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十周年,累计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约11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约7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3万亿元。

记者从省商务厅方面了解到,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均占全省20%以上,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年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成果,为全国贡献“广东经验”。十年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全省复制推广237项,在全国集中推广43项,占全国四分之一。发布制度创新案例356个,列入全国最佳实践案例8个,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落地。南沙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前海首创企业开办“双录签名”,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约3800万元。横琴实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投资者足不出境可完成跨境商事登记,最快3小时领取营业执照。广东自贸试验区成功引进11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54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68亿美元。

国际贸易航运枢纽功能凸显。持续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以南沙港、蛇口港为枢纽港,扩大实施“组合港”“一港通”改革,为企业节省物流相关成本超2亿元。率先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成为全国模板。南沙、前海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分拨集拼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超24%。

金融开放创新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率先落地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政策,设立首家港资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全外资期货公司。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近17万亿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2024年交易规模增长1.5倍。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累计办理资金汇划1100亿元。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开立FT账户近1.4万个,办理资金业务超5.9万亿元。

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同国际接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全国首家自贸试验区法院,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民商事案件。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创设全国首个国际仲裁海外庭审中心。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累计设立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20家。

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成效明显。获批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境外专业人员便利执业等33项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开展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试点,南沙落地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前海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批外商独资增值电信业务B25信息服务业许可牌照。

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全力推进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十年来,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均占全省20%以上,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对港澳服务业更加开放。扩大对港澳金融、法律、会计、工程、旅游、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开放。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累计设立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20家。设立首家港资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设立港澳资旅行社11家。试点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167家港澳企业成功备案并参与建设。允许设立港澳独资医疗机构,放开港澳检测机构进入限制。推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首家香港医院通过认证。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突破。率先开展粤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业务试点。率先开展港澳人才职称评价试点,出台首部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对港澳专业人士职业资格予以认可,包括香港护士、教师、律师等累计26类港澳专业人士实现跨境便利执业。探索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民商事案件,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

打造港澳人才集聚高地。联合港澳大力招才引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政策。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出台促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办法。广东自贸试验区先后建设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入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业团队2446家。

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横琴“分线管理”全面落地,“一线”“二线”通行顺畅有序,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日均达6.27万人次,“二线”出区车辆日均5.3万辆次,横琴“澳门新街坊”入住超2000人。创新实施“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进出境港澳车辆超450万辆次。深入实施“港澳药械通”,指定医院共进口使用港澳药械品种97个,服务惠及患者近万人次。

“接下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全面深化与港澳的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与港澳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人员流动、数据流动、规则衔接、专业资格认可等领域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

封面:(资料图)曾遥 摄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蓝辉龙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十周年,累计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
南方+ 2025-04-21 21:13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约11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约74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1.3万亿元。

记者从省商务厅方面了解到,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均占全省20%以上,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年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一大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成果,为全国贡献“广东经验”。十年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72项,全省复制推广237项,在全国集中推广43项,占全国四分之一。发布制度创新案例356个,列入全国最佳实践案例8个,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落地。南沙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前海首创企业开办“双录签名”,每年为企业节省费用约3800万元。横琴实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投资者足不出境可完成跨境商事登记,最快3小时领取营业执照。广东自贸试验区成功引进11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54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68亿美元。

国际贸易航运枢纽功能凸显。持续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以南沙港、蛇口港为枢纽港,扩大实施“组合港”“一港通”改革,为企业节省物流相关成本超2亿元。率先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并成为全国模板。南沙、前海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分拨集拼进出口额突破2000亿元。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超24%。

金融开放创新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率先落地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政策,设立首家港资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全外资期货公司。广州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额近17万亿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2024年交易规模增长1.5倍。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累计办理资金汇划1100亿元。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开立FT账户近1.4万个,办理资金业务超5.9万亿元。

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同国际接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全国首家自贸试验区法院,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民商事案件。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创设全国首个国际仲裁海外庭审中心。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累计设立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20家。

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成效明显。获批开展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境外专业人员便利执业等33项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开展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试点,南沙落地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前海西门子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批全国首批外商独资增值电信业务B25信息服务业许可牌照。

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

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全力推进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十年来,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539亿美元,均占全省20%以上,成为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对港澳服务业更加开放。扩大对港澳金融、法律、会计、工程、旅游、检测认证等服务业开放。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累计设立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20家。设立首家港资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设立港澳资旅行社11家。试点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167家港澳企业成功备案并参与建设。允许设立港澳独资医疗机构,放开港澳检测机构进入限制。推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首家香港医院通过认证。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突破。率先开展粤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业务试点。率先开展港澳人才职称评价试点,出台首部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对港澳专业人士职业资格予以认可,包括香港护士、教师、律师等累计26类港澳专业人士实现跨境便利执业。探索适用香港法律审结民商事案件,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率先实现“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

打造港澳人才集聚高地。联合港澳大力招才引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政策。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出台促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办法。广东自贸试验区先后建设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入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业团队2446家。

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横琴“分线管理”全面落地,“一线”“二线”通行顺畅有序,经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日均达6.27万人次,“二线”出区车辆日均5.3万辆次,横琴“澳门新街坊”入住超2000人。创新实施“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进出境港澳车辆超450万辆次。深入实施“港澳药械通”,指定医院共进口使用港澳药械品种97个,服务惠及患者近万人次。

“接下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充分发挥毗邻港澳优势,全面深化与港澳的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与港澳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人员流动、数据流动、规则衔接、专业资格认可等领域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说。

封面:(资料图)曾遥 摄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