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我看|登革热防控全知道:从典型症状到旅行防护,这些细节须掌握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2025年第13周(3月24日至3月30日),全省新增报告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例;输入病例4例,分布在广州2例,珠海、深圳各1例(按照现住址统计)。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当前正值雨季,气候较潮湿闷热,伊蚊活跃度上升,市民需加强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科学应对登革热。

1.哪些人更容易感染登革热?日常如何有效防护?​​

登革热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但前往东南亚等疫区旅行或工作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在夏秋蚊虫孳生的季节,登革病毒输入后,具有快速传播扩散的潜能,每年均有经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发生。

2.日常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预防的关键在于阻断蚊虫叮咬。居家或办公场所应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并配合蚊香、电蚊香液等驱蚊措施。日常需定期清理环境积水,如花盆托盘、沟渠、树洞等易孳生蚊虫的场所,避免蚊虫滋生。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并在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3.感染登革热后有哪些症状?与普通蚊虫叮咬如何区分?​​

普通蚊虫叮咬仅导致局部红肿瘙痒,而登革热感染后通常在5-9天内出现症状,症状多较轻,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可达39℃以上),可能伴有比较明显的疲乏、厌食、恶心,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通常称为“三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即“三红”)表现,有时还伴有皮疹、出血表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等)。绝大多数病人可在1-2周内痊愈,少数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与普通蚊虫叮咬相比,登革热症状更重且全身性表现明显。

​​4.登革热重症有哪些危险信号?可能引发什么后果?​​

若患者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广泛出血(如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严重头痛伴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肌肉关节剧痛,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重症登革热可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

​​5.如何判断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热?发现疑似症状该怎么办?​​

若过去两周内曾到访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所在社区和城市范围有登革热发生,同时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疑似症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做好喷洒驱避剂、穿长袖衣裤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二次叮咬传播病毒;同时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旅行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6.登革热是否会人传人?日常接触是否安全?​​

登革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后,病毒在其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7.计划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如何做好旅行防护?​​

(1)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发病情况,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的流行高峰为雨季及雨季后。

(2)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3)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时,可以随身携带可折叠蚊帐;住宿时关闭纱窗、使用酒店提供的灭蚊设备。注意,任何类型酒店、室内均可能存在伊蚊,要注意防蚊灭蚊。

(4)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

(5)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封面图:程霖 通讯员廉国胜 摄
文字:陶斯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蓝辉龙
医我看|登革热防控全知道:从典型症状到旅行防护,这些细节须掌握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2025年第13周(3月24日至3月30日),全省新增报告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例;输入病例4例,分布在广州2例,珠海、深圳各1例(按照现住址统计)。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提醒,当前正值雨季,气候较潮湿闷热,伊蚊活跃度上升,市民需加强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科学应对登革热。

1.哪些人更容易感染登革热?日常如何有效防护?​​

登革热对所有人群普遍易感,但前往东南亚等疫区旅行或工作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在夏秋蚊虫孳生的季节,登革病毒输入后,具有快速传播扩散的潜能,每年均有经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发生。

2.日常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预防的关键在于阻断蚊虫叮咬。居家或办公场所应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并配合蚊香、电蚊香液等驱蚊措施。日常需定期清理环境积水,如花盆托盘、沟渠、树洞等易孳生蚊虫的场所,避免蚊虫滋生。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并在暴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

​​3.感染登革热后有哪些症状?与普通蚊虫叮咬如何区分?​​

普通蚊虫叮咬仅导致局部红肿瘙痒,而登革热感染后通常在5-9天内出现症状,症状多较轻,部分感染者可无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热(可达39℃以上),可能伴有比较明显的疲乏、厌食、恶心,剧烈头痛、后眼窝痛、肌肉和关节痛(通常称为“三痛”),以及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即“三红”)表现,有时还伴有皮疹、出血表现(流鼻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等)。绝大多数病人可在1-2周内痊愈,少数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与普通蚊虫叮咬相比,登革热症状更重且全身性表现明显。

​​4.登革热重症有哪些危险信号?可能引发什么后果?​​

若患者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广泛出血(如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严重头痛伴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肌肉关节剧痛,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重症登革热可导致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

​​5.如何判断自己可能感染了登革热?发现疑似症状该怎么办?​​

若过去两周内曾到访登革热流行地区,或所在社区和城市范围有登革热发生,同时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疑似症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做好喷洒驱避剂、穿长袖衣裤等防蚊措施,避免蚊虫二次叮咬传播病毒;同时到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旅行史,以尽快得到诊治。

​​6.登革热是否会人传人?日常接触是否安全?​​

登革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后,病毒在其体内经8-10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7.计划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如何做好旅行防护?​​

(1)提前了解目的地登革热发病情况,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的流行高峰为雨季及雨季后。

(2)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3)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时,可以随身携带可折叠蚊帐;住宿时关闭纱窗、使用酒店提供的灭蚊设备。注意,任何类型酒店、室内均可能存在伊蚊,要注意防蚊灭蚊。

(4)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

(5)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封面图:程霖 通讯员廉国胜 摄
文字:陶斯祎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