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智慧成果“金点子”撑起“保护伞”!珠海打造“五星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珠海亮出一张闪亮的“创新成绩单”——“十四五”期间,珠海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首批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

记者在4月22日举行的“‘十四五’期间珠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已建成覆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五星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市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坐绿皮车”提速到“乘高铁”,专利纠纷解决时间从“马拉松”变成“百米冲刺”,知识产权保护网越织越密,智慧成果“金点子”既能快速落地,又能安心成长。

专利申请坐“火箭”:
国内专利最快28天获授权

走进珠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仿佛置身“专利体检服务站”。这里实施的“快速预审+国际快车道”双引擎服务模式,让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就像给专利申请书配备专职医生。”该中心负责人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道:“我们的预审专家像经验丰富的体检医生,提前帮企业调整专利申请的‘体态’。经过专业指导的申请书,通过率能从普通通道的‘50米及格线’跃升到‘满分赛道’。”

更令人惊叹的是国际专利申请的“快车道”服务。企业通过“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服务机制,申请国际专利的企业就像拿着国际驾照的赛车手,在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可以享受“绿灯通行”。该中心负责人举例说:“当国内知识产权审查单位给出‘通行证’,海外审查机构就会参考这个结果,提升审查速度。”

数据见证着“珠海速度”:国内发明专利最快28天获得授权,比常规通道提速90%;实用新型专利5天办结,外观设计更是实现“今日提交、隔日授权”。两年来累计护航4596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授权率超过九成,跑赢全国“创新赛道”。

截至2024年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共4.69万件,占全市专利总量的28.80%,在全省排名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6.99件,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维权“零成本”:
最快3天解决侵权纠纷

智慧成果的喷涌式出现,也让部分企业有了“坐享其成”的动机,从而引发侵权纠纷。在维权过程中,维权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成为创新主体维权的“拦路虎”。

面对专利维权的“拦路虎”,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未化身“维权导购”,向企业推荐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与其花费重金打官司,不如先试试行政裁决或调解这个‘便民快车’,全程政府买单,最快3天叫停侵权行为。”

专利行政裁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措施,既体现公平公正,又兼具行政执法手段。在行政裁决程序中,执法人员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授权,与29名技术调查官、203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能快速识破侵权行为的“障眼法”。他们携带专业设备深入现场,提取的电子证据可直接作为法庭呈堂证供,让侵权者无所遁形。

此外,行政裁决从权利人申请立案、案件送达、调查取证到最终作出行政裁决结果,当事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真正实现零成本维权。

更贴心的是,政府还为企业准备了“维权保险箱”。购买知识产权保险可获50%保费补贴,让初创企业更好维权。

织就“天罗地网”:
立体防护让侵权无处藏身

珠海构建的“海陆空”立体防护体系,让每个创新细胞都获得全方位呵护:

——司法保护“直通车”: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建巡回法庭,专利纠纷调解书可“秒变”法院裁决书,省去漫长诉讼流程。

——湾区执法“协作网”:建立案件转办机制,侵权线索“一键传送”,让跨区域侵权者插翅难逃。

——商业秘密“金钟罩”: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城市,正在制定特区条例为企业核心机密加装“防盗门”。

——公共服务“瞭望台”:整合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类型知识产权数据和多个重点产业专利数据,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的支撑作用,全方位对接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分析需求。

据统计,2021年-2024年,这张立体防护网已捕获各类侵权案件超万件,两级法院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490宗,公安部门破获知识产权类案件85宗,检察院办理各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8宗,版权部门查扣盗版制品超1.2万件,海关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25宗

文字:陈新年 图片:朱文 编辑:叶维佳 责任编辑:李梅容
为智慧成果“金点子”撑起“保护伞”!珠海打造“五星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珠海特区报 2025-04-23 02:12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珠海亮出一张闪亮的“创新成绩单”——“十四五”期间,珠海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首批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

记者在4月22日举行的“‘十四五’期间珠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珠海已建成覆盖创新全生命周期的“五星级”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市发明专利授权周期从“坐绿皮车”提速到“乘高铁”,专利纠纷解决时间从“马拉松”变成“百米冲刺”,知识产权保护网越织越密,智慧成果“金点子”既能快速落地,又能安心成长。

专利申请坐“火箭”:
国内专利最快28天获授权

走进珠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仿佛置身“专利体检服务站”。这里实施的“快速预审+国际快车道”双引擎服务模式,让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就像给专利申请书配备专职医生。”该中心负责人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道:“我们的预审专家像经验丰富的体检医生,提前帮企业调整专利申请的‘体态’。经过专业指导的申请书,通过率能从普通通道的‘50米及格线’跃升到‘满分赛道’。”

更令人惊叹的是国际专利申请的“快车道”服务。企业通过“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服务机制,申请国际专利的企业就像拿着国际驾照的赛车手,在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可以享受“绿灯通行”。该中心负责人举例说:“当国内知识产权审查单位给出‘通行证’,海外审查机构就会参考这个结果,提升审查速度。”

数据见证着“珠海速度”:国内发明专利最快28天获得授权,比常规通道提速90%;实用新型专利5天办结,外观设计更是实现“今日提交、隔日授权”。两年来累计护航4596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授权率超过九成,跑赢全国“创新赛道”。

截至2024年底,我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共4.69万件,占全市专利总量的28.80%,在全省排名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6.99件,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维权“零成本”:
最快3天解决侵权纠纷

智慧成果的喷涌式出现,也让部分企业有了“坐享其成”的动机,从而引发侵权纠纷。在维权过程中,维权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成为创新主体维权的“拦路虎”。

面对专利维权的“拦路虎”,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邓未化身“维权导购”,向企业推荐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与其花费重金打官司,不如先试试行政裁决或调解这个‘便民快车’,全程政府买单,最快3天叫停侵权行为。”

专利行政裁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措施,既体现公平公正,又兼具行政执法手段。在行政裁决程序中,执法人员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授权,与29名技术调查官、203名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能快速识破侵权行为的“障眼法”。他们携带专业设备深入现场,提取的电子证据可直接作为法庭呈堂证供,让侵权者无所遁形。

此外,行政裁决从权利人申请立案、案件送达、调查取证到最终作出行政裁决结果,当事人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真正实现零成本维权。

更贴心的是,政府还为企业准备了“维权保险箱”。购买知识产权保险可获50%保费补贴,让初创企业更好维权。

织就“天罗地网”:
立体防护让侵权无处藏身

珠海构建的“海陆空”立体防护体系,让每个创新细胞都获得全方位呵护:

——司法保护“直通车”: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建巡回法庭,专利纠纷调解书可“秒变”法院裁决书,省去漫长诉讼流程。

——湾区执法“协作网”:建立案件转办机制,侵权线索“一键传送”,让跨区域侵权者插翅难逃。

——商业秘密“金钟罩”: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城市,正在制定特区条例为企业核心机密加装“防盗门”。

——公共服务“瞭望台”:整合专利、商标、版权等多类型知识产权数据和多个重点产业专利数据,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的支撑作用,全方位对接产业和企业专利导航分析需求。

据统计,2021年-2024年,这张立体防护网已捕获各类侵权案件超万件,两级法院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490宗,公安部门破获知识产权类案件85宗,检察院办理各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8宗,版权部门查扣盗版制品超1.2万件,海关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25宗

文字:陈新年 图片:朱文 编辑:叶维佳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