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金湾区2025年第1号田长令的正式签发,《金湾区田长制工作规则》全面实施,标志着金湾区耕地保护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阶段。通过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全民参与,金湾区正不断探索耕地保护新路径,筑牢耕地保护“铜墙铁壁”。

制度先行
拧紧责任链条
作为全省首批田长制先行县(区),金湾区率先建立区、镇、村级田长和自然村级网格田长的“3+1”组织体系和“人田对应”的责任体系。近日正式施行的金湾区田长制工作规则,进一步优化了相关机制,强化部门合力。
其中,“部门协作制度”要求建立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行政执法与纪检、司法机关联动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综合评价制度”则明确对保护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予以通报或提请区级第一田长或区级田长开展警示约谈,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程序移交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些举措以制度刚性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动田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深化。

界桩“站岗”
农田有了“身份证”
走进平沙镇,连片稻田旁矗立着醒目的黄色界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样的界桩在金湾区已有703个,如忠诚的“卫士”扎根在166个集中连片农田的四周。“以前地块边界模糊,现在界桩一目了然,村民都自觉守界耕种。”一位村级田长指着新竖立的界桩说道。
据悉,为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格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统筹金湾区四个镇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竖桩立界工作。金湾区还同步为1675块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在金湾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地块位置、面积及种植管控要求。
此外,金湾还通过政策宣讲、入户宣传、“进校园”活动等多样化方式,营造全民护田氛围。定期评选“最美田长”等先进典型,激发基层管护动力。目前,全区巡田线索处置率达95%以上,实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置”。
如今,行走在金湾田间,界桩如哨兵守护沃土,田长们巡护的脚步愈发坚实。随着1号田长令的落地,一幅“田有人管、地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耕保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近日,随着金湾区2025年第1号田长令的正式签发,《金湾区田长制工作规则》全面实施,标志着金湾区耕地保护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阶段。通过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全民参与,金湾区正不断探索耕地保护新路径,筑牢耕地保护“铜墙铁壁”。

制度先行
拧紧责任链条
作为全省首批田长制先行县(区),金湾区率先建立区、镇、村级田长和自然村级网格田长的“3+1”组织体系和“人田对应”的责任体系。近日正式施行的金湾区田长制工作规则,进一步优化了相关机制,强化部门合力。
其中,“部门协作制度”要求建立公安、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行政执法与纪检、司法机关联动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综合评价制度”则明确对保护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予以通报或提请区级第一田长或区级田长开展警示约谈,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按程序移交纪检监察、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些举措以制度刚性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动田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深化。

界桩“站岗”
农田有了“身份证”
走进平沙镇,连片稻田旁矗立着醒目的黄色界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样的界桩在金湾区已有703个,如忠诚的“卫士”扎根在166个集中连片农田的四周。“以前地块边界模糊,现在界桩一目了然,村民都自觉守界耕种。”一位村级田长指着新竖立的界桩说道。
据悉,为构建保护有力、集约高效、监管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格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统筹金湾区四个镇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竖桩立界工作。金湾区还同步为1675块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了电子档案,并在金湾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地块位置、面积及种植管控要求。
此外,金湾还通过政策宣讲、入户宣传、“进校园”活动等多样化方式,营造全民护田氛围。定期评选“最美田长”等先进典型,激发基层管护动力。目前,全区巡田线索处置率达95%以上,实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置”。
如今,行走在金湾田间,界桩如哨兵守护沃土,田长们巡护的脚步愈发坚实。随着1号田长令的落地,一幅“田有人管、地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耕保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