迁入珠海的某技术公司总监说,“生态福利是珠海吸引人才的‘隐形筹码’。” 珠海正以更大手笔布局生态与智力的融合:力争用五年时间、累计投入不少于500亿元,实现市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无废城市”、村庄10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推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珠海范例。
人才在珠海既能实现事业抱负,又能享受诗意生活,这才是持久的吸引力。
珠海在这座“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生态与人才的故事仍在续写。当海风轻拂过港珠澳大桥的斜拉索,当白海豚在伶仃洋跃出水面,珠海用它的生态之美告诉世界:这里,既是梦想的起航点,也是心灵的栖息地。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图片:吴长赋文字:康振华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王朝辉

将于4月26日举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长沙站),珠海数百家名企将提供15000个优质岗位,并携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向全球英才伸出诱人的“橄榄枝”。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蔚蓝海岸线上,珠海如同一颗镶嵌山海之间的翡翠,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里,蓝天碧水与创新活力交织,红树林与高楼大厦共生,不仅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都市,更成为吸引各路人才的“生态磁极”。

山海城交融的“绿色请柬”
珠海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环绕,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形成了独特的“城、山、江、田、海、岛”为一体的海滨城市风光。全市森林面积4.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1.96%,森林蓄积量255.9万立方米,公益林占林地比例超75%,为全省第一,现状自然保护地36个,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12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9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5种,古树名木1659株。

珠海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称号。2024年,我市又以绿美珠海为牵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珠海的空气被称为“可以罐装出口”。
从情侣路的椰风海韵到凤凰山的层峦叠翠,从淇澳岛红树林的鹭鸟翩跹到横琴湿地公园的生态廊道,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画卷,成为珠海向全球人才发出的最动人“请柬”。
“在这里工作,每天推开窗就是‘山水画’。”一名生物医药专家坦言,珠海的环境让他“一见倾心”,“科研需要灵感,而珠海的生态能让人静下心来。”

赋能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珠海深谙“生态优势即发展优势”,将绿色基因融入产业规划。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聚焦大健康、人工智能等低碳产业,高新区依托唐家湾滨海生态打造科创高地,金湾“航空新城”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绿色产业生态链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24年,珠海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超90万人,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获评2024年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
珠海凭什么能吸引如此多人才?源于珠海“别具一格”的城市软实力。
招揽人才,在综合城市吸引力中,珠海有一份独特的“礼物”——碧海蓝天的诗意栖居、张弛有度的创新生态、高效便捷的跨境流动,让人才愿意来到这里,与经济特区共舞,和碧海蓝天相拥。珠海元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肖奕博坦言,最初考察珠海时就发现,政府为企业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支持,创业环境相当优越,“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珠海非常宜居,我们创业者、同事都很喜欢这里,而且珠海位于大湾区,位置非常便利,对我们创业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

用“诗意栖居”留住人心
“生态优先”是铭刻进珠海城市基因的发展理念,珠海按照“全盘绘绿、全域增绿、全民评绿、全力护绿”思路深入推进绿美建设。人才公寓毗邻社区公园,社区生活圈内必有绿地;全市超过1000多公里绿道,骑行通勤成为时尚;“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珠海科技产业生态大会”等品牌活动,让人才在学术交流中感受城市温度。
“周末徒步凤凰山、傍晚野狸岛看日落,这种生活品质在一线城市很难实现。”一名从北京迁入珠海的某技术公司总监说,“生态福利是珠海吸引人才的‘隐形筹码’。” 珠海正以更大手笔布局生态与智力的融合:力争用五年时间、累计投入不少于500亿元,实现市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无废城市”、村庄10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推进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珠海范例。
人才在珠海既能实现事业抱负,又能享受诗意生活,这才是持久的吸引力。
珠海在这座“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生态与人才的故事仍在续写。当海风轻拂过港珠澳大桥的斜拉索,当白海豚在伶仃洋跃出水面,珠海用它的生态之美告诉世界:这里,既是梦想的起航点,也是心灵的栖息地。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图片:吴长赋文字:康振华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王朝辉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