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机器人上演“极限操作”,横琴污水泵站告别“高危作业”

日前,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污水总泵站内,一场颠覆传统清淤作业模式的革命性测试备受关注。由珠海水控集团下属管网公司与水务科技公司所采用的ER800-S1蚯蚓清淤机器人及DRS智能系统,凭借“零接触、零排放、零中断”的突破性表现,重新定义城市排水系统智能维保新标准。

实测现场

据了解,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中枢神经”,肩负着收集与输送污水的重任。但长期高负荷运行后,泵池内会堆积大量淤泥,严重影响水泵运行效率。传统清淤方式需人工潜入12-13米的泵池,日均清淤量不足40立方米。工人不仅要面对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风险,效率更是低下。

展示“柔性清淤术”

为破困局,管网公司与水务科技公司积极探索研究新型智能机器人技术,以智能清淤领航行业变革新程。ER800-S1蚯蚓清淤机器人具备以下硬核技术:涡轮吸污系统+泥水即时分离,2小时清淤100立方米,效率提升数十倍;IP68级深潜防护、1000N超强攀附底盘、智能防侧翻,30米深池作业如履平地;其仿生绝技更是适配狭小空间作业,多绞龙滚刷+高压脉冲喷头可实现毫米级边角清理。此外,DRS智能系统还能实时分析淤泥密度,动态调节抽吸功率,同步完成泥沙打包、尾水回用。

在实测现场,现场技术人员通过增强现实操控平台,在百米外完成全流程精准控制。ER800-S1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柔性清淤术”:45度陡坡攀爬如履平地,弯管盲区清洁度达92%,独创避障算法,在泵体间隙中实现零碰撞作业。演示完毕后,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传统人工清淤需2-3天,现在2小时搞定,从源头上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今后,珠海水控集团将继续联合高校及行业龙头,研发适配更多场景的智能装备,推动“人机协同”清淤模式普及,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政管网维护树立新标杆。

文字:刘雅玲 图片:朱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彭晶
微信
朋友圈
清淤机器人上演“极限操作”,横琴污水泵站告别“高危作业”
观海融媒 2025-04-30 13:57

日前,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污水总泵站内,一场颠覆传统清淤作业模式的革命性测试备受关注。由珠海水控集团下属管网公司与水务科技公司所采用的ER800-S1蚯蚓清淤机器人及DRS智能系统,凭借“零接触、零排放、零中断”的突破性表现,重新定义城市排水系统智能维保新标准。

实测现场

据了解,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中枢神经”,肩负着收集与输送污水的重任。但长期高负荷运行后,泵池内会堆积大量淤泥,严重影响水泵运行效率。传统清淤方式需人工潜入12-13米的泵池,日均清淤量不足40立方米。工人不仅要面对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等风险,效率更是低下。

展示“柔性清淤术”

为破困局,管网公司与水务科技公司积极探索研究新型智能机器人技术,以智能清淤领航行业变革新程。ER800-S1蚯蚓清淤机器人具备以下硬核技术:涡轮吸污系统+泥水即时分离,2小时清淤100立方米,效率提升数十倍;IP68级深潜防护、1000N超强攀附底盘、智能防侧翻,30米深池作业如履平地;其仿生绝技更是适配狭小空间作业,多绞龙滚刷+高压脉冲喷头可实现毫米级边角清理。此外,DRS智能系统还能实时分析淤泥密度,动态调节抽吸功率,同步完成泥沙打包、尾水回用。

在实测现场,现场技术人员通过增强现实操控平台,在百米外完成全流程精准控制。ER800-S1展示了令人惊叹的“柔性清淤术”:45度陡坡攀爬如履平地,弯管盲区清洁度达92%,独创避障算法,在泵体间隙中实现零碰撞作业。演示完毕后,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传统人工清淤需2-3天,现在2小时搞定,从源头上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今后,珠海水控集团将继续联合高校及行业龙头,研发适配更多场景的智能装备,推动“人机协同”清淤模式普及,为粤港澳大湾区市政管网维护树立新标杆。

文字:刘雅玲 图片:朱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