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甲醇汽车有望成“下一个风口”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展台作为全球首个完整展示甲醇全产业链的国际性展台惊艳亮相,通过前沿科技和沉浸式交互体验,立体展现了绿色甲醇循环经济的潜力,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诠释了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新路径。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时指出,吉利醇氢科技全家族的亮相,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能源体系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甲醇全产业链的闭环生态,证明了绿色甲醇循环经济不仅是可行的技术路径,更是兼具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产业范式,未来可期。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甲醇成破局“双碳”战略选择

当业界还在激烈争论“电动车vs燃油车”的路径选择时,甲醇汽车正以“第三条道路”的独特姿态,悄然重构人类能源利用的底层逻辑。

杨学良介绍,在“双碳”目标倒逼下,交通运输领域脱碳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其中,在锂电池、氢能等技术路径之外,甲醇汽车凭借“燃料多元性、产业兼容性、成本可控性”的独特优势,成为破解交通领域碳排放居高不下困局的关键“变量”与重要突破口。

资料显示,甲醇作为一种低碳且含氧的燃料,具备燃烧效率高、排放清洁环保、可再生且绿色环保等诸多特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甲醇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液态,这一特性使其在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展现出更为经济、安全、便捷的优势。基于此,甲醇作为低碳清洁燃料的地位在全球业界达成广泛共识。

众多行业巨头敏锐捕捉到甲醇产业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大投入。欧洲保时捷正在与西门子能源、埃克森美孚等多家公司合作,共同推进e-Fuel(甲醇合成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其位于智利的eFuels项目已进入工业量产阶段,成为全球首个e-Fuel试点项目,年产能约为13万升。2024年,保时捷美孚1号超级杯首次完全使用合成燃料eFuels,使参赛的911 GT3 Cup赛车几乎实现零碳排放。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加快甲醇能源布局

杨学良表示,在政策强力驱动与产业积极响应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甲醇能源发展已进入全面提速的关键阶段。

我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依存度近43%。其中,在我国汽车行业占汽油总消耗量的9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且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在此背景下,推动甲醇汽车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也可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消耗掉的7亿吨石油中,交通领域消耗占比超过70%,其中51%用于货车,即货车每年消耗量2.5亿吨。若全国一半的货车燃料用甲醇替代,每年可减少石油进口1.25亿吨。

在此背景下,政策已有明确指引。2024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此外,绿色甲醇也已被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新能源鼓励类产业,成为实现“双碳”、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

地方实践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从行业发展,到产业布局,再到补贴推广,目前全国近20个省份已出台醇氢汽车推广政策。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何进
微信
朋友圈
吉利控股:甲醇汽车有望成“下一个风口”
新华社 2025-04-28 12:59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吉利控股集团醇氢科技展台作为全球首个完整展示甲醇全产业链的国际性展台惊艳亮相,通过前沿科技和沉浸式交互体验,立体展现了绿色甲醇循环经济的潜力,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诠释了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新路径。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时指出,吉利醇氢科技全家族的亮相,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能源体系与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甲醇全产业链的闭环生态,证明了绿色甲醇循环经济不仅是可行的技术路径,更是兼具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的产业范式,未来可期。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甲醇成破局“双碳”战略选择

当业界还在激烈争论“电动车vs燃油车”的路径选择时,甲醇汽车正以“第三条道路”的独特姿态,悄然重构人类能源利用的底层逻辑。

杨学良介绍,在“双碳”目标倒逼下,交通运输领域脱碳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其中,在锂电池、氢能等技术路径之外,甲醇汽车凭借“燃料多元性、产业兼容性、成本可控性”的独特优势,成为破解交通领域碳排放居高不下困局的关键“变量”与重要突破口。

资料显示,甲醇作为一种低碳且含氧的燃料,具备燃烧效率高、排放清洁环保、可再生且绿色环保等诸多特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甲醇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为液态,这一特性使其在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展现出更为经济、安全、便捷的优势。基于此,甲醇作为低碳清洁燃料的地位在全球业界达成广泛共识。

众多行业巨头敏锐捕捉到甲醇产业的巨大潜力,纷纷加大投入。欧洲保时捷正在与西门子能源、埃克森美孚等多家公司合作,共同推进e-Fuel(甲醇合成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其位于智利的eFuels项目已进入工业量产阶段,成为全球首个e-Fuel试点项目,年产能约为13万升。2024年,保时捷美孚1号超级杯首次完全使用合成燃料eFuels,使参赛的911 GT3 Cup赛车几乎实现零碳排放。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加快甲醇能源布局

杨学良表示,在政策强力驱动与产业积极响应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甲醇能源发展已进入全面提速的关键阶段。

我国是富煤、少气、贫油的国家,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依存度近43%。其中,在我国汽车行业占汽油总消耗量的90%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产能和产量均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且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在此背景下,推动甲醇汽车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也可有效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消耗掉的7亿吨石油中,交通领域消耗占比超过70%,其中51%用于货车,即货车每年消耗量2.5亿吨。若全国一半的货车燃料用甲醇替代,每年可减少石油进口1.25亿吨。

在此背景下,政策已有明确指引。2024年8月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完善充(换)电站、加氢(醇)站、岸电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此外,绿色甲醇也已被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新能源鼓励类产业,成为实现“双碳”、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

地方实践也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从行业发展,到产业布局,再到补贴推广,目前全国近20个省份已出台醇氢汽车推广政策。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