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8.1%!珠海高新区“开门红”是如何拼出来的

近日,珠海高新区今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GDP增速8.1%,不仅远超全国经济增速水平,更成为珠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珠海高新区靠什么实现“开门红”?其背后的驱动力和未来布局又是什么?透过一组组数据,其经济运行的韧性、活力、后劲彰显出珠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看韧性:
工业领跑 结构优化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2025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增速全市第一,连续1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新区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珠海高新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从结构上看,珠海高新区的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力。一季度,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远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有力彰显了经济动能转变的发展韧性。这一增速的背后,是全区重点企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奇思智能、神基制药、英搏尔等重点企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2%、21.0%、42.2%,成为拉动高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

此外,珠海高新区在外资投资、外贸进出口、消费市场等方面也实现了“三领跑”。一季度,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0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1.99亿元,同比增长24.0%,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41.5%。这些数据的快速增长,进一步证明了珠海高新区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看活力:
数字技术产业集聚
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珠海高新区积极抢占AI产业赛道,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季度,珠海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软信业比重56.1%(取1—2月营收情况),珠海高新区软信业营收占据珠海市的“半壁江山”。
依托区内数字技术产业集聚优势,珠海高新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现已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17.1%(取1-2月营收情况)。

珠海高新区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

持续上扬的数据曲线,见证着珠海高新区以前瞻性视野率先布局算力基建,强势抢占AI产业赛道,收获的累累硕果。

——驱动全域数字化蝶变。今年伊始,珠海高新区成立全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联盟,即珠海高新区数据要素产业联盟。该联盟将深度聚焦数据治理加工、技术创新以及价值释放等核心领域,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数据产业在高新区创新集聚、蓬勃发展。

——打造全国AI产业创新高地。珠海高新区将与电信公司、格力集团及四所高校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广东电信—格力集团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大湾区国产算力适配中心及珠西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将如同坚实的“数字底座”,为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政务数字化等场景提供超强算力支撑,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精心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珠海高新区大力扶持、引进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上下游企业与创业团队,鼓励其在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智能软件等领域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同时,谋划出台专项政策条款,全方位打造优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今年全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

向“高”而行、向“新”而进。未来,珠海高新区将加快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书写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看后劲:
先行先试 “干”字当头
多维施策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一季度珠海高新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接下来全区将以更清醒的头脑、更坚定的决心,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力争以首季“开门红”引领全年“满堂红”。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珠海高新区坚持先行先试、“干”字当头,聚焦新质生产力精准招商,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多维施策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珠海高新区(资料图)。段青/摄

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将继续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千亿元大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珠西科学城建设,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五大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GDP增速8.1%!珠海高新区“开门红”是如何拼出来的
观海融媒 2025-04-29 22:12

近日,珠海高新区今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GDP增速8.1%,不仅远超全国经济增速水平,更成为珠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珠海高新区靠什么实现“开门红”?其背后的驱动力和未来布局又是什么?透过一组组数据,其经济运行的韧性、活力、后劲彰显出珠海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看韧性:
工业领跑 结构优化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2025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增速全市第一,连续1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新区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珠海高新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从结构上看,珠海高新区的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力。一季度,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远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有力彰显了经济动能转变的发展韧性。这一增速的背后,是全区重点企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奇思智能、神基制药、英搏尔等重点企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2%、21.0%、42.2%,成为拉动高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

此外,珠海高新区在外资投资、外贸进出口、消费市场等方面也实现了“三领跑”。一季度,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0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1.99亿元,同比增长24.0%,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41.5%。这些数据的快速增长,进一步证明了珠海高新区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看活力:
数字技术产业集聚
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珠海高新区积极抢占AI产业赛道,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季度,珠海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软信业比重56.1%(取1—2月营收情况),珠海高新区软信业营收占据珠海市的“半壁江山”。
依托区内数字技术产业集聚优势,珠海高新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现已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17.1%(取1-2月营收情况)。

珠海高新区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

持续上扬的数据曲线,见证着珠海高新区以前瞻性视野率先布局算力基建,强势抢占AI产业赛道,收获的累累硕果。

——驱动全域数字化蝶变。今年伊始,珠海高新区成立全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联盟,即珠海高新区数据要素产业联盟。该联盟将深度聚焦数据治理加工、技术创新以及价值释放等核心领域,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数据产业在高新区创新集聚、蓬勃发展。

——打造全国AI产业创新高地。珠海高新区将与电信公司、格力集团及四所高校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广东电信—格力集团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大湾区国产算力适配中心及珠西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将如同坚实的“数字底座”,为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政务数字化等场景提供超强算力支撑,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精心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珠海高新区大力扶持、引进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上下游企业与创业团队,鼓励其在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智能软件等领域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同时,谋划出台专项政策条款,全方位打造优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今年全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

向“高”而行、向“新”而进。未来,珠海高新区将加快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书写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看后劲:
先行先试 “干”字当头
多维施策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一季度珠海高新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接下来全区将以更清醒的头脑、更坚定的决心,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力争以首季“开门红”引领全年“满堂红”。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珠海高新区坚持先行先试、“干”字当头,聚焦新质生产力精准招商,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多维施策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珠海高新区(资料图)。段青/摄

为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将继续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千亿元大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珠西科学城建设,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五大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