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船”只用1小时!西江24-7平台导管架从珠海“发货”

5月16日16时,在位于珠海经开区的海油工程珠海场地,西江24-7平台导管架在驳船的承载下缓缓驶离码头,预计航行15小时后抵达距深圳东南方约130公里的西江油田海域进行下水安装。

西江24-7平台导管架总高101.8米,重量约3960吨,在去年番禺10-1无人平台的经验基础上后,再次采用非滑道卧式建造技术进行建造和装船。相对于传统模式,该技术具有不占用滑道资源、不需要滑移拖拉设备、总装垫墩预制量少、抬梁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更适用于无人平台,可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西江24-7平台导管架

“传统模式下的装船至少需要3小时,还要提前两天布置滑道块和拖拉装置。相比之下,采用非滑道卧式建造的导管架装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此次作业仅用时1个小时,为后续规模化实施非滑道卧式建造、装船提供了宝贵经验积累和技术保障。”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西江24区开发项目经理胡博生介绍。

此次装船作业还应用了SPMT(自行模块运输车)滚装技术。SPMT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运输设备,由多个模块组成,能够实现从码头到船舶的无缝转运。

西江24区开发项目是中国海油推动海上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标志性项目。项目新建一座无人平台西江24-7、1条8.5公里混输海底管道和1条8.5公里脐带缆。投产后,西江24-7平台将用于开发西江24-7和西江24-4油田,可充分释放油田产能。

通过一系列迭代优化,西江24-7平台在数智化程度、生产处理能力、运维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台风无人生产模式具备极端工况下安全关停、海管置换等功能,可在陆地远程操控生产。

文字:甘丰恺 通讯员肖凯 图片:通讯员刘聪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
微信
朋友圈
“登船”只用1小时!西江24-7平台导管架从珠海“发货”
观海融媒 2025-05-16 16:41

5月16日16时,在位于珠海经开区的海油工程珠海场地,西江24-7平台导管架在驳船的承载下缓缓驶离码头,预计航行15小时后抵达距深圳东南方约130公里的西江油田海域进行下水安装。

西江24-7平台导管架总高101.8米,重量约3960吨,在去年番禺10-1无人平台的经验基础上后,再次采用非滑道卧式建造技术进行建造和装船。相对于传统模式,该技术具有不占用滑道资源、不需要滑移拖拉设备、总装垫墩预制量少、抬梁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更适用于无人平台,可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西江24-7平台导管架

“传统模式下的装船至少需要3小时,还要提前两天布置滑道块和拖拉装置。相比之下,采用非滑道卧式建造的导管架装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此次作业仅用时1个小时,为后续规模化实施非滑道卧式建造、装船提供了宝贵经验积累和技术保障。”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西江24区开发项目经理胡博生介绍。

此次装船作业还应用了SPMT(自行模块运输车)滚装技术。SPMT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运输设备,由多个模块组成,能够实现从码头到船舶的无缝转运。

西江24区开发项目是中国海油推动海上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标志性项目。项目新建一座无人平台西江24-7、1条8.5公里混输海底管道和1条8.5公里脐带缆。投产后,西江24-7平台将用于开发西江24-7和西江24-4油田,可充分释放油田产能。

通过一系列迭代优化,西江24-7平台在数智化程度、生产处理能力、运维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台风无人生产模式具备极端工况下安全关停、海管置换等功能,可在陆地远程操控生产。

文字:甘丰恺 通讯员肖凯 图片:通讯员刘聪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